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WJY-Ⅲ型体外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和DXC-300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检测了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人白细胞粘附功能(LAF)和白细胞变形能力(LD)的变化,以探讨其在ICV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显示,ICVD病人白细胞粘附率(LAR)和白细胞滤过指数(F)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且随着病情加重、梗塞面积的扩大及预后不良,LAR和IF的增高逐渐明显。提示LAF增高和LD降低与ICVD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和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检测42例健康人和48例脑梗塞患者白细胞滤过指数和白细胞粘附率早晚动态变化,探讨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白细胞粘附功能与脑梗塞发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NIDDM病人白细胞粘附功能和变形能力的变化贾兆通1杜利力2李洪英3栾健4谭润鸾1我们检测了6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白细胞粘附功能(LAF)和白细胞变形能力(LD)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按WHO诊断标准(1980)选...  相似文献   

4.
157例健康人和65例 AICVD 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对照,除血沉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凡50岁以上男性,红细胞压积大于48%,聚集指数大于1.50;女性,红细胞压积大于44%,聚集指数大于1.43者,可作为AICVD 的发病先兆之一。为预防 AICVD 的发生,作好病情判断、疗效观察、予后推测、对中老年人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早晚动态变化(摘要)曲彦1刘成玉2纪新强3谭润鸾2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是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危险因子之一,且AMI病人白细胞变形能力(LD)明显降低,但其LD和粘附功能(LAF)早晚动态变化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6.
NIDDM病人白细胞粘附功能和变形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刘章 《中原医刊》1993,20(6):22-23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相关性,早已为人们所重视,尽管目前尚在研究、讨论之中,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异常变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早在1962年Burch等就提出血液流变学变化在心肌便塞中的作用。其后的探索与发展认为:一般而论,全血粘度的改变是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与病理途径。由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表明,全血粘度的改变取决于血浆、各种血细咆的理化、生物学、生理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丁咯地尔针,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治疗组血流学指标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丁咯地尔可改善血液粘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采用核孔滤筛法测定老年和非老年各40例脑卒中病人及对照组的静脉血制备成的红细胞和红白细胞悬液的滤过指数(FI)。发现红细胞悬液FI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而红白细胞悬液的FI在三组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分析作者认为,此种差异系脑卒中病人较正常人和老年脑卒中病人较非老年脑卒中病人的白细胞流变性明显降低所致。并对老年脑卒中病人白细胞流变学特性降低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苏军  张淑霞 《吉林医学》1997,18(1):59-59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特征与临床苏军富寅李艳(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脑血管病研究所132012)张淑霞(吉林市工程机械厂卫生所132011)为了更深入地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特征及与临床的关系,我们从本所住院患者中选出资料比较完整的100例缺血...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变分析临汾地区人民医院(041000)石国芬,刘建宏,雷风梅长治县妇幼保健院刘多桂本文将我院收治64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变结果与对照组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糖尿病组:64例中男53例,女...  相似文献   

12.
检测61例急性期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及健康对照组20人的血清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其结果: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8种必需氨基酸较健康组增高或无明显改变,非必需氨基酸除胱、酷氨酸外均较正常组降低,其天门冬氨酸与谷氨酸的明显降低是否因脑卒中急性期血脑屏障被破坏而使血中代偿降低,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15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两组异常参数及疾病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组的红细胞变形系数、血细胞聚集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组使用改善血液黏滞状态药物,红细胞变形系数升高。血液黏稠度下降。结论高黏滞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聚集性异常是心脑血管患者发病的重要原因。使用改善血液黏滞状态的药物。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由5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静脉血制备的标准红细胞悬液和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滤过指数,比较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所分成的轻、中、重3组上述两种悬液的IF,结果发现前者的IF在脑出血及组及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则差异极为显著,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IF与脑出血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急性脑出血白细胞变形性测定可作为判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估计脑出血和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蓝顶琴  蓝譬幸 《重庆医学》1994,23(4):242-242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WBC)变化与近期预后关系。我们对300例早期外周血WBC检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析69例经CT证实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的周围血中中性粒细胞数与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发现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早期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者,其神经功能缺损重。提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多为机体的应激反应,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750001)于国庆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及预后判断的价值已有大量报道,各种药物对脑梗塞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也有很多报道,但紫外线血液辐射疗法(UBI)...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00例急性期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同年龄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脑血管病人脑出血19人,蛛网膜下腔出血2人,脑血检79人。结果,脑血管病组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两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脑血栓组41 ̄60岁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显著。出血性组51 ̄70岁组变化明显。本文支持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