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加强中医经典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尤其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个学科合称为中医临床基础专业,是理论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亦是中医早期的基本临床学科,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对培养中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经典课程属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在中医院校前期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 ,它的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下面就中医临床基础三门经典课程在中医学课程改革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谈谈自已的看法。1 正确认识经典著作的地位和作用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 ,她根植于优秀而丰富的中华文化 ,是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医经典著作 ,在中医高等教育中已接近 5 0年的历史 ,自从 1 998年国务院颁布新学科目录后 ,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隶属于中医临床基础二级学科 …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认识、建设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高等中医药院校原有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对合并后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应该如何认识?怎样建设?这是高等中医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也引起了从事经典著作教学、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认识加以讨论,将有利于这一学科的完善和建设。 一、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认识思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长期以来,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必修课程开设,除作为经典课程开设比较明确外,其性质究竟属基础还是临床长期以来并不明确,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将三者并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范畴内,中医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是中医古典临床医学专著。为多数中医院校历来作为主干必修课程 ,定位在基础教学中 ;近年来 ,也有少数院校将其改为选修课仍作为基础选修。课程定位不明 ,性质不清是长期以来对它们认识不足的原因。表现在 :对其重要性不能充分肯定 ,褒贬不一 ;模糊的学科概念 ,基础临床不清 ;波动的教学课时 ,随意增减 ;不规范的课程排序 ,2、3、4学年任意安排。   1 997年 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专业研究生招生目录进行了修订 ,将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论这三门课程确定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二级学科 ) ,基本…  相似文献   

5.
温病学为中医经典课程之一,温病学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学好温病学对于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温病学实验课是温病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具有其他教学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温病学实验课是从理论认识到感观认识的过渡,是将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6.
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核心理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中医辨证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杂病的辨治;温病学学科应界定为基础中医学三级学科。温病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的研究、温病学名家杂病辨治规律的研究、伤寒学与温病学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课程有待分化为:经典温病学、温病学派杂病学、中医传染病学、实验温病学。温病学的概念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增强中医“温病学”相关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上的应用强度,以提高传染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为促进“温病学”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 ,中医学科目录调整已于 1 997年正式出台 ,原有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合并为《中医临床基础学》一个学科。作为一个新的学科 ,应如何发展 ,其研究对象、范围、任务、教材编写及研究生招生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亟需研究和解决。现就个人一己之见 ,与同道共商。1 新学科命名问题解放后 ,全国高等教育创办中医药大学以来 ,《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学》作为经典著作而成为中医院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之后 ,四门学科的建设基本自成体系 ,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应…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中医专业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将温病学、金匮要略、伤寒论三门课程确定为一门新的二级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鉴此 ,本文就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学科既具有基础理论属性 ,又具有临床学科属性 ,并据此进一步提出 ,培养中医合格临床基础学科人才应具有理论教学、临床诊治、科学研究三大技能 ,即应培养具备精通经典理论、掌握辨证体系、熟知治则治法、谙熟方证运用、精研经典方药、熟悉临床技能、具备科研能力等素质。而在培养人才方面 ,则应采取导师指导、临床伺诊、参与科研等方法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0.
对温病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归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为了适应新学科的要求,充分体现温病学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作用,使该学科更好地为临床诊治服务,原有的温病教学内容宜做相应改革.以下就温病教学内容改革略议一二.  相似文献   

11.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温病学>课程作为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目前的学科专业目录,<温病学>已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一道,组成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课程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温病学界不得不对<温病学>课程将如何发展,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笔者谨就本科层次<温病学>课程的改革,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谈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临床经典导读》是中医学专业近年新开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其内容融合《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大经典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着重介绍中医经典原著的精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中医经典辨证思维分析临床病证的习惯,为后续经典课程和临床各科的系统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引导的探究式教学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掌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提问技巧与课堂上的有效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3.
《温病学》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加强《温病学》的教学工作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总结《温病学》教学的实践体会,提出了"5个结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医本科生开展温病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在中医专业本科班中开展温病学实验课,将抽象的经典温病理论结合实验进行教学,以"学生与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利于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促进温病学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温病学》课程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有其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方式和处方用药的特色,其中所探讨的高热、神昏、动风、出血、厥脱等危急重症,是中医急症研究的重要内容及突破口之一,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防治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指导中医急重症的救治,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加强中医经典教学对培养中医临床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学校贯彻"读经典、做临床"思路,通过开展中医经典教学、强化中医临床技能的改革,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是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属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温病学多元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运用典型病例、联系专题病案讨论、采取对比鉴别法、利用多媒体和实施PBL教学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以期对温病学教学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18.
PBL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病学属于中医主干学科之一,对中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如何在温病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解决临床医疗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我们长期探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温病学教学实践中引入了PBL教学法,为加强《温病学》教学工作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中医临床人才进行了初步探索,现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欢迎教师、学生指正。  相似文献   

19.
谢杏利  邹兵 《重庆医学》2012,41(23):2443-2445
作为精神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临床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运用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末,温病学并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更加突出了温病学的基础属性。我们思索着从温病联系临床各科的角度改革温病教学,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归纳温病常见病机病理、调整教材中篇各病教学内容和增补用温病理法方药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的三大做法[1]。现已在我院2000级中医本科专业和2001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温病教学中试行,受到一定的好评。在此作一小结。1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1·1归纳温病常见病机病理温病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如何体现其基础属性?怎样应用于临床各科?这是学科转化后直接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温病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