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比较方法学性能。方法血清样品经过甲醇沉淀蛋白质,采用安捷伦Poroshell 120EC C18色谱柱(2.1 mm×50 mm,2.7μm)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0.1%甲酸),流速为0.5 m L/min,内标采用去甲万古霉素,质谱采用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用该方法定量检测112例临床服用万古霉素患者血清万古霉素含量,并与临床常用的CMIA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万古霉素在1~10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 4);方法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药物定量检测要求,且无基质效应和残留效应。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LC-MS/MS测定结果与CMIA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线性相关性良好,Y=1.06X-0.37(r=0.986)。结论 LC-MS/MS法性能较好,价格优廉,与CMI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检测在准确度、精密度上优势明显,可用于临床检测万古霉素的血清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人血浆12种神经酰胺方法。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遵义医科大学及其各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438名表观健康人群, 建立12种神经酰胺生物参考区间。采用氘代同位素作为内标, 使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 1.7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 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和异丙醇:乙腈(1∶1, v/v, 含0.1%甲酸), 流速0.4 ml/min, 梯度洗脱。使用Qlife Lab 9000 Plus三重四极杆质谱建立LC-MS/MS检测12种神经酰胺的方法。并从线性、定量下限、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几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该方法通过了线性、定量下限、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的性能评价。12种神经酰胺批内和批间精密度为1.3%~14.3%, 正确度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 回收率在91.9%~111.0%, 最低定量下限范围为0.001~0.100 μmol/L, 标准曲线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 稳定性实验显示12种神经酰胺在生物基质中及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泊沙康唑水平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HPLC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温50℃,流速0.8mL/min,流动相为含0.1%甲酸,以及2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ESI正离子模式,MRM扫描,监测泊沙康唑m/z 701.5~683.4作为定量离子,内标泊沙康唑-d4m/z 705.4~687.5作为定量离子。结果泊沙康唑水平在0.1~1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3 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5%,平均回收率为90%~1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泊沙康唑的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人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人血清样品用乙腈蛋白沉淀后,通过色谱柱Acquity UPLC~?BEH C18(1.7 μm IVD 2.1 mm×50.0 mm),以流动相(A:含0.1%甲酸的水溶液,B: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用于监测的离子反应为m/z 725.6→144.1(万古霉素)和m/z 1 145.0→100.2(万古霉素杂质C)。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稳定性、精密度与回收率、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携带污染。结果万古霉素在1.5~6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标准曲线方程为Y=2.12×10~(-1)X+2.29×10~(-3),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高、中、低3个浓度质控的回收率分别为100.30%、100.28%、95.00%,稳定性均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可用于人血清中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人血清中万古霉素的浓度,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进行比较。方法:血清样品经过甲醇沉淀蛋白,采用安捷伦Poroshell 120EC C18色谱柱(2.1mm*50mm,2.7μm)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0.1%甲酸),流速为0.5 mL/min, 内标采用去甲万古霉素,质谱采用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本方法成功应用于112例临床服用万古霉素患者的血清样本万古霉素的定量,并与传统临床常用的CMIA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万古霉素在1–1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64);方法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药物定量检测要求,且无基质效应和残留效应。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HPLC–MS/MS测定结果与CMIA结果进行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线性相关性良好,Y = 1.06X – 0.37(r = 0.986)。结论:LC–MS/MS与CMIA两种方法检测万古霉素血清药物浓度所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而两者相关性良好;且LC–MS/MS法与CMIA法有较好的可比性,可用于临床检测万古霉素的血清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LC-MS/MS)方法检测血清中L-色氨酸及其代谢物。方法方法学建立及评价。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华西医院1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L-色氨酸(Trp)、L-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A)的同位素标记物为内标, 通过蛋白沉淀处理血清样本, 应用LC-MS/MS同时检测Trp、Kyn和KA含量。评价该方法的选择性、特异性、线性、检出限(LOD)、定量限(LOQ)、携带污染、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稀释一致性。结果 Trp、Kyn和KA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 LOD分别为0.10 μmol/L、0.01 μmol/L和1.00 nmol/L, LOQ分别为0.20 μmol/L、0.04 μmol/L和2.00 nmol/L, 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10%, 平均加标回收率与相对基质效应均在100%左右, 超线性范围的样本最多可稀释16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rp、Kyn、KA含量、Kyn/Trp和KA/Kyn比值分别为(59.55±10.92)μmol/L、(1.85±0.43)μmol...