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9%的护理人员的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包括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延长血标本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 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方面存在的问题较普遍。结论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2.
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探讨解决与克服的措施.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随机对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全过程进行逐项调查,各项结果主要采用统计描述和对影响血标本取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血标本取材质量影响检验结果的前因后果不甚了懈,9%的护理人员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不规范.影响血液标本取材质量的主要因素:取材试管有水雾占2.88%,注射器漏气占2.93%,机械性损伤占4.05%,血标本延长送检时间占5.04%,抗凝剂标本凝固占1.17%,药物因素占0.32%,采血部位不当占1.94%,住院部血标本取材存在问题较普遍.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血标本取材技术知识培训考核,有利于提高血标本取材质量.  相似文献   

3.
护理因素对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琼芬 《护理研究》2005,19(9):1883-1885
从对病人交代不详细、采集方法不当、采集部位不同或采集血量不够、标本送检不及时以及护士对采集标本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方面介绍了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影响尿液标本质量的因素,提高尿液质量控制水平。对34份不合格的尿液标本进行分析,发现护士没有正确指导患者留取标本、采集时间不当和采集后到送检间隔时间过长、患者及家属对留取尿液标本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是影响尿液标本质量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原因,科室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整改措施。通过整改措施的落实,尿液标本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护理因素对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琼芬 《护理研究》2005,19(21):1883-1885
从对病人交代不详细、采集方法不当、采集部位不同或采集血量不够、标本送检不及时以及护士对采集标本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方面介绍了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临床送检标本质量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理工作流程的环环相扣可有效减少标本质量缺陷的发生,而标本质量缺陷严重延误患者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通过对本科标本采集及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标本采集与转运流程进行了有效规范,极大地提高了标本合格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段尿培养是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1】,目前公认的尿路感染诊断标准为单一一种细菌生长且数量大于105CFU/ml【2】,但临床上中段尿培养易受尿液采集培养的容器【3】、采集技术掌握程度【4】、尿标本膀胱停留时间和采集留置时间【5】和尿留取方法的影响【6】。而上述影响因素主要与临床工作中病人、医护人员及送检护工等相关,如何保证中段尿培养标本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在全程质量控制中显的尤为重要。有报道显示70%以上质量问题发生在检验分析前这个环节上【7】。标本不符合要求造成一些医生在评价患者检验结果时,不能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充分考虑这些非疾病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诊断决定,对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及身心的伤害。因此,正确留取中段尿标本,提高尿培养标本的质量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依据十分重要,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液标本采集中护理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 研究护理因素对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影响 ,并寻找对策。方法 分析当前护理工作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有 :对患者交待不详细 ;采集方法不当 ;采集部位不同或采集血量不够 ;标本送检不及时 ;护士对标本采集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结果 采取的对策是正确指导患者做好采集前的准备 ,如禁食、休息、情绪的控制 ,采集中保持正确的体位 ,防止溶血 ,正确扎止血带 ,及时送检标本。结论 实施正确操作 ,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应保证标本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气分析近年来已在国内各医院普及,我院于1989年购置了进口1302型血气分析仪,由于没有重视血气标本的质量,其结果的准确性不高,使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得不到广泛应用。1995年以来,我们开始重视血气标本的质量,血气分析的结果与临床病情及其它生化检查相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标本质量情况调查,了解标本质量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措施,保证标本质量,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对医院一个季度临床检验室的血标本、1个月生化检验室的血标本、某日临床检验室的粪尿标本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检验室的血标本有452份不符合要求;生化检验室的血标本溶血率为0.26%;临床检验科室的粪尿标本送达时间过长的有11个病区,用镊子夹标本造成交叉污染有4个病区,4份标本留取分量不足,1份标本放错容器,1份标本送错检测室.结论 干预措施包括制定各类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规范,加强监督落实.  相似文献   

