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全自动图象分析仪结合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已有不育史的5个年龄组雄性F344大鼠的睾丸进行形态定量研究及病理形态分析。结果提示:睾丸间质细胞为增生为睾丸间质细胞瘤的癌前期病变,两者对引起雄性F344大鼠不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99^mTC-FDX淋巴管显像剂,对雄性F344大鼠睾丸进行显民病理分析,F344大鼠尾静脉注射0.1ml显像剂,放射强度为18.5MBq,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分别观察不同时相睾丸显像情况。然后手术摘除大鼠睾丸,巨检取材作铁--苏木素染色和HE染色,与显像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有1例大鼠左侧睾丸呈阳性显像病理学观察证实此睾丸有肿瘤,肿瘤类型为间质细胞瘤。铁-苏木素染色显示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川楝子油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楝子油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方法:实验组SD大鼠20只,川楝子油两侧附睾尾部注射,100μl/侧。10天后,将上述大鼠分别与有生育力的雌鼠进行交配研究、FCM检查、组织学研究、睾丸酮测定。结果:用药组及对照组大鼠生育率分别为13.3%和90%。用药组5周时组织学检查附睾及输精管,均无梗阻改变;睾丸形态正常;附睾出现了轻度炎症。6周时睾丸曲细精管口径缩小。FCM表明川楝子油可抑制睾丸生精细胞的生成,刺激非生精细胞使其合成代谢增加。结论:附睾注射川楝子油可影响睾丸生精功能,激活睾丸间质细胞使其功能增强,产生局部免疫性不育,而不影响雄性大鼠的睾丸酮分泌及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用99~TC-FDX淋巴管显像剂,对雄性F_(344)大鼠睾丸进行显像观察与病理分析。F_(344)大鼠尾静脉注射0.1ml显像剂,放射强度为18.5MBq,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分别观察不同时相睾丸显像情况。然后手术摘除大鼠睾丸,巨检取材作铁-苏木素染色和HE染色,与显像情况进行对此分析。结果发现有1例大鼠左侧睾丸呈阳性显像,病理结果证实此睾丸有肿瘤,肿瘤类型为间质细胞瘤。铁-苏木素染色可显示肿瘤细胞及早期增生间质细胞胞浆内有Reinke结晶。结果提示99~mTC—FDX具有活体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铁-苏木素染色可用于睾丸间质细胞瘤肿瘤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Fischer344大鼠在国外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与慢性毒性试验,八十年代中期引入我国。我们对F344/N-Smu-D大鼠的生长发育的若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系大鼠体型较SD大鼠与Wistar大鼠小,除睾丸、垂体、肾上腺、乳腺外的大部分器官与组织的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将F344/N-Smu-D大鼠种群与F344/DuCrj种群比较,在体重、耗食量,血液学与生化学等方面的若干特性差异较大,肿瘤发生率与死亡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甙(GTW)抗雄性生育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甙 (GTW )的抗雄性生育活性机制。方法 :给Wistar雄性大鼠灌服GTW 8周后 ,观察其睾丸、附睾形态及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睾丸内的精子细胞及精子减少、曲细精腔缘出现病理形态的细胞及多核巨细胞。附管内可见精子断头及脱落细胞 ,睾丸间质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平均密度下降。结论 :雷公藤多甙的雄性抗生育作用对精子细胞及睾丸间质细胞等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C)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探究VC造成男子不育的机理。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VC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90d后一并处死,放射性免疫检测大鼠血液中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的含量,电镜观察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流式术检测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C组血清中的FSH和LH含量显著升高(P<0.05),睾酮含量显著显著下降(P<0.05);电镜观察下VC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出现了细胞核萎缩、染色质块状凝集、染色质核周积聚、核仁不清及胞质溶解呈空泡样;VC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造成了严重损伤,进而引起大鼠性激素分泌的紊乱。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受体β亚型在大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远强  王红  胡静 《医学争鸣》2003,24(4):296-298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亚型(ERβ)在大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在出生后3,7,16及28d的大鼠睾丸和成年大鼠睾丸中ERβ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在出生后3,7d的大鼠睾丸中ERβ主要分布于睾丸间质细胞,在出生后,16,28d分布于睾丸间质细胞胞质,大鼠睾丸中ERβ的表达随出生天数增加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ERβ分布较幼年大鼠密度增加。结论:ERβ可能作为一种特异性受体在大鼠睾丸发育过程中影响睾丸间质细胞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调节生精过程和精子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9.
