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探讨特殊类型——粘液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方法采用光镜观察(HE)结合临床资料对9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较年轻,年龄5—33岁,平均14.7岁,其中8例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为粘液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结论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发病于青少年,以小脑居首。(多粘液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最近才被描述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其生物学行为上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有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支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患者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高龄患者可以发生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形态学特点与年轻发病者有所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及预后与年轻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通过8病例分析,利用头颅CT、MRI和手术,探讨此类肿瘤的常见部位、临床特点、影像学分型与治疗方案、疗效、预后的关系。结果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青少年发病率最高,小脑多见。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其次小脑症状如共济失调。影像学对分型和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最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预后与手术切除程度有关。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发病于青少年,以小脑居首;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其预后良好,可视为“良性肿瘤”;若不能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可给予放疗亦能达到理想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后颅窝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不同亚型的划分.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8年间收治的42例后颅窝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及辅助治疗等提出对此类肿瘤的分类意见.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50岁,平均16.7岁;18岁以上的患者14名.根据神经影像学将肿... 相似文献
6.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多见于10岁左右儿童和青少年,起源于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本文作者曾诊断1例成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及其亚型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PMA)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9例PA(包括2例PMA)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PA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多呈梭形,细胞核为圆或椭圆型,细胞质染色呈淡红色,细胞内一端或两端有毛发丝状的胶质纤维;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紧密,肿瘤细胞呈平行波浪状或交错状编织排列,间质内血管丰富;可见典型Rosenthal纤维,网状纤维染色阴性;免疫组化染色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为(+)~(++),波形蛋白(Vim)为(+)~(++);2例PMA显微镜下可见黏液样基质内富含突起呈网状的瘤细胞,呈散在或绕血管周围分布;瘤组织内未见明显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示GFAP(+)。行肿瘤全切除术17例,术后未予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未见肿瘤复发,预后良好;行肿瘤大部切除术10例,术后予以放疗,1例复发;行MRI导向下立体定向活检术2例,术后予以放疗,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结论PA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预后良好,对于未全切除患者术后辅以放疗亦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影像表现,以利于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资料。结果1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为囊实性。9例位于小脑,1例位于鞍上。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肿瘤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肿瘤边界清楚,瘤周均无水肿。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具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术前与其它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2例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中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3例)的临床资料、MRI及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本组22例病例中,2.5岁1例,20岁以上7侈9,其中36岁、38岁、46岁各1例。部位:病灶多发1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7例,鞍区5例,脊髓4例。MRI:7例不典型性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呈实性,MRI表现等长T1、长T2信号,可见微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多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弥漫性3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混杂性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22例病例中WHOⅠ级的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痛3例,MRI表现为实性病灶,1例边界不清,1例多发,2例出现瘤周水肿,增强后病灶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病理: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多数瘤细胞形态似少突细胞,呈蜂窝状排列;3例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镜下表现为粘液样背景下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多为大小不等,多数细胞异型性明显。结论不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成人、可多发、可发生于鞍区及延髓,MRI可呈实性表现,WHOⅡ级毛粘液样星形细胞瘤在影像与临床更是有恶性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MR诊断和病理变化。方法:选取疑似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10例,对其分别进行病理检查和MR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和MR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1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检查结果为8例患者被确诊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诊断符合率高达80%。MR检查结果显示,8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中,小脑半球患者4例,小脑蚓部患者4例;2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囊性,2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实性,3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囊实性,1例患者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实性伴有微小囊变,增强后,病灶囊性部分没有强化,实性部分以及囊壁出现显著强化,肿瘤周围水肿轻度或者未出现水肿情况。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应用MR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MR诊断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 29例PA患者年龄5-57岁,平均20.6岁,其中20岁以下21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幕上18例,其中鞍区8例,幕下11例,其中小脑9例。16例呈偏实性肿块,均伴囊变、坏死,16例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13例呈囊实性肿块,壁结节均明显强化,囊壁明显强化5例、囊壁轻度强化4例、囊壁无强化4例。MRI上呈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变或坏死长T1、T2信号。颅内病灶中12例伴瘤周轻度水肿、5例伴瘤内出血。结论 PA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最后确诊依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对患有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18位患者的MRI增强以及平扫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5位患者为瘤周轻度水肿,13位患者为瘤周无水肿。有1位患者囊壁以及臂结构强化的比较轻,3位患者囊壁没有强化并且臂结构强化的较为明显,有4位患者的囊壁以及壁结节强化的较为明显,呈现为囊实性的患者有8位;有10位患者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实性,并且伴有坏死、微囊形成以及囊变。有4位患者为大脑半球,有5位患者为小脑,有9位患者位于中线结构,其中有1位患者为第四脑室,有1位患者为下丘脑,有2位患者为脑干,有5位患者为视神经及视交叉。病灶的最大径在2.1~5.9 cm。结论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体现有其自身的特征性,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有利于手术之前的诊断,也能给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MA)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模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PMA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例术后行放化疗,分析患者生存状况,比较单纯手术组与放化疗组生存期(OS).结果 随访至2016年8月,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2~55)个月,中位OS为24个月,1年生存率为90.9%.两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但对比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状况(KPS),放化疗组KPS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P=0.047).结论 PMA发病率低、预后不良,手术切除是最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RI成像对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术前MRI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总结MRI信号特征。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的有7例,大脑的有4例。11例病例中,完全囊性有2例,囊实性的有6例,完全实性的有3例。出现壁结节的有4例,有6例出现第四脑室受压和幕上脑室积水。肿瘤的实性部分一般T1WI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等高信号,而DWI图像上实性部分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磁共振检查可作为首选术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灶分别位于小脑后上方、左侧小脑半球、左侧颞顶枕叶三角区,T2WI像表现为混杂高信号,T1WI像表现为混杂低信号,DWI(扩散加权成像)呈混杂低信号,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为稍低混杂信号,增强后病灶壁结节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其中4例位于小脑半球,术前误诊为髓母细胞瘤或血管母细胞瘤,1例位于左侧颞顶枕叶三角区,术前误诊为脑膜瘤或室管膜瘤.结论 脑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少见,MRI有特征性表现,MRI扫描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资料。结果10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起源于幕下者4例,幕上者4例,鞍内及鞍上者1例,弥漫性分布者1例(位于双侧颞叶、桥前池、四脑室、脊髓前方)。所有病例9例为囊实性,1例为实性,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T1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病灶境界,瘤周无水肿带,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囊壁强化或不强化。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对颅内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MRI表现,研究肿瘤的部位、形态和信号特征.结果 单纯囊肿型2例,囊肿结节型10例,囊实混合型5例.结论 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年轻人,最常见于幕下小脑及深部脑白质,边界较清晰,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并易囊变,灶周水肿少见,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因此根据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有望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儿童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表现和预后,对其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13例患儿年龄4~17岁,平均年龄7.2岁;男5例,女8例;临床表现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抽搐等;其中9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行放疗,1例术后复发.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决定着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