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院1996年~2000年抗肿瘤治疗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1996年~2000年抗肿瘤药、免疫药品制剂、升白药用药数据,从药品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结论:抗肿瘤药占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26.86%~30.06%,抗肿瘤免疫制剂、升白药占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19.04%~24.31%.抗肿瘤药、免疫制剂、升白药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我院消耗的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项目。结果:抗肿瘤药占该院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22.06%~23.30%,年用药金额增长率分别为1.86%、3.69%,抗肿瘤植物药占抗肿瘤药的40%左右。结论:抗肿瘤药的用药现况和趋向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总趋势,抗肿瘤植物药、辅助治疗药、抗代谢药和抗肿瘤抗生素是该院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相似文献   

3.
2001-2004年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2001-2004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占该院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33.06%~48.17%,4年间其用药金额年增长率为8.52%,25.56%和12.25%,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的消耗金额占抗肿瘤药品的41.00%,康菜特用药金额最大.结论:该院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用药现状和趋向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抗代谢药和抗肿瘤抗生素是该院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6~1997年抗肿瘤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得兴  胡欣 《中国药房》1998,9(5):221-222
本文分析了我院1996年和1997年抗肿瘤药在我院所占药品消耗金额比重。结果表明,1996年和1997年抗肿瘤药金额分别占药品总金额的8.80%和10.81%。其中抗肿瘤植物药分别占抗肿瘤药总金额的14.70%和19.44%。而抗肿瘤辅助药分别占抗肿瘤药总金额的66.43%和61.55%。这两年抗肿瘤药金额的近1/3用在少数新、特、进口药上,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肿瘤药品占有较高比例。  相似文献   

