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共28例小于50岁的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未植骨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观察颈椎旋转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齿状突骨折均维持解剖复位。随访时均行CT三维重建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行颈椎功能位检查,所有患者稳定性良好。初期颈椎旋转功能明显降低,经指导功能锻炼及理疗3个月后,所有旋转功能改善接近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的三维固定效果,能满足年轻患耆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愈合需要,而不需寰枢椎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恢复上颈椎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寰枢椎脱位4例,Ⅱ型齿状突骨折17例)施行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7~32个月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本院2007年8月~2011年2月,选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共18例,对其采用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以及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经X射线、CT复查示螺钉无松动,无断钉,均获得骨性融合。1例螺钉偏内致左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1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余螺钉位置良好,无脊髓、椎动脉损伤。3例术中在行寰椎后弓下方操作时损伤静脉丛,但无临床影响。4例骨折脱位完全复位,1例不完全复位;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5例D级均恢复至E级,13例E级无变化;患者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均完全恢复,旋转功能稍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为短节段固定,直视下置钉、复位,对颈椎影响小,寰枢椎的稳定性良好,提高了植骨融合率,脊髓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全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捧断裂,3~6个月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获植骨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新安  丁江平  马超  何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65-2467
目的 探讨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上颈椎不稳69例患者,其中34例行经前路C2~C3椎体次全切、椎管扩大髂骨植骨内固定术,24例行经颈椎后路C1~C4椎侧块螺钉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5例行经前路齿状突骨折切开复位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4例行经后路Aporfix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C2~C3椎体结核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2~3个月.结果 6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21例患者骨折及植骨处均获骨性愈合,未见有内植物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脊柱稳定性丧失的上颈椎不稳,手术治疗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不稳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5例6岁以下幼儿寰枢椎不稳症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并自体髂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术后CT扫描了解螺钉固定等情况,及分析术前术后JOA变化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个月JOA改善率为60%~98%(平均88.7%)。术后1年JOA改善率为68%~99%(平均92.1%)。术后复查提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无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幼儿寰枢椎不稳的螺钉后路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手术操作安全可行、内固定坚强牢靠。  相似文献   

7.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定患者24例,采用寰枢椎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共置入螺钉96枚。结果JOA评分:术前平均8.5分,术后平均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例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复位满意,20例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定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后路颈椎弓根钉系统+颈椎全椎板减压治疗颈椎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颈椎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行一期经后路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板切除减压+小关节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良好复位、固定,共置入550枚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及CT显示除15枚螺钉发生偏移外,其余535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随访12~45个月,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未发现断钉、断棒、脱钉现象。结论一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是治疗急性颈椎及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8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10~22个月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Ⅱ型Hangman骨折经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椎旁植骨融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18例Ⅱ型Hangman骨折患者实施C_(2-3)颈椎椎弓根-侧块钉棒内固定和椎旁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0.5~38个月。C_2椎弓根骨折愈合,椎旁植骨融合,椎体无滑移,内固定无松动,无上颈椎失稳、鹅颈畸形和轴性疼痛等,颈部功能满意。结论Ⅱ型Hangman骨折经后路C_(2-3)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能获得满意的稳定效果,术式可靠,C_3给予侧块螺钉固定,为C_(2-3)结构稳定性丧失节段提供了良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5月—2009年3月治疗齿状突骨折7例,其中AndersonⅡ型骨折6例,5例新鲜骨折,1例陈旧性骨折(伤后8个月)。齿状突矢状位纵行粉碎骨折1例;行颌枕带牵引复位满意后,5例行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1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1例仅行Halo-vest架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受到随访,随访期7~2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经CT三维重建或拍X线片证实新鲜齿状突骨折3~6个月愈合;后路手术者5个月时证实获得骨性融合;齿状突矢状位纵行粉碎骨折患者6个月时愈合。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齿状突骨折的类型以及病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脊柱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类型,将其分为爆裂骨折、压缩骨折、骨折脱位、多节段脊柱损伤。对骨折脱位和爆裂骨折患者行两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有3例发生损伤处再次移位,行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并未发生此现象。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发生螺钉断裂、松动显著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论有脊柱骨折位移患者,在损伤椎体中的上下椎体部位多采取两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显著减少术后发生位移。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脊柱损伤的治疗中,有着极为显著的意义,能减少螺钉松动和断裂情况,对脊柱稳定性维持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对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从2006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且均是本地居民,在手术前对21例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8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7分,平均得分为(15.5±1.2)分。和患者入院时的评分结果对比提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很好的解决了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困扰,能长期维持颅颈区稳定性,具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路术式治疗高位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我院2006年-2010年高位颈椎损伤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3~62岁。其中,齿状突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4例。本组采用经颈前入路松解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4年,本组通过高位前入路显露完成内固定置入,无1例舌下神经、颈动脉分支、颈动脉鞘和喉上神经损伤以及咽后壁损伤,对术后颈椎生理旋转功能影响较小,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神经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采用经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关节脱位能明显改善高位颈椎的稳定性,固定确切,不影响c1、c2活动,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目前治疗高位颈椎损伤手术方式众多,各有其优点及缺点,选择不一样的术式需根据患者损伤特点及是否椎体间脱位,严格把握适应症,在解除症状的前提下给予稳定固定和不影响关节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X线监测下行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结果随访6~33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结论齿状突骨折应用中空螺钉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恢复的效应。方法选取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外伤性胸腰段椎骨骨折患者153例。患者麻醉后常规植入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如无神经损伤直接取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行后路植骨融合术。若有神经损伤,则先行椎板开窗探查,若骨折块已复位,同上行后路植骨融合。骨折块未复位或复位不理想,则需进一步减压;若经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后仍有明显压迫,则需通过咬除一侧椎弓根行骨折脊椎次环状减压术。对减压后缺损较大者,同时行椎间融合加椎体内植骨,对骨折脱位者从后路经椎管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153例均未发生定位错误,无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滑脱,无感染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AF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力强,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的高度并纠正成角畸形,提示在良好复位基础上的坚强固定与确实有效的植骨融合是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以来收治的9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C2-3椎弓根螺钉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12-38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复位良好。无动脉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1例术前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恢复至E级。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可获得骨折即时复位,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