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沄  武春意 《临床医药实践》2009,(8Z):1950-195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ACI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4d后治疗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其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验证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80例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塞通和胞二磷胆碱静滴,口服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7~14d为1个疗程,21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ESS;ADL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治疗组于7d、14d、21dESS值和ADL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 d,同时给予血塞通0.4 g静脉滴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第90天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 d后治疗组、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5.3±27.2)%、(33.11±2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 d后治疗组、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5.5±20.8)%(、49.11±4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志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17-3217
目的:观察小剂量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药物(参麦、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7~15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70.83%,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51.61%,总有效率70.97%,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刚光霞 《中国医药》2008,3(5):264-26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次,2次/d.静脉滴注共14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1d后,2组CSS和ADL均有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天后依达拉奉组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依达拉奉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病人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舒血宁,治疗组在使用舒血宁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每日2次,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7 d及14 d后对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7.6%,对照组为39.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14 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1.1%,对照组为54.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根发  浦政  陈伟  周永炜  李倩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342-1344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30例,在一般活血化瘀治疗(丹参 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100 mL,静滴,bid;对照组30例,仅用丹参和阿司匹林,两组疗程均14 d.结果:试验组14 d和30 d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欧洲脑卒中评分(ESS)的有效率分别为33.3%和36.7%,对照组为13.3%和16.7%,治疗后d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14 d和30 d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率,试验组为83.3%和90.0%,对照组为43.3%和53.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0和P=0.012).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3%vs50.0%),观察组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3%vs33.3%),观察组治疗后14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72±8.24)分vs(21.88±8.26)分]。治疗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我院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依达拉奉治疗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天。两组均在治疗14天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抛硬币方法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血塞通、阿司匹林和依达拉奉)和对照组(血塞通和阿司匹林),各为29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2.76%,较对照组患者的58.62%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6.5±7.2)分、(26.4±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8±7.1)分、(18.3±7.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34例)和对照组(不使用依达拉奉,36例),疗程14 d.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结果 治疗14 d,治疗组(88.24%)与对照组(52.7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1):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PT和APT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 d两组FD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ACI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9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 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 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共入组急性脑梗死病人 224例,实际完成213例,其中依达拉奉组109例 (男性61例,女性48例),安慰剂组104例(男性52 例,女性52例),依达拉奉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30mg加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gtt,bid,14d为 一个疗程。安慰剂组为等量安慰剂加氯化钠注射液 250mL,iv,gtt,bid,14d为一个疗程。2组病人基础 治疗相同。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评分,以增分率来判断疗效。结果:d21依达 拉奉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64.3%,安慰剂组 为33.6%。依达拉奉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 有效率为57.8%,安慰剂组为39.2%。依达拉奉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安慰剂组为2.7%,无 统计学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 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 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亦能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远 期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蕲蛇酶与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初次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41例和蕲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蕲蛇酶组(P〈0.05)。治疗后30d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较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时蕲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3):101-104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4年7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指标对比,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ib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4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评分。结果14d后治疗组、对照组NIHSS、AD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18.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h内的ACI患者83例,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按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记分的变化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4天和第60天CSS评分、ADL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和第60天CSS评分、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