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腔双氧水声学造影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腔双氧水声学造影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症舒咸欢杨慧东孙继和李振燕梁志宁董霖杨一燕段振玲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于肌壁内的良性病变,B超下声象图表现有一定特征,但B超诊断此症的准确率较低。为此,我们观察了2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宫腔双氧水声学造影时宫壁病灶区...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症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2],但其临床漏诊率甚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6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提高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一、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的...  相似文献   

3.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诊断子宫腺肌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众所周知,如果不切除子宫行病理学检查,很难确诊腺肌症的存在,人们一直在寻求应用辅助检查协助诊断腺肌症的方法。应用X线、B超及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子宫腺肌症早有报道,随着妇科内镜技术的发展,也有借助宫腔镜诊断腺肌症的报道。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和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和诊治研究进展周应芳,麦永嫣,郑淑蓉子宫腺肌症,以往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已将其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现已成为妇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妊娠情况。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有40例患者实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开腹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另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实行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少,有58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52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改善,42例不孕患者经手术后17例患者妊娠成功。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情况,提高其术后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症3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分析近年来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1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8例子宫腺肌症占我院同期妇科住院人数的5.7%、妇科手术子宫切除的20.9%。术前痛经者217例(68.2%),月经过多者132例(41.5%);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92例,诊断符合率为60.4%,B超诊断符合率为60.5%,血CA125测定阳性率为72.3%。除2例行腺肌瘤剔除术外,全部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其中33例术前曾使用内美通、丹那唑、米非司酮、雌孕激素类及雄激素等治疗达3个月以上,80.0%痛经明显缓解,但75.0%患者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痛经即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腺肌症痛经均有效,但停药后腺肌症患者痛经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症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将近年来有关孕产次数、体内性激素水平、免疫机制以及间质成分的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剖宫产、人工流产等相关宫腔手术操作的增加,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逐渐演变为困扰育龄期女性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对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通过子宫全切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避免疾病反复,但对有保留子宫欲望及生育要求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将对子宫腺肌症的保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谭鹰 《生殖与避孕》2009,29(7):484-486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15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mg/d,qd×3个月,对照服药前后症状,体征改变和激素水平,肝肾功能改变,B超检查子宫病灶改变情况和子宫内膜改变情况,停药后作定期随访。结果:经口服药物一疗程后,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缓解,超声检查显示子宫病灶明显缩小。服药期间雌、孕激素水平有轻度改变,肝功能可出现轻度异常,停药后自然恢复。停药后检查,部分病例子宫内膜有增生改变。结论: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良好,可减少手术几率,用药的主要副作用是子宫内膜有增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患者43岁。因发现下腹包块4^ 年进行性长大1^ 年伴腹痛20^ d于1997年3月18日收入院。月经初潮17岁,周期40^ d,月经期2~3d,量中等,IMP 1997年2月18日,无痛经史。20岁结婚,G3P1,足月顺产。入院前4^ 年患者偶然发现下腹有一约鸡蛋大的包块,质硬、活动度小、无压痛,未予重视。入院前2^ 年因停经2^ 月在当地医院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腹探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1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34例术后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症状及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发病年龄35 ̄44岁的占62.69%,经B超确诊85例,占64.43%,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42例,占31.34%,单纯腺肌病92例中,痛经88例,占95.65%;月经紊乱52例,占56.62%。提示:临床症状、重要体征、B超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危险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危险性 ,为临床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标本的子宫体下切缘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子宫体下切缘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切缘阳性 )的发生率为 12 %。切缘阳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肌层最大厚度、临床症状以及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切缘阴性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但切缘阳性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宫体纵形长度明显小于切缘阴性者 (P <0 .0 5)。结论 :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病程较长 ,病变弥漫、痛经明显且时间较长、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子宫体下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 ,手术时切口过高是子宫体下切缘阳性的直接因素。子宫腺肌症患者如年龄较大同时存在高危因素 ,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 ,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切口位置应尽量低 ,而且应对子宫体下切缘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子宫腺肌病误诊原因探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116011)葛琴1)吴玲2)关宏伟3)郝晓明1)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术前误诊率较高,本文对3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进行误诊分析,并就其B超声像图特点作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4.
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过程中发现早孕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  邵敬於 《生殖与避孕》2007,27(12):802-803
<正>子宫腺肌症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妇女不孕的重要病因。近年来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内异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经治疗后受孕的报道也很多,但是在治疗内异症过程中受孕的病例还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用GnRH-a治疗腺肌症过程中受孕的病例,对患者用药后的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妊娠结局进行了随访,探讨了药物对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的可能影响,以及防止治疗过程中受孕的措施,对于今后类似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CA_(125)测定及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腺肌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清 C A125 测定及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对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1 例子宫腺肌病( 腺肌病组) 和29 例子宫肌瘤( 肌瘤组) 患者,术前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 C A125 水平, 并用3 % 双氧水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12 例正常妇女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组血清 C A125 阳性率分别为87 .1 % 、10 .3 % 、8 .3 % ,均值( 珋x ±s) 分别为105 .71 ±68 .82k U/ L、13 .14 ±12 .99k U/ L、11 .83 ±9 .91k U/ L。腺肌 病组 C A125 阳性 率及均值均 明显高于 其他两 组( P< 0 .01) 。宫腔双氧水造影显示,24 例腺肌病病人阳性率为77 .42 % , 而肌瘤组和对照组均为阴性结果。两种方法结合分析, 敏感性可提高至96 .77 % , 准确性提高至93 .05 % 。结论:血清 C A125 测定及宫腔双氧水造影对于子宫腺肌病有辅助诊断价值,两者结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子宫腺肌症(AM)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同时合并EM和AM不孕患者(研究组),338例EM非AM不孕患者,39例AM非EM不孕患者,419例非AM非EM不孕患者(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情况。结果:39例同时合并AM、EM的不孕患者,占同期内异症不孕手术者的10.34%,占同期腺肌症不孕手术者的50.0%。两组的年龄、孕产次、不孕类型、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方面无显著差异;研究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异症IV期患者17例(43.59%),显著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P0.0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13例(33.3%),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局灶型腺肌症与弥漫型腺肌症间内异症各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M可协同AM共同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与其他不孕手术相比,疾病程度重、手术难度大等,术前应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高,诊断及治疗困难,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子宫腺肌病病因学的研究特别是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如今无创的影像学技术已用于诊断子宫腺肌病。文章重点分析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及指标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优势及不足,以帮助妇科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症(ADM)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均以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功能异常为特征.磁共振等影像检查为发现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提供了有力证据,并对ADM的组织学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子宫内膜肌层功能失调综合征”的提出,对正确理解ADM及EMs的发病机制有很大帮助,并解释了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与ADM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病例分析:患者,女,31岁,孕足月要求住院分娩,于2010年8月2日11点30分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10月27日,预产期2010年8月4日,患者停经二月确诊早孕,孕期定期产检,孕7~8月各发作腹痛一次,均行保胎治疗成功,既往有痛经史,曾在北京地坛医院确诊为子宫腺肌症,曾于2003年孕5月自然流产,2004年孕8月死胎,入院时查体T36.7℃,BP100/70mmhg,R20bpm,P80bpm,心肺(-),肝脾(-),产检:腹围92cm,宫高32cm,LOA,胎心132次/分,头先露,高浮,内诊宫口未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