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29-33+封三
目的 系统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失血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文献,总计307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病例,结果显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失血性贫血术后输血率较对照组低[总输血率:OR=0.47,95%CI(0.26,0.83),Z=2.59,P=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OR=7.74,95%CI(3.86,11.61),Z=3.91,P<0.0001;红细胞压积:OR=2.95,95%CI(0.69,5.22),Z=2.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失血性贫血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1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泌尿系感染分为感染组(n=17)和非感染组(n=595),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响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17例,感染率为2.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蛋白血症(OR=3.814,95%CI=0.498~19.214)、女性(OR=4.532,95%CI=1.256~25.649)、糖尿病(OR=3.491,95%CI=0.482~17.897)、留置尿管3 d(OR=4.152,95%CI=0.534~24.453)是围手术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围术期合并HAP患者39例(HAP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不合并HAP患者39例(非HAP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OR=23.317;95%CI:2.70260.312;P=0.000)、入住ICU(OR=14.163;95%CI:1.62460.312;P=0.000)、入住ICU(OR=14.163;95%CI:1.624112.012;P=0.005)、机械通气(OR=30.210;95%CI:8.164112.012;P=0.005)、机械通气(OR=30.210;95%CI:8.164134.203;P=0.007)、手术时间(OR=9.018;95%CI:1.074134.203;P=0.007)、手术时间(OR=9.018;95%CI:1.07488.119;P=0.022)为高龄骨折患者围术期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折患者存在COPD、入住ICU、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时应警惕术后发生HAP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骤停的影响因素,为围术期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非心脏手术的患者,采用1∶4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根据围术期心脏骤停与否分为心脏骤停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骤停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非心脏手术患者559 502例,其中心脏骤停50例,心脏骤停发生率为0.89/万,因心脏骤停死亡13例,死亡率为0.23/万。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是围术期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占7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OR=3.146,95%CI:1.533~6.491,P=0.001)、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 ASA)Ⅲ级及以上(OR=6.894,95%CI:4.320~12.282,P=0.001)、全身麻醉(OR=1.127,95%CI:1.055~2.593,P=0.001)、多处手术部位(OR=6.181,95%CI:3.182~10.641,P=0.000)、夜间手术(OR=2...  相似文献   

5.
孟衍蓉  刘利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3):2874-2880
背景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普及,髋部骨折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基础疾病多、预后差,术后1年病死率可高达15%~25%。若使用预测工具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并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合适的客观指标预测患者术后1年死亡情况。 目的 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价值,并分析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的一侧髋部(包括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9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及凝血指标等,并计算术前CONUT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行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1年,并根据术后1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CONUT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价值。 结果 399例患者中,死亡组47例,存活组35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3,95%CI(1.040,1.148)〕、陈旧性脑梗死〔OR=0.353,95%CI(0.169,0.737)〕、肌酐〔OR=1.006,95%CI(1.002,1.010)〕、术前CONUT评分〔OR=1.261,95%CI(1.005,1.583)〕、NLR〔OR=1.049,95%CI(1.003,1.098)〕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CONUT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0.590,0.771)〕,临界值为4.5分,灵敏度为48.9%,特异度为83.5%;NL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1〔95%CI(0.523,0.699)〕,临界值为7.055 μg/L,灵敏度为47.8%,特异度为75.9%。 