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ICSI(half-ICSI)在IVF-ET中预防受精失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half-ICSI治疗的77例患者(77个周期)。在77个周期中,一半卵母细胞行常规IVF受精,一半卵母细胞行ICSI治疗。在行half-ICSI患者中,以行IVF的一半卵母细胞是否正常受精进行分组:受精失败组(A组,31例)和受精正常组(B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不育年限、不育原因、获卵数、成熟卵比例、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妊娠率和临床累积妊娠率,同时比较两组ICSI的正常受精率及异常受精率。结果77个周期中常规IVF的受精率低下占40.2%(31/77),其中完全受精失败占25.9%(20/77)。受精失败组的不育年限比正常受精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女方年龄、不育原因、获卵数、成熟卵比例、优质胚胎率、临床累积妊娠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IVF受精失败组的胚胎移植数多于受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种植率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ICSI的正常受精率和异常受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可用胚胎数多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不育年限较长,且无明确不育原因的患者可选择行half-ICSI受精方式,其不仅能有效防止受精失败,还能获得较理想的妊娠结局,这是预防受精失败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部分卵子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98个治疗周期患者的同胞卵分别实施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浆内单精子注射,对两组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分析.结果 (1)IVF组受精率47.08%,ICSI组受精率86.61%,两组比较,ICSI组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8周斯妊娠率41.05%,种植率26.07%;(2)IVF组全部受精失败19例,占19.39%,低受精(受精率≤25%)7例,占7.14%,不受精和低受精总和占26.53%,ICSI组没有不受精患者;(3)IVF不受精组由于移植了ICSI组胚胎妊娠率31.58%,而IVF/ICSI均受精组妊娠率43.42%,IVF组不受精组妊娠率低于IVF/ICSI均受精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8周期IVF组可利用胚胎203枚,胚胎利用率57.18%,而ICSI组可利用胚胎519枚,胚胎利用率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不孕人工授精3次以上未孕、疑有IVF受精障碍患者和男性精液临界值的患者应及时行同胞卵IVF和ICSI,避免全卵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下.  相似文献   

3.
体外受精后6h应对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IVF)后6 h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half ICSI应对受精失败的优劣。方法16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采卵当日选取4个卵母细胞行ICSI,其余卵行常规IVF(half ICSI组);39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在常规IVF后6 h补救ICSI(6 h补救ICSI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结果6 h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和冷冻胚胎比率显著高于half ICSI组,(分别为P0.01、P0.05);两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比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可应用在所有IVF周期,ICSI指征明确;half ICSI只能应用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工作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优先选择IVF后6 h补救ICSI的前提下,结合应用half ICSI,可提高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受精完全失败的体外受精 (IVF)周期及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进行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取精卵共培养 16~ 18h后受精完全失败的 16个周期 ,及时将所有可见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 结果 :行ICSI后 ,卵母细胞异常受精率为 17.9% ,正常受精率为 4 2 .7% ,正常卵裂率为79.6 % ,种植日优质胚胎率为 2 9.7%。 16个周期共移植胚胎 5 4个 ,平均每个周期种植 3.4个。共获得 3例妊娠 ,临床妊娠率 18.8%。 结论 :补救性ICSI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与可供行补救ICSI的卵母细胞数量和取卵当日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周期根据精子形态进行分组:IVF周期分为A组(正常精子形态2%),B组(2%≤正常精子形态4%),C组(正常精子形态≥4%);ICSI周期分为D组(正常精子形态2%),E组(2%≤正常精子形态4%),F组(正常精子形态≥4%),分别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IVF周期中C组受精率显著高于B组和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在A、B、C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周期中D组、E组、F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畸形精子症会影响IVF周期的受精率,对ICSI周期的受精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授精方式对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ET)168个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7%和63.8%,P0.05);IVF组有24.5%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9.7%(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不正常时,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9%和55.6%,P0.05);IVF组有34.8%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14.3%(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正常时及35岁、精液参数正常或不正常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获卵数为1~2个的周期采用ICSI治疗并不能提高其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因此我们不建议全部行ICSI治疗,男方精液参数正常或处于临界状态建议行IVF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和低受精率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281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3组:R-ICSI组(210个周期):实施早期R-ICSI;IVF组(2062个周期):行常规IVF助孕;ICSI组(539个周期):直接行ICSI助孕。