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步评价多吉美(sorafenib)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本院6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连续口服多吉美400mg,2次/天,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4例患者肿瘤转移灶体积均明显缩小(PR),1例肺转移灶完全消失(CR),1例髂骨转移灶缩小3个月后开始稍增大,但未大于或等于20%或出现新病灶(SD).结论 多吉美能有效地抑制转移性肾癌生长,显著延缓其进展,延长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8~12个月,5年存活率仅2%~3%,且对放化疗等治疗不敏感,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而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转移性肾癌的首选治疗,其中索拉非尼(sorafenib)作为最早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先利用TPS系统制订治疗计划,然后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植入后CT扫描观察粒子分布情况,之后每月CT复查,观察病灶大小变化,并记录患者疼痛情况变化,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5例中5例肿瘤完全缓解,11例肿瘤局部部分缓解,5例病灶无变化,4例因局部进展并其他部位转移死亡,局部控制率为64%。疼痛缓解明显。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减轻腹部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腔肿瘤转移复发病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间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4例消化系恶性肿瘤转移灶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有多年肿瘤综合治疗史,为处理局部转移灶行超声引导粒子植入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植入粒子20~53枚,剂量21.84~48.23 Gy。随访3~36个月,一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带瘤生存,无严重并发症,疾病无明显进展。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腹腔恶性肿瘤,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以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方式,并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转移性肾癌靶向药物治疗的预后受解剖学、组织学、临床和生化因素及分子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些预后因素单独应用准确性不高,将预后因素进行整合,建立肾癌预后模型,可以提高对肾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预测肾癌预后,并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疗效、安全性。方法 3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所有病灶均为术后或放化疗后转移性病灶。按照"均匀植入原则",每个转移灶植入放射粒子12~48粒。术后立即行CT扫描并进行疗效质量分析验证,定期CT随访,判定分析疗效。结果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CR+PR)依次是:81.6%、92.1%、84.2%;并发症有:粒子咳出、移位1例,气胸6例,咯血及肺内针道出血6例,进食疼痛1例。结论 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覃斌芳  刘世芳  吴笑娱  周静 《海南医学》2010,21(15):140-140
易瑞沙(吉非替尼片)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作为分子靶向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该药物是一种口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干扰滤泡和滤泡间细胞表皮生长信号传导通路,不良反应有皮疹、皮肤干燥、瘙痒等,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科应用单药易瑞沙治疗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将易瑞沙皮肤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术中开腹直视下将125碘粒子植入瘤体内治疗不能根治的腹腔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腹腔晚期肿瘤患者,均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位置、转移灶的多少等计算出放植粒子的粒数,于术中直视下将125碘粒子植入病灶,术后每个月复查腹部CT了解肿瘤大小、术后疼痛缓解率、生存期等。结果 15例病人中完全缓解占6.67%,部分缓解占73.33%,无恶化13.33%,恶化6.67%,总有效率8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术中直视将125碘粒子种植入癌灶内进行近距离放疗,近期疗效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评估和在术后早期发现小复发病灶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肝癌患者拟行或已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和^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肝移植术前进行^18FDG PET-CT扫描8例10次,肝移植术后进行^18F-FDG PET—CT扫描者22次(11例患者)。结果 8例肝移植术前评估的患者中有2例PET显像全身各部位均未发现转移性病灶.均按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有2例PET显示转移灶位于拟手术野区域内,故也按期进行了移植手术(术中对局部的转移灶做了外科清扫);有4例患者因已有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与家属讲明原因后放弃肝移植手术,而改用介入或其他内科治疗。肝移植术后进行扫描者22次(11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术后行PET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灶:1例患者术后发现霉菌性脑脓肿:在其余19次(8例患者)PET检查中发现移植的肝内出现复发病灶者4例.另外还发现肝左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肺内、多部位多发淋巴结、骨、脾脏内、胸壁胸膜、胸椎椎间孔等处转移征象。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性扫描兼有对肿瘤显示高度敏感性的两个优势,在肝移植术前评估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的临床应用中均起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疗效以及肾癌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局限性肾癌接受根治术后出现局部孤立复发病灶患者资料.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局部复发定义为肾窝、同侧肾上腺以及同侧腹膜后淋巴结出现的复发病灶.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与肿瘤复发模式的评估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结果:从1994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 045名患者因肾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肾癌根治术,其中有15名患者在随访时间(62.7±36.2)个月中出现了局部复发,有9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余6名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7%,未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60%;4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为72%,在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为30%.手术治疗组和未接受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51.8±7.4)个月和(28.4±9.2)个月,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39.4±29.5)个月和(29.3±23.9)个月.结论:有选择地对肾癌局部复发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介绍:眼部的转移瘤通常位于葡萄膜,尤其是脉络膜。位于视乳头的转移瘤仅占眼部转移性病灶的5%,通常会被特别描述。报道1例因转移性腺癌就诊的患者,被发现有视乳头转移。病例观察:1例35岁的女性患者,因发生胸膜和骨的转移性腺癌而接受化疗4个月。患者诉左眼视力明显下降伴头痛和恶心。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有一淡黄色的病灶,下方乳头旁区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脉络膜病灶,高度提示脉络膜转移瘤。脑-眶部CT扫描显示有多发性脑部转移灶。患者在诊断腺癌后11个月、眼部转移灶后4个月去世。结论:尽管没有肿瘤病史,视乳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疗法(放疗)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无法手术切除、EGFR敏感突变低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患者的疗效,分析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明确诊断为PME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女性,22岁,因胸闷气短、干咳2个月入院。病理诊断为PMEC,基因检测示EGFR基因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无法手术切除。患者入院后给予吉非替尼250 mg·d-1口服,同步局部放疗2 Gy/次,25次,共50 Gy。经局部放疗联合口服吉非替尼治疗后,患者病灶较放疗前缩小,持续口服吉非替尼至今,病灶进一步缩小;患者除皮疹外无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达18个月。结论:对于EGFR敏感突变、不可手术切除的低级别PMEC,放疗联合EGFR-TKIs的治疗模式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3.
