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VVI单腔起搏器植入右心室间隔部和右心室心尖部对心动过缓患者术后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及血清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植入VVI单腔起搏器患者23例,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患者11例为治疗组,同时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1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起搏参数、QRS波宽度,和起搏器植入术前、后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手术时间、QRS波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对照组较治疗组血清脑钠肽水平增加(P<0.05)。结论:与传统植入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情况,能更好地维持患者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四维斑点追踪显像(4D-STI)及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00例,并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将其分为右心室心尖组(RVAP组)35例、右心室间隔组(RVSP组)35例、...  相似文献   

3.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郭继鸿 《新医学》2003,34(5):328-329
1引言1958年10月1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市Karolinska医院植入了世界首例全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此后的四十多年起搏器技术进展迅速,已成为临床心脏病学的一项重要的治疗与诊断技术。2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的发展最初植入的起搏器为心室的单腔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经周围静脉插入,最后在右心室心尖部肌小梁处被固定,进行心内膜右心室起搏。此后又有心房电极问世,用同样方法植入的心房电极导线在右心耳的梳状肌中固定而进行心房起搏。双腔起搏器是将上述单腔起搏器组合在一起,二支电极导线分别植于右心耳及右心室,并与起搏器的心房、心室孔相连,进…  相似文献   

4.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三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RAAVD)功能,探索通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CRT)的效果,并评价该方式下右心室的收缩功能。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成单左心室起搏组和双心室起搏组,各15例。植入起搏器后优化两组起搏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房室间期(AVD)、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左心室舒张充盈时间占心动周期的比例(LVFT/RR)、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VMD)、前间隔与后壁收缩期轴向应变达峰时间差(SPWMD)的差异,评估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的疗效,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术前相比,单左心室起搏组与双心室起搏组患者术后12个月LVEF、TAPSE、LVFT/RR均增大,AVD、QRS时限、LVEDD、MRA、IVMD、SPWMD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双心室起搏组相比,术后单左心室起搏组AVD、TAPSE、LVFT/RR增大(P0.01);QRS时限、程控优化时间缩短(P0.01);起搏器电池预估寿命延长(P0.01);MRA减小(P0.05)。结论:RAAVD单左心室起搏与传统双心室起搏均可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前者在延长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QRS间期及改善右心室收缩功能方面优于后者,且能缩短程控优化时间、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6.
采用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法观察安装永久起搏器后患者在心室按需起搏器(VVI)、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R)、全自动型起搏器(DDD)、频率适应型双腔起搏器(DDDR)不同模式下生活质量差异及患者对起搏模式的满意率。结果显示DDDR为最优起搏模式,房室顺序性起搏DDD模式优于单腔心室起搏VVI模式,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由于生理性增加心率,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60年代心室单腔起搏器在临床使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起搏器的常规起搏部位仍为右心室心尖部。由于该部位电极导线固定容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严重的缺点是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来源于动物与人群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期的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可以损害左心室收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IS)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治疗患者106例,男86例,女20例,年龄45~86岁,平均(76.4±9.5)岁,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组(RVIS起搏组)56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起搏组)50例。两组心房电极均植入右心耳梳状肌内,RVIS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RVA起搏组心室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观察两组在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肽(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结果 RVA起搏组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BNP和NE含量增加,而RVIS起搏组则明显下降;RVIS起搏组心功能改善明显:CO、SV和EF值明显增加,LVDd值缩小,RVA起搏组SV、EF值下降,LVDd增加,CO虽然有所增加,但不如RVIS起搏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IS起搏优于RVA起搏,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纠正神经内分泌激素失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其相关并发症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也称为双室再同步化起搏,是通过在传统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遵照一定的房室间期和室间间期顺序发放刺激,恢复心脏运动同步性,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具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功能的双室起搏器简称CRT-D。已有研究证实:CRT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心衰病人住院率和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高智能化、高性能的电脉冲发生器,通过起搏器和起搏导管来辅助心脏完成跳动泵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分临时起搏和埋藏式起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两种。临时起搏是一种过渡性措施,一旦原发病治愈,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临时起搏可撤除。临时起搏一般穿刺右股静脉,用双极导管送到右心室,电极接触心内膜,起搏器置于体外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速度向量成像(VVI)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和流出道起搏(RVOP)对左心房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分析57例起搏器植入术后2年的患者及35例正常人的心尖四腔心二维图像,得到左房峰值应变(Ss)、舒张晚期峰值应变(Sa)、收缩期应变率(s-SR)、舒张晚期应变率(a-SR),以及收缩期、舒张晚期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Ds、SD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起搏器组的Ss、s-SR、a-SR减低,SDs、SDa增大(P<0.05),S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出道起搏组的Ss、s-SR、a-SR均大于心尖部起搏组(P<0.05);RVOP组术后2年SDs、SDa小于RVAP组(P<0.05)。结论持续RVOP和RVAP均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左房储器功能及泵功能减低,收缩运动失同步化,但RVOP的不良影响较小,VVI可以灵敏地发现起搏器患者的左房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2.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起搏电极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在观察起搏电极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3.8±10.2岁)已安置单腔和/或双腔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启动实时三维超声显像(Live-3DE),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显像(RT-3CDE)和全容量三维超声显像(FV-3DE)等功能,观察分析起搏电极在右心房、右心室的位置以及与三尖瓣结构的关系。