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FN-γ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内T细胞亚群水平,T细胞产生IFN-γ能力,及与造血干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T细胞、IFN-γ在MDS发病中作用。方法 骨髓单个核细胞经短期培养并激活T细胞,采用细胞内因子测定技术,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内T细胞亚群,T细胞IFN-γ水平,RT-PCR技术测定BMMNC凋亡基因Fasm-RNA水平。结果 MDS患者骨髓内异常活化的T细胞(CD3^ CD45RO^ 、CD4^ CD45RO^ 、CD8^ CD45RO^ 细胞)增多,活化的T细胞产生IFN-γ增多,并与Fas-mRNA存在相关性。结论 MDS患者骨髓内活化的T细胞增多,这些细胞产生的IFN-γ可能增加凋亡基因Fas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单个核细胞内负调控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MDS患者细胞凋亡与骨髓内不同T细胞亚群胞内负调控因子的关系,采用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对骨髓内不同亚群T细胞胞内的TNF—α和IFN-γ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用RT—PCR技术测定BMMNC的凋亡基因Fas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MDS患者骨髓内产生TNF-α增多的淋巴细胞为CD4^ CD45RO^ 、CD8^ CD45RO^ 细胞,产生IFN-γ增多的为CD4^ CD45RO^ 、CD8^ CD45RO^ 、CD8^ CD45RA^ 细胞,但均以CD8^ CD45RO^ 细胞为主;MDS患者T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与Fas mRNA存在相关性,而TNF—α与Fas mRNA相关性不强。结论:MDS患者造血微环境中不仅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而且各亚群分泌负调控因子增多;MDS患者髓内IFN-γ主要来自于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IM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IM5RA^+CD62L^+)、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memory,TCM,CIM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effeetor memory,TEM,CIM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rminally difierentiated effeetor memory,TTTp,CIM5RA^+CD62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的比例组成,并计算每微升采集物中各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结果表明:G—PB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组成及CD4^+/CD8^+比值均高于SS—BM(P〈0.05);G—PB中CD4^+初始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SS—BM(P〈0.001),而CD4^+TEM比例显著高于SS—BM(P〈0.001);G—PB中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SS—BM无显著差异(P〉0.05);与SS—BM相比,G—PB中CD4^+CD62L^+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每微升G—PB移植物中的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SS—BM(P〈0.001)。结论: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在相对和绝对数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G—PB和SS—BM移植后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激活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数量及激活状态的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0例MDS患者外周血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其表面活化分子CD28,CD45RA,CD45RO,CD69,H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30例MDS患者中低危组(RA+RAS)22例,高危组(RAEB+RAEBT)8例。结果表明:MDS组T细胞(CD3^+细胞)的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CD4^+CD45RA^+细胞(未致敏CD4^+细胞)的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MSD组早期活化T细胞(CD3^+CD69^+细胞)和晚期活化T细胞(CD3^+HLA—DR^+细胞)的数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低危组(RA和RAS)主要表现为T细胞活化功能的改变:早期活化T细胞(CD3^+CD69^+细胞)和晚期活化T细胞(CD3^+HLA—DR^+细胞)比例均增高,以及B细胞数量的减少。高危组(RAEB和RAEBT)主要表现为T细胞亚群数量的改变:CD3^+细胞,CD3^+CD4^+CD8^-细胞(T辅助细胞)数量的减少,CD3^+细胞HLA—DR和CD69的表达并不增高。NK细胞数量减少。结论:MDS病人存在有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生改变,所以T细胞亚群及活化功能的检测对于判断疾病的进程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及健康孕妇外周血中γδ T细胞的组成变化,为探讨γδ T细胞在GDM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线索。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GDM患者(病例组)及健康孕妇(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荧光标记鼠抗人T细胞抗原抗体(TCR)γδ单克隆抗体(McAb)及鼠抗人CD3 McAb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 T细胞所占比例。结果病例组PBMC中γδ T细胞的比例为(6.89±3.22)%,占CD3+T细胞的(10.87±4.91)%,对照组为(4.26±1.64)%,占CD3+T细胞的(8.21±0.35)%,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GDM患者外周血PBMC中γδ T细胞的比例为(8.79±2.33)%,占CD3+T淋巴细胞的(12.27±5.45)%,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γδ T细胞在外周血PBMC及CD3+T细胞中的比例增高,提示疾病发生影响和改变了T细胞亚群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病人常伴有免疫学异常。T细胞介导的造血前体细胞抑制而导致细胞减少与MD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基于T细胞受体(TCR)谱系等分析所研究的MDS病人T细胞克隆扩增特点,论述的主要问题包括有:MDS病人自身免疫现象和T细胞介导造血抑制的相关性,MDS病人中T细胞克隆扩增特点,MDS病人T细胞谱系变化,MDS病人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变化,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与MDS病人T细胞克隆的相关性,以及T细胞克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等。  相似文献   

