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路明  孙铭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36-93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分别施以针刺和西药治疗,并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有改善,其改善情况相近.结论针刺治疗卒中抑郁症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症(PSA)的效果。方法:82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各4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记忆广度训练,观察组加用通督调神针刺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RCAE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结合记忆广度训练治疗PS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改善睡眠,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中的7个评分项目数值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124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6例)和对照组(n=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连续两周,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4天后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4.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匹兹堡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神经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稳心颗粒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20次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构音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言语表达、舌体运动、情感状态、吞咽饮水、咀嚼功能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实际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与时间增多,不少患者出现昼夜颠倒、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过短或彻夜不眠等。严重的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与转归,更使卒中症状加重,致残率与病死率增加。传统治疗方法是应用镇静药物,但会出现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甚至加重闭塞性卒中进展。2012-12-2013-04,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电针联合推拿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32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百忧解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HAMD平均积分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调神解郁汤结合头皮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郁清心汤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郁清心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法(百会、神庭、神门为主)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电针百会、神庭、神门等穴位,隔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晨服百忧解10mg,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2组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HAMD抑郁量表(17项)观察治疗前后积分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6.6%,2组间统计学差别显著(P〈0.05)。结论:通督调神法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疗效巩固。由于其取穴少、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适宜在社区健康服务中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改善卒中后抑郁中老年患者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4例卒中后抑郁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32例患者在西医一般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并与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及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灵胶囊改善卒中后抑郁中老年患者失眠症疗效显著,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通督调神针刺法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修订的Ashoworth量表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在治疗开始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肌痉挛、运动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针法与普通针刺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对于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通督调神法和普通针刺法各治疗4周。疗效观察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疗效用HAMA减分率判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量表和SA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对于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略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3.
肌张力障碍是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多以西药和手术治疗为主。李平教授以"通督调神"立论,提出以"通督调神"盘龙针法为主治疗肌张力障碍,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5例患者难以按照规定如期治疗被视为中途因故退出,最终本研究共纳入76例,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及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主观睡眠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及客观睡眠评定(多导睡眠监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后循环TIA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脑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风先兆症状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  相似文献   

16.
范铭 《光明中医》2020,(10):1526-1528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通督调神针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60例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确认符合选择标准后数字编序,盲目均等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法)治疗。在完成疗程后比较2种治疗方案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病情及相关症状的改善价值。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对应为66.7%、93.3%,观察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交感神经症状N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时可选择中西医结合思路,配合通督调神针灸法与西药对症治疗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控制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舒适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睡眠障碍是急性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西医对其治疗多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抑郁药或催眠药等,但此类药物多具有依赖性、耐药性。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的优点。现将笔者采用滋补肝肾、活血安神法治疗急性卒中后睡眠障碍58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调神解郁汤”结合头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情感障碍,亦是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它能延缓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多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特异性、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如百忧解等),但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远期疗效不肯定。笔者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通督调神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单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执行常规治疗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脑血流指标[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睡眠状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CA、VA及BA的Vs水平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总失眠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血清S-100β蛋白、N...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究其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多与五脏气虚、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脾胃不和及痰瘀互结有关,现代医学多认为与发病部位、神经心理因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及社会心理学因素等有关。因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故国内多采用睡眠障碍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在治疗上,西医常选用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但多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常选用针灸、中药等不同方法根据不同证型辨证论治,每获良效,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多有优势。故就PSSD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