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脐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预测胎儿生长迟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脐动脉及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比值),在孕24~30周预测IUGR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研究,对118例IUGR高危孕妇,测定脐动脉及子宫动脉S/D比值,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18例中有20例发生IUGR(IU-GR组),新生儿体重正常者98例(正常组)。IUGR组的脐动脉及子宫动脉S/D比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0.05)。脐动脉S/D比值预测IUG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0.0%,83.7%和50.0%,Cohen′skappa指数(Kappa值)为0.51。子宫动脉S/D比值预测IUG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40.0%、84.5%和34.8%,Kappa值为0.23。结论:脐动脉S/D比值可作为早期筛选IUGR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IUGR脐血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内分泌因素的角度对胎儿生长发育及其异常进行研究,以探讨IUGR与脐血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伴有IUGR的孕妇22例及正常孕妇38例,于分娩时抽取脐血,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测定EGF水平,同时测定胎儿体重与胎盘重量,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正常体重儿(3409.1±284.79g)组的脐血EGF水平(624.64±73.90μg/L)明显高于低体重儿(2403.3±277.41g)组(217.90±54.52μg/L)(P<0.05);IUGR组胎盘重量354.3±92.64g亦明显低于正常组的542.1±78.32g(P<0.01)。结论:脐血中低EGF水平是IUGR的相关因素之一,对妊娠过程中EGF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IUGR病因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PGE2与胎儿胎盘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PGE2 )对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孕妇胎儿胎盘循环的调节作用。 方法 在50例足月正常孕妇(对照组)及37例妊高征合并IUGR孕妇(妊高征组)中,利用共焦点激光扫描显微镜测定了PGE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游离钙离子(Ca2+ )i动态变化的影响,同时用放免法测定了其脐静脉血中PGE2浓度。 结果 PGE2 使两组HUVEC中(Ca2+ )i上升, 脐血中PGE2 值在妊高征组为5.4±0.6 pg/m l与对照组的15.3±1.2 pg/m l相比,显示有意义的低值(P<0.05)。 结论 PGE2 可能为胎儿胎盘循环的血管扩张因子;妊高征组脐血中PGE2 浓度降低使胎儿胎盘血流阻力增加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时胎盘病理改变与母血及脐血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997年11月~1998年10月38例妊娠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组)及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分娩后的胎盘及胎儿附属物进行分析。用隔还原显色法测定母血及脐血NO水平。结果IUGR组中26例有胎盘、脐带病理改变(68.42%)。主要表现为绒毛发育迟缓及绒毛炎;对照组中5例有胎盘病理改变(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IUGR组中母血及脐血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IUGR组中26例胎盘病理改变明显,其母血及脐血NO水平低于胎盘无明显病理改变者(P<0.05,P<0.05);两组脐血NO水平均高于母血NO水平(P<0.01,P<0.05),两组脐血与母血NO水平均有相关性(r=0.5475,r=0.8506);脐血NO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在IUGR组未发现明显相关性(r=0.2838)。结论IUGR时,胎盘发生明显病理变化,导致母血及脐血中NO的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Q  Yang X  Wang L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11):664-66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正常非孕妇女15例(对照组)、足月正常体重儿40例(正常体重儿组)、IUGR儿40例(IUGR儿组)、巨大儿25例(巨大儿组)的母血清、脐血清及羊水中EGF浓度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以上各组胎盘及胎膜上EGF受体(EGFR)进行测定。结果各组母血、脐血及羊水中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UGR儿组母血、脐血及羊水中EGF浓度低于正常体重儿组,差异有显著性。巨大儿组母血、脐血及羊水中EGF浓度与正常体重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IUGR儿组胎盘及胎膜上EGF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组(P<0.01),巨大儿组胎盘上EGFR表达高于正常体重儿组。结论EGF及其受体与IUGR的发生有关,在妊娠后期测定母血及羊水中EGF浓度,对评价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胎儿生长迟缓与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迟缓(IUGR)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30例正常孕妇血清的ACA。同时对IUGR合并ACA阳性产妇产后胎盘进行免疫荧光检查,了解其结构改变。结果:正常孕妇ACA阳性发生率为2.70%,其中IUGR发生率15.28%,ACA阴性的孕妇IUGR发生率为1.77%,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新生儿ACAIgG阳性5例,胎盘免疫荧光检查发现胎盘组织均出现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和补体阳性着色。结论:ACA阳性是IUGR发生的病因之一,ACA检测给IUGR的病因诊治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7.
