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静  郭新荣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69-1172
张卫华教授在《灵枢·官针》的启发下,临床针刺合谷应用二六刺法。二,是指针刺合谷穴的深度分为深、浅两层;六,是指针刺分为6个方向,即直刺向、三间向、阳溪向、劳宫向、第一和第二掌骨骨膜向。每次针刺均针深浅2个层次和6个方向中的2~5个方向,其针刺方向数量的多少以下针后临床取得的即刻效应为依据。这种一点两层六向针刺模式改变了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点一线针刺模式,使穴位局部的得气感应更加明显,感传路线显著延长,有的可达气至病所,临床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3.
浅刺皮部在临床治疗诸多痛证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重点作用于皮部,通过针灸在皮层的刺激达到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效。总结分析张卫华教授应用浅刺二法治疗痛证的经验为善用局部皮三针疗法,创新发明尺胫针疗法,发现新进针点,提倡多点刺激,强调进针手法及行针手法。  相似文献   

4.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感明显,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刺法治疗中重度肿瘤癌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的114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周进行5次针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疼痛控制时间、止痛药物用量及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7%(50/57),对照组为71.9%(41/5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反较治疗前有所升高。2组患者SDS评分较治疗前稍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调神止痛针刺法可以明显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用量,改善焦虑状态,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是以单侧面肌不自主抽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通常难以自制,并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加重[1].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笔者采用调神疏肝法针刺结合浅刺治疗面肌痉挛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穴位取配是针灸治病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起效的关键要素之一[1],临床穴位取配不同,其效迥然有别。临床常用的取配穴位方法有循经取穴(近部和远部)、辨证取穴、局部取穴(以痛为腧)、按时取穴、原络配穴、上下配穴、左右配穴、前后配穴等。张卫华教授在继承这些传统方法的同时,又有其独特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张卫华教授临床学习,深得其教诲,现将其临床独特的单穴、对穴、串穴组穴配方的应用及操作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8.
"柳刺法"是一种刺法独特的针刺方法,因其针刺之形似柳枝而得名。该刺法脱胎于"报刺法"而成,常用于消脂减肥与静脉曲张,疗效显著。笔者将该刺法做一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巨刺、缪剌为古代传统针刺方法,均为机体一侧有病,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即左病剌右,右病刺左,交错而刺的刺法,其中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近年来,临床混用两种刺法者较为普遍。为此,笔者通过重温《内经》相关理论及针灸临证,加深了对以脉诊指导巨刺与缪刺方法的理解,现结合案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针刺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反复学习、领会、探讨<内经>中关于针刺"真"与"神"的理论内涵,指导于临床.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与中枢"靶位"的调控机制,形成了单穴疗法、快速针刺、3秒钟见效、安全等技术特色,证实了得气(针感)是"凡刺之真"的具体体现,调节心神(中枢)是"必先治神"的关键.<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正确的,是实施科学针刺的理论核心,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总结张卫华教授应用“点区带结合法”治疗躯体痛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融经络皮部、标本、“以痛为腧”及局部整体全息论等为一体,对疼痛区域直径小于3 cm的采用点治法(皮下针法);疼痛区域直径大于3 cm的采用区治法(围刺针法);带治法(尺胫针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躯体痛。3种针法临床可单用,也可合用。  相似文献   

12.
杨兆民教授耳针刺法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勤  刘农虞 《中国针灸》1999,19(4):239-241
耳针是指用针刺激耳郭上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属于当代微针疗法之一。它具有适应症广,疗效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易行等特点,目前该法盛行于国内外,深受人们的青睐。耳穴的刺激方法有多种,但临床仍以毫针刺法为主,针感明显,取效迅捷,尤其对急性炎症、痛症...  相似文献   

13.
14.
益智清神针刺法加梅花针叩刺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谊新 《吉林中医药》2010,30(3):273-273
功能性遗尿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经常发生或者间歇发作。自2003—2007年,笔者根据患者病症采取醒脑清神与补益脾肾、振奋膀胱肌机能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玲 《四川中医》2001,19(12):69-70
“九刺法”是古代针灸中的九种刺法,各种不同刺法配以不同腧穴,针对相应脏腑、相关疾病,采用不同手法,均能取得较好疗效。验之临床,有效用,时至当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结雷虹主任基于“治神调神”理论刺人中穴的临床经验。雷主任针灸治疗以“治神调神”为治疗原则,熟读经典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取穴善用“人中穴”,手法强调中到重度刺激以调元神,采用雀啄法,广泛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7.
许军峰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49-651
通过整理石学敏教授医案、著作及跟师实践,总结了石学敏教授在经筋刺法方面的学术思想:1)经筋刺法内容广泛,非单一的"燔针劫刺"。2)主张治疗经筋病"疏利经筋"是关键。3)重视局部取穴。4)把"调神"与"经筋刺法"有机结合。5)治疗痿病,主张"补益经络气血,调节神机功能"为大法。6)治疗痛症,主张"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经筋病,是指由于内外界环境致病因素的作用,而致经筋任何一个局部性组织发生病变时导致全身性的连锁反应,出现单纯型和(或)复合型的以疼痛、可触及的有形病理改变、功能异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现代医学称为经筋病症[1]。《灵枢.经筋》中,  相似文献   

19.
武连仲教授治疗疾病辨证、辨病准确,突破前人的腧穴理论,灵活选择应用最合适的刺法和手法,注重穴位的针刺方向,深度研究至深。武老进针及运针,讲究轻、巧、快、弹(即反弹力量)、借(借劲以激发经气),而且对针的刺激量讲究量化,得气即止,见痛即止,并注重患者的自身感觉,充分发挥针与穴的作用,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Chen LZ  Wang LL 《中国针灸》2011,31(11):1003-1006
以“调神导气”针法治疗情志疾病的临床疗效为出发点,介绍了调神导气针法的操作及其技术要领.在分析《内经》“导气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调神导气”针法是以“徐缓”和“轻柔”作为操作的技术核心,以患者个体化状态为基础,以治神为针法取效之关键,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调节患者的情绪及机体的功能状态,尤其对于患者的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治疗情志疾病的一种有效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