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4 8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 ,将在有创机械通气5d之内符合无创通气标准的 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8例。Ⅰ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机械通气 ,Ⅱ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 ,两组同时进行监护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Ⅰ、Ⅱ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 0和 6例 (P <0 0 5 ) ,总机械通气时间为 (13± 6 )d和 (2 2± 14 )d(P <0 0 5 ) ;住院时间为(16± 6 )d和 (2 8± 12 )d(P <0 0 5 )。结论 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 ,可降低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 ,是救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例)给予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23例)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23例患者中,22例治愈,1例死亡,机械通气时间为7.9±3.5d,住院时间8.1±2.9d。对照组中23例,22例治愈,1例死亡,机械通气时间为10.3±4.7d,住院时间11.2±4.5d。治愈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经鼻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抢救AOPP并发IMS是有效的,且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胆碱能危象并发急性轻、中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62例胆碱能危象并发急性轻、中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无创机械通气(NIMV)组30例通过面罩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支持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传统机械通气(CMV)组3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比较机械通气时间(h)、总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与CMV组比较,NIMV组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和ICU的住院时间(P(0.05);病死率分别是6.7%和15.6%(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71.9%(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胆碱能危象并发急性轻、中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减少气管内插管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崔海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44-384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伴呼吸衰竭患者,实验组(24例)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8例)拒绝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24例患者中22例治愈2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8.6d;对照组中8例,1例治愈7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6d,治愈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机械通气是抢救AOPP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且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将有创机械通气5 d符合无创通气标准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例。Ⅰ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机械通气,Ⅱ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Ⅰ、Ⅱ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0和6例(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34±6 d和224±14 d(P<0.05);住院时间为164±6 d和284±12 d(P<0.05)。结论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是救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5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2月-2016年3月,分析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再将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住院时间(10.15±1.75)d﹑机械通气时间(7.01±2.05)d﹑气管切开发生率8.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通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发生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合并中间综合征(IMS)的治疗价值.②方法 将84例IMS患者,随机分成序贯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机械通气,序贯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及总住院时间等情况.③结果 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OPP合并IMS可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率、VAP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ICU收治的AECOPD患者13例为序贯组,同样病情患者12例为对照组.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序贯组拔除气管插管,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和患者转归.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缩短[(4.3±1.05)d比(10.13±2.06)d,P<0.001],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8.79±2.07)d比(11.96±2.11)d,P<0.005],VAP发生数显著减少[0比6例,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需要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时机对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入住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行经皮气管切开(PDT)的患者274例,按照从气管插管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3 d)和晚期气管切开组(>3 d)。观察两组患者一般基础资料、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镇痛镇静时间、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NS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NS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28 d及90 d病死率。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诊断为急重型颅脑损伤占比高于晚期组,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占比低于晚期组(P<0.05);入院双侧瞳孔光反应灵敏占比低于晚期组,光反应消失占比高于晚期组(P<0.05);入院GCS评分低于晚期组(P<0.05);入院时急性生理与APACHEⅡ评分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VAP发生率、镇痛镇静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NSICU住院时间低于晚期组(P<0.05);两组在总住院时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所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住院期间有无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分组,进一步将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通气时间是否≥7 d分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组和非延长组。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52岁(16~89岁),中位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ISS)34分(16~66分)。车祸伤和坠落伤是最常见的受伤类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62例,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50例,多因素分析表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R=0.72,95%CI:0.53~0.92,P=0.03)、血液碱剩余(OR=0.56,95%CI:0.37~0.88,P=0.002)、肋骨骨折(OR=1.72,95%CI:1.60~2.80,P=0.012)是启动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机械通气时间≥7 d者38例,<7 d者24例,结果显示ISS评分越高,GCS评分越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结论: GCS评分、血液碱剩余和肋骨骨折是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ISS评分高和颅脑损伤重可能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气管切开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ICU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临床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院ICU超过48小时的患者及入住ICU48小时内死亡的住院患者。