雷藤氯内酯醇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二组.用药组(n=10)灌报雷藤氯内酯醇,剂量为每日50μg/kg混悬于1%CMC中.对照组(n=10)灌服等量1%CMC.每周用药6天,灌药6周后雄性大鼠生育力降至零时取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睾酮靶器官睾丸及前列腺的重量,血清睾酮含量及睾丸间质细胞的形态均无明显变化.体外培养雷藤氯内酯醇对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的抑制作用不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改变.用药组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基础分泌量和HCG刺激后分泌量均明显下降.据此作者认为,抗生育剂量雷藤党内酯醇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雄性SD大鼠性成熟期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出生后5周、7周和10周的雄性SD大鼠各6只,左侧睾丸行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iNOS在雄性SD大鼠性成熟期睾丸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出生后5周,iNOS睾丸间质细胞阴性表达。2出生后7周,绝大部分生精小管断面有精子发生,iNOS睾丸间质细胞弱阳性表达,精母细胞阳性表达。3出生后10周,iNOS睾丸间质细胞强阳性表达,精母细胞阳性表达。结论:在雄性SD大鼠的睾丸间质细胞中,随着性成熟发育iNOS的表达渐强。  相似文献   

11.
壬基酚对成年雄性SD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研究壬基酚对SD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经口染毒壬基酚(50,100,200mg/kg)28d后,处死,测定生殖功能相关指标,并作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成年雄性大鼠睾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壬基酚染毒,测定睾丸酚分泌量的变化,并对其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的生精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经口染毒壬基酚剂量≥100mg/kg可引起大鼠精子计数和活力的显著降低,睾丸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曲精管萎缩,生精能力下降。睾丸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显示,壬基酚能抑制睾酮的分泌,且电镜观察可见间质细胞内质网肿胀,表明合成功能减弱。结论 壬基酚在高浓度时能明显损伤雄性大鼠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2.
缺锌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鼠缺锌模型,研究缺锌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锌组血清锌及睾酮水平,睾丸锌及睾酮水平,前列腺锌,前列腺、精囊腺脏器指数,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穿透力等指标均较自由喂养组极显著降低(P<0.01),睾丸形态学观察发现,睾丸间质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形态异常,精子畸形,提示缺锌可引起雄性大鼠生殖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利谷隆致SD雄性子代大鼠的生殖发育毒性影响。方法:分别于SD大鼠孕期妊娠期连续灌服花生油和利谷隆染毒后,获得子鼠。实验分对照组和利谷隆组,子代雄性大鼠生长至性成熟后,行精子分析,取生殖组织进行HE染色,睾丸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利谷隆组子代雄性小鼠精子数量显著降低(P0.01)。利谷隆组睾丸组织经HE染色发现部分生精小管结构破坏,生精细胞及精子溢出,电镜发现间质细胞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结论:利谷隆通过损伤睾丸组织影响SD雄性子代大鼠的生殖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菟丝子提取物作用于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不育大鼠睾丸中P450arom、CYP19的表达、激素含量及精子数量的变化,探讨肾虚引起的雄性不育的病理机制及菟丝子提取物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用腺嘌呤150mg/(kg.d),分别给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灌胃30天,诱导肾阳虚不育模型。诱导模型成功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30天;用菟丝子提取物200mg/(kg.d)给治疗组灌胃30天;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P450arom及CYP19在大鼠睾丸中的表达;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曲细精管中精子数量的变化;精子自动检测仪扫描观察精子的密度;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FSH、LH、T、E2含量。结果:CYP19在大鼠睾丸的间质细胞、长形精子细胞中均有表达,其免疫阳性物质位于间质细胞质和长形精子细胞的头、尾部;P450arom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的细胞质中。模型组大鼠睾丸CYP19、P450arom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CYP19、P450arom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曲细精管中的精子数量及FSH、LH、T和E2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450arom及CYP19在睾丸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肾虚引起的雄性大鼠不育有关,菟丝子提取物能够增加肾虚大鼠睾丸中P450arom、CYP19的表达,提高精子的数量及FSH、T、E2含量,为进一步探讨P450arom及CYP19在雄性肾虚不育模型大鼠精子生成和成熟中的作用及菟丝子提取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睾丸间质细胞培养条件与方法,观察不同冻存复苏条件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雄性小鼠,处死取出睾丸,采用0.25%胰蛋白酶、0.05%胶原酶二步酶消化法结合低速离心分离间质细胞,置于34℃,5%CO2的培养箱培养,用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染色对所培养的间质细胞进行鉴定。