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长福医师是省名老中医,有50多年中草药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是用中草药在外科临床治疗上有独到之处,现介绍其部分验方的配制与使用方法:I.蛇毒合剂组成;蛇毒、蒲公英、爵床(六角仙)各609,红糖适量。用法:每日互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2~3剂。外用鲜木芙蓉叶适量捣烂加桐油外敷患处,每日换2次,适应症;感受湿热风毒所致之发背,局部高肿,掀红灼热,剧痛。2.红根子合剂组成:星宿菜(红根子)309,土牛膝、蛇毒、红糖各15g。用法:每日1剂,水酒各半炖服。适应症:而注,无名肿毒。3.球兰合剂组成;球兰(金雪球)、蛇毒草、一…  相似文献   

2.
1993年5月~1994年10月,我院诊治以肝胆实火为表现的带状疮疹患者30例,疗效满意。疼痛很快消失,病程缩短且不留后遗症。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基本方:龙胆草、振子、黄羊、赤芍、郁金各gg,板蓝根209,大青叶15g柴胡、木通、丹皮各eg,甘草sg。加减方:疼痛剧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元胡索各6g,皮损痒感甚者加白豹皮15g,湿邪较重者加花等、猪警、白术各gg,车前子12g,便秘者加生大黄6g。病邪所发部位适当加入引经药。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内服。局部炉甘石洗剂徐患处,每日2次。2.疗效标准:皮报全部消退,疼痛消失状为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慢性盆腔炎方内服、外敷及贴压耳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处方:红藤20鼽三棱15g、莪术15卧毛冬青20g、土茯苓20g、蒲公英15g、当归10g、赤芍15g、丹参20g、元胡15g、桔梗10g、牛膝15g、皂角刺15g,加减法:偏气虚者加北芪20瓢党参15g;偏肾虚者加川断15g、杜仲20g;偏寒者加桂枝12g、艾叶15g。用法:(1)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空服,药渣趁热布包敷下腹部.药袋上加热水袋,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宜,共敷30~60min;(2)耳穴贴压:盆腔、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每穴按压8次,每天3次,两耳交替,3d换1次。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左氧氟沙星分散片0.2g,每天2次,甲硝唑片0.4g,每天2次,饭后30min口服;0.9%氯化钠5mL加α-糜蛋白酶5mg,肌内注射.每2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间隔6d进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6.7%(17/30)、86.7%(26/3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6.7%(11/30)、63.3%(19/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方内服、外敷及贴压耳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应用简便、药费低廉、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 1 993年至今采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所载外用·内服方治疗鹅掌风 6例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1 .1 外用方  1白矾散 :药用白矾 1 2 0 g、皂矾 1 2 0 g、儿芽 1 5g,侧柏叶 2 4 0 g。水煎湿敷患手 ,每次 30分钟 ,6小时 1次 ,每次湿敷后外搽润肌膏。 2润肌膏 :药用香油 1 2 0 g,当归 1 5 g,紫草3g。将当归、紫草放入香油中浸泡 2 4小时再煎至药物枯黑为度 ,去渣留油 ,溶入适量黄蜡成膏。1 .2 内服方 祛风地黄丸 :生地 1 2 0 g、白疾菜 90 g、川牛膝 90g、知母、黄柏、枸杞子各 60 g,菟丝子 (酒制 ) 30 g,独活…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草药熏洗治疗痔疮是民间常用治法,作者筛选验方双花合剂治疗痔疮30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1.1本组300例,均为门诊病员。男214例,女86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岁。分型内痔疮脱出急性发作78例,混合痔炎症发作94例,单纯外痔发炎83例,血栓外痔45例。2方药组成及用法双花合剂组成:野菊花25g、红花、朴硝、明矾各15g。用法;将上药人锅煎煮至沸即可,朴硝、明矾后下。去渣取液1000ml盛盆中,先熏后热敷10分钟,其渣加朴硝、明矾可继续煎用,日2至3次。3疗效观察疗效标准。痊愈:红肿疼痛消失,痔脱出能自行回纳,血栓…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16):2262-2266
目的:为马钱子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药物剂型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集整理含马钱子的方剂,将方名、方源、治疗疾病名、组成、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等信息录入Access 2010软件并建立数据库,根据用法将这些方剂的用药途径分为内服和外用,分别统计出内服/外用方剂所治疾病的频数;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含马钱子的复方进行药物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含马钱子方剂78首,其中42首为内服方剂,33首为外用方剂,3首为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方剂。内服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痿病、痹病、痔疮、肛瘘、筋骨疼痛等疾病;外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瘤、痞块等疾病;内服外用皆可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病、跌打损伤和骨折。在内服方剂中,马钱子常配伍乳香、没药、血竭、穿山甲、自然铜、当归、麻黄、草乌;在外用方剂中,马钱子常配伍赤芍、地黄、黄柏、黄连、黄芩、当归、白芷、全蝎。马钱子绝大多数经炮制后使用,且以麻油作辅料炮制为主(占77.97%)。结论:含马钱子的方剂主要治疗疾病包括风湿痹痛、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以及痈疽肿毒、顽癣三类。马钱子在外用方剂中多配伍清热燥湿、凉血活血、止痛药,在内服方剂中多配伍活血化瘀药。此外,用麻油炮制马钱子是保证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至1996年,本院曾收住院21例因口服不同种类骨伤中草药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均经急诊抢救康复(不包括院前死亡病例)。1一般情况21例中毒患者均有明确口服骨伤中草药病史,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26岁~68岁,平均38岁。全部病例住院期间经病史、体检、X线、心脏超声检查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实验室检查19例电解质、酸硷平衡正常。2例低血钾,空腹血糖正常,尿糖阴性,心肌酶谱正常。2中毒药物口服草乌药酒10m17例,5m15例(其中3例含有闹洋花),含草乌、闹洋花散剂10g冲服3剂,方中含川乌3g,每日1剂连服21d1例,博落回10g煎服…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药煎汤溻洗法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最大82yr,最小6mo,其中脓皮病18例,丘疹性寻麻疹15例,急性湿疹15例,皮肤搔痒症12例,癣症感染10例。2.方药的组成及用法:目拟溻洗方由龙胆草、黄柏、苦参、蚤休、地肤子、扛板归、白藓皮组成。用法:全身溻洗,取药量各30g,取水8000ml,煎煮约30min,滤去药渣,取煎煮液洗浴,每日1剂,溻洗时间约10~20min。局部擦洗,取上药各15g,取水约600ml,煎煮后滤去药渣,取煎煮液擦洗患处,每日1剂,…  相似文献   

