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误诊原因。方法 观察291例外单位诊断为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会诊切片并作出诊断。结果 原诊断与会诊诊断一致的有61例(20.96%),不一致的230例(79.04%),不少有类宫颈上皮内瘤变样改变的病变如修复性上皮,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萎缩等常被误诊为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结论 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时应综合观察上皮细胞的密度和分化,排列极性,核特征以及核分裂活性等改变,避免过诊断或诊断不足。  相似文献   

2.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内容。将冰冻病理检查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弥补术前活检取材表浅的不足,进一步判断宫颈病变程度,排除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同时评价锥切标本内外缘情况,保证术式达到足够的边界和深度。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若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具有同样准确的诊断价值,可为术中提供必要且准确的信息,进而可促进传统的二次手术治疗模式向一次手术治疗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阴道上皮内瘤变是包括阴道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一组病变,是一种少见的阴道浸润癌癌前病变,与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率较低。阴道上皮内瘤变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肉眼观察阴道黏膜基本正常,诊断主要依据辅助检查。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的三阶梯诊断程序一致,常在宫颈癌筛查的第二阶段阴道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常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近年来随着阴道镜应用的普及和提高,阴道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明显增加。阴道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主要依据病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Ⅰ级病变可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密切随访即可,但对于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应重视随访。阴道上皮内瘤变Ⅱ~Ⅲ级公认为癌前病变,一旦确诊需积极治疗,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放疗。但至今尚无统一的临床诊疗标准方案,每种方法都有其利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性感染引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为主。手术的治疗效果确切,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术后并发症,如早产、低体重儿等。因此,药物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潜在的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目前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20023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戴钟英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是一组与子宫颈癌密切关联的疾病的统称。对CIN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886年Willams首...  相似文献   

