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淑梅  武小珺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57-4058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检测在腹泻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对748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在748例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217例,检出阳性率29.0%。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快速便捷的检验方法,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因及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方法:对2010 -06 ~2011 - 10间3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其中的轮状病毒抗原,比较检测结果.结果:300例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47例检出率为49%,阴性153例检出率为51%,秋冬季好发,以6个月到2岁婴幼儿居多.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追主要病原,对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进行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泻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RV)阳性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腹泻婴幼儿,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对所有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分析不同年龄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出率的差异。结果:75例腹泻婴幼儿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出35份样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46.67%。各年龄段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作为急性婴幼儿腹泻粪便检查的首选项目,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误诊的发生。婴幼儿急性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常规检查与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以准确确定病原菌,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血清心肌酶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61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161例拟诊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轮状病毒(RV)阳性标本88例,阳性率54.6%,观察组(RV阳性)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害56例,阳性率63.6%,对照组(RV阴性)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害11例,阳性率15.1%,观察组心肌损害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肠炎具有相关性,对腹泻患儿粪便做轮状病毒抗原及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早期及时发现婴幼儿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国平 《安徽医学》2005,26(4):273-274
目的探讨快速、准确、灵敏的ELISA法在检测轮状病毒抗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深圳安群ELISA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直接检测294例腹泻患儿大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在294例小儿腹泻的新鲜粪便中,检出158例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53.7%。结论该法对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具有方便、快捷以及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易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快速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42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以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敏感的方法。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腹泻患儿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本院1040份婴幼儿粪便样品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忠儿630例,阳性率为60.6%.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与<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三组作X<'2>检验,P<0.05及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本院1000份患儿粪便样品,统计其轮状病毒抗原检出情况。结果 1000份患儿粪便样品中共检出612例阳性,其阳性率为61.20%。6个月至2岁患儿其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6个月患儿与2-6岁患儿,P0.05。此外,轮状病毒抗原患儿其粪便性状以粪便蛋花汤样为主,占49.02%。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以单克隆抗体即全标多誊置箩法:检测藉状病毒抗原的方法。结果 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敏感的方法。结论 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以了解A组轮状病毒(RV-A)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泻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结果在829例患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A阳性175例,阳性率为21.1%。全年均能检出RV-A阳性,以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占全年阳性率的81.7%。不同性别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以0.5~1岁和1~2岁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以秋季高发,提示临床加强腹泻婴幼儿粪便中RV-A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为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开展轮状病毒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56例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现阳性者为37例,阳性检出率为23.72%,其中男性患儿检出率为22.68%(22/97);女性患儿检出率为25.42%(15/59)。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季节性和年龄差异,11~12月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最高,为38.46%(15/39);其次为7~8月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为22.22%(16/72);再次以9~10月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较低,为13.33%(6/45)。1~2岁腹泻患儿阳性率最高为28.21%(11/39);其次为0~1岁腹泻患儿阳性率较高为26.31%(25/95);再次为2~5岁腹泻患儿阳性率4.55%(1/22)。结论:秋冬季1~2岁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临床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积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邓迎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54-154,156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736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采用胶体金法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36例粪便标本中,291例感染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9.54%。291例中6个月至2岁251例,占42.83%,由此表明,6个月至2岁组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2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ELISA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斌  陈友土  胡含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5):345-345,351
目的探讨粪便中轮状病毒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以263例秋冬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测定其大便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163例,阳性率62%。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分别与<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组作比较均(P<0.05),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素感染的高发期。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可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莉平  资捷  朱永娟  吕琪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58-2258,2305
目的通过对感染轮状病毒的腹泻婴幼儿心肌酶谱的检测分析,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采用酶速率法检测其心肌酶(AST;LDH;CK—MB)。结果100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心肌损害有31例,达31%。结论心肌酶是判断轮状病毒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依据,它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对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明川 《海南医学》2013,24(18):2763-2764
目的了解海南省五指山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对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792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检测阳性粪便进行常规检查。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92例患儿中,检测阳性率26.14%(207例)。不同性别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以1~2岁阳性率最高(P<0.01),季节以每年1~3月阳性率最高(P<0.01)。207例检测阳性粪便常规:性状为蛋花样或稀水样便,镜检脂肪球增多占31.88%,白细胞增多占4.35%。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海南省五指山地区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体之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于及早诊断、合理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认识A组轮状病毒检测在婴幼儿腹泻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测254例腹泻婴幼儿粪便,对其A组轮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254例检测结果中84例阳性,阳性率33.1%.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其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冶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大冶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3673例婴幼儿腹泻新鲜粪便标本,采样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计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及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结果 3673例标本标本中990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6.95%。1岁~2岁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率在所有年龄段最高,达到38.89%;不同性别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机会大致相同,10月至12月是本地区轮状病毒感染高峰期,病毒检出率达到37.99%。结论轮状病毒是大冶地区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6月龄~3岁的儿童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10月~12月是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高峰期应尽量对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187例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同时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5187例腹泻患儿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287例,阳性率为24.8%。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粪便镜检出脂肪球882例,阳性率68.5%。轮状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粪便镜检脂肪球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33.6,P〈0.01)。结论: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湖州市轮状病毒(RV)感染所致腹泻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住院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654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4例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阳性者188例,阳性检出率28.75%.84.57%的RV腹泻发生在6~<24月龄的腹泻患儿.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腹泻患儿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组男女人群都可感染,其中0~2岁婴幼儿感染率最高.应加强对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监测,尤其是对婴幼儿感染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急性腹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检验科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的急性腹泻患儿298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98例急性腹泻患儿中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2.2%,6个月~2岁患儿的阳性率为47.8%,与0~6个月(21.7%),2~5岁(1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个月和2~5岁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孩患儿阳性率为31.4%,女孩患儿阳性率为29.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急性腹泻的诊断中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