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对产后缺乳者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双乳,同时实施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产后缺乳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明显改善产后缺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分析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FM筋膜手法按摩治疗产后骨盆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收治的100例产后骨盆带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FM筋膜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女性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骨盆带疼痛患者采取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FM筋膜手法按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稳定病情,促进其盆底肌力恢复,减轻女性性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牵伸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某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50例CMT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牵伸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及手法牵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彩超肿块厚度及双侧胸锁乳突肌(SCM)长度差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彩超肿块厚度及SCM长度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牵伸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有效率较高,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并缩小肿块厚度及双侧SCM长度差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对糖尿病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糖尿病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刺激频率30-60 Hz,电压36-70 V。治疗40 min/次,2次/d,间隔6 h,治疗15 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膀胱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7月35例慢性盆腔痛患者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均完成治疗,治疗结束时复查,其中治愈0例,有效33例(有效率94.28%),无效2例(5.72%)。治疗结束后3个月追踪随访,有3例失访,剩余32例患者中,治愈率为0(0/32),有效率93.75%(30/32),无效6.25%(2/32),无一例复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整个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能明显改善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胡童  吕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58-3259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产褥期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产褥期早期乳腺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炎常规疗法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观察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73例(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例(64.7%)(χ2=10.25,P〈0.01);观察组治愈时间(3.7±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1.6)d(t=4.35,P〈0.01);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产褥期早期乳腺炎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仪镇痛下人工流产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人工流产患者856例临床资料,依据镇痛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人工流产组)400例和观察组(间苯三酚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仪人工流产组)456例。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工流产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χ2=8.04,19.9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苯三酚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仪镇痛下人工流产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94-296
目的探讨鹿角粉辅助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鹿角粉辅助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产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疼痛状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乳房肿块以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57±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乳房肿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乳房肿块为(2.61±1.34)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2.0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采用鹿角粉辅助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有效改善乳房肿块的大小,有利于患者产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治疗在产后恢复中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自然分娩后的产妇回病房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应用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对相应部位进行20~40min的电刺激,每日2次,连续治疗1~3d,观察产后1~3d泌乳、排尿、子宫复旧情况,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食物药物进行治疗护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泌乳早,乳汁分泌增加,乳房胀痛少,产后排尿早,尿潴留发生率低,子宫复旧好,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在产后恢复中,疗效确切,经济方便,且副作用少,值得在产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通乳丹口服、子午流注开穴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通乳丹口服、子午流注开穴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2,4,6周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泌乳素、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乳汁涩少、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5.38%比9.80%,P> 0.05)。结论 通乳丹口服、子午流注开穴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泌乳量,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雌激素水平,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刺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低频脉冲电刺激+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10 m步行速度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评分、10 m步行速度及M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针刺可有效提高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肢体功能,提升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金志萍  刘学源 《上海医药》2012,(14):51-52,I0002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组(A组)、低频电刺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B两组均采用低频电刺激、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发病48h内立即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的变化。结果:三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明显好于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及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郭丽娜  王丽萍  张洁 《河北医药》2016,(14):2209-2211
目的:研究仿生物电技术对妇科术后患者康复中胃肠道功能恢复和缓解腹胀的影响。方法300例妇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传统治疗仪组和电刺激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治疗;传统治疗仪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腹部理疗,低频脉冲刺激20 min,2次/d。电刺激组采用PHENIX USB4治疗仪实施电刺激治疗,低频脉冲刺激30 min,2次/d。7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首次排气、排便、起床、进食时间,腹胀、肠鸣音及排尿情况。结果电刺激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起床时间和进食时间优于观察组和传统治疗仪组(P<0构.05)。3组治疗后腹胀情况电刺激组和传统治疗仪组治疗腹胀疗效优于观察组( P <0.05),电刺激组疗效优于传统治治疗仪组( P <0.05)。电刺激组治疗后无腹胀率高于观察组和传统治疗仪组( P <0.05)。电刺激组≤12 h出现规律肠鸣音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和传统治疗仪组( P <0.05)。电刺激组≤12 h、>12 h且≤24 h、>24 h且≤48 h肠鸣音次数高于传统治疗仪组和观察组( P <0.05),传统治疗仪组高于观察组( P <0.05)。电刺激组和传统治疗仪组与观察组比较,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力明显增加( P <0.05),残余尿量明显减少( P <0.05),且电刺激组优于传统治疗仪组( P <0.05)。结论妇科术后患者应用仿生物电技术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排气、排便、进食时间,缓解患者腹胀,增加肠蠕动,改善患者排尿情况,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中低频脉冲刺激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120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干预方法 ,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中低频脉冲刺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缓解乳房胀痛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乳房胀痛缓解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患者乳房胀痛缓解的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护理干预联合中低频脉冲刺激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产后乳房胀痛的缓解,安全性好,使用方便,值得产科病房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8例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基础治疗,并接受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联合基础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并吞咽困难的吞咽功能,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脊髓电刺激和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刺激组(25例)和脉冲射频组(25例),电刺激组患者给予脊髓电刺激治疗,脉冲射频组患者给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麦吉尔疼痛问卷简表(SF-M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d、10d、1个月和2个月两组患者PRI-S和PRI-A评分、VA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电刺激组显著低于脉冲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刺激组与脉冲射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脊髓电刺激在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上疗效优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且见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分娩的足月顺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即在分娩后2小时开始利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乳腺管疏通治疗,产后6小时进行乳房穴位按摩;对照组按照产科乳房常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乳房的舒适度和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乳汁淤积、乳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2小时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乳房和产后6小时对乳房进行穴位推拿按摩,疏通乳腺管治疗,是减少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60-64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的4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人工流产后组织物残留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低频组、中药组、低频+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四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转归及生育情况。结果低频+中药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发生率、术后1d疼痛评分、术后2d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宫缩重度疼痛发生率、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月经紊乱发生率、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宫腔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低频组、中药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并发症患者经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及西药药物治疗后,好转或治愈。低频+中药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0%,显著低于低频组9.10%、中药组12.00%、对照组1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组、中药组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中药电导入治疗慢性软组织炎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中药电导入与电刺激的对比研究,探讨中药电导入的作用原理。方法 利用消炎止痛中药水煎制剂进行脉冲直流电导入兔躯干肌,以同频率、同强度的脉冲直流电组、空白组为对照。通过组织学观察、生化测定、组化分析了解肌组织的适应性改变。结果 中药制剂电导入后肌组织代谢增强,血供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结论 中药电导入具有电刺激和中药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肌肉组织功能恢复,有增强抗疲劳的良好作用,对肌组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治疗镇痛仪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不应用镇痛措施,按传统方法机械扩宫后施术,实验组应用低频脉冲电治疗镇痛仪镇痛后施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情况、宫颈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痛程度、宫颈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镇痛仪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使宫颈口松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