结论 年龄、陈旧性脑梗死、肌酐、术前CONUT评分、NLR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术前CONUT评分≥5分时,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更差,死亡风险升高,可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唐渊    王伟  宋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3):247-25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9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11 例)和非AKI组(585例)。对术后患者AKI发生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更大(t=6.020,P=0.003)、合并糖尿病的更多(χ2 =11.941,P=0.001)、术前心功能更差(t=5.911,P=0.014)、同期行搭桥手术的更多(χ2 =19.399,P=0.000)、体外循环时间更长(t=4.518,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t=3.115,P=0.000)、呼吸机应用时间更长(t=10.141,P=0.000)、肺炎发生率更高(χ2=76.872,P=0.000)、术后输血率更高(χ2=38.954,P=0.000)、ICU住院时间更长(t=4.577,P=0.000)、术后30 d内死亡率更高(χ2=42.52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OR=4.338,95%CI:2.149~8.753)、呼吸机应用>72 h(OR=8.846,95%CI:4.621~16.933)、术中输血(OR=3.774,95%CI:2.024~7.040)、术后肺炎(OR=3.302,95%CI:1.152~9.467)是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LVEF<40%、术中输血、术后肺炎、呼吸机应用时间延长是心脏瓣膜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显著增加术后30 d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周鑫  陈付艳  刘世珑  刘鹏  孙波 《重庆医学》2016,(27):3854-3856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及术后生存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髋部骨折类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及数目、麻醉方式、手术时机、ASA分级、围术期内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及出院时间。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年或随访至患者死亡,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死亡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高危因素与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2年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年龄( P=0.040,OR=8.317)、术前合并症( P=0.001,OR=14.872)、手术时机( P=0.042,OR=6.270)、ASA分级(P=0.034,OR=12.299)、输血量(P=0.049,OR=4.650)及下地负重时间(P=0.001,OR=16.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围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年龄(P=0.047,OR=5.374)、术前合并症(P=0.001,OR=17.324)及ASA分级(P=0.02,OR=13.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术后2年生存率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管理,术前全面系统评估,积极治疗合并症,制定适宜的手术方案,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措施,争取早期下地活动,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60岁)5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系统软件”对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利用其中的SDS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抑郁状态的评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抑郁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果。  结果  在525例新入院患者中,非抑郁组418例(79.6%),抑郁组107例(20.4%);2组间的年龄、性别、慢病数量、MNA-SF、SAS、MMSE、BADL、ALS、Morse、RomaⅢ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慢病数量(OR = 1.473,95%CI:1.050~2.067,P = 0.025)、失能(OR = 1.450,95%CI:1.073~1.958,P = 0.015)、焦虑(OR = 2.442,95%CI:1.829~3.259,P < 0.001)、认知功能障碍(OR = 1.488,95%,CI:1.072~2.066,P = 0.018)、失眠(OR = 1.620,95%CI:1.147~2.288,P = 0.006) 、社会支持障碍(OR = 2.544,95%,CI:1.165~5.555,P = 0.019)是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通过将模型预测概率作为新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859,临界值为0.595(CI:0.822~0.897,P < 0.001),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782。  结论  老年抑郁状态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该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衰弱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6月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和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9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筛查量表、健康素养量表等进行调查。应用Spearman分析健康素养与衰弱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衰弱发生率为22.8%。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健康素养总分与衰弱呈负相关(r=-0.291,P=0.0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健康素养(OR=0.419,95%CI:0.266~0.908)、长期失眠(OR=6.466, 95%CI:2.099~19.914)、存在营养风险(OR=11.202, 95%CI:3.983~31.508)、存在抑郁风险(OR=10.014,95%CI:1.963~51.075)、所患慢病种类≥5种(OR=12.784,95%CI:3.811~42.878)、运动自我效能得分(OR=0.512,95%CI:0.304~0.956)...  相似文献   

10.