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R-ICSI组的原发不育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MⅡ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患者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2PN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但与IV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的多PN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显著低于IVF组(P<0.05);R-ICSI组患者的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着床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及低受精的患者行早期R-ICSI可有效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可疑受精障碍的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在授精失败后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acue ICSI)的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中心接受常规IVF助孕治疗,可能有受精障碍的13例患者,取卵后6h授精,4h后观察,发现所有卵母细胞均未排出第二极体,立即行补救ICSI.结果 13个周期共154个卵母细胞,其中M Ⅱ期142个;未行补救ICSI的46个均未受精;补救ICSI的96个,受精89个,受精率92.7%,移植13个周期29个胚胎,临床妊娠1例双胎和5例单胎,种植率24.1%.结论 常规IVF受精后4h行补救ICSI可以获得较好的受精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R-ICSI)与部分ICSI(half-ICSI)、过夜受精在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无生育史患者、单纯继发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首次IVF助孕周期的临床资料(共466个周期),将纳入对象按照不孕类型进行区分,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无生育史患者中行短时受精联合R-ICSI的为A组(n=123),行half-ICSI的为B组(n=45);单纯继发不孕患者中行短时受精联合R-ICSI的为C组(n=94),行过夜受精的为D组(n=204)。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精情况、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 A组完全受精失败率(7.32%vs.2.22%)、低受精率(8.94%vs.0.00%)及总受精失败率(16.26%vs.2.22%)均显著高于B组(P0.05),ICSI卵母细胞率显著低于B组(16.02%vs.50.89%,P0.05);A、B两组的MⅡ卵受精率、2PN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略低于D组,多PN率略高于D组,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原发不孕以及继发不孕无生育史患者行首次IVF助孕治疗时,短时受精联合R-ICSI对预防受精失败的发生有明显效果;half-ICSI则没有明显效果,反而增加过度ICSI的风险。对于单纯的继发不孕患者,过夜受精的结局可能优于短时受精,仍是值得选择的授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体外受精能力缺陷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令波  冯婷  陈娟  钱云  刘嘉茵  张燕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12):895-896,899
目的:评价前一周期行体外受精(IVF)失败和受精率低后,改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效果。方法:行ICSI治疗的113例患者136周期分为两组: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106个周期(组1);因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而改行ICSI的30个周期(组2)。比较两组间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的差异,并对第2组受精率的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改行ICSI后受精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改行ICSI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70.49%vs72.02%;38.28%vs38.81%)(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7%和40.00%,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改行ICSI后,大部分周期(70.00%,21/30)的受精率都在50%以上,平均受精率为79.79%,受精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IVF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可以通过行ICSI而获得较好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否可以改善由于受精障碍导致不孕病例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于第1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0%,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20个病例(共22个周期,研究组)的ICSI治疗结局。对照组为同期因男方少弱精子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连续100个周期。结果:与前次IVF相比,经ICSI治疗后受精率从5.4%显著提高至76.9%(χ2=264.66,P<0.001),但研究组中低受精患者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χ2=5.18,P<0.05)和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84.2%(χ2=8.97,P<0.05)。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7.1%和40.5%,均高于对照组的35.0%和18.9%,但仅胚胎种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0,P<0.01)。结论:ICSI可以有效地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并且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时授精后判定为完全受精失败患者于不同时间行补救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行短时授精后完全受精失败的补救ICSI周期.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607个周期,根据IVF授精后行补救ICSI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授精后4~5 h(A组,n...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 (SCSA) results after swim-up are related to fertilization rates, embryo quality and pregnancy rates follow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A total of 223 couples undergoing IVF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8 to September 2009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Data on the IVF process and 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 results were collected. Fertilization rate, embryo quality and IVF success rates of different 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 subgroups and high DNA stainability (HDS) subgroups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ertilization rate, clinical pregnancy or delivery rates between the DFI and HDS subgroups. However, the group with abnormal DFI had a lower good embryo rate. So, we concluded that the SCSA variables, either DFI or HDS after swim-up preparation, were not valuable in predicting fertilization failure or pregnancy rate, but an abnormal DFI meant a lower good embryo rate following IVF.  相似文献   

