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研究静脉麻醉剂异丙酚和吸入麻醉剂异氟醚对健康自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分析两种麻醉剂在中枢的可能作用部位。方法:选择健康自愿者10名,每一名自愿者按随机顺序分别作3次PET扫描,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1次在异丙酚(靶控效应室浓度3.0mg/L)麻醉状态下扫描,1次在异氟醚(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麻醉状态下扫描。采用18F-FDG示踪技术测定脑内葡萄糖代谢。结果:①异丙酚麻醉后,与清醒状态比全脑的葡萄糖代谢率(CMGlu)降低34.1%(P<0.05),在丘脑、大脑皮质、小脑和海马等区域葡萄糖代谢率(rCMGlu)明显低于清醒状态(P<0.05),其中丘脑降幅最大达51.5%。②异氟醚麻醉后,与清醒状态比全脑的CMGlu降低37%,以丘脑和扣带回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后均可使全脑和脑内各区域葡萄糖代谢显著降低,其中异丙酚对丘脑、大脑皮层和海马更为敏感,这些可能是异丙酚在中枢的作用部位;而异氟醚在脑内作用的靶区可能在丘脑、扣带回。  相似文献   

2.
应用PET评估地氟醚麻醉对人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mphy,PET),研究地氟醚麻醉对健康自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rate,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自愿者,每名自愿者分别做2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 PET Plus扫描仪及18F-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次吸人地氟醚使自愿者刚好达到意识消失。分别划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桥脑、全脑等区域的感兴趣区并计数,所得数据以x^-&;#177;s表示。比较两组间计数的差异,并与BI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自愿者清醒时全脑内CMRGlu计数为1940.5&;#177;165,意识消失时CMRGlu计数降低至1645.1&;#177;201(P&;lt;0.05),降低15.2%。②与清醒组比较,麻醉后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lu)计数均显著降低9.3%—16.2%(P&;lt;0.05),而以丘脑、枕叶和舌回葡萄糖代谢率计数降低更为显著(P&;lt;0.01),分别由3045.3&;#177;164,2867.7&;#177;107和3076.6&;#177;163降至1938.2&;#177;119,2002.8&;#177;169和2227.8&;#177;158,降低36.4%,30.2%和27.6%。③CMRGlu计数与BIS之间相关性良好(r=0.986.P=0.0006)。结论:吸人地氟醚麻醉使自愿者意识消失时全脑及脑内局部CMRGlu均可显著降低,并与BIS相关。丘脑、枕叶和舌回对吸人地氟醚麻醉更为敏感,可能是地氟醚麻醉在脑内作用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研究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对健康志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8名志愿者,每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 CPET 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直至意识丧失。结果:清醒时全脑CMRglu平均为(30.0±1.1)μmol/(100mg·min),与清醒时比较,异氟醚麻醉降低全脑CMRglu22%至(23.3±1.4)μmol/(100mg·min)(P〈0.05),安氟醚麻醉降低全脑CMRglu 19%至(24.4±0.9)μmol/(100mg·min)(P〈0.05);吸入异氟醚或安氟醚麻醉后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lu)均显著降低,其中异氟醚麻醉下以丘脑、舌回和扣带回葡萄糖代谢率降低更为显著(P〈0.01);而安氟醚麻醉下丘脑、舌回、扣带回、额叶和桥脑等脑区葡萄糖代谢率的降低最显著(P〈0.01)。结论:全脑及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在吸入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时均可显著降低,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在人脑内的靶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麻醉下健康自愿者全脑血流量和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完成。选择9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健康自愿者,分别在清醒、吸入0.5和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异氟醚后3种状态下采用GESPECT仪进行扫描3次,勾画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全脑及全脑等区域的感兴趣区并计数,换算成血流量和局部脑血流。在麻醉过程中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平均动脉压相对稳定。结果:9名自愿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④全脑血流量:清醒时,吸入0.5或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异氟醚后比较无差异[(482&;#177;34),(496&;#177;42),(503&;#177;31)μL/(min&;#183;g),P〉0.05]。②局部脑区局部脑血流量: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等区域在清醒时和吸人不同浓度异氟醚后比较均无差异。