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永志教授善治脑病 ,对不寐证治疗有丰富经验和独到之处。笔者在学习期间 ,目睹老师以针刺为主 ,针药结合 ,使许多顽固性不寐的患者迅速得以治愈。此仅录其验案之则 ,供同道参考。1 不寐 (心肝火旺 ,痰热上扰心神 )姜×× ,女 ,5 3岁 ,大庆市某校教师。 1 997年2月 1 8日初诊。患不寐证半年余。平素健康、半年前因家事不遂 ,心情郁闷 ,遂整夜不能寐 ,初尚能睡 2、3小时 ,渐至彻夜不能入眠 ,经常半夜在室内外走动 ,疲劳至极 ,尚可闭目休息一会 ,但仍不能入眠。经当地中西医多方诊治 ,曾用多种镇静药及中药 30余剂 ,均无明显好转 ,故来院就…  相似文献   

2.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治疗较复杂。李小娟教授对该病进行辨证,分型治之,同时兼顾不同的兼症以及用有效药对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朱南孙教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秉承家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医经,在遵循古训、辨证论治的同时,参考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临床应用屡获奇效。笔者有幸侍诊学习朱老左右,现举朱老治疗产后汗证验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正张炜宁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从医二十载,擅长运用中医、中西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等。笔者(除第二作者)有幸跟师学习,整理其医案,获益颇丰。现将张教授治疗汗证的经典病案略陈一二。案1:陈某,女,71岁,2015年7月3月初诊。主诉:反复汗出1年余。患者自述自汗、盗汗,汗出湿衣,夜间但头汗  相似文献   

5.
王博  许良 《江苏中医药》2015,47(10):48-50
<正>王翘楚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创始人、学科建设带头人,现任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会顾问、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王翘楚教授提出"五脏皆有不寐"和"从肝论治"的观点,采取病证结合、多病统治的方法,治疗以失眠为主症及其相关五脏疾病,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笔者随师学习,得其悉心教导,获益匪浅。现介绍王师诊治不寐验案3则  相似文献   

6.
范艺龄  马冲  曹庆  苗青 《江苏中医药》2018,50(10):41-43
正慢性咳嗽是患者最为常见的就诊原因,约占呼吸科门诊的三分之一[1]。慢性咳嗽不仅会引起胸痛、呕吐、尿失禁、晕厥等生理问题,还会产生失眠、焦虑、情绪低落、对疾病的担忧等心理问题,以及中断交流、延误学习工作等社会问题[2]。咳嗽变异性  相似文献   

7.
痛证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发生病理改变,从而产生以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正虚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痹阻经络而致。其病因不外乎虚实二端,虚者"不荣则痛",实者"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8.
正盖人体虚损之原由,皆因营卫二气失和所致。营卫二气失和,造成肌腠气液与精血之道功能迟缓,玄府失固,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载:"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所以汗出之本,乃是脏腑。人体内外所生之汗,其来源历代医家皆有多种  相似文献   

9.
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不寐的病机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但不寐的患者,多伴有焦虑、心烦易怒的情绪。烦躁易怒的情绪状态往往又影响肝之疏泄功能,使肝气不舒。肝气不舒,又进一步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状态。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治疗不寐,在分清虚实的情况下,多注意疏肝,每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汗证是指因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证,临床上根据汗出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自汗和盗汗。《医学正传·汗证》载:"若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濈濈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汗证常见病机有肺气不足、营卫失和、邪热熏蒸、气阴亏虚等,但归其根本在于阴阳失调。  相似文献   

11.
12.
凌琪华  陈建杰  郭静  朱晖 《光明中医》2011,26(6):1111-1112
通过对陈建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患者的不寐验案三则进行分析,以示陈建杰教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临床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黄甘草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大黄、甘草组成,主治实热积滞胃肠,食已即吐,大便秘结者。笔者临床运用此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现举2例如下。1痢疾王某,男,18岁,2000年6月10日初诊。患者于昨天上午进食不洁食物后,夜间出现发热,体温39℃,腹胀,时疼痛,今晨大便红白黏冻交杂,精神疲惫,饮食不进。刻诊:体温39.5℃,大便红多白少,已便五六次,腹痛,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常规:WBC( ),RBC( ),脓细胞( ),吞噬细胞0~3/HP。辨证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腑气不利之湿热痢。治宜清热化湿,调气行滞。药用:大…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王暴魁主任医师,学验俱丰,早年曾师从张琪、李辅仁等国医大师,除擅长治疗肾脏疾病外,对内科疑难杂症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师从王暴魁老师,受益颇多,现整理介绍其验案3则如下。1皮肤瘙痒案张某,女,70岁。2009年11月9日初诊。患者约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曾在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皮肤瘙痒症。现全身皮肤瘙痒,伴燥热,可见因搔抓引起的出血点,无皮疹及癣  相似文献   

15.
常政红 《山西中医》2006,22(1):44-44
杨某某,女,45岁,2000年12月2日初诊。胸憋7个月。7个月前和弟弟生气引起胸区憋胀,呼吸困难,在某医院住院诊疗,肺部X片、CT片均未见异常,吸氧、输液治疗1个月,呼吸正常,但仍胸憋。半年来多次服舒肝理气类中药,均初服小效,再服则效差,或者胸憋更甚。刻诊:胸区憋闷沉重,自觉气沉下腹,深吸气为快,伴胃脘痞满,嗳气纳呆,头晕腰困,四肢乏力,欲卧不欲动,心烦失眠,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清海教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擅治各种心系病症,对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亦具有丰富的经验。现将王师治疗头痛验案1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病历摘要于某某,男,46岁。2012年7月8日初诊。十余年前炎夏偶然一次淋雨后,出现反复头痛,呈全头痛,间歇性发作,遇环境不好、空气窒闷  相似文献   

17.
李柳  方樑  郭立中 《环球中医药》2012,5(6):449-450
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治疗上根据证候的不同,治以益气、补血、养阴、调和营卫及固涩敛汗等.但临证亦有不循常道者.本文举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汗证验案二则,一则自汗从湿热实证论治,一则盗汗从卫弱虚证处之.病同证异,治疗不拘常法,临床活化辨证,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万秀贤 《江苏中医药》2010,42(12):50-50
元某某,男,40岁。2007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右肩痛1年余,动则加重,不动也痛,曾患有颈痛。病起于劳动用手砸石头过度。目前伴少汗,口腻,喜饮水,大便2日1行,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稍浮。中医辨证属风寒湿邪互结,痰瘀阻络。治拟助阳解表,温经通络,散风止痛。处方: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中医分为积聚型和鼓胀型两类.积聚型肝硬化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特征,多由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湿热、滞气、瘀血、痰浊等蕴结腹内而形成,临床上多采取扶正祛邪、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积聚型肝硬化1例,效果良好,特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病历资料谭某,男,38岁,2010年2月18日初诊.患者查出HBV感染10a余,其间病情时有反复,3a前查出肝硬化,曾多处诊治病情无明显好转.半月前因劳累后出现乏力,于2010年2月10日外院查肝功能示:  相似文献   

20.
失音是指声音嘶哑,其声不扬,甚则不能出声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主要表现发音吃力,声音嘶哑,音质不清晰.常见于急慢性喉炎、声带劳损以及癔症性失音等.清·叶天士谓"金实则无声,金破碎亦无声",明言失音有虚实之别.笔者跟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曲堂清主任医师侍诊,见其用中医药治疗失音1则,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