6.
冰冻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官颈癌防治的重要内容.将冰冻病理检查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弥补术前活检取材表浅的不足,进一步判断宫颈病变程度,排除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同时评价锥切标本内外缘情况,保证术式达到足够的边界和深度.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若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具有同样准确的诊断价值,可为术中提供必要且准确的信息,进而可促进传统的二次手术治疗模式向一次手术治疗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LEEP刀对于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寻找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LEEP刀治疗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锥形电极组和环形电极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中缝合止血例数、复发率、有效率。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痊愈。结果: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总有效率为95%。锥形电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缝合止血例数显著少于环形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愈合时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愈及有效率与CIN分级及病变范围显著相关。结论:LEEP刀对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有效,尤其是锥形电极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缝合止血率,且并发症少,受术者易于接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人体肛门、生殖器部位肿瘤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宫颈病变上,关于外阴上皮内瘤变(VIN)、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VIN及VaIN中HPV的分布,有助于理解低级别的VIN及VaIN(VIN I、VaIN I)的性质以及与高级别病变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宫颈细胞学异常病例中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妇科门诊经宫颈细胞学筛查提示异常的患者200例,采用HPV病毒检测,并对所有病人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分析HPV病毒感染与HPV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200例宫颈细胞学筛查异常的患者中,HPV感染患者86例,其中高危型感染59例,低危型感染27例,单一亚型感染26例,多重亚型感染36例,宫颈病变者74例。结论:在宫颈细胞学筛查异常的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且HPV重复感染在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中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而行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宫腔镜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符合者70例(53.8%);不符合者60例(46.2%),其中升级者38例(29.3%),降级者22例(16.9%)。结论宫腔镜电凝辅助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已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改变了既往宫颈上皮内瘤变的3级分类法,将其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两类,其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具有癌变潜能,极易进展,使我国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目前,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常用治疗方式为宫颈冷刀锥切术和环形电切术,一般疗效较好,但仍可能发生术中及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宫颈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肠道损伤等并发症。相关研究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切缘阳性以及绝经状态与术后病变残留、复发、进展等风险密切相关,对宫颈锥切术后不良结局的预测有助于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集中管理,提前预防并及时阻断病变进展途径,降低宫颈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目前,预防性HPV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肯定,对减少HPV感染、预防术后疾病复发疗效显著,但宫颈已有病变者术后接种疫苗的作用效果尚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是指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cervicaldysplasia)及子宫颈原位癌 (carcinomainsitu ,CIS) ,两者的上皮变化性质相同 ,程度不同。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 ,CIN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 ;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 ;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 (或 )子宫颈原位癌。CINⅠ、CINⅡ和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宫颈癌的深入研究及各种有效的筛查手段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宫颈癌患者得以被早期发现,其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年轻化及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伴随而至,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值得引起重视。妊娠不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妊娠与非妊娠妇女患宫颈瘤样病变的风险相似,在妊娠期细胞学异常发生率据报道为1.26%~2.20%,组织学确诊的CIN约0.19%~0.53%[1]。Palle等[2]报道在21850名妊娠妇女中,宫颈细胞学异常占1.4%,CIN占0.7%,宫颈浸润癌占0.9/万。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约86%为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LR4、5、9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病理石蜡切片中TLR4、5、9表达情况。结果 TLR4、5、9在宫颈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均有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TLR4、5、9的表达逐渐增强,正常宫颈〈宫颈低度病变〈宫颈高度病变〈宫颈癌(P〈0.05)。结论 TLR4、5、9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宫颈TLR4、5、9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的临床意义、进一步处理措施以及HPV检测的分流作用。方法 对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的12 6例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学检查及HPV检测。结果 细胞学检查中不能明确意义者7 94 % ,倾向于良性反应性改变者74 6 0 % ,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17 4 6 % ;②阴道镜下,倾向于良性反应性者多表现为正常转化区(44 6 8% ,P <0 0 0 5 ) ,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以醋酸白色上皮最多见(36 36 % ) ,但与其余各种阴道镜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宫颈组织学检查发现宫颈癌4例(3 17% ) ,高度病变8例(6 35 % ) ,高度病变及宫颈癌均出现于倾向于上皮内瘤变一组。④HPV的检出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上升(P <0 0 0 5 )。结论 对于ASC患者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其中不明意义的、倾向于上皮内瘤变者或HPV检测阳性患者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其余可用宫颈细胞学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与液基细胞学(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VAIN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该疾病的发生与TCT、高危型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120例患者中,≥42岁患者发生VAIN的占比均明显高于<42岁者;HR-HPV感染阳性者共计106例,占比88.33%,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ISIL)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的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VAIN级别的提升,TCT诊断级别也不断提升;在VAIN患者中,有78.33%的患者出现宫颈病变(94/120),患者的VAIN级别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升高。结论 VAIN的发病与年龄存在密切的关系,其病情严重程度与TCT、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级别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上皮生物学理解的不断深入,单纯依赖组织形态学阐述宫颈病变临床行为的时代已经终结。该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命名系统、内在涵义不断变化的基本名词和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为宫颈病理学添加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步演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CIN Ⅰ为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为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Ⅲ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首要因素.有性活动的女性宫颈HPV感染非常常见,一般情况下仅引起良性的临床病变,80% ~ 90%为一过性感染,可以在两年内被免疫功能正常的机体自动清除.  相似文献   

19.
Stathm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athmin/oncoprotein18(Op18)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52例宫颈癌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结果:用免疫组化检测Stathm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3.85%、84.62%。正常宫颈组织组分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正常宫颈组分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鳞癌组及宫颈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分别与宫颈鳞癌组及宫颈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hmin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Stathmin在宫颈癌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宫颈病变门诊就诊的43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细胞学诊断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癌细胞(SCC)及不典型腺细胞(AGC),经活检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Ⅱ(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比例分别为30.7%、67.5%、43.3%、89.0%、100.0%、33.3%。ASCUS的病例中50.9%经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阴道镜检查为正常、LSIL、HSIL、浸润癌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67.3%、31.4%、79.0%、75.9%。初次阴道镜检查可能低估了32.8%(62/189)的HSIL及42.0%(34/81)的浸润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符合者150例(76.5%),锥切术后确诊宫颈浸润癌39例。结论:对筛查结果有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可以有效地检出宫颈病变;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及进一步排除浸润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