9.
2003-04-2006-10采用生发胶囊内服及生发洗剂外用治疗斑秃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0—46岁。生发胶囊成份:生地20g,熟地40g,制首乌20g,女贞子20g,兔丝子25g,当归15g,丹参15g,羌活10g,黄芪30g,白芍15g;  相似文献   

10.
外阴瘙痒方     
《家庭医药》2008,(1):I0051
荐方玉屏风散加味方方药:防风、黄芪各9克,白术12克,首乌、乌梢蛇各20克,牡丹皮、生地各10克,荆芥15克,丹参3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连用2周后,症状消失,再巩固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1.
1990年4月~1996年10月,我科应用自行研制的“四肢洗方”治疗各类关节僵直患者285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2850例患者中,男1125例,女1725例。年龄12~85岁,平均53岁。其中时关节275例,腕关节802例,膝关节335例,踝关节1438例。因石膏固定引起的关节僵直2138例,关节疾病引起的关节僵直712例。用药时间5~75天,平均24天。二、治疗方法1.配方组成:川芎259、当归15g、鸡血藤15g、红花10g、泽兰15g、透骨草10g、伸筋草10g、防风10g、姜黄10g、刘寄奴10g。2用法:每剂药加水2000ml,煎汤先熏后洗,温热时将…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77年开始应用自拟炎平汤治疗男、女结扎术后下腹部疼痛、坠胀等症状,效果满意,观介绍如下。1.方剂组成:元胡索,黄岑、丹参各10~209,他愉、泽兰,没药、续断、丹皮各109,柴胡、振子各10~15g,海嫖峭15g,甘草6g。以上为每剂的量。2.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10剂为一疗程。根据症状,随证加减。酸楚,坠胀症状为主,无明显局部体征者用元胡索209、柴胡159;疼痛、麻木,有局部压痛硬结或发红者用费事、丹参各209,板子15g以活血散结。3.质量标准;炎平汤以煎煮浸出法制成剂,主要质控标准是,组成方剂的12种中药材全…  相似文献   

