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以青春期女性多见。西医治疗以止痛为主,疗效较差。张晋峰主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寒凝血瘀为标;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非经期健运脾胃固中州以治其本,经前期及经期因势利导祛寒瘀以治其标,标本兼治,内外合治,辨证加减,疗效显著。本文总结张晋峰主任分期论治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莹主任医师认为原发性痛经以本虚标实居多,虚以脾肾阳虚多见,实以寒凝血瘀为主,治疗时于经期及经前期化瘀、散寒止痛以治其标,经后期温补脾肾以治其本,标本同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宫化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温宫化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3例。结果:温宫化瘀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率90.7%。结论:温宫化瘀方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难以彻底治愈。导师闫平多以中医辨证论治,认为该病以肾阳虚为本,以寒凝、气滞、血瘀为标,肝郁是关键病机,应分期论治。总结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证经验,以飨大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月经不调的主要病种之一,寒凝血瘀是其常见证型.其易反复,治疗棘手,中药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副作用小,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有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其中寒凝、血瘀、瘀热可致不通则痛,而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可致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6.
散寒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散寒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散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患者42例。结果 服药3个月经周期后,痊愈19例,好转19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48%。结论 中药散寒止痛汤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7.
介绍时燕萍教授治疗痛经的经验。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进行辨治,前者多见肝郁证,以痛经汤加减治疗;后者多见寒凝血瘀证,以辛桂止痛方加减治疗。并各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40例。结果总有效率92.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郝霞  董娟  牛明明 《光明中医》2016,(12):1780-1782
目的观察神阙贴联合丹桂祛症合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对5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采用神阙贴联合丹桂祛症合剂、单纯口服丹桂祛症合剂进行治疗,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神阙贴联合丹桂祛症合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丹桂祛症合剂。结论神阙贴联合丹桂祛症合剂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中医治疗痛经有独特优势。中医痛经的辨证分型中,寒凝血瘀型最为常见。寒凝血瘀型痛经病机为寒邪客于冲任、胞宫,冲任、胞宫气血凝滞,经期经血下泄受阻,不通则痛。作者本着“调理冲任、胞宫气血”的治疗原则,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于患者经前期应用调经止痛方,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隔姜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隔姜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5例,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隔姜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口服温经活血汤合针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温经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葛华 《吉林中医药》2007,27(11):28-2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补肾、祛痰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疗效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补肾与祛痰活血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中证属寒凝血瘀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0例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证属寒凝血瘀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纳入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考克蓝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2篇,共971例患者,结果显示:合并OR值为4.51,95%可信区间CI(3.03,6.72),Z=7.4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1),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结论: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阙贴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对5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采用神阙贴联合艾灸、单纯口服丹桂祛症合剂进行治疗,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神阙贴联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率与单纯口服丹桂祛症合剂无明显差异。结论:神阙贴联合艾灸的外治法疗效显著,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0例,每月于经前5d开始服药,于月经第2天后停药,共7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较佳,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少腹逐瘀汤联合中药热敷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6.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中药热敷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5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41例,显效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