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传统石膏人类位固定与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人类位固定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与并发症。 方法随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取闭石膏组合复位人类位石膏固定完整资料的患儿62例共75髋,其中石膏组采用传统石膏固定方法30例共35髋,改良组采用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固定方法32例共40髋。纳入标准:首次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年龄≤24个月;采取人类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排除标准:复位年龄>24个月;闭合复位失败;外院已经接受过其他治疗;临床资料不全或随访时间低于24个月。对全部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和髋关节功能评价,统计患儿拆除石膏时发生烦躁、焦虑以及皮肤压伤的情况。男女比例、优良率、患儿烦躁、焦虑、皮肤压伤发生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患儿年龄、体重、随访时间及髋臼指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nnis分度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石膏组平均随访时间(31.2±4.2)月,改良组平均随访时间(32.2±5.5)月,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87,P>0.05)。根据周永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价标准,石膏组优良率88.6%,改良组优良率为87.5%,组间优良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石膏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17.1%,改良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在石膏并发症皮肤压伤上,石膏组与改良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1.40,P>0.05)。但在拆除石膏时引起患儿烦躁、焦虑的情绪上,改良组显著低于石膏组(χ2=43.75,P<0.01)。 结论改良半硬化高分子绷带人类位固定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与传统石膏固定具有相当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但显著降低了患儿在拆除石膏时的烦躁、焦虑,同时完全避免了石膏锯的使用与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髋关节造影透视在闭合复位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判断复位效果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作用。方法纳入自2011-06—2013-06诊治的60例(70髋)年龄为12~18个月的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均进行内收长肌和髂腰肌肌腱松解、闭合复位、三期可调节支具固定治疗,其中30例(36髋)闭合复位时采用髋关节造影联合安全角测量判断复位情况(造影组),而对照组30例(34髋)未进行髋关节造影。比较2组头臼内侧间距、髋关节固定外展角、髋关节复位后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60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造影组头臼内侧间距、髋关节固定外展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组未出现髋关节再脱位,对照组3例(3髋)髋关节再脱位,但2组髋关节再脱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造影组5例、对照组1例切开髋关节行髋臼内软组织松解,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结论造影透视在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时能评估髋关节的解剖形态,了解有无软组织阻挡头臼同心圆复位,还可以指导髋关节支具固定的外展角度,具有操作简便、有效实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期石膏固定治疗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组97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共134髋)中男17例,女80例;年龄0.5~3.5岁。左侧34例,右侧26例,双侧37例。按Z ionts脱位程度分级:Ⅰ度9髋,Ⅱ度87髋,Ⅲ度38髋。根据年龄分成4组:1岁以下组(Ⅰ组)9例;1~2岁组(Ⅱ组,含2岁)45例;2~3岁组(Ⅲ组)37例;3岁以上组(Ⅳ组)6例。均行三至四期石膏外固定治疗。采用M ckay临床评定标准和Severin X线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7例经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M ckay临床评分优88髋,良35髋,可7髋,差4髋,Ⅰ组和Ⅱ组优良率100%(13/13,62/62),Ⅲ组优良率86.3%(44/51),Ⅳ组优良率50.0%(4/8),总优良率91.8%(123/13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83;Severin X线评分优80髋,良40髋,可9髋,差5髋,Ⅰ组和Ⅱ组优良率100%(13/13,62/62),Ⅲ组优良率82.4%(42/51),Ⅳ组优良率37.5%(3/8),总优良率89.6%(120/13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分期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靠方法,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走年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5例术后发生患侧股骨低暴力性骨折,其中男1例,女4例,接受手术治疗时患儿年龄为2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5例术后发生患侧股骨低暴力性骨折,其中男1例,女4例,接受手术治疗时患儿年龄为26岁(平均3岁5个月)。结合临床深入探讨术后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并采用髓内针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6岁(平均3岁5个月)。结合临床深入探讨术后发生股骨骨折的原因,并采用髓内针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等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7.6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功能。[结论]切开复位手术造成的损伤、长时间的石膏外固定、内固定器械的使用等是造成发育性髋脱位患儿术后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等措施是减少或预防术后股骨骨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王慎阳黄士洪柴印荣侯国进朱述芹周茂荣⒇我院自1990~1994年共收治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37例,47个髋,采用了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方法。成功率为85.1%。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30例。最小年龄4...  相似文献   

6.