分化型甲状腺癌76例^131I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效果,旨在探讨^131I碘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1—05—2012—04收治的甲状腺癌全切或次全切术后76例,给予口服^131I治疗,服^131I后6个月随访复查,通过监测^131I全身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颈部超声检查决定患者服^131I情况。结果76例甲状腺癌患者,有32例未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均经口服1次^131I治愈,一次治愈率42.1%;有35例患者(5例无转移,30例有转移病灶)经过多次^131I碘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达88.2%(67/76)。5例合并转移的DTC经过服^131I治疗后甲状腺残留或转移病灶有所缩小但未消失,也没有发现新的转移灶及原有病灶扩散。总有效率94.7%。4例合并转移的DTC患者经多次^131I疗效果不明显。多次大量服^131I的患者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应该服^131I治疗,以预防和减少复发;残留较多甲状腺组织或有转移的需多次^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靶向治疗在肾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是关键的靶向治疗药物之一。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昔替尼高选择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阿昔替尼与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肾癌疗效可观。该文就阿昔替尼在肾癌治疗中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碘125粒子立体种植治疗晚期肿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池捷  王晖  吴关慧 《广州医药》2003,34(5):15-16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组织间低能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方法:52例晚期肿瘤患者手术中直视下植入病灶。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位置、转移灶的多少等计算出^125I粒子的粒数。每粒种子9.9mci,每例患者一次植入总量在30mci以下。结果: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占5.77%,部分缓解占69.23%,无恶化17.3%,恶化7.69%。总有效率75%,平均缓解期4个月。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可通过术中直视或超声波定位下顺利地将碘-125粒子放疗,种植入癌灶内进行组织间,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对转移性肺癌患者实施125I粒子植入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8例实施125I粒子植入术的转移性肺癌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放射性防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8例患者实施125I粒子植入成功率100%.48例患者84个病灶,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CT,统计局部控制率,观察肿瘤变化.42个病灶2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100%(84/84)、100%(84/84)、85.7%(72/84)、76.2%(64/84),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转移性肺癌C 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新技术,积极的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夏青  徐淑华  冷灵 《中国医疗设备》2013,(11):120-121,13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胸壁转移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胸壁肿瘤并依据患者放射治疗计划在其病灶内植入适当数量的125I粒子。结果12例患者17个胸壁转移瘤在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均获成功,共植入125I粒子435颗。17个瘤体中,肿瘤完全消失0个,明显缩小11个,无变化4个,进展2个。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壁转移癌疗效肯定,但操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估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纵隔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1月期间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纵膈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了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将患者分为粒子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搜集患者基线及随访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粒子联合化疗组瘤体大小客观缓解率、上腔静脉阻塞缓解百分比明显高于化疗组;粒子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化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纵隔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报》2013,(9):1271-1272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脊柱转移性肿瘤30例40椎,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CT及MRI示脊柱肿瘤转移灶呈多发性溶骨性破坏,2椎肿瘤累及椎体后壁。在C型臂透视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途径进入病椎内,先取病椎病理作活检,然后置入可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注入面团期骨水泥稳定病椎。结果:30例40椎均手术顺利,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48 h内疼痛均缓解,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复查示肿瘤灶被骨水泥充填,无骨水泥超过椎体后缘,病理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得以恢复。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微创地同时处理多个病灶,强化病椎,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乳腺癌术后单纯胸壁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术后2例局部再发,其余控制良好.3例发生远处转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57.9%、50.0%.结论 乳腺癌术后单纯胸壁复发灶,经积极局部及全身综合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