结果:共监测368例病例,病死率为42.5%。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HR 1.36,95%CI 0.87~1.26)、APACHE-II评分(HR 2.41,95%CI 1.62~2.87)、住院时间(HR 0.39;95%CI 0.34~0.58)、呼吸机机械通气(HR 1.69,95%CI 1.43~2.87)、气管切开(HR 0.28,95%CI 0.03~0.64)、医院感染(HR 0.36,95%CI0.34~0.71)。结论:ICU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APACHE II评分、心肺复苏、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所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住院期间有无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分组,进一步将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通气时间是否≥7 d分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组和非延长组。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机械通气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112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52岁(16~89岁),中位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e score,ISS)34分(16~66分)。车祸伤和坠落伤是最常见的受伤类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62例,未使用机械通气患者50例,多因素分析表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OR=0.72,95%CI:0.53~0.92,P=0.03)、血液碱剩余(OR=0.56,95%CI:0.37~0.88,P=0.002)、肋骨骨折(OR=1.72,95%CI:1.60~2.80,P=0.012)是启动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组机械通气时间≥7 d者38例,<7 d者24例,结果显示ISS评分越高,GCS评分越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结论: GCS评分、血液碱剩余和肋骨骨折是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ISS评分高和颅脑损伤重可能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患者气管切开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杨宴席 《黑龙江医学》2021,45(5):499-500
目的:研究葶苈大枣泻肺汤胃管内饲喂联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度ARDS患者104例(2017年3月—2019年3月),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通气组、联合组,各52例.通气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组在通气组基础上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胃管内饲喂.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 d后呼吸频率(RR)及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PaO2/FiO2]及预后效果(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15%高于通气组84.62%(P<0.05);治疗2 d后联合组RR低于通气组,PCO2小于通气组,pH、PO2、PaO2/FiO2大于通气组(P<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通气组(P<0.05).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胃管内饲喂联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重度ARDS疗效显著,能改善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冯运芳 《吉林医学》2012,(26):5620-5621
目的:总结儿科PICU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机械通气患儿88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实施捆绑护理措施:定时翻身拍背、适时吸痰、抬高床头30°~45°、预防消化道出血、每天唤醒试验、口腔护理1次/6 h。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发生脱管例数,以及VAP、消化道出血、口腔感染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发生脱管例数减少,VAP、消化道出血、口腔感染及死亡率降低。结论:捆绑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危重症患儿气管插管后的并发症,提高患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132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及VAP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及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较于对照组均有所缩短(P0.05)。结论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患者VAP的发病率,较大的缩短了患者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临床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PR)患者临床特点及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沈阳二四二医院行现场抢救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复苏方式、救治时间、开始复苏时间、复苏持续时间等,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对复苏成功患者进行预后评价,记录住院时间并随访复苏成功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复苏方式:气管插管通气复苏32例,面罩-气囊通气复苏38例,口对口人工呼吸复苏21例。面罩-气囊通气组自主循环成功复苏高于插管通气组[50.0%(19/38)比15.6%(5/32)],面罩-气囊通气组复苏成功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气管插管通气组、住院时间短于气管插管通气组[(21±7)分比(32±9)分,(23±7)d比(36±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搏骤停<6 min组实施CPR者的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高于呼吸心搏骤停6~10 min组[54.4%(25/46)比12.5%(3/24)],呼吸心搏骤停6~10 min组和呼吸心搏骤停>10 min组复苏成功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呼吸心搏骤停<6 min组、住院时间长于呼吸心搏骤停<6 min组[(29±6)分、(37±8)分比(20±5)分,(31±7)d、(35±9)d比(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持续20~30 min组CPR最终成功率高于CPR持续<10 min组[51.4%(19/37)比25.8%(8/31)],CPR持续20~30 min复苏成功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CPR持续<10 min组、住院时间短于CPR持续<10 min组[(23±8)分比(28±9)分,(22±5)d比(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面罩-气囊通气、在6 min内实施CPR、持续CPR 20~30 min时可提高自主循环复苏成功率和患者预后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应积极预防复苏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换点的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试验组先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待患者出现PIC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关性肺炎(VAP)和死亡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适时给予序贯机械通气可降低通气时间,降低VAP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COPD患者1240例,按照气管插管时间分早期组和延迟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早期组改善情况优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延迟组(P0.05)。结论: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有机械通气指征者应及早上机,应用小潮气量、低水平机械通气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度急性左心衰(SAL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 BNP。结果治疗组72 h后BNP、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使用rh BNP治疗SALHF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持续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续用无创正压通气 (NPPV)治疗的效果。方法  13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实验组 ,在有创机械通气病情稳定后 ,行同步间歇控制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 (SIMV +PSV)方法撤机 ,拔除气管插管或阻塞气管套管后续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 (BiPAP) ,并逐渐调低压力直到脱离呼吸机 ;以 15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 ,行同样方法撤机 ,给予气管导管内吸氧 ,并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观察两组撤机成功率、住院时间和撤机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等。结果 实验组撤机成功率 92 .3% ,住院时间 16 .8天 ,撤机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撤机成功率 73.4 % ,住院时间2 2 .4天 ,撤机后 pH降低、PaCO2 升高 (P <0 .0 5 )。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后续用NPPV能提高撤机成功率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