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DSA造影,其中肾外伤出血21例,医源性损伤6例。27例中23例行超选择性栓塞治疗,4例经导管局部灌注立止血。结果:DSA影像清晰显示损伤部位位于肾段或段以下肾动脉分支,栓塞治疗快捷、彻底。手术平均用时仅40分钟。术后1-4天出血即停止。经输血,扩容后,血压和血红蛋白回升,随访无复发性血尿。结论:DSA检查为肾动脉出血栓塞治疗提供了,确切、实时的图像,为介入栓塞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客观、及时地评价了介入栓塞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198例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总结198例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均行B超、CT、静脉尿路造影(IVU)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2.1%,96.4%,70.5%和77.8%;非手术治愈145例;手术治愈52例,其中肾切除29例,肾修补术8例,肾静脉修补术3例,肾部分切除2例,肾动脉栓塞术10例。结果 死亡1例(0.5%),197例痊愈出院(99.5%)。结论 B超检查具有简单、快速、无损伤、不受病人条件限制等优点,应作为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准确率高,可判断肾损伤程度。DSA适宜诊断肾蒂伤,及肾动脉栓塞治疗。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挫伤安全有效,对严重肾损伤和开放性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脑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6例脑动脉瘤患者行SCTA和DSA检查,并进行对照研究,其中8例行MRI检查。4例行GDC栓塞治疗,2例巨大动脉瘤行球囊导管栓塞术,1例行外科手术,其余病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所有16例动脉瘤均在SCTA和DSA上清晰显示,瘤颈和瘤体大小2种方法测量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对瘤壁钙化、瘤内情况如血栓、瘤颈情况、动脉瘤在颅内空间定位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SCTA较DSA具有优势,又对瘤体及瘤颈的测量SCTA较DSA方便、准确,SCTA操作简单、微创、无危险性,患者易于接受。结论:SCTA对动脉瘤具有诊断作用,可作为脑动脉瘤诊断的筛查技术,对其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动脉瘤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栓塞止血治疗肾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诊断肾挫伤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法进行肾动脉造影确诊后用明胶海绵选择栓塞止血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24例均得以确诊并一次栓塞止血成功,术后恢复顺利,半年以上随访无特殊变化。结论:肾动脉造影诊断及超选择栓塞止血治疗肾挫伤,安全、有效、病情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颅内动脉瘤病例的CTA与DSA资料,其中14例接受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CTA和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无明显差异;就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及其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方面DSA检查优于CTA检查。14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无1例死亡,术后行DSA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2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使用药物后缓解。结论CTA可以作为筛选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DSA在观察动脉瘤附近重要的穿支动脉血管方面明显优于CTA;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明显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介入诊断和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评价介入方法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急、慢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其中肿瘤性病变12例,血管源性病变20例。32例行DSA检查,27例行CT血管造影(CTA)和钡剂检查,其中13例同时行DSA,CTA和钡剂检查。共对10例血管源性病变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32例消化道出血病变在DSA检查中均清晰显示。DSA检查特别适用于肠道血管异常病变,结合CTA有利于提高肠道黏膜下病变诊断。10例介入栓塞止血均100%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DSA检查和CTA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对于消化道出血性病变,介入栓塞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肾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创伤性肾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8例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DSA检查,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聚乙烯醇(PVA)微粒或弹簧钢圈。结果48例肾内血管损伤患者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36例可见对比剂外溢;7例肾内受损动脉痉挛、移位,末梢血管不规则、毛糙、其中3例合并动-静脉瘘;5例肾内受损动脉分支中断、缺支,其中2例合并假性动脉瘤。6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后,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7天、12天再发血尿,其余病例采用PVA微粒或弹簧钢圈栓塞均一次成功。所有患者肉眼血尿术后平均3天消失,平均随访18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静脉尿路造影见肾未栓塞部分肾功能正常,栓塞部分肾盏有不同程度变形。结论DSA是诊断创伤性肾出血的可靠方法,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肾出血微创、疗效好且迅速、并发症少,能最大程度保护损肾功能。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可以减少复发率及异位栓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肾脏损伤出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首先选插肾动脉行DSA造影,明确肾动脉破裂及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在超滑导丝的引导下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DSA肾动脉造影后均可明确肾动脉出血部位,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中断闭塞,造影剂外溢出血染色现象消失,术后1—3天尿液转清,肉眼血尿消失。结论:超选择插管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干治疗肾损伤出血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体瘤的DSA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加深对颈动脉体瘤DSA表现特点的认识,探讨其诊断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12例动脉体瘤的DSA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DSA均能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见颈动脉分叉角度增大,颈内、外动脉移位;大部分瘤体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血供较丰富;6例患者瘤体包绕颈动脉者可见局部血管受侵。2例患者栓塞后造影见肿瘤染色范围缩小,且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结论:DSA是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术前评估的有效手段,术前栓塞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0.
