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所发生的第二产程延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第二产程延长共133例,其发生率为2.07%.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胎位异常占35.34%,宫缩乏力占19.55%,脐带异常占15.04%,产道异常占8.27%,分别占本次资料的前4位.第二产程延长后伴随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因素者(P<0.05);阴道助产者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及阴道自娩(P<0.05),而伴随胎位异常、宫缩乏力早产、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无上述因素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胎儿窒息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脐带异常、产道异常是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以及阴道助产是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4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为预防新生儿窒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出生的94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早产、胎位异常及羊水异常,分别占27.66%、17.02%、14.89%。自然分娩新生儿与臀位产、胎吸产新生儿相比,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2.157和28.172,P0.001);而与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69,P=0.053)。结论:引发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为早产、胎位异常、羊水异常以及臀位产及胎吸产,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妊娠期保健及产前检查工作,以便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患肺透明膜病(HMD)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2月~1999年12月我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产科临床资料。结果 3172例新生儿中,HMD 98例,发病率为3.09%,其中足月儿8例,占HMD的8.16%;围产期窒息的足月新生儿HMD发病率高于无围产期窒息者;妊娠合并糖尿病共48例,发生HMD 11例,发生率为22.92%,其中足月儿发生HMD 3例,占HMD的27.27%。无糖尿病组共3 124例,发生HMD 87例,发生率为2.78%。产程未开始行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HMD,其发病率高于产程开始后行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者(P<0.05);男婴的发病率高于女婴。结论 做好孕妇保健,防止早产,及早治疗合并糖尿病孕妇,正确处理围产期窒息,剖宫产尽可能在分娩发动后施行,有可能减少HMD的发生,同时不应忽略足月儿的HM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1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资料,采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3进行方差分析。结果:①脐带因素和母亲有妊娠合并症式并发症为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21.7%和20.87%;母亲妊娠合并症或早产为重度窒息主要原因。②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臀助产和产钳助产的窒息发病率明显高于前两者(P<0.05)。结论: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时监护,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高接产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3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0,自引:1,他引:89  
本文就 30 9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以达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的目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头位妊娠分娩 14 4 6例 ,新生儿出生时发现脐带绕颈者 30 9例 ,其发生率为2 1 37%。 30 9例中 75例于临产前或产程初期因有剖宫产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术 ;另 2 34例中 ,12 8例自然分娩 ,未发生胎儿窘迫 ,10 6例在产程中发生胎儿窘迫 (占4 5 30 % )。 30 9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 35例 ,发生率11 32 %。新生儿死亡 1例 ,病死率 3 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PPP)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围生期结局。方法:随访并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07例PPP孕妇和非前置胎盘剖宫产史孕妇3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的PPP发生率为0.354%。107例PPP孕妇中,中央性前置胎盘占60.7%,部分性前置胎盘占30%,边缘性前置胎盘占9.3%。胎盘植入39例,胎盘植入发生率为0.123%。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流产史、居住地、剖宫产史、既往剖宫产医院为三级医院、分娩前经历产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流产史、产次、剖宫产史为PPP发病的高危因素。居住地为城市、既往行剖宫产的医院为三级医院、前次剖宫产前经历产程可降低PPP发生的风险。PPP易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增加输血、子宫切除等风险,延长分娩后住院时间。PPP孕妇分娩的围生儿体重、胎龄均低于对照组,有较高的早产率(57.0%)、新生儿窒息率(14.0%),增加了围生儿死亡的风险。结论:高龄、多次流产、多产次、多次剖宫产史是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既往行剖宫产的医院为三级医院、前次剖宫产前经历产程、居住于城市可降低PPP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1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6年1月至1990年8月145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窒息与孕周、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及与产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同期无新生儿窒息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过期妊娠、前置胎盘等及滞产、早产、胎吸助产、臀助产及臀牵引新生儿窒息率均高.因此,应作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作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并做好产时监护;避免滞产,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如放宽臀位剖宫产指征,避免时严重宫内窒息儿施用胎吸助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对围产期的影响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ICP孕妇115例与同期正常孕妇21967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ICP孕妇发生早产32例,早产的发生率为27.83%;死胎3例,新生儿死亡1例,其围产儿死亡率为3.478%;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并且≥4分者6例,占5.21%;产后出血4例,占3.47%;严重异常脐血流45例,占39.13%。早产率较正常组高(P0.01),新生儿窒息率高(P0.01),羊水污染率高(P0.01),产后出血增多(P0.05),脐血流严重异常增多(P0.01)。结论 ICP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增高了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对于早期疑似该诊断,就应加强产前监护和积极药物治疗,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变化、羊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ICP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妊娠(一次剖宫产史)早产(28+1~36+6周)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阴道分娩的非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100例为对照组1,同时期的瘢痕子宫妊娠早产行剖宫产患者35例为对照组2,对3组产妇分娩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1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入住NICU率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在产后出血量、输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入住NICU率、子宫破裂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产褥感染率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2(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早产患者经阴道分娩子宫破裂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母儿获得较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45例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与孕周:新生儿体重胎方位、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危妊娠如先兆子痫,早产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滞产、异常胎位,产程异常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分娩异常胎盘脐带异常,胎儿及新生儿异常和母体合并症。