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经免疫相关不良事件(NAEs)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罕见并发症,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等, 重者可导致死亡和严重的功能障碍, 需要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和合理规范诊治。因NAEs复杂性、多样性和部分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NAEs诊断需与肿瘤、感染、代谢和医源性(非免疫介导)并发症等其他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仔细鉴别。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就NAEs的相关临床重点问题如NAE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风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的一般原则、特定类型NAEs的临床表现、诊治策略及NAEs后ICI再挑战治疗的原则等, 组织专家进行文献检索和分析讨论, 基于目前临床证据并结合中国临床实际, 对NAEs的预防、诊断、综合治疗及随访等相关问题制定形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神经不良反应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肿瘤规范化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药领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也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难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笔者联合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及多轮专家研讨, 对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工作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出推荐建议, 形成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指导路线和管理要点的专家共识, 为医疗机构做好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使然, 出现了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特殊肿瘤应答模式, 对临床治疗决策和疗效评价带来了困难与挑战。2017年, 欧洲核医学年会根据已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 报道了应用18F-FDG 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反应、判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优势。在中国, 自2013年正式开始ICIs的临床研究以来, 已有大量的研究数据产生, 如何在肿瘤ICIs治疗中合理、规范地应用PET/CT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和科学问题。鉴于此, 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学组牵头, 针对PET/CT检查规范、ICIs治疗后PET/CT图像解读、疗效评价标准等内容, 在结合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部讨论的基础上, 最终达成此共识, 以期带动相应领域的技术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MDT)诊疗通过对疾病多维度的讨论和分析给肿瘤患者带来很多益处, 如可增加患者满意度, 减少住院费用, 缩短治疗等待时间, 提供更合理的诊疗路径和策略, 减少医疗纠纷, 增加高质量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机会, 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等。目前, 中国肺癌MDT在指南遵循度、民主决策、落地执行和反馈、会议记录、患者随访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共识结合中国肺癌MDT诊疗经验和前沿的国际肿瘤MDT诊疗经验,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肺癌MDT诊疗模式, 包括MDT责任义务、组织架构、工作形式、标准流程、评估方法与激励机制等体系。共识由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 旨在为中国肺癌MDT提供流程和标准。  相似文献   

5.
肿瘤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会问题。中国肿瘤患者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在病因、流行病学、疾病谱、治疗方式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中国肿瘤相关数据具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完全参照西方国家数据, 则不能正确反映中国肿瘤防治的真实现状。若能整合、处理、分析中国数据, 并在特有病因、发病率、药物敏感性、预后等方面找到规律, 将对制定卫生政策、医学研究、疾病预防等起到重大作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 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 经过反复讨论修改, 基于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的背景、分析与管理、方向规划与操作流程、基本设计、质量控制标准、证据级别分类、数据安全与隐私标准等方面, 最终形成《肿瘤大数据与真实世界研究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旨在发挥中国肿瘤大数据的优势, 开展高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 更好地推进中国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根据2019版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GEP-NENs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根据有无功能分为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和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 对《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2016年版)》进行了修订更新, 共识的内容包括了GEP-NEN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生化与影像检查、病理特征以及治疗与随访等。  相似文献   

7.
晚期乳腺癌预后较差, 疾病特征复杂, 后线解救治疗较为困难, 但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 部分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 晚期乳腺癌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治疗手段不断丰富, 基因靶向治疗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基因检测是分子分型诊断、遗传风险预测、疗效监测、耐药提示以及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手段, 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病理诊断、靶向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模式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共识专家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归纳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热点问题, 深入探讨晚期乳腺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和临床意义、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检测基因和分子标志物、循环肿瘤DNA、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的应用, 总结规范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中使用的注意事项,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基因检测, 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基因检测信息, 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仍处全球大流行阶段, 目前以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株为主要流行毒株, 变异株较原始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在抗击疫情过程中, 部分社会公共资源和医疗资源可能受影响, 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就医延迟或中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结合我国国情及疫苗、抗病毒药物等资源的可及性, 制定了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 主要内容包括恶性肿瘤患者的新冠疫苗接种、优化调配医疗资源以及精准把握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抗肿瘤治疗重启时机等内容, 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紫杉类药物是肿瘤化学治疗的基石药物, 可用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治疗。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是紫杉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可导致药物治疗中止, 影响药物治疗结局, 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针对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诊断评估、预防和治疗等展开阐述和推荐。希望本共识可规范当前国内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管理, 提高临床医师对紫杉类药物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紫杉类药物是乳腺癌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乳腺癌中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进展, 深入探讨了乳腺癌中紫杉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形成了乳腺癌中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础化疗药物, 通过规范化疗方案、合理优化治疗策略以及管理不良反应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规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和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分会参考指南及循证证据, 制定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中国专家共识, 旨在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共识主要介绍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乳腺癌晚期治疗、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和相关循证证据, 其中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是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和晚期解救治疗的优选推荐方案, 而在辅助治疗中因循证证据较少, 建议谨慎使用。共识还就一些争议性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周围神经病变管理等邀请乳腺癌临床专家进行投票, 形成共识推荐意见以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淋巴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 也是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的常见恶性肿瘤,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增长较快, 目前淋巴瘤的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8位。虽然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分型、分期和治疗方法等有了较大进展, 但不同地区间仍存在较大的差异。