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医教协同“5+3”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临床见习是临床基本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5+3”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见习教学阶段通过早见习、课程整合、PBL教学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基本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为新形势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见习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基础训练对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3.
《西北医学教育》2016,(4):593-596
目的了解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向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化的认可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全面推行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2010级七年制临床医学生选择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7.1%的研究对象选择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对培养模式选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0.1%的学生认为‘四证合一’可以直接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是选择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原因;继续选择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学生中,93.3%的原因是因为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生人才培养模式提前一年毕业,有利于就业或考博。结论对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认可度较高,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但对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有待于进一步明确,配套出台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7,(5):688-690
在我国大力推进"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形势下,本文结合眼科学的专业特殊性,针对该模式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导师监管职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临床操作技能、科研创新能力等,进一完善眼科学"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我国眼科学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正>医学教育是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有机衔接的连续统一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我国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为培养卓越医生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汕头大学医学院从“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原则出发,构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阐述了该校具体做法、实施进程,以及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以期为高等医学院校长学制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5+3医学模式是我国最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南京医科大学于2016年9月份创造性地提出5+3导师制。具体方案实施如下,在大学一至三年级时,因学习基础知识为主,所以该阶段由基础学院导师进行指导。大学四和五年级学生将进医院见习,所以由临床阶段老师指导。此举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情况因材施教,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实施至今,已有很多大一或大二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取得可喜的成绩,引领了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邵凯隽  王文秀  叶发青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5):384-387,封三
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我国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温州医科大学从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整合、优化教学方法、规范技能培训、完善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基于多创融合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该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思考、展望并不断优化,以期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5+3”一体化医学教育的培养现状,分析其存在的规培体系与管理体制运行不顺、研究生阶段临床实践培养缺乏深度指导、培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5+3”一体化医学教育应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师资建设,推进培训基地同质化管理,以保障一体化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开设药理学分支课程临床药理与药物治疗学,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新培养目标的要求; 优化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规范临床合理化与个体化用药,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该选修课并进行满意度调查与分析,从教学团队组建、课程内容、授课思路等方面探索药理学分支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为该必修课课程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我国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为培养卓越医生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汕头大学医学院从“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原则出发,构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具体做法、实施进程,以及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对高等医学院校长学制医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3个方面。要从思想政治课、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校园文化及医德医风实践教育等途径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专业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维护,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高级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国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达到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的新要求,以首都医科大学提出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对医学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变革,即通过建立医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框架,加强元素养的培养;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实行开放教育;建立辅助教学平台,利用各种方式加大网络课及实践教学学时等。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支撑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现行的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2+1”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这种模式运行多年后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该模式没有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学习规律,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没有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医学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院校合作,创新实施“1.5+1.5”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将将专业课学习由学校改在了教学医院,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与临床床边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1+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分别在2015级和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试验组,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他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并分析以下指标:(1)学生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理论考试成绩;(2)学生病历书写、社会实践、技能竞赛成绩;(3)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专业课程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1+1+1"人才培养模式,比传统"2+1"人才培养模式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5+3")学习倦怠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沈阳某医科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4.5%的"5+3"学生存在轻度以上学习倦怠;"5+3"学生学习倦怠得分高于五年制学生且不同人口学特征的"5+3"学生学习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校应高度重视,提出缓解长学制医学生学习倦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范畴,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需要改革与创新.“医+X”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时代教育理念所创建的一种新型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医+X”人才.该模式是一个系统、动态、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运行机制应基于多种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选取的40名毕业生两个阶段的跟踪调查,以及对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学医院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在1+2m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诚信教育尚未有效跟进,亟待加强,以使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完善,促进毕业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当前五年制临床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职业素质培养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临床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以职业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路径与手段,以期进一步适应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康复医学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对培养西部少数民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康复科2010年2月-2011年8月对新疆医科大学后博学院2009-1班100名临床医学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组)。对2009-3班102名临床医学的学生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组),通过平时回答问题情况、理论课考试,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制定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问题引导式教学组理论课考试与传统教学组无明显差异(P >0.05);而在平时回答问题情况、疾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法制定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模式能较大提高少数民族临床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培养合格应用型医学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