Wu L  Liu B  Yu S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26-28
目的 搪塞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时孕妇血清、脐血和羊水中生长激素、胰岛素及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和因相微球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足月妊娠42例(正常组)和足月妊娠IUGR23例(IUGR)组)孕妇血清、脐血和羊水中生长激素、胰岛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 IUGR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生长激素显著下降,脐血和羊水中胰岛素水平与正常组比较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院对7487例孕妇使用ELISA检测,发现CMVIgM阳性者174例,阳性率为2.35%。对CMVIgM阳性孕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人脾转移因子治疗。CMVIgG阳性者重复检测CMVIgG,产后取脐血测CMVIgG及IgM,其中73例新生儿作了尿CMVPCR检测。脐血CMVIgG阳性率为98.6%,CMVIgM阳性率为4.9%,新生儿尿CMVPCR阳性率为37%。随访55例新生儿,22例有CMV感染体征。结果示治疗组孕妇CMVIgM阳性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受影响新生儿尿CMVPCR阳性率及有新生儿CMV感染体征者均比对照组为低(P<0.025及<0.01),故转移因子治疗妊娠期CMV感染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总结1994年5月~1996年4月高龄初产妇妊高征患者40例,并以正常高龄初产妇5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孕晚期孕妇及脐血清中LPO及SOD含量的变化。高龄初产妇妊高征孕妇血清LPO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血清SOD水平明显降低(P<0.001),并随病情的加重,血清LPO水平升高及血清SOD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但两组脐血清LPO及SOD水平比较,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1及>0.05)。妊高征组IUG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提示妊高征的发病与IUGR的发生与孕妇血中高水平的LPO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胎盘产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胎儿唐氏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妊娠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病例组)和131例妊娠正常胎儿孕妇(对照组)的外周血、羊水及脐血中AFP、uE3和β-hCG水平。结果:病例组孕妇外周血、羊水和脐血中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uE3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β-h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孕妇外周血中AFP、uE3、β-hCG可用于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胎盘产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胎儿唐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妊娠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病例组)和131例妊娠正常胎儿孕妇(对照组)的外周血、羊水及脐血中AFP、uE3和β-hCG水平。结果:病例组孕妇外周血、羊水和脐血中AFP水平均低对组(P〈0.05);uE3水平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β-hC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87例妊娠晚期及29例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同时对其中36例孕妇及109例正常非孕妇女(正常对照)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妊娠晚期妇女sIL-2R水平及Ts细胞(CD_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214600±70400U/L比162100±841D0U/L, P<0.01及37.6%±5.3%比31.3%±7.0%,P<0.01。妊娠妇女Th细胞/Ts细胞(CD_4/CD_8)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1.2±0.2比1.5±0.5,P<0.01)。但总T淋巴细胞(CD_3),CD_4,细胞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64.1%±7.3%比66.0%±9.9%,P>0.05及44.1%±5.8%比43.8%±9.O%,P>0.05。相关分析表明孕妇sIL-2R水平与CD_3、CD_4、CD_8细胞及CD_4/CD_8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032,0.2077,0.1037及0.1214,P均>0.05)。提示: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sIL-2R的变化对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作用,sIL-2R可能是促进胎儿正常生长的重要介质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脑和脐血流预测胎儿生长迟缓的作用。方法:应用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测84例正常妊娠晚期胎儿和31例胎儿生长迟缓(IUGR)胎儿脐动脉(UA)搏动指数(PI)、大脑中动脉(MCA)PI和UAPI/MCAPI比值。结果:IUGR胎儿MCAPI显著小于正常胎儿(P<0.01),UAPI和UAPI/MCAPI比值明显高于正常胎儿(P<0.01)。以二个标准差作为截止点水平,MCAPI、UAPI和UAPI/MCAPI比值预测IUGR的敏感性分别为80.64%、70.96%和87.09%;特异性分别为94.05%、88.90%和97.61%。结论:UAPI和MCAPI可预测IUGR。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肠外营养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肠外营养组),对照组30例(复方丹参组)。测定用药前、后孕妇的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及新生儿体重。