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建立杜仲药材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杜仲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制定杜仲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 C18(250 mm×4.6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计算,并应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法研究.结果 建立了杜仲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并用对照品指认了3个峰.相似度评价表明,20批不同产地的杜仲药材相似度存在差异;聚类分析将20个样品分成A与B两类.结论 杜仲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为杜仲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平  席先蓉  张恩景  张琼  韩双 《医药导报》2008,27(4):376-378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不同产地杜仲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 方法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1%醋酸溶液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1,检测波长277 nm. 结果 根据选择的色谱条件制订了不同产地杜仲药材的指纹图谱. 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更好地控制杜仲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HPLC建立16批瓜蒌药材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瓜蒌进行区分.方法 采集不同产地瓜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进行相似度评价,建立共有模式.以色谱峰信息为数据来源,利用2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综合分析不同产地瓜蒌药材的质量.结果 建立了不同产地瓜蒌...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红花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不同产地红花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红花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红花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仍有少数产地的药材指纹图谱中有明显差别。结论采用RP-HPLC方法控制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用于红花的质量评价切实可行。不同产地红花药材化学组成相似,其相对比例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仙鹤草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为不同产地仙鹤草药材的质量评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仙鹤草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22批虎杖药材为样品,建立了测定虎杖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9个.不同产地仙鹤草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但仍有少数产地的药材指纹图谱中有明显差别.结论采用HPLC方法控制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仙鹤草药材质量评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恩施产杜仲药材水提液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10批恩施产杜仲药材水提,采用Wonda 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确定了12个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10批杜仲药材水提液的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在0.596-0.997,并得出对照指纹图谱。结论:针对恩施产杜仲药材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恩施产杜仲药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7.
石榴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本宏  吴玥  王慧媛  刘敏  黄付伟  张杰  胡先明 《中国药房》2008,19(30):2351-2353
目的:建立石榴皮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考察不同产地石榴皮药材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缓冲盐(含0.1%三乙胺)-水,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40nm;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04A)》计算。结果:确定由12个峰构成石榴皮药材的指纹特征,不同产地的药材均具有这些特征,但是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使指纹图谱的概貌存在一定的差异。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大小与产地有一定的关系。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石榴皮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控制射干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4%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9 nm.结果:15个不同产地射干药材的指纹图谱有14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比较,确定了其中7个峰.结论:虽然不同产地药材指纹图谱具有一定差异,HPLC指纹图谱仍可以用作射干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斑蝥主要成分斑蝥素的含量测定与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药材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科学评价不同产地斑蝥药材及其超微粉体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斑蝥超微粉体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产地斑蝥超微粉体进行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比较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10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并测定斑蝥素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斑蝥超微粉体指纹图谱有较大相似性,但斑蝥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斑蝥药材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别不大。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结合斑蝥素的含量,可为斑蝥药材及其超微粉体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延胡索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的质量差异,为延胡索药材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Phenomenex Luna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甲醇一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9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2004A版”软件比较不同产地炮制与未炮制延胡索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利用对照药材指纹图谱对21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炮制和未炮制延胡索药材指纹图谱稍有不同,分别建立共有模式,相似度较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个别药材质量较差。结论:炮制与否对延胡索药材的化学组成有所影响,但各地延胡索药材质量差异不大,采用RP—HPLC方法分别建立炮制和未炮制延胡索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可用于延胡索的质量评价和品种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杜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色谱柱Agilent XDB-C18(150mm×4.6mm,5μm),乙腈-1%乙酸溶液二元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277nm。结果根据选择的色谱条件制订了盐杜仲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色谱图对盐杜仲中各成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为盐杜仲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芳  刘韶  邓梦如  彭应枝 《中南药学》2012,10(4):257-260