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技术快速测定血清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以去甲万古霉素为内标,以0.3 mol/L硫酸锌水溶液为蛋白沉淀剂,对血清样本进行前处理。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C18柱(100 mm×2.1 mm,2.6μm),流速为0.5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40℃。流动相A为25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值为2.5),流动相B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并对方法的线性、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定量限和检测限等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分别采用UP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50例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学比对和评价。结果UPLC测定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围为2.0~99.6μg/mL,定量限和检测限分别为1.0和0.1μg/mL。低、中、高浓度样本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3.28%、2.21%、2.59%,批间CV分别为5.73%、2.75%、0.82%。低浓度(2.0μg/mL)、中浓度(19.9μg/mL)、高浓度(79.6μg/mL)加标样本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06%、99.80%、100.19%。中浓度样本的携带污染率为0.57%,高浓度样本的携带污染率为0.19%。UPLC和HPLC测定患者血清万古霉素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919)。结论建立了基于UPLC技术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该方法的重现性好、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适用于临床常规万古霉素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通过式固相萃取技术,建立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含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提取,加入同位素内标,PRiME HLB柱净化,以BEH C18为分离柱,用甲醇-1 mmoL乙酸铵(含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及其代谢物在0.05~2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μg/Kg和0.7μg/Kg。在鸡蛋和鸡肉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为3.3%~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7.8%。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有效消除基质效应,适合动物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及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恶唑烷酮类新药MRX-I药物浓度。方法 UPLC-MS/MS液相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8;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v/v)。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内标为利奈唑胺,以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清除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杂质。方法学验证包括基质效应、绝对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及MRX-I在人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放置稳定性。结果 UPLC-MS/MS法检测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中的线性范围均为(0.005 00~1.00)mg/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5 00 mg/L。MRX-I与内标在血浆和尿液中的保留时间小于1.5 min。本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90.4%±8.2%和82.7%±7.9%;血浆和尿液中MRX-I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12.8%±13.4%和105.6%±13.4%。MRX-I血浆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8.9%~105.0%和96.5%~102.6%;尿液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2.7%~98.6%和95.1%~105.7%。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样本室温放置24 h、预处理后自动进样器放置48 h、-40℃冰箱冻融3次、-40℃冰箱分别放置8个月和6个月仍然保持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检测人血浆及尿液中MRX-I浓度方法的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其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清游离雌三醇(uE3)的前处理方法。方法以活性炭吸附血清为研究基质,通过加入已知量的雌三醇(E3)标准品及E3-2-3-4-13 C3内标,在LC-20AD XR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API 5500串联四级杆质谱仪上对E3检测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及萃取条件等进行优化。结果色谱条件:选用菲罗门Knietex色谱柱(100.0mm×2.1mm,2.6μm);有机相为甲醇,水相为0.1mmol/L氟化铵水溶液,8min梯度洗脱。质谱条件:选用电喷雾(ESI)负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分析,选择质荷比(m/z)287→m/z 145作为E3的定量离子对,m/z 287→m/z 171作为定性监测离子对;选择m/z 290→m/z 148作为内标的定量离子对,m/z 290→m/z 174作为定性监测的离子对。萃取条件:萃取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50/50,v/v),样品与萃取剂的比例为1∶2,萃取率可达85.71%。结论 E3检测的色谱条件、质谱条件、萃取条件已得到全面优化,为后续建立LC-MS/MS测定人血中uE3的参考方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旭颖  张美微  李水军 《检验医学》2014,(11):1144-1150