结论:在保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平均动脉压不变时,吸入异氟醚麻醉不影响人脑内血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研究地氟醚麻醉对健康自愿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率(cerebralglu-cosemetabolismrate,CMRGlu)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自愿者,每名自愿者分别做2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CPETPlus扫描仪及18F-FDG标记技术测定CMR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次吸入地氟醚使自愿者刚好达到意识消失。分别划出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桥脑、全脑等区域的感兴趣区并计数,所得数据以x珔±s表示。比较两组间计数的差异,并与BI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自愿者清醒时全脑内CMRGlu计数为1940.5±165,意识消失时CMRGlu计数降低至1645.1±201(P<0.05),降低15.2%。②与清醒组比较,麻醉后脑内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lu)计数均显著降低9.3%~16.2%(P<0.05),而以丘脑、枕叶和舌回葡萄糖代谢率计数降低更为显著(P<0.01),分别由3045.3±164,2867.7±107和3076.6±163降至1938.2±119,2002.8±169和2227.8±158,降低36.4%,30.2%和27.6%。③CMRGlu计数与BIS之间相关性良好(r=0.986,P=0.0006)。结论:吸入地氟醚麻醉使自愿者意识消失时全脑及脑内局部CMRGlu均可显著降低,并与BIS相关。丘脑、枕叶和舌回对吸入地氟醚麻醉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麻醉下健康自愿者全脑血流量和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变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5/08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完成。选择9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的健康自愿者,分别在清醒、吸入0.5和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异氟醚后3种状态下采用GESPECT仪进行扫描3次,勾画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全脑及全脑等区域的感兴趣区并计数,换算成血流量和局部脑血流。在麻醉过程中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平均动脉压相对稳定。结果:9名自愿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全脑血流量:清醒时,吸入0.5或1.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异氟醚后比较无差异[(482±34),(496±42),(503±31)μL/(min·g),P>0.05]。②局部脑区局部脑血流量: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基底核、舌回、扣带回、小脑、海马等区域在清醒时和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后比较均无差异。结论:在保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平均动脉压不变时,吸入异氟醚麻醉不影响人脑内血流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异氟醚和安氟醚对海马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安氟醚吸入麻醉时海马神经元对一氧化氮合酶、脑啡呔和自发放电的影响,为综合评价海马在产生全身麻醉效应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和膜片钳技术。结果:安氟醚和异氟醚能明显引起海马CA1区c-fos基因阳性神经元(FPN)和脑啡呔阳性神经元(EP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并有一定数量FPN/NPN双标阳性神经元(P&;lt;0.01),还能明显抑制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NPN)的表达(P&;lt;0.01)。同时安氟醚和异氟醚都能含量依赖性的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与给药前比较P&;lt;0.05或P&;lt;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全麻药氯胺酮对人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氯胺酮作用的敏感脑区,为进一步阐明全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 CPETPlus扫描仪及^18SFDG标记技术测定脑葡萄糖代谢(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在氯胺酮血浆药物浓度为0.2μg/mL(镇静状态)和1、1μg/mL(意识消失)时进行扫描。结果:(1)与清醒状态时比较,镇静状态下除惊觉/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MAP、RR、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2)镇静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2.7%,CMGlu降低在丘脑、海马、额叶、枕叶和颞叶区域最为明显(P〈0.05);在意识消失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8.5%(P〈0.05),其中丘脑、海马、颞叶、枕叶和额叶降低更为显著(P〈0.05);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氯胺酮低剂量时首先影响皮层区,较高剂量时不仅影响皮层区域的能量代谢。也影响皮层下结构.特别是丘脑和海马等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关键靶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氟醚诱导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各核团Fos蛋白与脑啡肽的表达及共存情况。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氟醚组,每组6只。异氟醚组吸入20mL/L异氟醚2h,对照组吸入氧气。