13.
中药立安丸治疗跟痛症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2年11月~1996年3月运用中药古方立安丸内服治疗眼病症28例,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用例中男16例,女12例;其中<40岁9例,>40岁19例;右足发病9例,左足发病15例,双足发病4例;病程最短则,最长3年。X线片显示跟骨骨刺24例。2治疗方法:内服立安丸汤剂(本方出自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原方用治老人肝肾亏虚,腰痛不能转侧)。其药物组成为杜仲、补骨脂、牛膝各及ig,小自、黄柏各6g。水煎服,每日1剂,20剂为一疗程。3.治疗结果:痊愈:用药一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行动自如者ZO例。好转:疼痛明显减轻,仅有时偶感不舒,…  相似文献   

14.
马长福是我省名老中医,有50多年运用中草药临床治疗经验,尤其是用中草药治疗肩周炎有独到之处,我们应用其验方肩痹合剂治疗老年性肩周炎,58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肩济合剜组成:白茄根(为茄科植物SolanummelongenaL的根)、玉芙蓉(为菊科植物[CrossostephlumChlnense(L.)Makj各15g,南天竹根(为小梁科植物NandinadomesticaThunb的根)、白葡萄根(为葡萄科植物VinsViniferaL.的根)、沙氏鹿茸草(为宜参科植物MonochasmaSavatieriFranch的金章)、星宿案(为报春花科植物LysimachlafortuneiMaxim的全草)各3…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8岁。1999年10月15日初诊。临床表现:阴囊四周潮湿,午夜时甚,0.5年有余。伴舌红苔薄白、脉细等症,无恶寒发热、腰痛腿软、皮肤黏膜黄染。辨证:午夜汗出湿甚,故辩为阴阳不调。治疗:予桂枝汤原方: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生姜10g、甘草6g,4剂。1剂/d。服后痊愈。  相似文献   

16.
马晓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00-100
目的:观察西医外用药物和中药外用、熏洗加内服,个别配合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随机观察60例经宫颈活检诊断为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患者,西医局部外用药物,中药给予外用、熏洗加内服,个别配合物理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4~6个疗程。结果:60例患者经复检有42例转阴,17例好转,1例未复查,全部有效。结论:综合治疗宫颈内瘤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范晴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09-2310
目的:观察斑赛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进行斑赛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试验,每日早晚清洁面部后各用斑赛凝胶一次,疗程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前后皮损程度,范围比较,总有效率94.8%;不良反应发生率8.6%;治疗简单方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斑赛凝胶外用治疗痤疮,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用法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温肾祛寒,缩尿止造的缩泉丸,方出自《妇人良方》,其主要治疗下元虚冷,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1995年春,一个患遗尿的4岁小男孩,笔者用加味缩泉丸6剂得愈,后来在随访时发现患孩的多诞症亦控,以后每遇多诞症患孩,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1岁至5岁。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益智仁、乌药各6g、淮山12g,白术、茯苓各10g。此为5岁左右儿童的用量,药量可随年龄不同而适当增减,气虚者可加党参9g,黄芪15g。日1剂,水煎服。7d为1疗程。3疗效观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流诞明显减少;无效:流…  相似文献   

19.
1例四叶细辛中毒引起低血糖昏迷伴DIC多脏器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叶细辛又名四叶对、四块瓦。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的根及全草。主治:活血,散瘀,祛风解毒。治跌打骨折,腰腿痛,感冒,白带,疖肿,皮肤瘙痒。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0.9g,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如果用量大特别是内服用量大就会造成中毒。本院收住一名因四叶细辛内服造成中毒致死病例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抽搐、昏迷12h”入院。半个月前因“右跖骨骨折”疼痛不适,自服用中草药四叶细辛(四叶对),共服用约10g。出现昏迷收住我院急诊科,急诊头颅CT未见异常,急诊血糖为0.8mol/L,…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通瘀益气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遗症SO例.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如下。L方剂组成与用法:通瘀益气汤是由法半夏、交甘草、桃仁、土鳖虫、红花各109、1]1穹6g、苏木129、全蝎1.sg(研未冲服)、党参、当归层各15g、黄艺209等组成。水前服.每日1剂.IOd为1疗程,儿童剂量减半。2.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0岁,其中18~SO岁者共48例.诊断均为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脑CT扫描阴性,其中1例为脑血管造影正常所证实。所有病例均给予口服通瘀益气汤.随症加减治疗。SO例病人经1疗程的治疗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