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通过与DSA对比,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行CTA检查,同期行DSA检查及可行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比较CTA与DS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上的优劣。结果CTA检出动脉瘤26个,对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3.3%,与DSA比较无显著差异。CTA对动脉瘤细节及瘤颈的显示明显优于DSA。结论CTA能无创有效的诊断颅内动脉瘤,所提供的诊断信息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极大的帮助,CTA还特别适用于急症病人的动脉瘤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急诊下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例经B超、CT确诊的肾错构瘤患者,左肾1例,右肾1例,双肾1例,突然出现腰腹痛、神志淡漠,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症状,急诊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栓塞剂用无水酒精和弹簧圈。结果:3例患者造影发现:肿瘤区血管紊乱并有动脉瘤形成,栓塞后造影显示:肿瘤血管血供减少,肿瘤内载有动脉瘤血供闭塞。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患者血压上升,临床症状改善。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并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肾组织,应作为急诊出血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骶椎肿瘤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造反性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在腰骶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9例腰骶椎肿瘤病例,靠拢性腰动脉造影后,7例行明胶海绵栓塞,其中3例栓塞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3例栓塞后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平均出血560ml,1例未栓塞病人出血量约3000ml。4例非手术的病人,腰部疼痛明显减轻。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术在腰骶椎肿瘤治疗中具有较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肾出血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0例急性肾出血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血管造影 ,选用不同的栓塞材料闭塞出血动脉。结果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程度及相关血管的情况 ,为栓塞治疗提供了依据 ,40例肾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 ,并保留了患肾的部分组织和功能。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是急性肾出血可靠的诊断方法 ,也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 ,并对保留患肾泌尿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CO2—DSA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索二氧化碳气体作为血管造影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方法:对16例患者行二氧化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其中肝动脉造影8例,腹主动脉造影1例,股动脉造影2例,直接门静脉造影3例,肾静脉造影2例,并与同一患者碘剂造影比较。结果:在8例肝肿瘤中,CO2-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APF)6例(6/8),而碘剂显示1例(1/8)。CO2-DSA显示肝内小动脉分支及肿瘤染色不如碘造影剂。但腹主动脉造影、股动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图像较满意,且副作用小。结论:CO2是一种安全的血管造影剂。CO2-DSA可得到准确、有价值的血管图像,且危险性小。它是显示肝APF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后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共12例原发性肝癌,均为单发病灶,肿瘤直径3.0~6.5cm(平均4.4cm),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术后1~3个月内行肝总动脉及可疑区域供血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同时对残留及复发灶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造影表现为微波治疗的肿瘤区多为无血管区,呈圆形或类圆形无染色或低密度染色区;治疗边缘区可见以下几种征象:肉芽形成(7例)、出血(3例)、边缘残留或复发(7例)和无异常造影征象(2例)。肝内异位复发灶(7例)造影表现同其原发肿瘤常见造影表现。本组12例造影发现原位边缘复发和/或肝内异位复发灶8例并全部完成栓塞治疗。结论:微波治疗区域的边缘征象的发现和鉴别是判断局部残留及复发的关键,DSA在疗效的观察及进一步综合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节段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月,对1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4例病理证实)采用3F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插管行病变供血动脉栓塞,其中平阳霉素 碘油栓塞8例、无水乙醇-碘化油栓塞8例,2例合并动脉瘤患者加用微弹簧圈栓塞。结果16例患者进行了23次治疗,其中8例为急诊栓塞。术后16例肾功能均无变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5年,血肿完全吸收,肿瘤大小从术前平均596.5cm3缩小为68.4cm3。2例巨大肿瘤首次栓塞后3年再出血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其余病例未复发出血。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肾动脉造影对肾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肾肿瘤的动脉造影表现及肾动脉造影对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肾肿瘤进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分析血管影像,并与CT和超声诊断作比较。其中20例作了肾动脉栓塞。结果:肾动脉造影对肾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95% (P> 0.05),定性准确率为80% (P< 0.01),并发症少。结论:肾动脉造影对肾肿瘤的定性准确率高于CT和超声,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细胞癌DSA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DSA征象并探讨其病理基础。方法  1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行选择性肝动脉DSA检查 ,5例手术和 11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诊断。结果  13例DSA表现为肿瘤血管呈“网格状”或“羽毛状” ,肿瘤染色轻至中度 ,边界不清 ;3例肿瘤血管稀少 ,染色淡而迟。病理所见 :肿瘤细胞簇状排列 ,间质纤维丰富 ,血管分布稀疏。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DSA表现“网格状”和“羽毛状”颇具特征 ,对肝内胆管癌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