原代培养细胞经传代、冻存与复苏,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存活率。结果分离培养的间质细胞纯度达90%,采用逐步降温法和使用DMSO为冻存剂细胞复苏率较高。结论采用二步酶消化法与低速离心法分离培养的间质细胞纯度高,为研究和建立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方法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菟丝子提取物作用于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不育大鼠睾丸中P450arom、CYP19的表达、激素含量及精子数量的变化,探讨肾虚引起的雄性不育的病理机制及菟丝子提取物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用腺嘌呤150mg/(kg·d),分别给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灌胃30天,诱导肾阳虚不育模型。诱导模型成功后,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30天;用菟丝子提取物200mg/(kg·d)给治疗组灌胃30天;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P450arom及CYP19在大鼠睾丸中的表达;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曲细精管中精子数量的变化;精子自动检测仪扫描观察精子的密度;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FSH、LH、T、E2含量。结果:CYP19在大鼠睾丸的间质细胞、长形精子细胞中均有表达,其免疫阳性物质位于间质细胞质和长形精子细胞的头、尾部;P450arom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的细胞质中。模型组大鼠睾丸CYP19、P450arom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CYP19、P450arom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曲细精管中的精子数量及FsH、LH、T和E2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450arom及CYP19在睾丸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肾虚引起的雄性大鼠不育有关,菟丝子提取物能够增加肾虚大鼠睾丸中P450arom、CYP19的表达,提高精子的数量及FSH、T、E2含量,为进一步探讨P450arom及CYP19在雄性肾虚不育模型大鼠精子生成和成熟中的作用及菟丝子提取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赖氨酸和锌对精子核浓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正常及缺锌大鼠睾丸和附睾、正常人及男性不育者精子,制成苯胺蓝染色标本及电镜标本观察,并对确定为精浆低锌的男性不育者给于口服硫酸锌治疗,观察锌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染色深,精子细胞及精子染色渐淡,附睾头部精子较尾部精子染色深(尾部精子几乎不着色)。正常人苯胺蓝染色阳性(着色深)精子数明显少于不育者。电镜图显示睾丸精子、附睾头部及尾部精子核逐渐致密,正常人精子核致密均匀,多数不育者精子核呈粗颗粒状。结果还显示缺锌大鼠生精细胞和精子苯胺蓝染色较对照大鼠深,表明赖氨酸含量增加。精浆低锌者口服硫酸锌治疗后,精浆锌含量明显提高。因而作者认为,赖氨酸含量增加导致精子核浓集障碍,可能是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缺锌可能会导致生精细胞和精子赖氨酸含量增加,口服硫酸锌治疗精浆低锌的不育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芹菜素对雄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芹菜素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ero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大鼠睾丸问质细胞,观察芹菜素对间质细胞睾酮生成的影响。应用MTT方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芹菜素对间质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芹菜素作用于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时,以剂量依赖方式使原代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分泌量明显减少。MTT及FCM分析显示芹菜素能促进间质细胞凋亡及抑制增殖。结论 芹菜素能不同程度抑制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并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糖尿病鼠睾丸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日龄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赋形剂,作为对照组[C],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55mg/kg·wt)作为糖尿病组[D]。实验周期为2个月。结果表明;C组平均每个高倍视野睾丸间质细胞为26.61±2.82个,精原细胞为18.27±2.61个。D组间质细胞为14.00±2.34个,精原细胞为12.27±2.86个。D组睾丸间质细胞数明显低于C组(P<0.01),精原细胞数也明显低于C组(P<0.01)。而且不成熟的睾丸间质细胞数增多。C组睾丸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完整,管壁无平滑肌,而D组血管内皮不完整,管壁增厚,可见1~2层平滑肌细胞,部分血管玻变。这为青春期糖尿病的性延迟,性发育不成熟,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现象提供了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川楝子油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川楝子油对雄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方法:实验组SD大鼠20只,川楝子油两侧附睾尾部注射,100μl/侧。10天后,将上述大鼠分别与有生育力的雌鼠进行交配研究、FCM检查、组织学研究、睾丸酮测定。结果:用药组及对照组大鼠生育率分别为13.3%和90%。用药组5周时组织学检查附睾及输精管,均无梗阻改变;睾丸形态正常;附睾出现了轻度炎症。6周时睾丸曲细精管口径缩小。FCM表明川楝子油可抑制睾丸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