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心身相关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量两方面研究了消化性溃疡(PU)的心身相关性。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121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结合心理支持疗法,其疗效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108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气机紊乱证的证候表现贯穿于治疗前后。心理测量表明,消化性溃疡在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强度方面,与急性感染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组精神质高于其他两组,且具有情绪不稳定性;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表明消化性溃疡存在以精神障碍为中心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阐析了<内经>有关情志致病的病机与治则.<内经>论情志致病的病机,在于五脏气机失调;治疗在于以情相胜,调其气机.文章从理论研究和临证应用两方面相结合,既阐发了<内经>经义,又探讨了中医古代心理疗法理论. 相似文献
4.
析《内经》情志致病的病机与治则—中医古代心理疗法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析了《内经》有关情志致病的病机与治则,《内经》论情志致病的病机,在于五脏气机失调;治疗在于以情相胜,调其气机,文章从理论研究和临证应用两方面相结合,既阐发了《内经》经义,又探讨了中医古代心理疗法理论。 相似文献
5.
对《内经》因地制宜理论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地理环境对疾病防治的影响。因地制宜的理论基础是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对疾病防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内经》部分篇章论述针灸理论时涉及对人体的分部,即将分为头、胸、腹、四肢(胫)部。这种分部思想的来源可能与早期经脉理论向心性循行密切相关,有的还显示出足六经理论影响的痕迹,甚至还对《针灸甲乙经》腧穴分类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内经》消渴病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消渴"一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而消渴病(糖尿病)的相关内容,则散见于《内经》诸篇。通过纵览《内经》全书发现,由于人体感受外邪、不得入里、郁而化热,或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津亏血少,或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肠)积热内蕴,或素体肥胖,或情志失调、郁而化热,或脏腑寒热相移等是引起消渴病的原因,而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是其主要病机。参以西说,予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几年里,中医学倍受争议,甚至有废弃中医之说,是世人不了解中医,不懂它深奥的理论,而要叫西方学者了解它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从最古典的《内经》说起,从其中的心身理念结合现代最流行的心身医学说起,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及共同的目标。之所以说《内经》是心身医学发展之源,是因为它的成书年代早,它的理论基本上是涵盖了现代心身医学的病因,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总结<内经><伤寒杂病论>有关身重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肾虚衰,筋骨失养;脾不散精,形体失养;水湿阻滞,形体受压;邪入经腧,气津不升;热入阳明,枢机不利. 相似文献
11.
用人文与自然的观点,对《内经》关于针刺禁忌的理论进行分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将针刺禁忌理论,从具体的部位、具体的疾病升华到人神与自然的高度。论述了精神对气血的导引作用以及体内阴阳之气的运动规律,同时阐明了逆时逆势而刺后患无穷,反为针害的重要道理,并强调了针灸治疗要关注人的精神,关注自然环境的绿色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金香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13-817
《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典籍,是对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集中总结,其中汇集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成果,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内经》的理论体系宏伟,无所不包。明·张介宾在《类经》的自序中对《内经》进行了高度概括:“《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大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氏… 相似文献
13.
《内经》对耳鸣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鸣是指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或头内有响声的一种感觉.中医对耳鸣的认识源远流长,而<内经>对耳鸣的认识则是后世耳鸣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渊源,对其记载散见于约10篇中,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内经》咳嗽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角度,对《内经》咳嗽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内容:外感六淫伤肺致咳,五脏病变及于肺致咳,错误针刺伤肺致咳。明确指出内外病邪犯肺导致肺气上逆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6.
17.
冯德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3,7(1):23-24
<正> 消化性溃疡(以下简称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笔者根据个人实践,参阅文献,对122例患者的病因病机及转化规律作一探讨。一、病例资料全部病例是我院1985年的住院病人,男98例,女2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7岁,其中20岁以下1例,21~40岁60例,41~60岁51例,60岁以上10例。所有病例均经胃肠钡餐造影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8.
消化性溃疡的病机及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治疗及其与肝脾的生理和病理关系进行论述。结论消化性溃疡病本虚标实,脾胃虚损是发病之本,痰湿热结,气滞血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因素为其标。本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与肝脾关系密切,其治疗原则是调和肝脾佐以治酸。 相似文献
19.
20.
整理《内经》对导引的论述内容,并作较深入分析,结合古今医家的临床实践,证明导引治疗当为中医临床常用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