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5 6例 72处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中参照Champy方法安放小型钛板。结果  5 6例术后伤口均无感染 ,均Ⅰ期愈合 ;5 4例咬合关系、咀嚼功能、面部形态恢复正常 ,2例出现咬合紊乱 ;X线复查无骨愈合不良。结论 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疗效明显、可靠 ,副作用小 ,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小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113处下颌骨骨折中均行间牵引复位后切开小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1期愈合,没有排斥反应,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结论:下颌骨骨折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方法:对24例患者行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微型钛板复位坚固内固定术。结果: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一期愈合,24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勇  黄勇 《广州医药》2002,33(4):15-16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同时辅以颌间固定进行下颌骨骨折的固定及咬合关系的恢复。结果:31例病例中,30例患者骨段间顺利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仅1例存在轻度咬合障碍。结论:在下颌骨骨折中使用微型钛夹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既利于骨段间的稳固加速其愈合,又可缩短颌间固定时间,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邓文正 《广西医学》2007,29(10):1528-1529
目的 评估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颅颌牵引治疗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43例下颌骨单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颅颌牵引复位技术,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小型钛板的固定位置均参考Champy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周张口度均大于37 mm,X线复查下颌骨愈合情况良好,均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治疗组出现3例咬合关系不良,占6.98%;对照组出现10例咬合关系不良,占2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颅颌牵引复位技术疗效显著,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减少了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优点及其不足.方法:52例患者共71处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结果:5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无感染,Ⅰ期愈合.49例恢复到术前咬关系,仅3例出现局部咬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调颌、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咬合关系.50例术后张口度>37mm.X线复查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效果可靠,避免了长时间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口内手术进路避免了面部皮肤瘢痕,较传统的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及钢丝栓扎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术在下颌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例下颌骨骨折病人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复位技术及小型钛板固定位置参考Champy方法,结果:23例I级愈合,咬合功能恢复良好,1例Ⅱ级愈合,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中固定可靠,减少了颌间结扎时间,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8.
仇旭 《中外医疗》2008,34(34):15-15
评价微型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对52例颌骨骨折患者选择不同手术进路,暴露骨折断端,手法复位后,选择合适的微型或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52例骨折患者全部复位满意,51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部分钛钉暴露,予碘仿纱条多次换药后,伤口Ⅱ期愈合.微型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对颌骨骨折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钛板在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中的临床体会。方法2000~2004年收治56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下颌骨骨折36例,2处以上7例,占64.2%;上下颌骨骨折12例,其中伴有颧弓骨折3例,占21.4%;单纯颧弓骨折18例。采用微型钛板固定8例,占14.2%.结果56例患者除1例延期愈合,均Ⅰ期愈合。术后3个月全景X线、CT片检查,无愈合不良及功能障碍。结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具有良好效果,改善面部畸型、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整复术。结果:43例患者创口均为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38例恢复术前咬合关系。有5例术后咬合关系稍差。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郭正峰 《中外医疗》2014,(11):61-6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上颌骨骨折15例,下颌骨骨折34例,上下颌骨骨折5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伴发脑脊液鼻漏耳漏4例,年龄28~55岁。下颌骨骨折及上颌骨单线骨折采用内固定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其余病例采用坚固内固定术术后3~5d附加牙弓夹板颌间弹性牵引复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恢复咬颌关系的良好治疗效果,术后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及咀嚼功能良好,X 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内固定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骨断端固定牢靠,术后病人口腔功能恢复良好及口腔卫生易于护理等优点。对于上颌骨多线骨折及合并有颅脑损伤不宜采用经鼻气管插管病人,需术后辅助牙弓夹板颌间弹性牵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李德胜  杨明贵  马健  李光旭 《重庆医学》2012,41(21):2164-216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4例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28例行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微创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符合生物及力学原则,术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采用手术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80例病例均I期愈合,无感染,4例局部咬合关系欠佳,2例有轻度的张口受限。其余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固定可靠。80例X线检查均未见骨愈合不良或假关节形成。结论:微型钛板使用简便,固定可靠,无需二次手术,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4.
胡樵  赵东升  万波 《河北医学》2007,13(5):555-55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下肢骨折65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65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应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总结有关处理经验和教训。结果 273例中269例患者术后伤口Ⅰ期愈合,1例伤口感染、3例伤口延期愈合。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咬合关系紊乱10例,骨折愈合不良致骨折再错位1例,重度开口困难1例,手术造成牙根损伤3例、颏神经损伤1例。术后3个月作疗效评价。Ⅰ级:伤口愈合好,骨折端对位好无错位愈合,咬合关系正常,无开口困难等功能障碍;Ⅱ级:伤口愈合良好,骨折端无错位愈合或轻微错位,咬合关系基本正常,无或轻度开口功能障碍;Ⅲ级:伤口感染骨折断端不愈合,骨折端复位差错位愈合,咬合关系紊乱,有重度开口困难等功能障碍;3个等级分别为Ⅰ级占91.21%(249/273),Ⅱ级占6.96%(19/273),Ⅲ级占1.83%(5/273)。结论下颌骨骨折应用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效果可靠,通过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戬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27-28,78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Pilon骨折患者做为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20例Pilon骨折患者做为对照组,给予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随访10~2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9.3%(25/28),对照组为75.0%(15/2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x线骨痂出现时间为(5.83±0.86)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6.37±2.19)周,对照组分别为(7.25±0.98)周、(18.92±3.27)周,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30.O%,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对机体损伤小、骨折愈合快以及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Pilon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术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索更有利于髁状突骨折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28侧髁状突骨折行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治疗过程对张口受限、颌间结扎的时间、术后颞下颌关节(TMJ)功能状态改变的影响。结果:27 例术后均I期愈合,未作颌间结扎,术后1个月时主动张口度达到37mm以上者2例,占7.5%,3个月后张口度达到37mm以上者25例,占85.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20例咬合关系恢复到伤前状态,6例经调颌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颌间牵引者失访。结论:坚固内固定术作为髁状突骨折手术复位后的内固定方法是可行的,术后TMJ功能状态良好,咬合关系的恢复完全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9例胫骨Pilon骨折23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26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对比研究.结果MIPPO治疗组的手术失血量和并发症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显著减少,骨折愈合更快,踝关节功能恢复更满意.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符合生物学内固定要求,降低软组织手术损伤,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颌骨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例下颌骨颏部骨折伴髁突外脱位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颌骨模型。分析模型髁突外脱位的情况,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复位颏部骨折及髁突外脱位并预制个性化重建钛板。术中利用预制的重建钛板配合颌关系的引导,将颏部骨折复位。结果:9例患者在三维颌骨模型外科指导下完成手术,创口均Ⅰ期愈合,颌关系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9例患者髁突均完全复位。术后随访6~28个月,患者最大张口度3.1~4.2 cm(中位数3.3 cm),颌关系及颌骨运动功能均正常。结论:三维颌骨模型能全面显示颏部骨折和髁突外脱位情况,利用颌骨的三维模型外科作为平台,可以准确塑形颏部重建钛板,在颏部骨折手术复位的同时将髁突外脱位复位,从而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