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AgNOR和肥大细胞与大肠癌诊断及分级的关系。方法 对44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16例癌旁粘膜做AgNOR计数及肥大细胞计数。结果 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在大肠腺瘤及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gNOR计数随大肠腺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多,两者呈负相关。肥大细胞计数随大肠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对大肠癌诊断,分级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卢华莉  胡安琦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23(6):382-383,F003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增殖活性与组织学分级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4例脑星形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CNA标记指数阳性率对照组与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gNOR平均计数及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gNOR,PCNA检测均能反映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可做为评价估星形细胞瘤增殖活  相似文献   

3.
脑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探讨PCNA-LI、AgNOR计数与肿瘤恶性程度和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AgNOR染色测定50例脑星形细胞瘤的PCNA-LI和AgNOR计数。结果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PCNA-LI分别为28.6±13.75%,45.75±22.14%,64.38±19.17%和83.70±6.99%,各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别;AgNOR计数分别为141.52±20.69,158.44±28.00,187.38±27.71,225.2±36.53,Ⅰ~Ⅱ级与Ⅲ级、Ⅳ级及Ⅲ级与Ⅳ级相比均有显著差别。结论PCNA-LI是评估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AgNOR染色简便、快速,AgNOR计数大于200,显示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AgNOR方法对皮肤良性痣细胞痣与恶性黑色素瘤进行鉴别。方法:用胶银染色一步法,对皮肤16例恶性黑色素瘤及45例良性痣细胞痣的AgNOR进行定量观察。结果:恶性黑色素瘤每个细胞核的AgNOR数值为916±282,痣细胞痣每个细胞核的AgNOR数值为350±077,两者之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gNOR计数可作为鉴别诊断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与良性痣细胞痣的一个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胶质银染色技术对45例脑肿瘤的核仁组成嗜银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发现良、恶性脑肿瘤之间的AgNOR计数差异有显著性。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AgNOR计数也增加,我们认为脑肿瘤AgNOR计数对于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以及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AgNORs染色技术对35例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细胞核内AgNORs的数量、形态、大小及分布进行光镜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炎性增生组细胞核内Ag-NORs数量少于不典型增生组,AgNORs颗粒均分布于中位,颗粒呈圆形、卵圆形。在宫颈鳞癌中Ⅱ级、Ⅲ级AgNORs明显多于Ⅰ级,也多于良性病变(P<0.01),并随细胞恶性程度的增高分布于核周的AgNORs增多(P<0.01),并出现不规则形。因此,AgNORs的检测在宫颈良恶性病变及肿瘤分级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应用Ploton改良的一步胶银染色法,对49例弥漫性B细胞系N+L、6N弥漫性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石蜡片进行研究,结果示;AgNOR颗粒数>2.96±0.44为恶性NHL,AgNOR颗粒<1.97±0.81为良性病变,两者之间为“灰区”.良恶性间有一定重合。同时,AgNOR颗粒数对恶性度的分类有意义:低恶性度NHL其AgNOR颗粒数为2.96±0.44,中恶性度为4.67±0.73,高恶性度为6.60±1.38,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果还提示,AgNOR瞩位数的多少及颗粒大小有助于NHL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8.
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法对大肠良恶性病变100例以及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各10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正常粘膜、慢性炎症、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旁粘膜到大肠癌四项定量指标(平均每核Ag-NUR颗粒数、AgNOR平均最大直径、异形率及靠边率)逐渐增加、恶性上皮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说明大肠上皮AgNOR检测在早期发现场前病变、鉴别良恶性病变以及判断大肠用恶性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银染技术,对25例乳腺腺病、12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囊肿病、2例管内癌、67例浸润癌进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定量观察。结果表明:良、恶性病变细胞核内AgNOR颗粒的数目、分布、形态类型有明显差异;纤维腺瘤、囊肿病与腺病细胞核内的AgNOR颗粒数目有明显差异;乳腺癌分型分级各组间AgNOR数目无差异。结果提示,AgNOR技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定量法对大肠良恶性病变100例以及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各10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正常粘膜、慢性炎症、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癌旁粘膜到大肠癌4项定量指标(平均每核AgNOR颗粒数、AgNOR平均最大直径、异形率及靠边率)逐渐增加。良恶性上皮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绒毛状腺瘤、癌旁粘膜呈重度不典型者与高分化腺癌之间某些定量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大肠癌低分化组织学级别高者和高分化组织学级别低者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说明大肠上皮AgNOR检测在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鉴别良恶性病变以及判断大肠癌良恶性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正常大肠、结肠炎、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大肠癌及癌旁组织AgNOR 进行定量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银染技术对大肠良恶性上皮细胞中AgNOR 染色,于显微镜下计数。良性疾病为炎症10 例,腺瘤12 例,恶性疾病为腺瘤癌变9 例,腺癌13 例。正常对照8 例。结果:正常、炎症及癌旁组织、腺瘤组织AgNOR 计数低于癌组织( P< 0-01) ,腺瘤组织AgNOR 计数高于正常、炎症及癌旁组织( P< 0-05) ,腺癌术后生存3 年以上者与1 年内复发死亡者癌组织AgNOR 计数无差别。结论:AgNOR计数有助于鉴别大肠良恶性疾病,对判断预后无价值,大肠腺瘤应及时切除。  相似文献   