蛙式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一直被国内外骨科界广泛应用。而改良蛙式石膏系我省著名骨科专家包尚恕教授首先从国外引进,我们学习此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性17例,收到了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我们共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7例,20个髋。其中单侧14例、双侧3例。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均为1~3岁。 治疗方法:除4例3岁患儿行双侧内收肌切断外,其余均在全麻下复位,改良蛙式石膏固定。即复位后,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Salter骨盆截骨术和股骨旋转截骨术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8例(24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其中男8例9髋,女10例15髋;年龄0.5~6岁,平均(3.2±0.3)岁。所有患儿均行Salter骨盆截骨及股骨小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结果 18例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平均为20个月。所有患儿切口一期甲级愈合,术后石膏或支具固定8~12周。其中,股骨头恢复中心复位16例22髋,1例1髋髋臼发育不良伴关节僵硬,1例1髋发生股骨头坏死。采用Makay改良DDH疗效评定法进行评定,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4例18髋,良2例3髋,中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应用Salter骨盆截骨术及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手术治疗,均可使患儿患肢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的发生,具有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康复锻炼效果良好等优点。并且符合现代骨科追求矫正畸形的理念,术后效果确切,笔者认为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部疾患后复发性脱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髋关节X线摄片,CT三维重建检查,患髋外展肌力检测,随访分析19例(19髋)THA后复发性脱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人工关节位置不正及松动移位9例正髋外展肌乏力5例中,其他原因5例.结论 人工关节位置不正、松动移位、髋外展肌乏力是复发性脱位的主要原因.人工关节位置不正及松动移位,调整关节组件位置最为有效.外展肌乏力可行股骨大粗隆止点下移或加用限制性内衬,术后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如果脱位原因不清或有多种因素造成,可用限制性内衬,较大的股骨头或双动半髋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后患儿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护理学杂志》2002,17(2):149-150
我院 1 993年 7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 3 8例 ,手术治疗后加强康复锻炼 ,效果满意。现将康复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8例中 ,男 1 1例、女 2 7例 ,年龄 2 .5~ 1 1岁 ,平均 5 .5岁。左侧脱位 1 6例 ,右侧 1 0例 ,双侧 1 2例。术前均因下肢不等长 ,行走呈跛行步态 ,经临床确诊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入院。本组患儿入院后先予患肢骨骼牵引 3周后行改良沙氏手术治疗复位 ,术后早期行髋关节功能锻炼。2 方法2 .1 手术方法本组患儿在全麻下行内收肌松解、切开复位 +改良的 Salter骨盆截骨术 ,术后髋人字石膏外固定3~ 6…  相似文献   

10.
1978~1983年,作者用手法复位改良蛙式石膏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62例,对其中3岁以内的38例(48个髋关节)进行了12~16年的随访,复位成功者47个髋关节,成功率为97.9%,此法证明先天性髋脱位在手法复位后用既固定又活动的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治疗使发育不良的髋关节通过自我塑型改造恢复了正常的髋关节解剖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Graf髋关节超声检查法进行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佩戴Pavlik吊带进行早期干预,探索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的办法。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按超声Graf法对318例≤6个月的婴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波筛查,其中男126例,女192例;平均年龄(2.7±1.3)个月。检测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患儿22例,其中男2例,女20例。以Pavlik吊带根据患儿Graf分型行相应的早期干预并超声监测随访。结果本研究接受髋关节超声检查的318例患儿(636髋)中,GrafⅠ型605髋,Ⅱa(+)型5髋4周后复查超声均为正常。19例发育不良髋中,14例经间隙性佩戴Pavlik吊带治疗6~8周后复查超声恢复正常;5例改善不明显,均为Ⅱb型髋,予以持续性Pavlik吊带治疗,4周复查4例恢复正常,1例调整吊带后2周复查亦恢复正常。7例半脱位及脱位髋给予持续Pavlik吊带治疗12周后3例恢复正常,4例调整吊带后4周复查超声,3例恢复正常,1例未好转,复查X线及体格检查证实脱位仍存在,接受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后髋关节复位良好。结论超声检查可辅助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能监测佩戴Pavlik吊带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在DD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中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术前进行骨牵引内收肌切断,平均牵引4周左右,根据患儿年龄等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关节囊紧缩术、Salter骨盆截骨术。结果本组46例54髋全部得到随访,根据金耀清疗效评价标准:优30髋,良9髋,可5髋,优良率为90.07%。结论对于先天性髋脱位的患儿,术前充分牵引,根据患儿年龄、脱位高度、髋臼发育情况、股骨颈前倾角等分别选择不同术式,术后“人”位石膏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术后股骨头再脱位、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本文通过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 ,并提出防治方法 ,利于指导今后治疗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本组对 1983年以来获得随访的 40 0例 ( 5 71髋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 ,其中手法复位治疗 178例 ( 2 76髋 ) ;手术复位治疗 2 2 2例 ( 2 95髋 )。结果 :本组发生髋关节再脱位 5 3髋 ,股骨头缺血坏死 77髋 ,髋关节僵硬 42髋。 1995年以后髋关节再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僵硬明显减少。结论 :3岁以下患儿 ,髋臼指数 >45°、Ⅲ°以上脱位者不适合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成功者 ,铝板衣固定时间不应超过 9个月。 8岁以上患儿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僵硬比例增高 ,股骨短缩、早期功能锻炼、CPM可减少头坏死及关节僵硬发生。髋臼造盖术时植骨量少、植骨高度不够可引起术后再脱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不满意原因及水平后脱位的发生和预防。方法:对297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蛙氏位、人体位(human position)石膏固定后观察。结果:此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水平后脱位6例6髋,对治疗影响较大。结论:手法整复蛙氏位或人体位固定是治疗小儿先髋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但并发水平后脱位使患儿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应警惕和预防。  相似文献   

15.