取脑和脊髓,冰冻切片,进行Fos蛋白与脑啡肽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结果:对照组中,脑啡肽免疫反应阳性(ELI)神经元较多,Fos免疫反应阳性(FLI)神经元少量、散在无规律地分布,Fos,脑啡肽双标记(FLI/ELI)神经元极少见。异氟醚组中可明显观察到ELI,FLI,FLI/ELI 3种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额顶皮质、外侧隔阂、杏仁核、海马CAI区、丘脑室旁核、丘脑腹外侧核、僵核、下丘脑腹内侧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脚间核、中脑中央灰质及脊髓背角等神经核团,这些核团内FLI和ELI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lt;0.05或P&;lt;0.01),在其他核团内无显著变化;Fos与脑啡肽神经元彼此靠近,分布区域非常一致,FLI/ELI神经元占FLI神经元的15%-42%。结论:异氟醚可诱导Fos蛋白在某些神经核团内表达并使其内脑啡肽增多;异氟醚可激活部分脑啡肽神经元,麻醉诱导的Fos蛋白可能作为脑啡肽基因的转录调控因子,进而引起脑啡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经盐酸氟西汀治疗前后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及与神经心理变化的相关性,以期对抑郁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生物学依据。 方法:选择2003-01/09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均完成临床症状、认知功能评定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用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治疗(平均剂量为20mg/d)12周后,其中8例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50%)再次完成上述检查及评定。同时期11例华山医院体检中心健康者仅完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①观察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同脑区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半定量指标,抑郁症组治疗前、后不同脑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半定量指标。②抑郁症组盐酸氟西汀治疗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变化与韦克斯勒记忆量表各因素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③分别以韦克斯勒记忆量表因素中的1→100数数、100→1数数、积累、图片及再认值的变化为因变量,以相应区域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①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分别为(1.11&;#177;0.05)MBq/mL,(1.21&;#177;0.07)MBq/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治疗有效的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1.17&;#177;0.08)MBq/mL显著高于治疗前(1.14&;#177;0.08)MBq/mL(P〈0.05)。③治疗后,抑郁症患者韦克斯勒记忆量表中的1→100数数值的变化与右侧海马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里正相关;100→1数数值、理解值的变化与左侧额上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负相关;积累值的变化与左侧扣带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图片值、触觉值的变化与左侧额中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再认值的变化与左侧额下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负相关;再生值的变化与右侧额下回、右侧扣带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负相关;联想值的变化与左侧扣带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背数值的变化与右侧枕叶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变化呈正相关(P〈0.05或P〈0.01);均入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范围在0.723-0.913。 结论:盐酸氟西汀可有效提高首发抑郁症患者额上回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抑郁症患者的记忆能力改善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安氟醚麻醉对犬脑不同部位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安氟醚麻醉时犬脑内不同部位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动态变化,阐明安氟醚麻醉中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2次MRS扫描,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然后逐渐吸入安氟醚,使呼出气的浓度达到预定的麻醉浓度(1.0MAC)后进行第2次MRS扫描,扫描选择的感兴趣区为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比较,吸入1.0MAC安氟醚麻醉后,NAA在丘脑和海马区域明显降低(P<0.05);Glu在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明显降低(P<0.05);GABA在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中枢不同区域内NAA、Glu、GABA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均有影响,其中GABA可能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患儿脑细胞葡萄糖代谢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脑葡萄糖代谢与临床关系。