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肾小球PLA2R表达及IgG亚型沉积在膜性肾病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膜性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术诊断的膜性肾病79例,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65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14例(其中11例Ⅴ型狼疮肾炎,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1例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血清抗PLA2R抗体应用欧蒙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IFT)检测,肾小球PLA2R表达及IgG亚型沉积采用免疫荧光法,并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和继发性膜性肾病2组患者临床资料是否有差异. 结果 65例IMN患者中,肾小球PLA2R表达阳性者57例(87.7%);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47例(72.3%);IgG4亚型沉积阳性者59例(90.8%).14例SMN患者肾小球PLA2R表达均阴性,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2例(14.3%),IgG4亚型沉积阳性者4例(28.6%).肾小球PLA2R表达阳性诊断IMN灵敏度为87.7%,特异度为100%;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诊断IMN灵敏度为72.3%,特异度为85.7%.IMN患者中肾小球PLA2R表达、血清抗PLA2R抗体、IgG4亚型沉积阳性比例高于SMN.2组患者临床资料在性别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白蛋白、血肌酐、总胆固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MN患者中肾小球PLA2R表达阳性率高,在膜性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膜性肾病(MN)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Ⅴ型狼疮性肾炎(V-LN)及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活检病理类型为MN的221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结果 IMN、V-LN和HBV-MN分别占MN的66.52%、22.17%和11.31%.三种MN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浮肿较常见.V-LN患者血清C3、C4显著减少,并伴有肾外表现.三种MN病理分期以Ⅱ、Ⅲ期为主,免疫荧光检测均有IgG和C3的大量沉积,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均较常见.V-LN中,C3和C1q的沉积多于IMN和HBV-MN.结论 肾膜性病变各有其临床与病理特点,确诊需综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焱  史振伟 《医药导报》2012,31(4):535-536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可能发病机制. 方法 报道1例葛根素导致急性肾衰竭、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案,并结合近年文献进行复习及分析. 结果 患者应用葛根素治疗中迅速出现肾功能恶化、血红蛋白下降,肾活检结果为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部分肾小管可见裸基底膜,肾间质轻度水肿,少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提示IgM(±)、IgA、IgG、C3、C1q、FRA均阴性. 行血清葛根素抗体检测(GGS模拟试验),结果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GGS依赖性抗体,以IgM类型为主,并有补体活化现象. 结论 葛根素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最主要机制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但是药物诱导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并沉积在肾小球或诱发机体产生超敏反应导致的肾小球或肾间质损伤也可能参与或加重急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病理检验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BV‐GN )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 HBV‐GN 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HBV‐GN病理以膜性肾病多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占44.3%,慢性肾衰竭占10.0%。“满堂亮”阳性率(免疫荧光病理检验 IgG、IgA、IgM、C1q和C3均阳性)占40.0%(其中膜性肾病占25.7%)。肾组织单项HBsAg沉积为最多见,达65.7%;而单项 HBcAg沉积相对少见。结论肾组织HBV抗原沉积现象可以出现在血清HBV标志物阴性或仅HBsAb阳性的患者,提示应重视肾组织HBV抗原免疫荧光病理检测的敏感性及做多种HBV抗原检测,从而降低HBV‐GN的漏诊率,对早期诊断 HBV‐GN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肾汤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方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8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清肾汤加减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8例,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gG、IgA、IgM及补体C3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对降低血IgG、IgA、IgM含量,提高血C3水平,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清肾汤在改善血尿的同时,能够纠正低补体血症以及调节免疫球蛋白,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  相似文献   

6.