殷素凤  张震祥  卞菲菲 《浙江医学》2023,45(16):1739-1743
目的 建立并验证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输血风险列线图模型。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20年11月在泰州市人民 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9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队列665例和验证队列285例。建模队列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发 生术后输血,分为输血组120例和非输血组545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可能影响建模队列患者术后输血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作验证。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低 Hb、围术期未使用氨甲环酸(TXA)、全麻(GA)是髋关节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4(1.02~1.08)、 0.93(0.91~0.95)、1.97(1.13~3.55)、2.12(1.22~3.60)]。基于上述4个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C-指数为0.864(95%CI: 0.833~0.894)。校正曲线显示实际观测概率与预测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结论 本研究基于高龄、术前低Hb、未使用TXA及GA 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相对准确地评估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输血风险,指导术前评估并早期干预以降低术后输血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衰弱评估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12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髋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衰弱指数(FI)、Fried衰弱量表、麻醉风险评分表(ASA)进行评估,分析术前衰弱评估与围术期风险的相关性和髋部骨折患者衰弱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髋部骨折合并衰弱患者握力与年龄和步行速度的关系。结果 采用FI评估和Fried评估检出老年髋部骨折衰弱分别为29.00%,21.00%,衰弱前期分别为43.00%,46.00%,非衰弱分别为28.00%,33.00%。依据FI评估,衰弱患者术后总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 d的发生风险高于非衰弱患者(P<0.05)。依据Fried评估,衰弱前期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于非衰弱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电解质紊乱、泌尿系感染、再次骨折、肺部感染、休克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衰弱患者握力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步行速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受衰弱评估能够发现围术期风险,为围术期决策提供重要的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35-40
目的 探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45例患者中90例(36%)患者发生AKI,其中AKI 1期、AKI 2期及AKI 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0.4%、7.3%、9.0%;19例(7.8%)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体外循环时间、急诊手术、围术期应用造影剂、围术期输血、术前肌酐水平、术前白细胞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值等与心脏术后AKI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输血(OR=2.609,95%CI:1.203~5.699,P=0.015)、体外循环时间长(OR=1.395,95%CI:1.125~1.730,P=0.002)、术前肌酐水平高(OR=1.016,95%CI:1.002~1.031,P=0.024)是患者发生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LVEF)(OR=0.955,95%CI:0.924~0.987,P=0.004)是AKI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术后AKI是心脏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改善围术期心、肾功能,减少术中输血的需求是降低心脏手术术后AKI发生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合并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者60例,无肺部感染者60例,比较2组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机械通气、输注红细胞、术前低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入住ICU、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COPD史、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手术时间≥ 2 h为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年龄>80岁、COPD史、糖尿病史、进行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 2 h会增加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1 086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剖宫产围术期情况、PCSD的发生情况3个部分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 1 056例有效问卷中,发生PCSD 52例,发生率为4.9%。剖宫产次数≥2次〔OR=7.885,95%CI(2.206,28.181)〕、胎膜早破〔OR=3.664,95%CI(1.709,7.853)〕、产程延长〔OR=5.200,95%CI(2.086,12.966)〕、择期手术〔OR=2.408,95%CI(1.230,4.718)〕、子宫后位〔OR=1.954,95%CI(1.018,3.751)〕、多胎(胎数≥2)妊娠〔OR=3.823,95%CI(1.715,8.522)〕、体质量增加≥20 kg〔OR=6.896,95%CI(3.084,15.424)〕、轻/中度贫血〔OR=3.460,95%CI(1.071,11.179);OR=8.057,95%CI(3.652,17.773)〕是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P<0.05)。144例2次剖宫产患者,手术间隔时间<2年的PCSD发生率为63.6%(14/22),高于2~5年(17.1%,6/35)、>5年(26.4%,23/87)PCS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结论 具有多次剖宫产史、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胎膜早破病史、产程延长、择期手术、子宫后位、肥胖、贫血、多胎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后患PCSD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张虹  张宇  苏震 《浙江医学》2018,40(2):159-162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238例,筛选出所有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以未发生AKI的患者为对照,按1:3配对。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共71例,发生率为2.2%。