了解脑细胞活动功能及脑损伤程度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方法:按脑性瘫痪诊断标准诊断,排除了遗传代谢病引起,于2001—07/2004—08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小儿脑瘫患儿31例,将MRI检测的不同形态学改变及临床不同类型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18F-FDG PET)检测。结果18F—FDG PET显像31例中发现28例有脑细胞葡萄糖代谢异常,异常率90%,均为低代谢显像,大脑葡萄糖弥漫性异常7例.单灶异常8例,多灶异常13例,正常3例。有MRI形态学异常改变与PET异常程度有显著差异(P&;lt;0.05),PET表现脑细胞损伤程度与不同脑瘫类型结果不同(P&;lt;0.05)以痉挛型及混合型明显。结论:PET—FDG脑显像可客观反映小儿脑瘫脑细胞功能受损及部位,对指导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波谱分析异丙酚对丘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异丙酚麻醉时健康志愿者丘脑区域内多种神经递质代谢的动态变化,阐明异丙酚麻醉中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技术,选取10名志愿者,首先在清醒状态下进行MRS扫描作为自身对照波谱;然后TCI靶控异丙酚在效应室浓度达3.0μg/mL时进行第2次MRS扫描,采集感兴趣区(VOI)丘脑区域内波谱。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比较,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后NAA、Glu和Cho在丘脑区域均明显降低(P<0.05);GABA在丘脑区域内显著升高(P<0.05);Cr在丘脑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异丙酚麻醉对丘脑区域内NAA、Glu、GABA、Cho等神经递质均有影响,丘脑内递质的变化在异丙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时犬脑内皮层区和丘脑多种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揭示氯胺酮麻醉中枢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技术,选取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3次MRS扫描,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第2、3次分别通过静脉输入氯胺酮1mg/kg和 2mg/kg后进行,采集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皮层运动区和丘脑内渡谱。分析测定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肌酸(Cr)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镇静状态下,NAA、Glu、Cho在丘脑、皮层呈下降趋势(P 〈0.05);GABA、Cr在上述2个区域均无显著变化。与清醒状态相比,氯胺酮麻醉状态下,NAA、Glu、Cho在皮层和丘脑显著下降(P 〈0.01);Cr、GABA在皮层和丘脑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皮层和丘脑内多种递质代谢的变化与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密切相关.氯胺酮的麻醉作用主要是对 NAA、Glu、Cho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穿破后改用静一吸复合全麻,吸入安氟醚与异氟醚对预防术后头痛的比较。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会阴部手术硬膜外穿刺穿破硬膜病人26例,均改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按吸入麻醉剂不同随机分成安氟醚(E)组和异氟醚(Ⅰ)组。麻醉诱导均相同: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Ⅱg/kg、异丙酚3m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接麻醉机。安氟醚(E)组吸入安氟醚维持全麻;异氟醚(Ⅰ)组吸入异氟醚维持全麻。术后随访3d,记录头痛情况。结果:二组病人术后头痛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E组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结论:硬膜穿破后改用吸入安氟醚作全麻可很好预防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16.
长时间颌面手术四种麻醉维持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延康  姜虹  徐辉  朱也森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511-2513
目的:寻找较长时间颌面手术麻醉的理想维持方法。方法:颌面肿瘤手术40例,按麻醉维持方法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组(P组):单纯异丙酚维持;异丙酚+异氟醚组(P+Ⅰ组):氧流量3L/min,异氟醚、异丙酚维持;异氟醚低流量紧闭麻醉组(I组):氧流量0.5L/min;异氟醚+笑气低流量紧闭麻醉组(Ⅰ+N2O组):氧流量0.5L/min,N2O、异氟醚维持。结果:各组循环变化,各组术中均能较好地控制血压,其中仅Ⅰ组MAP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拔管时间:各组多数在术后30min内拔管,Ⅰ+N2O组拔管时间最短(P<0.05),平均约15min。麻醉维持平均消耗:P组异丙酚用量1355.0mg;P+Ⅰ组异丙酚用量563.2mg,异氟醚量48.6mL;Ⅰ组异氟醚量37.2mL;Ⅰ+N2O组异氟醚量31.2mL,N2O为90L左右。结论:异丙酚维持麻醉用量大且易蓄积。异丙酚+一般流量异氟醚麻醉,可降低异丙酚用量,但异氟醚消耗大。异氟醚或N2O+异氟醚低流量麻醉,降低了异氟醚的消耗。异氟醚低流量麻醉维持,术毕30min前改用异丙酚维持较为合理。2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99Tc^m-HMPAO SPECT和NEUROSTAT(Neurological Statistical Image Analysis Software)软件包分析无多重对照校正条件下正常人的控尿脑激活区。方法:对15例右利手的健康男性自愿者(24-45岁)进行了SPECT扫描。每位自愿者均在排空膀胱的静息状态和膀胱充满尿液的控尿状态下接受两次扫描。控尿图像是由两次采集的数据相减而获得的。图像分析采用NEUROSTAT分析软件包,无多重对照校正P〈0.005。