目的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茶碱进行方法学评价,探讨其在茶碱治疗药物监测(TDM)中的应用。方法在血清添加放射性核素内标茶碱-D6,经蛋白沉淀稀释后采用LC-MS/MS测定。以Capcell C18 MGⅢ(100 mm×2.0 mm,5μm)为分析柱进行反相色谱分离;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20∶8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 L/min;以电喷雾离子化串联四级杆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检测。用建立的方法从2008年起连续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茶碱TDM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LC-MS/MS检测茶碱的线性范围为1~50μg/m 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26%~6.65%和4.70%~6.84%,准确度分别为94.14%~104.00%。单个样品的监测分析时间为3.5 min。冻融(-30℃室温反复解冻3次)、室温放置24 h、自动进样器放置24 h、长期保存(-30℃放置28 d)的稳定性均良好。LC-MS/MS测定结果与室间质量评价靶值偏差为2.75%,斜率为1.04,相关系数(r2)为0.983。结论该LC-MS/MS采用放射性内标稀释,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好的特点,连续6年测定结果符合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可用于茶碱的临床TDM。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二甲双胍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含0.1%甲酸)沉淀蛋白后用二氯甲烷反洗后进行分析。使用Agilent C8(75 mm×4.6 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A泵:5 mmol/L醋酸铵(三乙胺调pH值至7.5),B泵: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二甲双胍为130.2/71.1,内标吗啉胍为172.2/60.2。结果线性范围为50~2 000 ng/mL,最低定量限为50 ng/mL,预处理回收率为81.7%~98.0%,二甲双胍的基质效应<9.97%,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5.2%。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是一种适用于人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测定及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克拉霉素的浓度。方法选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50mm,1.7μm)的色谱柱,以含0.1%的甲酸纯水,含0.1%的甲酸95%乙腈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样本经蛋白沉淀及30%乙腈复溶后进样,选用API4000型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克拉霉素线性范围为4.00~2 000.00ng/mL,定量下限4.00ng/mL。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显相对偏差为1.20%~2.90%,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平均值均大于100%,基质效应小,稳定性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人体克拉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血药浓度的液质联用-质谱串联法(LC-MS/MS)。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100 mm,1.7μm)分离,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在质谱条件为正电喷雾电离(ESI~+)(m/z:271.5204.2),锥孔电压为20 V,碰撞能量为33 V,考察特异性、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基质效应以及方法学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保留时间分别约1.5 min及2.4 min,欧前胡素浓度在0.1~2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 2),定量下限0.1 ng/mL(信噪比S/N10)。异欧前胡素浓度在0.05~1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 9),定量下限0.05 ng/mL(S/N10),基质效应为94.89%~110.70%,方法学回收率为94.3%~104.3%。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的重复性以CV表示,CV分别4.91%、5.26%,期间CV分别16.39%、14.87%。冻融条件下二者CV均不大于7.21%,室温下均不大于10.44%。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血药浓度的LC-MS/MS法,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分析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的方法,并进行性能分析评价以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并检测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1 113例孕妇血清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参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临床检测方法的开发与验证》进行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结果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K1,线性范围分别为40~4 000 ng/mL、0.5~50μg/mL、2~200 ng/mL、5~250 ng/mL、0.1~10 ng/mL,检出限分别为2.50 ng/mL、0.10 ng/mL、0.40 ng/mL、1.00 ng/mL、0.02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10.00 ng/mL、0.50 ng/mL、1.00 ng/mL、5.00 ng/mL、0.10 ng/mL,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CV均小于15%,回收率分别为91.25%~107.18%、90.00%~105.5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马尼地平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200μL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使用Phenomenex Synergi 4μHydro-RP 80A色谱柱(150mm×2.0mm I.D.),以甲醇-5mmol/L乙酸铵溶液(含0.3%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API 3200型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马尼地平和尼群地平的离子反应分别为质荷比(m/z)611.1→167.3和m/z 361.1→315.2。方法学验证内容包括选择性、基质效应、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与精密度、提取回收率、血浆/溶液样品稳定性。结果马尼地平和内标尼群地平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2.47min和3.03min。马尼地平的线性范围为0.1~16.0ng/mL,低中高浓度质控样品的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平均基质效应因子为(85.0±2.8)%,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9.2±4.8)%,血浆/溶液样品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耐用,可用于人血浆中马尼地平浓度的测定及马尼地平口服制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种LC-MS/MS方法 测定血清MMA,用于MMA血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监测.