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分别给予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两者联用。从各组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肝中分离出枯否细胞(KC),体外与人肝癌细胞联合培养,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TNF和IL-1含量。从未用免疫制剂的肝癌大鼠肝中分离出KC,体外培养给予IFNα-2b、BCG或两者联用,测定TNF和IL-1。结果显示:IFNα-2b或BOG均促进KC(正常和肝癌大鼠,在体和离体)释放TNF和IL-1,并均以两者联用效果最佳,使KC释放TNF为对照组的2~5倍,IL-1活力提高50%~80%。此结果为联用免疫制剂增强KC抗肝癌细胞的最佳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免疫制剂对大鼠肝枯否细胞数量和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给大鼠以干扰素,卡介苗或两者联用,以墨汁吞噬实验和溶菌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枯否细胞,以图象分析系统测定KC的娄量和面积;同时进行外周血非特异性酶性酯酶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显示:IFN-A,BCG或两者联用后,使溶菌酶阳性和吞噬墨汁的KC数增多,尤以肝小叶周边带为显著;KC面积明显增大;外周血ANAE阳淋巴细胞增多,尤以“弥散型”淋巴细胞增多较显著。上述作用中BCG较IFN-血ANAE阳性淋巴细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和卡介苗对肝癌大鼠单核巨噬细胞释放TNF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素和卡介苗对肝癌大鼠单核巨噬细胞释放TNF的影响,方法:以二乙基亚硝胺(DEM)诱发大鼠肝癌,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分别腹腔注射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用。从各组正常大鼠和肝癌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血单核细胞、肺、脾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体外分别与人肝癌细胞联合培养,以ELISA酶联反应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TNF含量。从未用免疫制剂的肝癌大鼠体内分离出高纯度的血单核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对肝癌患者越来越多地应用免疫治疗,常用的有IFN、IL-2、TNF等。肝枯否细胞(KC)对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的监视作用。本室曾报道济南假单胞菌苗(PJV)能使正常大鼠及肝癌大鼠的KC体积增大,数量增多及抗癌细胞作用增强[1,2]。本实验进...  相似文献   

6.
7.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研究内毒素对大鼠枯否细胞膜结合型瘤坏死因子影响,同时对枯否细胞产生的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也进行了检测作用对照。结果:正常枯否细胞在无任何刺激时也能表达一定数量的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两型肿瘤坏死因子对内毒素的同的反应性提示二者不同的病理及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枯否细胞及其抗肿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鼠肝脏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的细胞特征和抗肿瘤功能。方法:用光学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观察KC的特征,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测抗肿瘤功能。结果:KC具有典型的巨噬细胞的特征,细胞表面的 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活性,以及吞噬功能都很强。正常昆明种小鼠肝脏分离的KC对同种肿瘤细胞介导低 水平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分别用BCG、双歧杆菌或乳杆菌在原位激活后,肝脏KC对相 同的肿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及产生TNF均明显增强。结论:KC对控制肝脏肿瘤细胞生长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给大鼠以干扰素(IFN-A),卡介苗(BCG)或两者联用,以墨汁吞噬实验和溶菌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枯否细胞(KC),以图象分析系统测定KC的数量和面积;同时进行外周血非特异性酸性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显示:IFN-A、BCG或两者联用后,使溶菌酶阳性和吞噬墨汁的KC数增多,尤以肝小叶周边带为显著;KC面积明显增大;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增多,尤以“弥散型”淋巴细胞增多较显著。上述作用中BCG较IFNA明显,尤以两者联用的效果最强。是免疫制剂增强KC抗肝癌细胞作用有关的细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肝内枯否氏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KC)是肝内固有的巨噬细咆(Mφ),也是单核吞噬细咆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首先于1876年由Kupffer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它是人和动物体内最大的吞噬细胞群。KC不仅能非特异性地吞噬和清除血流中各种抗原性异物,而且有特异性免疫应答、抗肿瘤免疫、内毒索解毒、抗感染、调节微循环及物质代谢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实现肝脏的生理功能和各种不同情况下保持机体的自然抵抗力方面均起重要作用。 1 KC的形态和超微结构 KC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有突起,故又称星形细胞(stellate cell)。KC胞体大部分突入肝窦状隙腔内,或完全游离于窦腔内,KC的丝状伪足(filopodia)或板状  相似文献   

11.
12.
取8例人肝癌标本,经分离和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枯否细胞(KC)和未贴壁的非肝细胞(NNPCO。从13例肝癌患者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MC)。以卡介苗(BCG)、短小棒状杆菌(CP)、混合菌苗(MBv)、千扰素(IFN)单用或、2~3种合用,分别处理以上3种效应细胞后,体外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肝癌患者的KC、NNPC和MC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仍有明显抑制作用,三者的作用效果相近;②单用免疫制剂中,以BCG提高3种效应细胞的抑瘤作用最明显;③免疫制剂配伍应用较单用效果好,尤以IFN MBV BCG作用最强,分别使MC和KG的抑瘤效应提高了125%和101%。本实验为肝癌患者选用免疫制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KCs的功能状态与CDl4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卡介苗(BCG)致免疫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并应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印亦分析枯否细胞表面CDl4的表达。结果 BCG可诱导肝KCsCD14表达上调,且其表达强度与枯否细胞的活化程度及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IKCsCD14的表达与KCs活化状态密切相关,提示通过调整KCs的功能状态可能减轻LPS等致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单纯用化学致癌剂二乙基亚硝胺及氯化钆填塞枯否细胞,同时对DENA所诱发的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大体形态,光镜及电镜下的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鼠枯否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枯否细胞参与多种机体防御机能,尤其近年来许多文章报道在肝移植中与肝脏的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1]。因此,对于枯否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外较多采用Centrifugalelutriation(离心淘析法)方法提取枯否细胞,由于所需设备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KCs的功能状态与CD14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卡介苗 (BCG)致免疫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应用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印迹分析枯否细胞表面CD14的表达。结果 BCG可诱导肝KCsCD14表达上调 ,且其表达强度与枯否细胞的活化程度及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KCsCD14的表达与KCs活化状态密切相关 ,提示通过调整KCs的功能状态可能减轻LPS等致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肝巨噬细胞又称枯否氏细胞,是肝血窦内的吞噬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具有吞噬、分泌、参与免疫等功能,常用的H-E染色不易显示出细胞的形态,故研究该细胞时一般采用活体注射色素的方法,以观察枯否氏细胞的胞质内有否吞噬的颗粒。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枯否细胞(KC)分泌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刺激大鼠肝脏来源的KC,与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培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分别检测枯否细胞TNF-α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脏来源的KC的TNF-α及其蛋白质表达呈浓度依赖性,随着银杏叶提取物的浓度的增加,TNF-α的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逐渐减少。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通过调节枯否细胞表达TNF-α发挥抗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鼠肝枯否细胞分离培养与免疫组化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灌注GBSS以清除肝内淤血,链霉蛋白酶E选择性破坏肝脏实质细胞,可以获得肝间质细胞悬液。经Perocll梯度离心,贴壁养得到大量纯化枯否细胞,数量大约为4.1*10^6个/克肝组织。  相似文献   

20.
烧伤后大鼠枯否细胞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大鼠烧伤后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可明显加强受内刺激的枯否细胞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的产量。烧伤后枯否细胞膜结合型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内毒素的反应性已不明显,结果提示烧伤后膜结合型肿瘤坏一因子和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