12.
对137例肝脏良恶性病变分别进行嗜银蛋白核仁形成区(AgNORs)定量计数及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显示:肝细胞癌(HCC)、肝硬化和不典型增生肝细胞(LCD)的AgNORs数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慢性持续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p<0.001),HCC与肝硬化之间差异也非常显著(p<0.001),提示AgNORs定量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而有无HBV感染与AgNORs定量无明显关系,故可能HBV不影响核仁形成区而致癌变。  相似文献   

13.
AgNOR染色的探讨高凌云关键词:AgNOR染色AgNOR是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简称。AgNOR染色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区分良恶性病变及分型分级有一定的价值。AgNOR染色结果要在油镜下观察200~500个细胞核中银染的AgNOR颗粒后换算成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良恶性病变中角蛋白和核仁组织区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AgNOR染色,对54例肺良恶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角蛋白表达在低分化腺癌最高,AgNOR表达以未分化癌最高。结论:角蛋白对判定肺癌类型有一定帮助,AgNOR颗粒数目对判定肺癌的分化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角蛋白和AgNOR对肺癌的类型鉴别及预后判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gNOR图像定量分析在乳腺针吸细胞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P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2例乳腺癌及5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细针穿刺细胞核内AgNOR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乳腺癌细胞核内的AgNOR面积、AgNOR面积与核面积比值、平均颗粒数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性疾病(P〈0.01)。结论:AgNOR图像定量分析可作为乳腺针吸良恶性细胞的诊断依据,AgNOR在形态及分布上的不同特征也可作为两者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改良银染法,对10例卵巢良性肿瘤、10例交界性瘤、30例卵巢癌进行AgNOR定量研究,结果表明,AgNOR计数对于鉴别卵肿瘤的良恶性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银染色技术研究了3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0例十二指肠溃疡及20例正常十二指肠粘膜的AgNOR计数变化,以探讨AgNOR计数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十二指肠溃疡组与正常十二指肠粘膜组AgNOR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与十二指肠溃疡和正常粘膜比较AgNOR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低分比腺癌及粘液腺癌与高分化腺癌及乳头状腺癌比较AgNOR计数也有显著者差异(P<0.05)。结果表明AgNOR计数能较好反映原发性十二指癌的增殖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恶性程度的定量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计数定量作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鉴别诊断、病理分型、分级及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用AgNORs计数定量方法分析68例NHL肿瘤组织的变化。结果 AgNORs计数低度NHL与中、高度NHL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良性淋巴组织病变组与低度恶性NHL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gNORs均数值≤2.08组与〉2.08组2组间生存曲线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gNOR定量诊断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浆膜腔转移性腺癌细胞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AgNOR定量诊断和CEA,CK及VIM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56例浆膜腔积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转移性腺癌细胞与间皮细胞之间的AgNOR计数,颗粒形态及CEA和VIM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AgNOR定量诊断与CEA表达呈线性正相关,与VIM表达呈线性负相关,结论:AgNOR定量研究与CEA和VIM免疫细胞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染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s)在皮肤良恶性病变、皮肤癌之间的临别鳞癌的分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银染一步法。结果:银染一步法方法简便、迅速,适用于石蜡切片,可做回顾性研究,AgNORs技术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右避免光镜下和的弊端。AgNORs作为一项定量指标在皮肤肿瘤研究中已显示其潜在价值。对良性痣细胞痣及恶性黑素瘤、恶性淋巴瘤及假性淋巴瘤、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疠基阍细胞癌及其他皮肤癌、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