方法 收集2009年4-12月205份健康体检者和146份患者血清,用液-液萃取方法 萃取样本,用自制饱和盐酸-正丁醇进行衍生,采用氮气吹干,色谱柱为Discovery C18(50 mm×2.1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0.1%甲酸,V/V),梯度洗脱,液相分离后进入串联质谱进行分析测定,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同位素内标法定量,以血清样本测定2、25、80μg/L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以质控样本测定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检测205份健康人血清,用于临床验证.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3份血清,测定结果 与德国MDI实验室进行比对,用配对t检验分析测定数据.结果 方法 线性范围2~100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5.MMA衍生物保留时间为10.5 min,在此实验条件下丁二酸与MMA不互相干扰,批内RSD≤6.4%,批间RSD≤5.0%,回收率为96.42%~103.33%,检出限为1 μg/L,分析准确度94.2%~108.2%.样本常温放置至少6 h稳定、-20℃下至少可以存放70 d稳定、冻融10次稳定,衍生物在4 ℃下至少存放5 d稳定.溶血样本组与未溶血样本组测定值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02.53(13.84~302.33)μg/L和39.52(11.94~203.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P<0.05).本实验室与德国MDI实验室测定结果 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32.82(24.50~100.42)μg/L和32.20(26.65~93.3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P>0.05).健康成年人(18~58岁)158名,血清MMA测定值(18.46±10.49)μg/L,健康未成年人(1~17岁)47名,血清MMA测定值(22.38±11.45)μg/L.结论 成功建立了LC-MS/MS方法 准确测定血清MMA浓度,样本前处理简单,方法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重复性好,可以用于MMA血症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血浆百草枯浓度的方法。方法选用Phenomenex Kinetex 2.6μm HILIC色谱柱(100.0 mm×2.1 mm),以1%甲酸水溶液(含250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使用电喷雾电离(ESI)源,采用正离子条件下多离子反应监测扫描模式。百草枯和内标乙基百草枯的离子对分别为质/荷比(m/z)92.7→171.0和m/z 107.0→185.1。对建立的HPLC-MS/MS进行方法学评价(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和基质效应、稳定性),并检测75例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浆百草枯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百草枯浓度对临床结局的判断价值。结果 HPLC-MS/MS检测百草枯浓度在54.28~13 190.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Y=0.000 1X+0.011 6,r2=0.998 3)。定量下限处的批内平均准确度为96.31%~120.04%,批间准确度为104.43%;高、中、低浓度批内和批间检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均在±15%范围内;高、中、低浓度及定量下限处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5%。随机选择6份空白基质考察方法的选择性和基质效应,结果表明百草枯出峰位置无干扰,方法选择性好;高、低浓度处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的变异系数均15%,基质效应符合要求。样本室温放置可稳定1 d,2~8℃放置可稳定1周,-80℃冻存可稳定1个月,反复冻融处理3次对结果无影响。7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浆百草枯浓度为2 820(0~22 200)ng/mL,死亡组血浆百草枯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百草枯浓度判断临床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最佳临界值为2 431 ng/mL。结论建立的HPLC-MS/MS方法可用于临床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病患者血浆Venetoclax浓度的HPLC-MS/MS法。方法患者血浆经甲醇(含内标Venetoclax-d8)沉淀蛋白处理。色谱柱为Ultimate@XB-C18(4.6×50 mm,5μm),柱温60℃。流动相为含0.1%甲酸和2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甲醇溶液,流速0.7 m L·min-1,梯度洗脱。Venetoclax与Venetoclax-d8质谱检测方式均为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同时监测Venetoclax m/z 868.5~321.7(定量离子),Venetoclax m/z 868.5~177.6(定性离子)及Venetoclax-d8m/z 876.6~329.4(定量离子)。以Venetoclax和Venetoclax-d8峰面积比为定量依据,计算血浆Venetoclax浓度。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价。结果Venetoclax在10~2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三批回归方程进行线性拟合后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1 87 X+0.003 15,r=0.996 7;携带污染、重复性、实验室内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均符合性能验证要求。结论所建立的HPLC-MS/MS方法可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血液病患者血浆Venetoclax浓度,可应用于Venetoclax治疗药物监测及其体内药动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奈诺沙星药物浓度。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RP1 8柱(50mm×2.1 mmm,5μm),以加替沙星为内标,血浆和尿液样品测定采用0.1%甲酸乙腈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比例分别为82:1 8和85:1 5,流速均为0.2 mL/min。采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以液液萃取法清除尿液样品中杂质。ESI源正离子选择性反应临测(SRM),奈诺沙星检测通道:m/z 372.4→m/z354.1,内标检测通道:m/z376.1→m/z 332.2。结果本方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奈诺沙星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ng/m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5ng/mL血浆和尿液的奈诺沙星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49±4.69)%和(84.92±6.81)%,且血浆和尿液的RSD)分别小于或等于4.31%和9.76%。奈诺沙星血浆样品的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9.27~103.75)%和(100.40~106.36)%;而尿液样品的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依次为(103.52~11 5.94)%和(9 9.50~1 10.96)%,且基质效应、精密度、稳定性等均通过方法学验证。并已用于该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中药物浓度的测定。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符合奈诺沙星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中血尿样测定的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