结果:无多重对照校正P〈0.005条件下,与静息状态相比,控尿状态下额叶、颞叶、前扣带回、扣带回、丘脑、岛叶、顶叶、枕叶等皮质及皮质下的广泛区域均呈现放射性升高趋势。结论:应用SPECT显像和脑功能影像分析软件NEUROSTAT研究发现,在无多重对照校正条件下,正常健康男性控尿的大脑控制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广泛区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经盐酸氟西汀治疗前后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及与神经心理变化的相关性,以期对抑郁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生物学依据。方法:选择2003-01/09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均完成临床症状、认知功能评定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用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治疗(平均剂量为20mg/d)12周后,其中8例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50%)再次完成上述检查及评定。同时期11例华山医院体检中心健康者仅完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①观察抑郁症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同脑区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半定量指标,抑郁症组治疗前、后不同脑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半定量指标。②抑郁症组盐酸氟西汀治疗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变化与韦克斯勒记忆量表各因素变化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③分别以韦克斯勒记忆量表因素中的1→100数数、100→1数数、积累、图片及再认值的变化为因变量,以相应区域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分别为(1.11±0.05)MBq/mL,(1.21±0.07)MBq/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治疗有效的抑郁症组右侧额上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1.17±0.08)MBq/mL显著高于治疗前(1.14±0.08)MBq/mL(P<0.05)。③治疗后,抑郁症患者韦克斯勒记忆量表中的1→100数数值的变化与右侧海马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100→1数数值、理解值的变化与左侧额上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负相关;积累值的变化与左侧扣带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图片值、触觉值的变化与左侧额中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再认值的变化与左侧额下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负相关;再生值的变化与右侧额下回、右侧扣带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负相关;联想值的变化与左侧扣带回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呈正相关;背数值的变化与右侧枕叶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变化呈正相关(P<0.05或P<0.01);均入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范围在0.723~0.913。结论:盐酸氟西汀可有效提高首发抑郁症患者额上回的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抑郁症患者的记忆能力改善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王德生  汤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5,9(5):110-111,i003
目的:以正常人为测试对象,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评定贴敷式局部亚低温对人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在黑龙江省农垦总院进行。2例健康志愿者应用亚低温仪治疗40min,之后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应用PET测定低温前后的大脑各部位(包括各个脑叶、基底核、小脑和丘脑)的标准吸收(SUV)值。结果:常温时大脑两侧半球的SUV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低温治疗后,2例受试者右侧半球(放置低温仪侧)SUV值降低,与左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其中颞叶SUV值下降最多,分别为17.9%和19.1%;海马降低最少,分别为7.4%和7.5%。结论:贴敷式局部亚低温治疗仪可降低人脑组织葡萄糖代谢,间接证明其可使治疗侧脑温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研究0.5MAC异氟醚与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的异丙酚静脉输注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胆囊炎、胆石症行胭囊切除病人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异丙酚2mg/kg/h组,3mg/kg/h组,4mg/ks/h组。术前常规应用安定10mg,阿托品0.5mg,气管插管后调整异氟醚蒸发罐吸入刻度.使其达到0.5MAC,然后观察三组病人的BIS、MAP、HR。结果:切皮后20分钟、40分钟、60分钟Ⅰ、Ⅱ组病人MAP、HR、BIS均逐渐升高(P〈0.05).Ⅲ组病人MAP、HR、BIS则无明显变化(P〉0.05)。且BIS值较稳定在50~60之间。结论:麻醉诱导后在0.5MAC异氟醚吸入麻醉下复合静脉麻醉药异丙酚输注速度应在4mg/kg/h,可使手术过程中病人血液动力学参数(MAP、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无明显变化.是适宜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