结论应做好围产期保健,及时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及产时监护。正常处理产程严格掌握产科手术指正,正确选择好分娩方式,熟练掌握新生儿现代复苏技术、积极做好新生儿的复苏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方法 对9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脐带因素为主要原因,占45.56%;臀位分娩窒息率最高,占21.43%:发现胎儿窘迫后有46.88%行剖宫产,40.62%行阴道助产,只有12.50%顺产。结论 正确把握分娩时机,恰当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剖宫产后阴道试产可行性研究。方法一次足月剖宫产史、单胎、头先露孕妇50例进行阴道试产(研究组),与同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产程、产后出血、分娩镇痛率、子宫瘢痕厚度、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7.32±3.62)h,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率63.41%,无子宫破裂发生,B超测子宫下段瘢痕厚度,产前、产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剖宫产9例,6例有指征。结论一次剖宫产,再妊娠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全面评估,谨慎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严密监测产程,可助成功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发生因素以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发生的医源性早产1823例。结果: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源性早产发生率为6.84%,占早产总例数的50.30%。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前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前3位因素,分别占医源性早产总数的26.77%、23.64%、19.53%。118例医源性早产由人为因素造成。剖宫产终止妊娠1598例(87.66%)。结论:医源性早产已逐步成为早产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已成为医源性早产的一大原因,剖宫产是医源性早产终止妊娠主要方式,产科医师应严格选择医源性早产终止妊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足月正常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间的差异 ,及阴道分娩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与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5 6例阴道分娩和 6 2例剖宫产的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取 2ml脐动脉血行乳酸检测。并对阴道分娩新生儿脐动脉血乳酸值与第二产程时间长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组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剖宫产组 (P <0 0 1) ;但阴道分娩中第二产程≤ 45分钟 (10例 ) ,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低于剖宫产组 (P <0 0 5 ) ;第二产程≤ 1小时 (2 8例 ) ,乳酸水平与剖宫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第二产程 >1小时 (2 8例 ) ,乳酸水平高于剖宫产组 (P <0 0 5 )。阴道分娩新生儿乳酸水平与第二产程时间呈密切正相关 (P <0 0 1)。结论 :阴道分娩第二产程 <1小时与剖宫产比较新生儿乳酸值无差异 ;而当第二产程 >1小时 ,则使新生儿乳酸值增高。故对第二产程长应重视 ,并予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初产妇阴道分娩巨大儿时的产程特点以及对母婴的影响,从而合理安排巨大儿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行阴道试产的88例分娩巨大儿的初产妇、60例分娩正常体质量儿的初产妇以及60例择期剖宫产分娩巨大儿的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初产妇中有43例阴道分娩成功,其余45例阴道分娩失败的初产妇主要表现为活跃期停滞,宫颈口开大3~5 cm。阴道分娩失败改行剖宫产不增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论:对于临床上预测为巨大儿的初产妇,若无明显头盆不称,可进行试产。在产程中若出现活跃期停滞等产程异常,需及时改行剖宫产,从而降低巨大儿分娩对母婴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分析我院56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中度窒息50例,占89.3%,重度窒息6例,占10.7%。新生儿死亡3例(5.36%)。胎儿窘迫,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羊水过少、巨大儿等。结论:做好孕检,重点监护高危孕妇,适时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产儿与自发性早产儿的妊娠结局,探讨ICP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3例ICP患者,统计因ICP及其并发症而终止妊娠的早产儿(ICP早产组)的早产率、孕周、儿科住院情况、处理和结局,并与同期自发性早产280例(自发性早产组)进行围生儿结局对比分析。结果:1323例ICP孕妇,发生早产270例,早产率20.41%,其中双胎12例,分娩胎儿282个,经阴道分娩83例,剖宫产187例(69.26%)。与自发性早产组相比: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U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较自发性早产组高(P<0.05)。结论:ICP早产和剖宫产密切相关,医源性提前终止妊娠是早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ICP早产儿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新生儿体重相对增加,给初孕妇正常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分娩时第二产程延长则会导致新生儿窒息及复杂的会阴裂伤,给临床带来很大困难。我院自2003年5月-12月对临床查体,结合B超估计胎儿体重大于3500g而小于4000g的初产妇180例,进入第二产程而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采用了会阴侧切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双胎一胎胎死宫内(SIUFD)后存活儿的预后,探讨不同孕周及绒毛膜性双胎发生SIUFD后不同妊娠结局,并完善SIUFD的监测管理。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SIUFD病例37例(剔除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11例),对SIUF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SIUFD的发生孕周、存活儿的期待治疗时间、发生死亡的原因及不同孕周和不同绒毛膜性存活儿的预后,并电话随访新生儿生长情况。结果:37例SIUFD的发生时间以孕早期多见,占64.86%(24/37);SIUFD发生后期待治疗的时间最短1天,最长231天,平均116天;死亡原因中脐带及胎盘异常造成的占32.43%(12/37),胎儿畸形占8.11%(3/37);存活胎儿早产(分娩孕周小于37周)的有9例,其中最小孕周32周,足月分娩28例;早产、新生儿窒息、急诊剖宫产、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单绒毛膜双胎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同时SIUFD发生孕周>13周时其存活胎儿的早产、新生儿窒息、急诊剖宫产的发生率也大于≤13周的SIUFD。对中、晚孕期发生SIUFD的13例病例存活儿近1年的随访,未发现存活胎儿存在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的有关损伤表现。结论:SIUFD发生后存活胎儿的预后与SIUFD发生孕周及绒毛膜性有关,虽然本研究中暂未发现发生SIUFD后存活儿在单绒毛膜双羊膜中双胎出现比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更高的神经系统不良后遗症,但仍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中的应用。方法:将500例分娩患者分为分娩镇痛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2组患者的总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分娩镇痛组的总产程(6.00±1.50)h,剖宫产率4%,新生儿窒息率0.85%;对照组的总产程(13.00±1.00)h,剖宫产率15%,新生儿窒息率2.0%。2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并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