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并领导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 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淋巴瘤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 依据《中华淋巴瘤指南共识》及其他国内外权威指南, 结合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及我国国情, 在符合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 起草并制定了《中国淋巴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既往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禁区", 但随着对靶向药物免疫调节作用的深入认识及临床证据的不断生成, 免疫治疗有望为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带来新希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研究协作组共同组织肿瘤科、呼吸科、病理科专家对驱动基因阳性人群免疫相关肿瘤及微环境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深入探讨, 并结合专家组广泛认可的临床经验, 经过共识会议制定了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 旨在为中国临床医师的免疫治疗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居全球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 死亡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5位。在中国,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远低于欧美国家, 但呈逐年上升趋势, 是近10余年来中国男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前列腺癌发病率居中国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 死亡率居第10位。与欧美国家比较, 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中晚期患者比例大, 预后较差。国内不同地区间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2012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 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前列腺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前列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依据《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1》《前列腺癌规范化标本取材及病理诊断共识(2021版)》等国家级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规范, 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 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 ...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宫颈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 在中国女性中, 其发病率亦呈持续上升趋势。随着宫颈癌筛查、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普及以及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我国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较前有所提高, 但不同地区间诊断及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201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领导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 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宫颈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宫颈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宫颈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国家级宫颈癌诊疗指南规范, 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 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 起草并制定了《中国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全球鼻咽癌患者数最多的国家。得益于鼻咽癌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的筛查、早诊早治的普及、放疗技术改进、化疗方案及其他药物的不断发展, 我国鼻咽癌治疗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但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间, 诊治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异。2012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 以规范国内不同医疗机构的肿瘤诊疗行为, 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最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鼻咽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鼻咽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及其他国内外权威指南, 结合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及我国国情, 在符合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 起草并制定了《中国鼻咽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 食管癌发病居恶性肿瘤第7位, 其中, 超过50%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发生在我国。食管鳞癌为我国特有的高发肿瘤之一。我国2020年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 食管癌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第6位, 死亡第4位。随着食管癌早期筛查、早期微创治疗技术的普及以及放化疗等综合诊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我国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较前有所提高, 但不同地区间诊断及治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2012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 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食管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依据《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国家级食管癌诊疗指南规范, 结合循证医学、临床经验, 在符合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 起草并制定了《中国食管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增加, 成为全球10大恶性肿瘤之一。甲状腺癌也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生理心理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诊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 但我国甲状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84%)仍低于发达国家(98%), 且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在甲状腺癌诊治水平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对甲状腺癌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将是提高我国甲状腺癌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2012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成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 推行肿瘤诊疗质量控制, 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促进全国范围内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 以期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推动甲状腺癌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及其他国内外权威指南, 结合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及我国国情, 在符合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下, 起草并制定了《中国甲状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 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是食管癌治疗的核心手段, 淋巴结清扫为食管癌根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纵隔和腹部淋巴结清扫。2017年,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 然而, 至今仍然缺乏有关腹部淋巴结清扫的中国专家共识。因此,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基于最新的临床指南、共识和相关证据, 组织行业内专家, 经过反复论证, 制定了食管癌根治术腹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共识主要针对腹部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入路、清扫范围、质量控制和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旨在为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食管癌根治术腹部淋巴结清扫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预防便尤为困难。辅助检测手段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 早诊是世界性难题, 现有的治疗手段疗效不满意, 且短期内难以突破, 总的5年生存率仅7.2%。面对胰腺癌的现状, 要加强基础研究、探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去除病因、切断发生发展路径。研发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外周血和尿液等检测技术以及影像诊断技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疗效, 但基础和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时间长、费用高, 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 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DT)、优化组合现有的诊疗方法,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达到改善疗效的目的。本共识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 基于胰腺癌的诊治现状且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窘境, 参照国际、国内成功的诊治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由国内业界众多知名专家参与, 经反复推敲、讨论、几易其稿成文。本共识就MDT的意义和宗旨、主要任务、开展的必要客观条件、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多中心MDT模式探索、eMDT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希望能为推动我国胰腺癌MDT的规范化开展、改善胰腺癌的疗效、总结成功经验、促进国际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