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预防保健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预防保健服务是适应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社区预防保健服务应以满足社区群体居民的健康需求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足点,建立社区预防保健机构,实行全科预防保健服务是我国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社区预防保健队伍将是集医疗、预防、健康教育等于一身的优秀全科人才,所以社区预防保健服务将是最先进最优秀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2.
社区生殖健康保健,是在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年来,本中心在探索生殖健康保健新模式,特别是在社区全科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团队医生与社区计生干部组成了社区生殖健康保健网,通过整合联娴对社区居民全面开展生殖健康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3.
社区护理是指由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理论综合而成的.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提供连续性的、动态的、全科性的服务。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给社区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是社区的每一个人、团体和家庭,担负着社区群体保健工作,如保健咨询、预防保健、康复指导以及妇幼儿童少年、成人、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全科服务团队是一种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以主动上门服务为主,为社区家庭成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在深入社区,服务居民,促进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的护理,因为社区护理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士要有高度的自主性,并且还需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单独完成各种角色的工作任务,正由于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广,覆盖面大,  相似文献   

5.
关于组建全科服务团队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科服务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核心和灵魂,团队成员通过建立伙伴式的协作和支持关系,可以把预防、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更好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而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健全的团队及成员考核系统、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机制和高素质的全科医生是全科服务团队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新型临床医学专科。全科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理念.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式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
杨钟培 《社区卫生保健》2007,6(4):260-260,270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模式,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同时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计划生育指导等一系列卫生保健活动,进而控制和降低社区人群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儿童中医健康管理为抓手,探索在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模式中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以0~36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为重点推行项目,形成"中心-公共卫生科-全科团队"的中医预防保健组织网络,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与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融合后,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的服务内涵,满足了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适合社区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社区医疗模式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在这种以个体为中心的全方位医疗服务模式中,医患双方有了更密切、更独特的联系,新的医患关系因此产生.分析了社区医疗模式下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全科医生做出的新的人文要求,讨论了如何对当代全科医学教育进行调整和扩充以应对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业刚 《泰山卫生》2009,33(4):32-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及疾病康复服务而设立的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经济、综合、方便、连续、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也是全科医师开展全科医疗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