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彩明  秦宇  王立丽 《中外医疗》2010,29(7):182-183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我院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仪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按CLSI2007版分析结果。结果20种抗菌药物对于所研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依次为氨苄西林0.8%、哌拉西林0、氨苄西林/舒巴坦4.9%、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5.1%、头孢唑林0、头孢呋肟0、头孢替坦98.4%、头孢他啶0、头孢曲松0、头孢吡肟0、亚胺培南100%、美罗培南100%、氨曲南0、庆大霉素36.6%、妥布霉素44.7%、阿米卡星95.1%、左旋氧氟沙星18.7%、环丙沙星16.3%、甲氧苄啶/磺胺恶唑28.5%、呋喃妥因82.1%。结论目前碳青霉烯类是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最为有效的一类抗菌药物。另外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较为有效的药物还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分不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利用法国梅里埃药敏分析系统对2004—2006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14株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来自尿液(33.64%)和痰液(26.64%)样本,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为100%,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替考西林等抗生素总体耐药率在40%以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总体呈升高趋势。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抗生素的应用规范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临床分离的106株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大肠埃希菌主要在中段尿中检出,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较高,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勇  陈裔 《广西医学》2003,25(5):849-850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 ,临床治疗效果和费用与细菌的耐药性密切相关。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 ,导致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株不断增多。故了解其药物敏感性、耐药机制、防治对策 ,有助于临床治疗 ;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临床分离出 2 16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防治对策。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所有的大肠埃希菌分离于我院门诊和往院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 ,其中来源于呼吸道 5 6株 ,伤口分泌物 2 1株 ,尿液 4 3株 ,男女生殖道 5 9株 ,脓液 2 0株 ,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1~12月,住院肿瘤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菌,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操作进行细菌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细菌作生化鉴定,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氨苄西林(81.6%)、复方新诺明(69.6%),耐药率最低分别为亚胺培南(0.8%)、头孢他啶(7.2%)、氨曲南(7.2%)。结论大肠埃希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一半大于50%,应加强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近5年来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逐年增长,而同期临床分离的764株ECO对其耐药率上升也较快。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可能与其使用频度的增长有关,临床应合理应用该类药物,以防止或减缓ECO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趋势。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的临床标本,应用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测试系统进行细菌的鉴定和药敏分析以及ESBLs的初筛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可疑产KSBLs菌株进行确认实验。结果耐药率较高的为:氨苄青霉素(91.8%)、复方新诺明(84.4%)、哌拉西林(89.2%),其次为头孢唑啉(72.4%)、庆大霉素(77.6%)、环丙沙星(75.5%);耐药性较低的为亚胺培南(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2%)、阿米卡星(7.3%)。结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是目前治疗ESBLs大肠埃希菌的首先抗菌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是ESBLs菌株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包头第四医院2011—2012年送检胆道分泌物标本69份,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共23株.结果大肠埃希菌除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为80%以上外,对青霉素类耐药率高达98%以上,对其他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达35%以上.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黄正洪 《吉林医学》2012,33(11):2301-2302
目的:分析送检标本中所检出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软件分析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标本中所检测到的286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结果。结果:286株大肠埃希氏菌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平均耐药率为39.55%;抗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前五位为氨苄西林(84%)、头孢唑啉(74%)、四环素(69%)、头孢呋辛(66%)和左旋氧氟沙星(63%),敏感率最高的前五位为亚胺培南(100%)、呋喃妥英(86%)、哌拉西林/舒巴坦(83%)、卡那霉素(83%)和氨卞西林/舒巴坦(79%),产ESBLs菌株平均耐药率为71.28%。结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性突出,仅对亚胺培南未产生耐药,故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监测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ESBLS)的状况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和分析。方法: 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测其抑菌环直径。结果: 166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菌(P<0.005)。而对于头孢类抗生素,总的耐药率虽较低,但产酶菌与非产酶菌的耐药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结论: 对于细菌的耐药率>50%的抗生素临床已不宜使用这些药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对于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使用此类药时应结合其产酶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410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75.1%、76.4%,阿莫西林/棒酸、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萘啶酸、培氟沙星、奈替米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13.1%-61.5%,亚胺培南为2.1%。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31%。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可作为重症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WHONET4”软件监测大肠杆菌对几类常用抗生素在1995年~1998年4年间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采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细菌,K-B法测定抑菌环直径,利用“WHONET4”软件对结果进行录入和分析。结果 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在1996年和1998年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5),丁胺卡那其他年份的耐药率及其他六种抗生素各年份间的耐药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庆大霉素、先锋V、头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IL-31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人IL-31对人表皮角化细胞分泌趋化因子MIP-3β的活性影响。方法大量培养pET28a(+)-hIL-31工程菌株,提取质粒,BamHI、HindⅢ双酶切,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RT-PCR检测该目的蛋白对人表皮角化细胞HaCaT表达趋化因子MIP-3β的影响。结果原核表达质粒pET32a(+)-hIL-31构建正确,经双酶切、PCR和序列测定鉴定,序列正确,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可刺激人表皮角化细胞表达MIP-3β。结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hIL-31构建正确,纯化后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可刺激人表皮角化细胞表达趋化因子MIP-3β,为研究人IL-31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制备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GN和AST-GN13卡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阳性率(51.0%)显著低于医院感染(68.2%)(P=0.029)。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以儿童居多,医院感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手卫生依从性,减少侵入性操作,是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311株,采用NCCL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检测,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检出ESBLs菌78株,检出率33.48%。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菌(P<0.005)。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结论:应对ESBLs菌进行检测和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菌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311株,采用NCCL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检测,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检出ESBLs菌78株,检出率33.48%.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菌(P<0.005).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结论应对ESBLs菌进行检测和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亚胺培南可作为ESBLs菌治疗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肠杆菌在恩诺沙星作用下菌的形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染色剂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技术观察丝状菌的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丝状菌内的核酸情况。结果大肠杆菌在恩诺沙星药物作用下,变成丝状菌,且直径也明显增加,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活菌数量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对菌连续的观察和进一步实验,证实了丝状菌的形成过程。丝状菌抗药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杨新怀  隋洪  向蓉  徐宁 《海南医学》2013,24(15):2269-2271
目的监测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VITEK-2对2010-2011年符合社区感染患者的各种标本580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并比较其两年的耐药性及其变迁。结果两年收集到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别为259株、321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0.6%、51.4%。药敏结果显示580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1.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0.3%,产ESBLs菌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45.0%。2011年出现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2010年与2011年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株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时细菌特殊结构,了解菌毛粘附与致病的关系。方法:以临床腹泻患儿新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为材料,制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标本,对照组为健康同龄儿童粪便。结果:新分离的腹泻患者大肠埃希菌普通菌毛遍布菌体,性菌毛呈中空管状,多处分枝,性菌毛呈多重接合。结论:腹泻患儿与健康同龄儿童组比较普通菌毛多,性菌毛为分枝状,可见多重接合。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amplify human era (Hera) gene, then express it in E.coli. Methods: Human era gene, after amplified by PCR and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was inserted into the expression vector pGEX-4T3 in which exogenous gene was controlled by Ptac promoter.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GEX-Hera was transformed into DH5 ( and induced with IPTG chemically. Results: The human era gene was amplified and the sequence was correct. When the bacteria with pGEX-Hera was induced, an anticipated 65 000 protein band appeared on SDS-PAGE gel and amounted to 23% of total bacterial protein. Conclusion: The human era gene has been successfully amplified and efficiently expressed in E.co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