向莉  周华  李旻  潘家荣 《江苏医药》2012,38(16):1899-1901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评估IgA肾病(IgAN)患者肾纤维化程度及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收集IgAN患者共128例作为实验组,行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纤维化积分与血和尿Cys C的相关性分析。至随访终点根据CRD分期将实验组分为三个亚组;对照组50例为健康人群。测定四组血尿素氮、肌酐、Cys C,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和尿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Cys C、肌酐、尿素氮与肾小球滤过率均有相关性,但各组均以血Cys 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系数最大。结论血和尿Cys C水平可能是反映IgA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可靠指标,在IgAN患者中定期检测血Cys C水平,有助于发现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免疫荧光病理检查中荧光抗体的敏感性在诊断狼疮性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荧光病理检验方法对其免疫病理进行探究。将其结果和实行光镜组织切片检查以及电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C_1q、C_3、IgG、IgM、IgA荧光抗在病理切片上的沉积状况进行观察,利用免疫荧光病理检查对狼疮性肾炎的阳性率进行诊断。结果经检验后,C_1q、C_3、IgG、IgM、IgA多数沉积在Ⅱ~Ⅴ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切片中,其沉积数量较多的常见Ⅳ型以及Ⅴ型病理切片中。将此结果和光镜组织切片以及电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其阳性率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免疫荧光病理中荧光抗体敏感性进行诊断,其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例MPGN-Ⅲ型进行了组织学、超微结构和免疫荧光的观察及分析,形态学特点为MPGN-Ⅰ型加上膜性肾炎的改变。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有显著的IgG、IgM 和补体C_3的沉积。对MPGN-Ⅲ型的临床表现、病因、免疫发病机理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紫癜性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肾病综合征9例(30.0%),位居首位,其次蛋白尿与血尿型8例(26.67%),尿检正常型5例(16.67%),孤立性蛋白尿或血尿型4例(13.33%),血尿加肾病综合征型3例(10.0%),另外肾炎综合征型1例(3.33%)。同时合并 IgA、IgM、IgG 沉积患者在病理类型上与单纯 IgA 沉积患者比较程度更深。结论单纯的 IgA 沉积类型,则其病理改变往较轻,如果患者为 IgA 合并有 IgM 沉积,或者同时为 IgA、IgM、IgG 沉积,则患者的病理改变往往较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伴免疫球蛋白(Ig)G沉积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人疾病缓解影响因素及与肾小球IgG4表达强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伴IgG沉积PMN病人共500例,根据有无IgG4表达和表达强度分组,分析临床病理及随访预后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价伴IgG沉积PMN病人疾病缓解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阳性组24 h尿蛋白量和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表达强度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弱阳性组、中阳性组及强阳性组血浆白蛋白、IgG1强度比例及IgA强度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弱阳性组、中阳性组及强阳性组随访3个月( 30.0%比17.3%比15.9%比9.5%)和6个月(38.4%比30.6%比26.5%比13.0%)累积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gG4阳性高强度、男性、基线高24 h尿蛋白量均是伴IgG沉积PMN病人疾病未缓解独立危险因素[RR=1.33,95%CI:(1.05,1.61);RR=1.80,95%CI:(1.17,3.04);RR=1.51,95%CI:(1.09,2.80)。P<0.05]。结论 伴IgG沉积PMN病人疾病缓解效果与IgG4表达强度、性别及基线24 h尿蛋白量密切相关;而肾小球IgG4表达强度可作为PMN治疗反应性潜在评估指标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Ig G亚型及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在膜性肾病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二者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病因不明的不典型膜性肾病(UAMN)中的表达意义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于2015年2月至9月经肾穿刺活检病理(免疫荧光、光镜、电镜)确诊为膜性肾病120例,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g G亚型及PLA2R表达的观察分析,结合其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它们在IMN和UAM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共收集病例120例,其中IMN占69.2%,UAMN占30.8%;UAMN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低于IM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蛋白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UAMN组Ig A、Ig M、C3、FRA、C1q的阳性率均高于IMN组,且Ig A及补体C1q的表达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IMN组以Ig G4阳性为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且与UA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MN组Ig G1、Ig G2均具有较高比例的阳性沉积,Ig G4的阳性率明显低于IMN组。4IMN组PLA2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Ig G各亚型,且与UA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Ig G4与PLA2R联合表达鉴别诊断IMN与UAMN的价值评估中,Ig G4以强度1为界值,灵敏度为79.5%,特异度为59.5%;PLA2R以强度>1为界值,灵敏度为90.4%,特异度为35.1%;二者联合评价后,灵敏度为71.1%,特异度为64.9%。结论 1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MN组以Ig G4沉积为主,而UAMN组存在Ig G1、Ig G2、Ig G4多种亚型的沉积;2PLA2R和Ig G4在IMN组具有较高的阳性一致率;Ig G4与PLA2R联合应用,有助于IMN与UAMN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孤立性C3沉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例孤立性C3沉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均有浮肿,镜下或肉眼血尿,伴蛋白尿,且血压增高;血清补体C3均有明显下降,且恢复较慢;4例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2 g/d,但未达到肾病综合征标准;3例患儿出现肾功能不全;病理改变:(1)光镜: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伴有毛细血管内增生;(2)免疫荧光:仅见C3沿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沉积,强度为(+~++);(3)电镜:2例基底膜见电子致密物的沉积.