高龄(OR=1.055,95%CI:1.014~1.098)、BMI高(OR=1.384,95%CI:1.147~1.670)、高血压(OR=6.646,95%CI:3.251~13.587)、术前肾功能异常(OR=8.594,95%CI:2.934~25.168)、围术期输血(OR=4.458,95%CI:1.578~12.597)是关节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高BMI、高血压、术前肾功能异常、围术期输血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应警惕发生AKI,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经血管介入栓塞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收治的UIA患者274例根据介入栓塞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或有无神经功能障碍分为无脑缺血性损伤组165例和有脑缺血性损伤组109例,回顾性分析这2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UIA介入栓塞术后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UIA介入术后脑缺血性损伤患者有109例,占40%,其中34%的患者有明确的脑梗死灶(92例),6%的患者为单纯神经功能障碍(1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脑缺血性损伤组和有脑缺血性损伤组患者年龄(OR=2.547,95%CI=1.388~4.676,P=0.003)、高血压病史(OR=2.525,95%CI=1.307~4.881,P=0.006)、糖尿病史(OR=1.972,95%CI=1.050~3.701,P=0.035)、脑卒中病史(OR=9.325,95%CI=3.564~24.396,P<0.001)、脑动脉斑块粥样硬化(OR=3.680,95%CI=1.523~8.891,P=0.004)、术中血栓(OR=17.031,95%CI=4.042~71.756,P<0.001)及手术时间长短(OR=4.097,95%CI=2.126~7.89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UIA介入栓塞术后形成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病史、脑动脉斑块粥样硬化、术中血栓及手术时间长短是UIA介入术后微小脑梗死灶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腹疝风险(VHRS)评分筛选腹股沟疝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89例,根据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将其分为SSI组和非SSI组。收集两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SI发生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后41例(10.54%)发生SSI归为SSI组,其余348例(89.46%)归为非SSI组。SSI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大于非SSI组,网片放置、伴随疝修补术、切口等级≥4级、ASA分级Ⅱ~Ⅳ级占比高于非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Ⅱ~Ⅳ级(OR=4.398,95%CI:1.054~18.350;OR=4.747,95%CI:1.077~20.933;OR=9.335,95%CI:1.383~62.999)、切口等级≥4级(OR=14.392,95%CI:1.078~192.191)、伴随疝修补术(OR=2.804,95%CI:1.034~7.603)、网片放置(...  相似文献   

18.
叶欣  赵斌  刘志伟 《北京医学》2023,(7):565-568
目的 探讨术前低分子肝素抗凝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 819例,根据术前是否规律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分为抗凝组(2 046例)和未抗凝组(1 773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输血风险、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监护比例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 819例患者中,男1 131例,女2 688例,年龄65~102岁,中位年龄81.0(74.0, 85.0)岁。抗凝组住院时间、电解质紊乱比例低于未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输血比例,ICU监护比例,围术期急性冠脉事件、酮症、低血糖、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以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GA)和区域阻滞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 R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7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术前卧床时间、骨折原因、手术和麻醉方法、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8例老年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8/572,死亡率1.4%),其中RA组5例(5/392,死亡率1.3%),GA组3例(3/180,死亡率1.7%),两组患者间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8,95% CI:0.03~1.05,P=0.057)、年龄(OR=1.22,95% CI:1.07~1.38,P=0.002)、术前肺部合并症(OR=12.09,95% CI:2.28~64.12,P=0.003)和手术方式(OR=9.36,95% CI:1.34~64.26,P=0.024)是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6例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6/572,发生率6.3%),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17例(17/180,发生率9.4%), 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高血压(OR=2.72,95% CI:1.24~5.96,P=0.012)和术前脑血管合并症(OR=2.11,95% CI:0.99~4.52,P=0.054)是发生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56/572,发生率9.8%),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37例(37/180,发生率20.6%),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术前肺部合并症(OR=2.89,95% CI:1.28~7.05,P=0.020)、术前卧床时间(OR=1.11,95% CI:1.04~1.18,P=0.003)和麻醉方法(OR=5.86,95% CI:2.98~11.53,P<0.001)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和G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RA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GA组患者。  相似文献   

20.
钱志成  万勇  王大庆  葛颖  苏晓林 《四川医学》2011,32(11):1710-1712
目的对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观察腹部手术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类别、术前睡眠时间、麻醉时间、吸入麻醉用量、吸入麻醉停用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失血量、尿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142例患者纳入分析,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7.61%。年龄(B=-0.059,P=0.007,OR=0.943,95%CI of OR:0.902~0.986)和术前睡眠时间(B=-0.786,P=0.000,OR=0.455,95%CI of OR:0.317~0.655)对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年龄和术前睡眠时间是影响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