目的 建立杜仲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的GC-MS/SIM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氨基酸含量.方法 杜仲叶采用6 mol·L-1盐酸提取,提取液经BSTFA+ 1% TMCS衍生化后进样,全扫描定性,选择离子监测内标法定量.色谱柱为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μm×0.25 mm),初始柱温为100℃,保持3 min,程序升温8℃·min-1至300℃,保持6 min,分流比为10∶ 1.结果 各氨基酸在相应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在89.6%~106.3% (n=5),RSD在1.7%~6.0%.采用该法对4个不同产地的杜仲叶进行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中含有氨基酸15种,湖北恩施产杜仲叶氨基酸含量较高,为9.95%;重庆长寿产杜仲叶氨基酸含量较低,为5.80%.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杜仲叶中氨基酸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杜仲带腋芽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情况,以及腋芽的生长情况。方法以带腋芽的杜仲茎段为外植体,设计9种不同的培养基配方,为了防止褐化,在23.4℃下培养箱中暗培养,30 d后调查出愈率及腋芽的生长情况。结果 NAA浓度从0.05~0.5 mg.L-1,随着浓度增加,腋芽生长受抑制;6-BA浓度从0.3~1.0 mg.L-1,随着浓度增加,愈伤组织块增大,达到1.0 mg.L-1时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本实验中最佳的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培养基配方为6号培养基:B5+0.5 mg.L-1NAA+0.3 mg.L-16-BA。腋芽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号培养基:B5+0.05 mg.L-1NAA+0.5 mg.L-16-BA。结论本试验的结果对杜仲的生物技术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含有多糖、木脂素、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糖类成分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杜仲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具有降血糖、抗肝纤维化、抗疲劳、抗毒副作用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文对杜仲多糖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杜仲多糖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仲和西伯利亚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The bark and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Eucommiaceae) and "Siberian ginseng" (Ezoukogi inJapanese) prepared from the root bark or stem bark of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arms) have been used as tonic and anti-stressdrug. The extracts of Eucommia showed anti-hyperten-sive, anti-complementary, anti-oxidative, and anti-gastric ulcer effects, and promting collagen synthesis,accelating granuloma formation,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e Siberian ginseng exhibited anti-fatigue,anti-stress, immuno-enhancing effect, CNS activity, andanti-depressive effect. By now, 40, 28, and 10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Eucommia ulmoidesbark, Eucommia ulmoides leavs, and Siberian ginseng,respectively,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Their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were mainly due to lignans andiridoid glycosides.  相似文献   

16.

A new monoterpene, eucommidiol ( 1 ),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Eucommiaceae), together with a known compound 1,4a,5,7a-tetrahydro-7-hydroxymethyl-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methyl ester. The structure of 1 was characterized as 6,6a-di(hydroxymethyl)-3,3a,4,6a-tetrahydro-2H-cyclopenta[b]furan-2-one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including 2DNMR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A new monoterpene, eucommidiol ( 1 ), was isolated from the bark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Eucommiaceae), together with a known compound 1,4a,5,7a-tetrahydro-7-hydroxymethyl-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ic methyl ester. The structure of 1 was characterized as 6,6a-di(hydroxymethyl)-3,3a,4,6a-tetrahydro-2H-cyclopenta[b]furan-2-one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al evidence including 2DNMR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指纹图谱法,对4个不同产地20个批次杜仲叶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ichrom AQ C18色谱柱(250 mm×4.5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与0.1%甲酸的梯度洗脱系统,检测波长323 nm;检测并确定了20个批次药材指纹图谱的14个共有峰,采用二维双指标评价法和PCA统计分析法,统计出杜仲叶组分的分布特点。结果 2号(绿原酸)、3号(咖啡酸)、7号(未知)、10号(未知)组分为显著贡献的主成分组分。结论不同产地杜仲叶样品中指纹组分各异,确定的主组分能显著区别药材的不同产地,可为杜仲叶药材质量的整体控制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天麻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对当归、川芎、牛膝、杜仲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TLC法检出了当归、川芎、牛膝、杜仲特征斑点,天麻素进样量在0.05009~1.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3%,RSD为1.11%(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