结果26例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的三维超声图像均满意采集。采取适当操作手法和后处理切割方法,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起搏电极在右心房室腔的位置和三尖瓣返流情况较二维超声更加直观,准确。结论RT-3DE对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的监测有肯定价值,为观察起搏电极在心腔的空间位置提供了新的视角。RT-3DE有望作为心脏介入治疗术前指导,术后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显像技术(TTI)评价单腔及双腔起搏器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正常对照组40例,单腔起搏器组35例,双腔起搏器组40例.利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三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TTI条件下,测量正常对照组的收缩期二尖瓣环位移(DS)及单腔、双腔起搏器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DS;在起搏器置入术中记录设定的心房心室电极的起搏阈值、阻抗及心室除极波的感知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腔起搏器组患者术后1周DS、LVEF明显减小(P<0.05),双腔起搏器组患者术后1周DS、LVEF减少(P<0.05).与术前相比,单腔起搏器组患者术后1周DS、LVEF显著下降(P<0.05),而双腔起搏器组显著增加(P<0.05).单腔与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比较,双腔起搏器患者术后1周DS、LVEF增加(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DS与LVEF的相关性较好(r=0.86,P<0.01).结论 组织追踪显像技术对置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双腔起搏模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善优于单腔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56例行DDD永久起搏器植入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右心室电极植入部位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29例(RVS组),心尖部起搏组27例(RVA组).平均随访(22.64±4.29)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术前和随访时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的变化.结果:术前基线RVS组与RVA组年龄、LVEDD、EF、FS、SV无差别;RVS组术前与随访时比较LVEDD、EF、FS、SV无差别,RVA组术前与随访时LVEDD、EF、FS、无差别.SV降低(P<0.05);随访时两组间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完全依赖右心室起搏的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并不优于传统的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5.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能导致心脏电活动及机械收缩不同步,诱发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等不良效应.随着技术进步和植入器械改善,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非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部位,希氏束或希氏束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及双心室起搏,因具有相对生理的起搏途径,是目前认为较为理想的起搏位点,有助于改善心功能,防止出现起搏器介导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心室起搏挽救了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命,但近来发现心室起搏患者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究其原因是右心室心尖起搏改变了心室正常的激动顺序,导致左右心室之间以及左心室各室壁之间的收缩不协调,心脏有用功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因而晚近出现了以减少右心室心尖起搏危害的多种起搏方法,如应用新的起搏器程序心房按需起搏方式(AAI)向心房心室按需起搏方式(DDD)转化的最小化心室起搏(MVP),以及新的起搏部位探索(希氏束下起搏、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等).希氏束起搏手术较复杂,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则相对简单.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基本保持了左、右心室间正常的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但需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本研究探讨了应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17.
心脏起搏器是采用电刺激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的一种方法。起搏系统由起搏电极和脉冲发号器组成,由脉冲发牛器发出电脉通过起搏电极传送并刺激心脏兴奋。目前起搏器主要有三种类型:1.单腔起搏器,只需一根电极导管放于一卜心脏(右心室VVI或右心房AAI、VDD)起搏的起搏器。2.双腔起搏器,需要在右心房和右心率分别放冒一根电极导管起搏的起搏器。3.频率应答型起搏器,能够根据人体牛理需求大小而改变起搏频率,达到调整心率的起搏器,分单胜或双胜频率应答起搏。我院自1990年~1996年在老年组共安装了202例,其中VVI142例,AAI(R…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安装单心室或双腔心脏起搏器对高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36例大于70岁的高龄患者安装起搏器术后(3.5±2.1)年,观察生活质量分级、运动能力、生存率、心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起搏器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93.7%与94.2%,P>0.05)。运动总时间、距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起搏器综合征仅发生于单心室起搏者(27.1%)。单心室起搏者术后左房内径(3.82±0.21)大于双腔起搏者(3.38±0.41),心功能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无论是单心室起搏还是双腔起搏术后均能满足高龄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双腔起搏更能满足老年患者心脏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2例,依照植入起搏器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1例。对照组给予单腔起搏植入治疗,实验组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检验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个月起搏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参数水平、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起搏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水平,对预防和终止慢性心律失常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组织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tissue tracking imaging,2DTT)评价右心室室间隔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和右心室心尖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差异性。方法 60例有症状缓慢性心律失常并接受永久双腔房室顺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RVSP组25例及RVAP组35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获取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及心尖两腔二维图像,测量收缩期左心室节段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及节段纵向应变率(longitudinal strain rate,LSr)、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纵向应变率(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rate,GLSr)及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peak time of longitudinal strain,Tsl),计算间隔-后壁延迟比率,比较两种右心室起搏位点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差异。结果两组间临床特征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LS值以及GLS值低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P组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较RVSP组明显延长(P0.05),间隔-后壁延迟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RVSP相比,RVAP造成了明显的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和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减低,RVSP是房室顺序心脏起搏较好的心室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