结论 孤立性C3沉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免疫荧光仅见C3沉积为其特点,该病短期预后较好,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C3比值对IgA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从2021年1月-2022年7月保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经皮肾活检明确诊断的86例IgA肾病、109例其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检测血清中的lgA、IgG、IgM、补体C3,并计算出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比值,肾脏病理分级参照Lee氏分级及牛津分级。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比值对IgA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IgA肾病组血清IgA、IgG、lgM、IgA/C3、IgG/C3、lgM/C3比值高于非IgAN组(P<0.05),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1、0.708、0.397、0.766、0.733、0.416。结论 血清IgG≥9.24、IgA≥2.28及血清IgA/C3比值≥2、IgG/C3比值≥7.08均可以考虑作为诊断IgA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载脂蛋白(Apo)及补体(C)在肾病综合征(NS)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NS患者作为观察组, 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A(Ig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以及补体3(C3)、补体4(C4)的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M、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poA1、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3、C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NS患者血清中IgM、IgE、ApoA1及Apo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IgG、C3及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临床检测NS患者血清中Ig、Apo以及补体,对N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小球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和podocin在V型狼疮性肾炎(V-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V-LN组11例和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组8例患者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尿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脂、血清补体及肝肾功能,并行肾组织活检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ephrin、podocin表达的变化.结果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尿补体C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V-LN组血脂、血清补体C3、C4及尿FDP均低于IMN组;nephrin、podocin表达两组均减弱,但IMN组更明显.结论 Nephrin、podocin表达减弱可能参与V-LN蛋白尿的发生,但V-LN表达减弱不及IMN明显,推测V-LN蛋白尿的发生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IgA肾病中表现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2000~200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2例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IgA肾病中,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15例患儿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62例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15例,占24.2%;按WHO病理组织分类,病理分级为Ⅱ级1例,Ⅲ级8例,均为肾炎性肾病,IV级5例,单纯性肾病2例,肾炎性肾病3例,V级1例,为肾炎性肾病;免疫荧光分型IgA+C33例,IgA+C3+IgG1例,IgA+C3+IgG+IgM7例,IgA+C3+IgM3例,IgA+IgM1例,以IgA+C3+IgG+IgM多见,小管间质损害轻型7例,中度损害3例。结论儿童IgA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病理改变较重,病理损害以III~IV级为主,免疫荧光以IgA+C3+IgG+IgM多见,小管间质损害以轻-中度损害多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探讨其体液免疫状况。方法对确诊50例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及40例健康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进行检测。结果 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IgG、IgA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C3、C4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为临床A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伴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女,56岁。因全身多发松弛性水疱1年余,进行性加重1周入院。皮损免疫病理提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间IgG、C3网状沉积(++),IgA、IgM、C1q(-)。组织病理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因右下肢胀痛,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右下肢深静脉栓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多参数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结合血液分析仪对136例SLE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同时应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SLE患者组血清IgG显著升高(P<0.01),IgA也升高(P<0.05),而IgM与对照组相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SLE患者组C3、C4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0-23
目的分析膜性肾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8年11月174例膜性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方面,肾炎综合征9例,占5.17%;肾病综合征165例,占94.83%。合并高血压60例,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9例,合并血尿10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25例。Ⅰ期膜性肾病128例,占73.56%;Ⅱ期膜性肾病51例,占29.31%。免疫荧光法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Ig G沉着,C3沉着163例,Ig M沉着45例。Ⅰ期和Ⅱ期患者相比,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合并高血压、合并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期Ig G、C3、FRA、C1q阳性率和Ⅱ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Ⅰ期Ig A、Ig M阳性率高于Ⅱ期,P 0.05。结论膜性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多数患者病理分期为Ⅰ期和Ⅱ期,且年龄、24h尿蛋白定量、合并高血压、合并肾病综合征等因素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