可调节支具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可调节支具在闭合复位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患侧内收长肌及髂腰肌腱切断闭合复位三期可调节支具固定的方法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9例(68髋)随访1年6个月~7年2个月,平均40个月,1例1髋出现半脱位,58例(67髋)复位良好,3例(3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果,优:26~30分28例(33髋),良:21~25分21例(25髋),可:16~20分8例(8髋),差:11~15分2例(2髋).[结论]三期可调节支具是闭合复位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儿童脱位髋关节"泪滴"影变化,以探讨髋臼发育过程中的力学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3岁、髋关节完全脱位且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52例患儿(70髋)。在骨盆正位片上,评定"泪滴"影的变形和骨盆的变形程度,以及"泪滴"外侧支弧形线变化与股骨头中心点是否同心关系。结果 "泪滴"影的变形与骨盆的变形程度伴随患儿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自患儿3岁起,伴随着年龄增长,其"泪滴"外侧支弧形线变化和股骨头中心点的同心比例渐增加;至7周岁达高峰后,伴随年龄增加,其同心比例逐渐减少。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在骨盆正位片中"泪滴"影的变形,是髋臼在发育过程中由坐骨和耻骨长期遭受不正常的髋周肌肉牵拉力所造成。髋臼的发育是在头臼匹配的基础上,由体重和髋周肌肉造成头臼之间的压力和髋臼内部所受牵拉力的作用下,各骨骺生长区协同生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中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与补救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1987年9月至1993年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髋脱位患儿28例,45髋。其中闭合复位治疗21例,34髋,包括7例13髋曾经院外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在直视下进行内收肌、髂腰肌松解,以轻柔的手法复位,使复位获得成功。对高脱位患髋采用加大髋关节屈曲位的蛙式石膏固定,避免了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7例11髋为来院前闭合复位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者,以及伴有髋关节半脱位者,进行补救治疗,取得了髋关节解剖复位,股骨头重建血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内翻去旋转截骨联合改良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脑瘫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9月接受股骨近端内翻去旋转截骨联合改良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23例(28髋)脑瘫髋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17例、女6例, 左侧11髋、右侧17髋, 手术年龄为7.7(6.9, 8.9)岁。术前8髋存在疼痛症状。对患者施行股骨转子下三维截骨矫形并应用儿童髋关节钢板内固定, 经Smith-Petersen入路及会阴入路行改良骨盆三联截骨。手术前后完善临床评估, 包括髋关节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影像学评估指标包括位移指数(migration percentage, MP)、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 AI)、髋臼偏移(acetabular offset, AO)、颈干角(neck shaft angle, NSA)和股骨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 FNA)。结果所有被纳入的病例均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为15(12, 20)个月。手术时间为6.1(5.5, 6.9)h, 术中失血量为(400±153)ml(范围200~800 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膝上与标准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伊犁州新华医院小儿骨科治疗121例年龄6~18个月的DDH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与患者家长沟通结果,58例(76髋)采用膝上髋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膝上组),63例(80髋)采用常规标准髋人类位髋人字石膏固定(标准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膝上组的早期再脱位率11.8%(9/76),标准组为2.5%(2/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脱位的患儿均择期行切开复位术,并排除之后的研究。两组患儿透视次数、带石膏的时间、石膏压疮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平均随访时间(5.3±2.0)年。拆除石膏后开始站立时间、开始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T?nnis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与拆石膏后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Severin评级和CE角均无明显改变(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AI均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非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120例。其中应用固定髋关节而不超过膝关节的蛙式石膏外固定67例;应用不固定髋关节的改良蛙式石膏和蛙式架外固定53例。随访3~11年,两组再脱位率分别为4.6%、11.4%。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4.6%、4.9%。固定髋关节组再脱位率明显低于不固定髋关节组。髋臼浅,臼内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过多,盂缘内翻是造成再脱位的主要原因。蛙式位固定,髋外展角愈大愈易造成前脱位。作者指出应用不超过膝关节而固定髋关节的蛙式石膏固定,能控制髋外展角,并通过功能练习,既减少了再脱位,也减少了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