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
黄普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5(4):831-832
对35例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上腹饱胀、消瘦、进行性贫血较多见;甲胎蛋白阳性率低而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治疗以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效果好;死亡率相对较低,平均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3.
自70年代甲胎蛋白(AFP)问世以来,血清AFP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依据。但部分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始终阴性(<20μg/L),其原因尚未十分清楚。本文分析了原发性肝癌110例,其中AFP阴性30例,阳性80例,探讨两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上的差异,以期指导今后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4.
5.
6.
7.
对20例小肝癌共20外癌灶切除标本作了离体超-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着重探讨小肝癌各种类型回声特征的病理学基础。低回声对应于无坏死的以细胞成分为主的实性组织,等回声和高回声则对应于产生部分坏死的实性组织,随着肿瘤回声强度由低度高。其细胞成分逐渐减少而坏死组织以及纤维结缔组织则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合分析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肝癌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以外科手术为中心 ,自 1988至1996年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2 2 3例。其中男 198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49 6± 10 6 )岁 ,HBsAg( ) 16 3例 ,肝硬变 189例。TNM分期Ⅰ、Ⅱ、Ⅲ、ⅣA、ⅣB分别为 6、5 2、12 5、2 7、13例。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 2 0 7例 ,胆管细胞癌 12例和混合癌 4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率为 1 8% (4 2 2 3) ,5年生存率为 4 3 3% ,其中瘤径≤ 5cm者为5 4 3% ,按根治情况则获病理根治 (81例 )为 6 1 7% ,临床根治 (75例 )为 2 2 0 % ,姑息切除 (2 6例 )为 0 %。获两种根治切除的 15 6例术后 1、3和 5年复发率为 19 8%、 4 8 2 %和 74 6 %。 5 0例肝癌术前行 1~ 5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二期切除 ,5年生存率为 4 0 5 % ,无瘤生存率仅为 2 8 9%。结论 :早期发现小肝癌和大肝癌的缩小后二期切除明显提高了肝癌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 ,但术后复发或转移率还很高。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提取肝癌患者血清中α-FP的方法,且硫酸铵沉淀血清中的α-FP,再经Sephadex G-75,DEAE-纤维素Sephadex G-150层析,得到单一方法学高纯度的α-FP。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水平,对108例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凡肝占位病变虽甲胎蛋白阴性,仍应高度警惕恶性疾患,结合病史,病程发展实验室检查及CT、B超等综合考虑。强调在临床无法除外恶性病变时,应择斯进行手术探查,以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2.
13.
14.
肝癌切除术后甲胎蛋白异质体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同步观察了26例肝癌患者在肿瘤切除术后初期血清AFP和AFP异质体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7例血清AFP异质体随血清AFP转阴而消失,6个月内无1例复发;3例AFP虽未能转阴,但AFP异质体含量明显下降,6个月内亦无1例复发;6例血清AFP含量下降,AFP异质体含量相对恒定,其中4例6个月内复发。我们初步认为,肝癌切除术后在观察AFP含量变化的同时,比较AFP异质体的变化,似能更真实地反映病情。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探讨——附病理诊断1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评价甲胎球蛋白(AFP),B超(US),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CT,MRI,数字减影轿管造影术(DSA)和术中B超(IOUS)对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病理诊断并作AFP,US,CT扫描及部分及其他影像检查的168例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AFP大于正常参考水平(本院正常参考值〈31μg/L)101例(60.1%)〈31μg/L67例(39.9%),按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对6例SC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6例均为单纯型小细胞癌,形态改变一致。瘤组织多数区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少数区呈条索状或假菊形团样,瘤细胞形态为小而圆或卵圆形,大小均匀一致,体积小,胞质稀少或缺如,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深染,无核仁或不显著,核分裂象多见,并广泛坏死。结论 SCCC属于小细胞恶性肿瘤范畴,应与其他多种小细胞恶性肿瘤通过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该病虽少见,但恶性度极高、预后差,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超声显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显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广州邮电医院内科(510080)王增山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查出时多为中晚期而无法根除。随着B型超声波(BUS)的普及和各项检测技术的提高,对小肝癌(≤5cm)的早期发现已成为可能。我院自198...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30例血清甲胎蛋白阴性或低值大肝癌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发现有19例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其中仅2例免疫组化试验甲胎蛋白阳性,此结果提示在肝细胞癌细胞内发生的透明变可抑制甲胎蛋白合成,这可能是导致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阴性或低值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肉瘤样肾细胞癌(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S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组织学检查分为双相性SRCC4例,由癌和肉瘤样成分组成;单相性1例,由差分化的肉瘤样梭形细胞、单核细胞与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组成。5例肉瘤样成分角蛋白阳性,4例波形蛋白阳性。结论:SRCC为高度恶性的上皮性肿瘤,形态特征为癌细胞具有双重分化,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贯声门癌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荣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1):36-39
目的:通过近20年对86例贯声门癌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进一步探讨贯声门癌临床存在的意义。方法:分析贯声门癌的临床表现,手术、转移、组织病理学研究及随访资料。结果:贯声门癌有别于声门上、声门型喉癌T2、T3期。86例贯声门癌做全喉切除术63例,次一喉9例,扩大垂直半喉14例。同期行颈表术47例。>7cm的贯声门癌585,侵4及喉骨架、46%扩展至喉外以及71%的颈转移率。随访结果。5年生存率55.4%,10年29.72%,15年及以上18.925,结论:贯声门癌作为临床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实际, 门旁隙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是导致贯声门癌易广泛扩展和颈转移的原因,对贯声门癌的治疗原则应是在手术同时行选择性颈廓清,术后补充放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