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肌病)之一[1].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较大的影响,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状不仅影响脑血疾病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康复.因此,在对脑血管病患者抑郁症状的预防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现将抑郁患者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为了解除急性期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康复,恢复器官和肢体机能。方法 向患者宣传治疗脑血管疾病不断发展的知识和不良心态对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影响以及通过耐心精心的医疗护理稳定患者情绪。结果 能较好地解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稳定心情。结论 适当地心理护理能有效地促进急性期脑血管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展开有效的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 对入住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对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良好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至关重要,尤其要采取有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提高康复的效果,增强患者信心和康复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状态,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该类疾病具有预后效果不佳、易留后遗症等特点,这使得患者及其家属都很难面对这一事实,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纳入行程,以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VD)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目的 讨论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意识障碍患者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常规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患者着凉,而并发呼吸道感染;定时进行通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病房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徐金娟  李彩文 《河北医学》2005,11(2):180-18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乳腺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而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转归。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尤应重视心理护理,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4年8月收治乳腺癌患者36例,针对各期情感障碍,实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为(30.24±3.26)和(42.01±5.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1±5.75)和(45.89±6.7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消除或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科是脑血管病专科,通过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观察护理,体会到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加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3.
王旭芳 《黑龙江医学》2011,35(11):873-875
目的 通过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其对脑卒中患者并发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患者在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24 h 后进行早期心理护理措施.入选时和干预后1个月,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方法、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入选时,两组患者脑卒中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特有的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和症状,去掉不良的行为方式,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倾听、鼓励、安慰、解释、保证与暗示等方式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心理护理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结论:心理护理是情感障碍精神病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及HAMD评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为临床制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6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身体恢复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常明凤 《当代医学》2011,17(35):117-1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实施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及自 卑心理的变化.结果 心理护理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其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及自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助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血管疾病患者 (CVD)的心理障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 ,SAS)作为评定标准 ,对 10 0例CVD患者为观察组及 5 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 CVD患者抑郁、焦虑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SDS积分 :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 ,有偏瘫高于无偏瘫 ,完全性偏瘫高于不完全性偏瘫 ,出血性大于缺血性 ,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 0 .0 1) ;男女及病程间抑郁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AS积分 :≥ 5年者高于 <5年者 ,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 ,有偏瘫高于无偏瘫 ,完全性偏瘫高于不完全性偏瘫 ,出血性大于缺血性 ,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0 .0 1) ;男女间焦虑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VD患者常伴随抑郁和焦虑症状 ,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心理干预 ,可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今世界疾病谱和死亡率排行顺序发生改变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同时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象和方法一、对象选择 1999年 1~ 12月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5 4例。除外意识障碍、失语等 ,生命体征稳定。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2 4例。年龄 33~ 6 8岁 ,平均 (5 4 .4 0± 9.5 8)岁。文化程度 :高中及高中以上者 34人 ,初中及初中以下者 2 0人。均无阳性精神病家族史及个人史。1.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