5.
丁惠萍  任华益  黄平 《中南药学》2007,5(3):279-282
目的了解肿瘤药物治疗的用药情况,探讨肿瘤专科医院用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对2004-2006年肿瘤治疗相关用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肿瘤治疗相关用药购药金额分别为4 191万、5 292万、5 244万元,占全部西药的比例分别为47.0%、55.1%、52.1%,抗肿瘤药2005年较2004年金额增长27.2%,2006年由于受药品降价的影响而出现负增长,3年中各亚类的金额消耗比例基本持平。结论肿瘤专科医院用药以抗肿瘤药及抗肿瘤辅助用药为主,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适中的抗肿瘤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癌症患者化疗辅助用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肿瘤大楼化疗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药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年2-8月肿瘤大楼化疗辅助药物的有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化疗辅助用药包括:保肝药、抑酸药、止吐药、升白细胞药、扶正祛邪中成药、生物免疫调节剂。结果:用药金额位居首位的是扶正祛邪中成药,为522.07万元,占用药总金额的31.16%,其他排序依次为保肝药占18.69%、止吐药占14.77%、生物免疫调节剂占14.45%、升白细胞药占10.62%、抑酸药占10.30%。还原型谷胱甘肽钠、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硫普罗宁片和奥美拉唑钠分别居DDDs前4位。结论:化疗辅助用药对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阗 《海峡药学》2003,15(4):96-97
目的 调查我院2000~2002年抗肿瘤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金额排序法,对我院2000~2002年抗肿瘤药的出库数据进行汇总、排序和统计。结果 我院2000~2002年抗肿瘤药消耗金额分别为302.89万元、321.49万元和501.83万元,分别占总出库金额的6.07%、5.57%和7.12%。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抗肿瘤药的金额数均占总抗肿瘤药62%以上。结论 2000~2002年抗肿瘤药使用逐年增长,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抗肿瘤药使用比例过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661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04~2008年的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表661例,对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级别等项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661例报告表中,男430例(65.05%),女231例(34.95%),6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191例(38.43%);涉及64种抗肿瘤药,涉及怀疑药物共计1145例次;居前3位的药物是顺铂(210例次)、氟尿嘧啶(135例次)、奥沙利铂(124例次);静脉注射给药1027例次(89.69%);涉及ADR临床症状共计1566例次,消化系统损害773例次(49.36%)居首位;发生新的、严重的ADR共242例,占36.61%。结论:收集整理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其基本信息,有助于促进抗肿瘤药临床合理应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医院2008—2009年口服抗肿瘤药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8—2009年口服抗肿瘤药的发药量和发生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计算药品DDDs和日用药金额。结果:2008—2009年我院口服抗肿瘤药用药平稳上升。结论:我院目前口服抗肿瘤药的DDDs同步性好,用药现状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采购合理,疗效确切,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0.
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解放军总医院东病房楼住院患者2005—2007年抗肿瘤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抗肿瘤药的使用品种、消耗数量、用药金额,计算用药频率(DDDs)和日均用药费用(DDC),分析抗肿瘤药的应用现状。结果:我院东病房楼住院患者2005—2007年应用抗肿瘤药7大亚类71个品种,用药金额、DDDs总体呈上升趋势,3年中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在用药金额、DDDs和品种数3项指标上都位居首位,中药抗肿瘤药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多西他赛的用药金额3年来稳居榜首。结论:我院抗肿瘤药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该类药品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蒋学文  刘同华  枉前  张恩娟 《中国药房》2010,(14):1271-1273
目的:评价我院静脉用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我院2007~2009年静脉用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来我院静脉用抗肿瘤药用量及销售金额呈快速上升趋势,其DDDs与整体销售金额排序差异较大,如多西他赛注射液等。植物来源静脉用抗肿瘤药所占比例较大,占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中的50%。结论:我院静脉用抗肿瘤药品种基本保持稳定,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速,并向价格更合理、疗效更确切、不良反应更小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2.
齐跃东  陈成群  任清华  王松  金燕 《中国药房》2014,(34):3197-3200
目的:评价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药及其辅助用药的应用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药及其辅助用药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按照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胞毒类的抗肿瘤药应用最多,其中多西他赛注射液的用药金额最大,吉西他滨注射液的DDDs最高。在抗肿瘤辅助用药中,保肝类的辅助用药应用最多。结论:我院抗肿瘤药及其辅助用药具有自己的特点,总体趋势与国内抗肿瘤药的使用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近3年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军卫一号系统调取我院2008—2010年药品入库信息,对各大类药品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剂型分别统计、汇总和分析前10位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总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肿瘤药、抗菌药物及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序始终居前3位,口服抗肿瘤药中分子靶向类药物销售金额较大。广谱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逐年下降,逐渐转变为以第2、3代头孢菌素及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注射剂为主;中成药近3年增长较快,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品种及金额逐年增加,以抗肿瘤及心血管用药为主。结论:用药品种构成比相对较稳定,分子靶向类抗肿瘤药有广阔发展前景;《解放军总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定》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肿瘤药的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结合年度肿瘤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收治肿瘤患者中肺癌发病率为第1位,抗肿瘤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年销售金额排序连续3年居第1位的为紫杉醇类,DDDs排序居第1位的为乌苯美司。结论:我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肿瘤药的应用,促进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8-2010年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2008-2010年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我院2008-2010年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3年中,抗肿瘤药销售金额、DDDs均逐年增加,香菇多糖DDDs排名稳居榜首,多西他赛销售金额位于前2位。结论我院抗肿瘤药品种基本保持稳定,并具有价格更合理、疗效更确切、不良反应更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住院治疗的临床用药状况。方法:依据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临床用药数据,对2007-2009年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用药频度和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和抗肿瘤辅助药物,金额构成比分别为21.2%和78.8%,化疗药物以平阳霉素、顺铂和奈达铂为主。营养药、生物反应调节剂和中成药等是主要的抗肿瘤辅助药物。营养药以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丙氨谷氨酰胺注射液、人血白蛋白和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为主。生物反应调节剂以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为主。结论:本院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用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To estimate the genotoxic risk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ntineoplastic drugs, chromosomal aberration (CAs) frequencies in peripheral lymphocytes were determined for 20 nurses handling antineoplastics and 18 referents matched for age and sex. Urinary cyclophosphamide (CP) excretion rates, which are used as a marker for drug handling, were also measured on these nurses. We have observed significant frequencies of CAs (about 2.5-fold increase) including chromatid breaks, gaps, and acentric fragments for nurses handling antineoplastics as compared to control subjects (p < 0.05, p < 0.01, excluding and including gaps,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 of CP excretion rate for 12 nurses was 1.63 microg/24 h, suggesting that when the nurses handled CP (and other antineoplastic drugs) this particular compound was absorbed. Our study has shown that increased genetic damage was evident in nurses, at population level, due to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ntineoplastics. Until the effects of handling antineoplastics from low-level exposure are known, it will be important to keep the exposure to a minimum.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5~2007年抗肿瘤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梅  蓝玉进  张琳  李越 《中国药房》2008,19(35):2737-2739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增加;各类抗肿瘤药销售金额排序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稳居第1位;枸橼酸他莫昔芬3年中DDDs始终处在第1位;国产药、注射剂、"医保"类抗肿瘤药在我院使用频率较高。结论:我院抗肿瘤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上报的84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84例ADR中,男39例,女45例;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占60.71%;涉及抗肿瘤药物7大类、52种,抗肿瘤植物药的ADR发生频率排首位;变态反应43例和消化系统反应27例,分别占36.13%和22.69%。结论应加强对肿瘤患者ADR的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To characterize and identify trends in current practices for ordering, handling, dispensing, administering, and disposing of oral antineoplastics.

Methods:

An electronic survey was designed and sent to pharmacists and nurses via professional society listservs.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practitioners responded to the survey. Of those responding, 76% described having an official policy regarding the handling of oral antineoplastics. Prescribing was limited to attending physicians or oncologists the majority of the time (42% and 98%, respectively), with 11% accepting telephone orders for oral antineoplastics.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was required by many of the respondents; 70% required gloves be worn. Patient contact precautions were utilized by 79% of practitioners, of which 81% followed similar precautions for targeted therapies. Compounding was required to be performed in a 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y 88% of respondents, and 83% required decontamination of supplies and equipment after exposure to oral antineoplastics.

Conclusion:

Although practices varied slightly, the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follow available guidance when handling oral antineopla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