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刺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低频脉冲电刺激+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10 m步行速度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评分、10 m步行速度及M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刺可有效提高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肢体功能,提升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肌内效贴结合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治疗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结合FES和再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和10 m舒适步速等指标值。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10 m舒适步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试验组的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评分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但两组各指标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用肌内效贴治疗可较单纯FES治疗更早地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踝关节的主动背伸能力,提高其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9):1381-1384
目的:探讨平衡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影响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平衡针和核心稳定训练,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在相关评分、平衡能力、表面肌电图、三维步态、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Berg平衡量表(BBS)、Rivermead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中的3级、4级、5级比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0s、10s的轨迹面积、摆动长度、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均方根振幅(RM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纤维蛋白原(FI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股四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的肌电积分值(iEMG)、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结论:平衡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通过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表面肌电图和平衡能力,促进微循环,从而改善偏瘫运动平衡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及二者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异。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法组、电针结合手法组三组,每组20例。电针组选患侧肢体的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两组穴位进行针刺并通以疏密波脉冲电流,手法组用神经发育疗法的相关技术对患者进行踝背屈的主被动训练治疗,结合组进行电针和手法的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一天和治疗结束后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 FMA-L)评定、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测量和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sEMG)检测。结果三组患者FMA-L、踝关节AROM及胫前肌sEMG治疗后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结合组比其它两组疗效更好, FMA-L、sE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治疗都能改善偏瘫足下垂患者的运动功能、踝关节的AROM和胫前肌的sEMG,而电针与康复训练手法结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点穴对痉挛型小儿脑瘫胫骨前肌、腓肠肌肌张力影响的临床观察,为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其在治疗脑瘫患儿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依据.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点穴治疗.结果:经过3月治疗,2组患儿的踝背屈角度快角、下肢痉挛程度分级、主动背屈踝关节时的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积分肌电图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或P<0.001).结论:点穴疗法可以作为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方法,表面肌电图可以作为小儿脑瘫康复疗效的一项重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痉挛肌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瑞倩 《河北医药》2010,32(8):950-951
目的探讨痉挛肌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的康复疗效。方法将31例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以Bobath方法为主的康复功能指导和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给予痉挛肌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被动活动度、主动活动度、痉挛程度及步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儿步行能力在治疗后均有提高,治疗组步行能力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合并踝关节挛缩有显著疗效,同时可明显提高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BTX-A)治疗儿童双下肢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双下肢痉挛性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TX-A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BTX-A注射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内收肌角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BTX-A治疗组患儿内收肌角、ADL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TX-A联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康复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脑瘫患儿下肢肌群痉挛,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A, BTX-A)联合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患者痉挛期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BTX-A联合Bobath康复治疗组(治疗组)和Bobath康复治疗组(对照组),以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改良的Ashworth评分(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及步态变化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治疗组ROM值、MAS评分及步速、步长、步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4周后,治疗组ROM测量值、MAS评分及步速、步长、步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TX-A联合Bobath技术可快速缓解下肢痉挛,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痉挛期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的重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患侧负重能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比较前后评定结果。结果肢体的功能分级及肌张力无明显的变化,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有较明显的变化(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康复治疗有别于急性期康复治疗,前者以促进潜在残存功能的恢复为主,后者以防治废用综合征、改善整体身心功能状态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冯春燕  康煜炜  张春红  李金波  牛博真 《江苏医药》2021,47(12):1223-1225,1230
目的 观察丘墟透照海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即刻积分肌电图(iEMG)的影响.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26例行丘墟透照海针刺治疗,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治疗前后足内翻患者患/健侧胫前肌和腓肠肌行被动牵拉-放松和主动踝背屈-放松即刻iEMG值的变化.结果 被动牵拉状态、被动牵拉后放松状态、主动踝背屈状态和踝背屈后放松状态,患侧胫前肌iEMG值均低于健侧胫前肌(P<0.05).主动踝背屈状态下,针刺治疗即刻患侧胫前肌iEMG值高于针刺治疗前[23.980(10.158,69.845)μV·s vs.24.245(6.720,54.283)μV·s](P<0.05).主动踝背屈放松状态下,针刺治疗即刻患侧胫前肌iEMG值与治疗前相仿,且针刺治疗即刻患侧腓肠肌主动踝背屈状态和主动踝背屈放松状态iEMG值与治疗前均相仿(P>0.05).结论 丘墟透照海针刺治疗能增加患侧主动踝背屈状态下的即刻iEMG值,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胫前肌单位时间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型肉毒素(BTX-A)局部注射联合肌内效贴(KT)对脑卒中伴痉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伴痉挛患者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上肢痉挛肌群BTX-A局部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BTX-A局部注射联合KT治疗.采用改良Ashw...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足四针在脑卒中踝关节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9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踝关节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补阳还五汤配合足四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踝关节功能、步行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外科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old-o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3.
张赛  黄静 《淮海医药》2023,(3):304-308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步行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步行障碍患者185例,以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单一组(92例)和联合组(93例)。单一组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辅以减重平板训练。观察2组运动能力、主动运动状态积分肌电值、步态参数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6周后,联合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36.21±5.17)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得分[(29.32±1.37)分]、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度[(15.45±2.31)°]、胫前肌积分肌电值[(112.65±21.78)mVs]、支撑相[(71.45±1.83)%]、摆动相[(29.37±3.48)%]、改良Barthel量表(MBI)得分[(67.74±9.82)分]高于单一组[(29.85±5.26)分、(25.98±1.27)分、(12.25±3.02)°、(102.89±21.74)mVs、(66.23±2.41)%、(26.15±3.41)%、(61.53±9.54)分],1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肢导向性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表面肌电图(EMG)的影响。方法 180例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9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下肢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干预前后表面肌电信号(sEMG)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实验组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27.68±7.65)分、Barthel指数评分(28.45±3.68)分,均高于常规组的(21.56±5.69)、(21.89±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的肌电积分值(iEMG)、均方根值(RMS)较干预前均改善,且实验组胫骨前肌与股四头肌的iEMG高于常规组, RMS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下肢导向性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EM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肌骨超声引导下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治疗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SA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SAB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疼痛感、肩关节外展活动度.结果:治疗4w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滑囊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SAB效果较好,对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外展活动度、降低激素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瘀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瘫瘀血阻络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1次/d,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瘫瘀血阻络型患儿的临床疗效,降低肌张力和改善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在肩周炎诊断以及引导注射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76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小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针刀松解治疗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参照组治疗前肌力评分为(15.56±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6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法 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每次1.6 g,tid. 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运动分值、行走功能及Barthel指数(BI)的变化. 结果 康复治疗8周后,治疗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运动分值、步行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Barthel指数比较: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43-45
目的探讨软瘫期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配合现代康复疗法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及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患侧下肢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申脉、解溪、太溪、丰隆、照海、悬钟、承山、太冲等穴位,并选其中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两组穴位加用电针综合治疗仪进行刺激,周一至周六每日一次。实验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分别用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其中周一周四电针针刺胫前肌,周二,三,五,六电针针刺腓骨长短肌。实验组和对照组电针综合治疗仪均选用20~30Hz的连续波进行刺激,每次30min。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的观察两组足下垂发生率和足内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足下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瘫期给予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电针针刺配合现代康复疗法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和足内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接受肌内效贴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评价治疗效果,通过下肢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法进行评定。结果: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Holden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