11.
临床科室中不合格血标本普遍存在,而护士作为血标本采集的主要执行者,因此护理质量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综述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现状,主要管理方法有职业技能专项培训、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项目管理方法、问题式学习模式、标准作业程序、流程管理方法、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品管圈活动、PDCA循环管理法、柏拉图分析法等。认为:近年来各护理专家在血标本检验分析前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已经积极探讨和实践,其管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各有侧重,值得各临床科室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流程再造对血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加强血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利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对分析前血标本质量山现的缺陷,进行观察分析,制定相应对策,再造血标本管理流程并组织实施。结果临床科室对检验满意度达98%。血标本缺陷率由4.9%下降到0.63%,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通过再造血标本管理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责任心,认识到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改进了服务模式,改善医、护、技二者的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验标本采集在检验质量中的影响因素,建立临床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度.方法 2010年7-12月,针对检验标本采集在检验质量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与采用了相应的管理与优化措施.结果 优化后不规范标本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规范前(P〈0.05),由265例次下降为98例次.结论 一个准确的标本检验结果需要护士、患者、检验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多方面参与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标本.  相似文献   

14.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的护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尚华  田秀英 《护理研究》2001,15(6):343-343
标本误差系指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引入的误差 ,这类误差在标本正式检验之前即已存在。目前医院的临床生化血液标本多由医护人员取送 ,环节多 ,时间长 ,加之部分医护人员对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 ,造成分析标本前潜在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这将给疾病的诊断带来错误的判断。现就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结合临床的具体情况做一分析 ,结果如下。1 采血时间、部位和止血带压迫时间及姿势的影响1.1 采血时间和姿势 生化血液标本的采血时间除特殊检验项目或急诊外 ,一般都是于清晨早餐前或进食 12h后抽血且未服药、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住院患者160例不合格血液检查标本的原因,将其分为输液同侧和对侧采血组、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组、有凝块标本和重抽血无凝块标本组、及时测定与放置不同时间标本组.结果 不合格标本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输液同侧和对侧采血检验结果、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检验结果,K、NA、CL、ALT、AST、CK、CK-MB、LDH、PT、APTT、TT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FIB项目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凝块标本与重抽血无凝块标本PT、APTT、TT、FIB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放置2h标本与放置4h标本分别与及时检测标本比较PT、APTT、TT、FIB项目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WHOQOL-BREF生存质量量表对8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①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正常组(P〈0.05)。②〉40岁年龄组及学历低的结核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低(P〈0.01);经济困难患者在环境领域得分较低(P〈0.05);藏族结核患者在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分得分明显低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民族、职业、学历、体质指数及病程是影响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关心、重视患者,关注中老年、低学历、复治及藏族结核患者,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西  李领侠  王妮  张莹  李荣  马淑霞 《护理研究》2011,25(21):1901-1902
实验室质量管理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3个过程。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师选择项目开出检测申请单,直至将检测标本送到实验室的过程,主要包括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转运。分析前过程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归纳起来有:医护人员、病人、运送工人,有人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患者927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该院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仅取决于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与患者的个人背景也有密切的关系.护士在实施护理服务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栋  李越 《护理研究》2004,18(11):2036-2037
检验质量是实验室的生命线,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检验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由临床护理人员掌握的控制的环节。尤其对住院病人来说,从标本采集和留取到检验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护理人员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使检验结果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并协作临床医师分析与解释检验结果,护理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检验标本留取的常识,了解在标本采集前各种影响检验结果的非病理性因素,使标本的采集按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为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在此侧重谈一谈在采集留取血液标本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区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围绕检验科对血标本质量的反馈信息和患者反馈的意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增强血标本管理意识,建立标本采集指南,调整采血时间,强调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制定重新采集标本的流程等,全科护士参与,检验科配合,认真实施,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4.63%下降到1.37%;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7%上升到98.3%;采血技术满意度由87.3%上升到96.8%。结论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能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护士服务意识,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