14.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病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于常规IVF受精失败的病人在第2天进行补救ICSI(A组)21个周期,或在下一个周期直接应用ICSI技术治疗(B组)18个周期。分别与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243周期(对照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1.53%、81.73%、72.94%,均比B组的83.87%、97.69%、84.25%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的多原核率差异无显著性(3.55%vs1.29%,P>0.05)。比较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冷冻周期率,B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而A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者可通过第2天补救ICSI或下一周期直接行ICSI而提高受精率和种植率,而后者比前者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精子形态变化对体外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ICSI和IVF受精率的统计,比较精子形态中的精子正常形态率、头部畸形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和精子畸形指数(SDI)对受精结果的影响。方法:用Krger's严格标准法分别计算每组样本的精子正常形态率、头部畸形率、TZI和SDI值,与受精率进行比较。结果:①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与精子正常形态率、头部畸形率、TZI、SDI均无相关性。②IVF组和ICSI组中SDI>1.6和SDI<1.6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VF组和ICSI组中精子正常形态率≤15%与精子正常形态率>15%的二组间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形态在体外受精时对受精率无影响,不能用精子形态来直接评价体外受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IVF)周期受精低下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 观察IVF受精低下83周期(受精低下组),以同期受精正常的1,717个IVF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同时观察不同促排方案对受精低下的影响.结果 两组不同促排方案的受精低下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也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促排卵方案不是影响受精低下的因素,受精低下周期中获得的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in the management of cases with a history of conventiona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failure. Method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19 with normal semen parameters and a history of IVF failure (metaphase Ⅱ oocytes: 0~30 %) and 28 with severe male factor infertility received ICSI technolog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varian stimulation was achieved by conventional procedure. Transvaginal ultrasound-guided oocyte collection was done 35~37 h after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injection. Only metaphase Ⅱ oocytes were selected for microinjection. Results: Fertilization was achieved with ICSI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fertilization rate (75.6 %±21.1 % vs. 73.9 %±19.2 %), cleavage rate (85.1 %±19.3 % vs. 82.7 %±22.1 %),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per embryo transfer cycle (31.6 % vs. 28.6 %) and implantation rate per embryo (15.3 % vs. 14.4 %)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ICSI is a valuable method fo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395名患者,共429个周期,根据COH中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分为,P 0~2.86(A)、>2.86~6.36(B),>6.36~9.54(C)及>9.54(D)4组,计算比较各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结果各组间的年龄、移植胚胎数及受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均显著升高(P<0.05),D组的卵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明显升高可影响IVF-ET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并引起妊娠率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小鼠体外受精法和体内受精法胚胎培养检测新建辅助生殖实验室的质控情况,分析比较常规人卵显微注射模式与鼠断尾精子显微注射模式的结局。方法利用昆明小鼠进行胚胎培养质控分析,按照受精方式不同分为体内受精组和体外受精组;又根据显微注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人卵显微注射模式(C-ICSI组)和鼠断尾精子显微注射模式(D-ICSI组),分析比较不同方式的鼠卵ICSI结局。结果体内受精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体外受精组(91.90%vs. 81.59%,P<0.05),两组的卵裂率(94.24%vs. 93.39%)、囊胚形成率(85.97%vs. 81.6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人卵显微注射系统应用于鼠ICSI时卵子存活率有降低的趋势,但C-ICSI组与D-ICSI组的卵子存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9.49%vs. 30.52%)(P>0.05);D-ICSI组的受精率(56.72%vs. 42.53%)、卵裂率(71.05%vs. 43.24%)及囊胚形成率(61.11%vs. 31.25%)显著高于C-ICSI组(P<0.05)。结论昆明小鼠配子体外受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