结果:肠外营养组孕妇的测定指标及胎儿、新生儿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加孕妇全面均衡营养供给,能够有效地治疗IUG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孕妇在SLE稳定期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可溶性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4例SLE稳定期(仅服用小剂量激素)的患者妊娠时(SLE+NP组)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进行检测,同时用固相酶联反应法(ELISA)检测其SIL-2R。并以18例稳定期SLE未孕妇女(SLE组)、20例正常未孕妇女(NNP组)和20例正常孕妇(NP组)作对照。结果:SLE+NP组的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CD4+)细胞数量较其他3组有明显下降(P<0.01);CD4+/细胞毒性-抑制性T细胞(CD8+)值,SLE+NP组较SLE组和NNP组有显著下降(P<0.01),NP组也有下降,SLE+NP组和N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NK细胞数在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NP组SIL-2R有明显增高(P<0.01),其他3组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SIL-2R和CD4+细胞数量变化可能对判断稳定期SLE孕妇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胎儿生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171例产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164例,根据出生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大于胎龄儿(LGA)组:产妇77例、新生儿64例;适于胎龄儿(AGA)组:产妇59例、新生儿59例;小于胎龄儿(SGA)组:产妇35例、新生儿43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FⅠ的浓度。结果母血中IGFⅠ浓度均高于脐血,两者间存在浓度梯度(P<0.01);母、脐血中IGFⅠ浓度随孕周增加,至39~40周达顶峰;33~40周间除SGA组外,血中IGFⅠ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0.91~0.98);SGA组母、脐血IGFⅠ浓度与AG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结论母、儿的IGFⅠ分泌系统相对独立。IGFⅠ是调节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脐血流A/B值对重症妊高征围产儿监测的意义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4例重度PIH患者,按围产儿预后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后者包括死胎、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5分者,两组孕妇年龄、PIH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而围产儿预后与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关系密切(P<0.01),与PIH发病孕周也有关(P<0.05)。脐血流测定结果表明:①A/B≥3者25例,占总数的56.8%,其中异常组18例,并全部呈异常高值。②25例SGA中22例A/B值≥3;如按A/B≥3估计IUGR,其阳性预测值为88.0%(22/25);阴性预测值为84.2%(16/19)。③脐血流A/B值与孕妇发生PIH的孕周及围产儿死亡率有关,<24周发病组,10例A/B值均>4,围产儿死亡8/10例(80%);而>32周发病组,10例A/B均<3,新生儿全部存活。④AEDV者10例,该10例妊高征均发生于<32周组,围产儿死亡9/10例(90.0%)。  相似文献   

18.
p53、bcl-2和bax基因表达与IUGR胎盘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患者的胎盘细胞凋亡,以p53、bcl-2和bax相关性。方法:收集IUGR 20份和正常足月分娩12例的胎盘组织,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其胎盘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IHCA)检测胎盘组织中p53、bcl-2和bax基因表达。结果:①正常和IUGR胎盘组织中均可见凋亡细胞,但IUGR胎盘中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为16.7~68.31,明显高于正常胎盘中的9.2~30.4/高倍视野(平均20.67/高倍视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IUGR 20例胎盘组织中均有bax过表达(40%~90%),高于正常组织(10%~40%),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正常及IUGR胎盘组织中均未见bcl-2表达;④p53在IUGR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为50%~80%,而在正常组织中为55%~80%(P>0.05);⑤IUGR20例胎盘组织中细胞AI与bax的表达呈正相关,与p53表达无关,bax与p53之间无相关性。结论:①正常孕妇和IUGR患者胎盘组织中均有细胞凋亡,但IU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孕妇外周血及其脐血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SCE)频率 ,探讨PIH的病因以提高PIH的检测水平。方法 采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SCE)法和放免法分别对 2 1例PIH病人和 15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的外周血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脐血SCE频率的测定。结果 PIH组外周血和脐血SCE频率分别为 (6 11± 1 2 9)次 ,(5 98± 1 38)次 ;对照组分别为 (3 45± 0 71)次 ,(3 16± 0 5 7)次。其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PIH组外周血和脐血SCE频率皆异常。结论 PIH与遗传DNA物质损伤有关 ,SCE频率可作为一项诊断、预测PIH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妊娠期骨代谢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不同妊娠期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游离钙(Ca〕、骨型酸性磷酸酶(TR-ACP)及碱性磷酸酶(ALP),并与非妊娠妇女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对照组、妊娠早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及新生儿组游离Ca分别为1.16±0.07、1.13±0.07、1.09±0.11、1.25±0.06mmol/L,并随孕周增加而明显下降。新生儿组游离Ca值显著高于妊娠晚期组(P<0.01)。提示:胎盘逆浓度主动转运游离Ca,同时TR-ACP、ALP活性随孕周增加而升高,说明孕妇骨代谢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