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热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疗法是一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及日本physion MD肌电阻测量仪器来测定痛点(红点、黄点)的数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定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PI)以及红点、黄点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PRI、VAS及PPI)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及PP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简式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红点痛点数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点和黄点痛点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是一种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激痛点针刺加TDP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肌肉紧张带位置,在肌筋膜线上密集拔罐,同时针刺。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5次。以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定,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1个月后的评分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29/30),高于针刺组的83.3%(25/3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针刺组的疗效减退,总有效率为40.0%(12/30),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0.0%(27/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RI、VAS及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两组评分有所上升,但观察组的评分较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联合肌筋膜线拔罐可有更好的远期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共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足底筋膜炎,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拍痧疗法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拍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均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改善方面,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推拿比较,穴位拍痧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4%和77.8%,对照组分别为80.6%和3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PRI、PPI及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7):956-957
目的:比较刃针与毫针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肩MPS患者,按照随机分派,单盲对照分配至刃针组和毫针组各30例,在治疗开始前,1个疗程结束后,2个疗程结束后3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VAS评分,临床疗效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刃针组VAS评分低于毫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毫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可快速缓解MPS的疼痛症状,提高有效率,效果优于毫针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针刺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灵龟八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5-HT水平、VAS、PR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针刺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浮针针刺组)及对照组(普通电针组),每组各30例。通过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并观察两组有效率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浮针针刺组治疗后的NPQ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及有效率均优于普通电针组,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浮针疗法能有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运动针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纳入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结合运动治疗,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疗效及随访。结果:治疗2疗程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疗效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运用手法结合运动针刺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体针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灼口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舌针加体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E、丹栀逍遥片。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下降;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配合体针治疗灼口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患者舌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激痛点针刺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激痛点针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低频经皮电刺激治疗,每组患者均干预4周,每周干预2次,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积分(SF-MPQ评分,包括PRI、VAS、及PPI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并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PRI、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痛点针刺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辅助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单一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浮针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5%,高于对照组的54.84%(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晕针、血肿或者烫伤等不良反应。结论:浮针疗法辅助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4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20例接受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观察组),另20例接受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腰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0%,18/20)高于对照组(60.00%,12/20)(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和疼痛症状,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3%,对照组为83. 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评分及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激痛点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探讨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6例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法分为筋针组和对照组各43例,筋针组采用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法治疗。治疗过程中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HSS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第6周后2组VAS疼痛评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筋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针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MET)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9年1-7月间门诊及病房收治的70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针灸疗法,研究组35例予以浮针疗法联合M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颈部残障指数、疼痛评分、血清β-内啡呔(β-EP)、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颈椎关节活动度、颈部残障指数、疼痛评分、血清5-HT、β-E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颈椎关节活动度、β-EP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颈部残障指数、疼痛评分、5-HT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取浮针疗法联合MET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5-HT、β-E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63例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分析对比两组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枢经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枢经推拿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隔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14次。14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积分及软组织张力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VAS、压痛积分及软组织张力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枢经推拿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肯定,且在缓解疼痛、改善软组织张力状态方面优于常规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痛针刀三维松解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无痛针刀三维松解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针刀三维松解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明显高于传统针灸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