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率高,且致死率高,严重的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1]。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病患者。另有研究证实,全球约有30%的人有心脑血管事件,而其中约62%的卒中事件和49%的心血管事件是由高血压病直接引起的[2]。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高血压病患者约有2.7亿[3]。因此,找到行之有  相似文献   

2.
正高血压病是发病率高,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易造成心、脑、肾等多靶器官的损害。在美国约有24%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是由高血压肾损害导致,仅次于糖尿病肾病~([1])。而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显示,由高血压肾损害引起ESRD患者占9.9%,已成为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之后引起ESRD的第三位病因~([2])。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和延缓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研究显示,全球约有30%的人群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其中62%的卒中事件和49%的心血管事件由高血压直接引起[1]。资料显示,全球大约有10亿高血压病患者,而《中国心血管报告2006》显示国内大约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每年新增1 000万人以上[2]。虽然现代医学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因患病率高、控制率低、并发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3%~ 10 % [1] ,资料调查表明 ,高血压病的预后与正确的预防保健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对中重度高血压病予以积极治疗 ,病情稳定后给予必要的预防保健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如何进行预防保健往往被忽视 ,因此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开展合理的家庭护理 ,积极宣传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劳动能力有重要价值 ,现介绍如下。1 护理对象不需住院的轻度高血压患者 ,一般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 ,临床表现主要是血压升高 ,无并发心、脑、肾等周围脏器的损害。据美国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5.
<正>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患者中不到5%的患者可以找到引起血压增高的原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95%以上患者,其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高血压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死亡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方法:对101例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昼夜血压监测,将血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结果: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血压变化峰值出现在18时。结论: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化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7.
廖蔚茜  冼绍祥 《中医杂志》2006,47(4):311-312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资料显示,欧美国家成人(35~64岁)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以上,我国15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1991年为11.8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大约有1.1亿高血压病患者。研究发现,约58%的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有胰岛素抵抗(IR),多数学者认为,IR是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之一,对IR进行防治将有助于血压的控制。本文就近年来高血压病IR的中医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概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而且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致残率高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上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已不成问题 ,但具有副作用大、费用高等弊端。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历史悠久 ,有较好疗效 ,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述如下。1 病因病机高血压病是现代医学病名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高血压病的病名记载。据统计 [1 ] ,高血压病患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约占 70 % ,头痛、心悸、失眠约占4 0 %~ 5 0 % ,因此可归…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达11.26%,全国患者数约9000万.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只有5.8%.患者对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危害知晓率低,服药依从性差,是目前制约有效控制血压的主要因素.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2002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按201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  相似文献   

11.
中药钙拮抗剂治疗心血管病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秀峰 《陕西中医》1991,12(11):524-525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是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欧美国家高血压患病率约占成人中的10~20%,1979年吴英恺教授调查,我国发病率为7.73%。高血压病患者死亡率较正常血压者明显增高,寿命缩短,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使劳动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特别是中药钙拮抗剂(Chinese Medicine Calcium Antagonist,CM-CA)防治心血管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1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结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 h血压呈非勺型者61例(52.1%),呈勺型者56例(47.9%);非勺型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高于勺型组(P均0.05);非勺型组室间隔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较勺型组高(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50%以上血压有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左室肥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高 ,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据推测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一亿人。随着降压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大多能控制在正常水平 ,但调查表明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 ,高血压的知晓率为 2 7% ,治疗率为 12 % ,控制率仅为 3%。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重要原因。对必须服药的高血压病人长期坚持服药是保持血压平稳 ,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基础。1 服药依从性的定义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能否按照医生要求每天服药的次…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高血压6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全世界成人中约有25%~35%为高血压病患者,其总数已达9.72亿;而大于70岁人群中则上升到60%~70%。40岁以上死亡人群中,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分别列为第一位和第三位,50%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77%初发脑卒中都与高血压病有关。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占4.5%。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孟庆岩  王琳 《山西中医》2011,27(3):34-34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属临床常见病,欧美国家患病率为10%~20%,世界平均患病率约为10%,亦为我国10大死亡原因之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占高血压患者的9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通过远程血压监测和中医传统调理治疗,旨在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和减少血压升高所造成的危害。方法:随机选择152例,年龄50~60岁,平均年龄(54.2±5.3)岁,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及冠心病史,每例进行1周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本组研究中对152例研究对象均实施1周的连续血压监测,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总计93例(93/152,61.18%),其中单纯性收缩压增高患者47例(47/152,30.92%),1级高血压病患者32例(32/152,21.05%),2级高血压病患者14例(14/152,9.21%);发现血压异常后,通过网络视频、音频联系患者询问病史、诊脉等了解病情,及时指导生活方式、传统中医调理方法进行治疗,单纯性收缩压组血压恢复正常为47例(47/47,100%),1级高血压组血压恢复正常为29例(29/32,90.62%),2级高血压组血压恢复正常为10例(10/14,71.42%),总计血压转正常为86例(86/93,92.47%);血压升高各组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①在无高血压病病史的社区居民中通过远程血压监测可以发现高血压病患者;②通过及时的指导生活方式、传统中医调理方法进行治疗,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95%以上的患者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不足5%的患者可以找到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除了本身血压增高相关症状外,长期高血压还可以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王世荣  平高华 《中医药研究》2009,(10):1211-121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200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肾脏是高血压相关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主要表现为小动脉肾硬化,其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来自美国肾脏数据系统的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医治是美国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高血压病患者中约有18%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据1999年统计,在我国全部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肾硬化症占9.6%,并有不断攀升趋势。因此,遵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阻抑其进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EH)是造成器质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在EH患者中约有52%可发生ED[1]。另有统计资料表明,在ED患者中伴有EH者占15%[2]。同时还有研究发现[3],在现有的多种降压药物中可以引起和/或加重ED。在WHO/ISH 1989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的6类降血压药物中大多数有可以引起ED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控制血压又能同时改善ED的药物,对于改善男性高血压病患者性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自2002年10月~2003....  相似文献   

20.
刘中勇  吴作跃  李林  方家  邓鹏 《中医药研究》2013,(12):1417-141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196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和中医证候表现资料,动态血压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的各项指标,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的动态血压监测指标之间差异显著;肝火亢盛型的平均舒张压最高、平均脉压最小、舒张压负荷最大、舒张压曲线下面积最大、血压变异性最小,杓形比率64.4%,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虚阳亢型处于高血压疾病发展的中期,指标呈现由肝火亢盛型向阴阳两虚型的发展趋势,平均收缩压、脉压、血压变异性等较肝火亢盛型大,而脉压及昼夜节律异常比例较阴阳两虚型小,杓形比率61.7%;痰湿壅盛型平均收缩压最高、收缩压负荷及曲线下面积和其他证型相比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杓形比率43.6%,9.1%的患者为"反杓形";阴阳两虚型平均舒张压最低、平均脉压最大、血压变异性最大,与其他证型相比显著,杓形比率34.2%,以非杓形、超杓形及反杓形为主.结论动态血压可作为高血压病重要的监测手段,其监测的各项参数在四个证型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辅助手段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