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MDS患者骨髓基质微环境功能的异常与其发病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拟探讨低危MD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采集低危MDS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和扩增MSC,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免疫表型、成骨分化能力鉴定,检测其增殖能力及对体外造血的支持功能;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MSC中相关细胞因子及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并与健康供者的MS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培养低危MDS患者的MSC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达SH2(CD105),SH3(CD73),Thy—1(CD90),CD34及CD45均为阴性,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体外扩增能力与与健康供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外支持造血功能较后者显著减低(P〈0.05)。实时定量PT—PCR显示SDF—1在低危MDS患者MSC中显著高表达(P〈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异常与低危MDS患者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失常相关,这为MDS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研究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毒T细胞亚群平衡及其活性的改变,探讨三种疾病造血异常的细胞免疫机制,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组17例、MDS组35例(其中RA19例,RAEB16例)、AML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的细胞毒性T细胞(Tc1、Tc2)以及部分T细胞亚群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组、MDS-RA组Tc1、Tc1/Tc2、CD8+HLA-DR+、CD3+CD8+CD28+、CD8+CIM5RO+显著升高,Tc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D8+CD45RA+显著减低;MDS-RAEB组Tc1、CD3+CD8+CD28+、CD8+HLA.DR+比例显著减低,Tc、Tc1/Tc2无明显变化,CD8+CD45RA+减低但差异不明显,CD8+CD45RO+显著升高;AML组Tcl、CD3+CD8+CD28+、CD8+CD45RA+、CD8+CD45RO+、CD8+HLA。DR+,Tc1/Tc2显著减低,Tc2显著上升。结论:AA、MDS不同阶段、AML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不同,在AA和MDS早期阶段,Tc1/Tc2的平衡向Tcl偏移,且伴有T细胞亚群活性增加;而在MDS晚期和AML阶段,则向Tc2偏移,T细胞亚群活性减低。前者可能与骨髓造血衰竭密切相关,而后者可能是恶性克隆免疫挑挽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T细胞极化状况及其与骨髓上清液中促凋亡因子TNF—α、INF-γ水平及造血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MDS患者骨髓T细胞极化亚群状况,用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液TNF—α、INF-γ水平,并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状况,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①MDS患者骨髓,Th1细胞百分比[(10.1±1.6)%]和Tc1细胞百分比[(24.0±3.6)%]以及Tc1/Tc2值(50.0±11.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4.0±0.5)%,(5.8±0.6)%和13.4±2.7];MDS患者骨髓上清液INF.1浓度[(58.6±21.7)μg/L]和TNF—α浓度[(15.7±3.8)μg/L]较正常对照[分别为0和(0.3±0.2)μg/L]明显升高;MDS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指数[(7.8±1.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1±0.3)%,P〈0.05]。骨髓Th1细胞数与骨髓上清液INF-γ和TNF—α浓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和0.39,P〈0.05),并与造血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33,P〈0.05)。骨髓上清液INF-γ,和TNF—α浓度与造血细胞凋亡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和0.73,P〈0.01)。②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组(18例)Th1、Tc1细胞百分比,Tc1/Tc2值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值均〈0.01),T细胞向Ⅰ型反应极化;RCMD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CMD—RS)(4例)、RAEB—1(5例)、RAEB-2组(7例)T细胞未显示异常极化。③IPSS低危组病例Th1细胞百分比、Tc1细胞百分比及Tc1/Tc2值均较正常升高,而高危组T细胞未见异常极化。④染色体核型正常的RCMD患者骨髓Th1细胞百分比、Tc1细胞百分比及Tc1/Tc2值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而核型异常组T细胞未见异常极化。结论MDS患者骨髓中Th1、Tc1细胞比例增高,Th1/Th2、Tc1/Tc2平衡向Ⅰ型反应极化,其中以RCMD组、IPSS低危组和染色体核型正常组患者的T细胞I型反应极化明显。骨髓造血细胞过度凋亡与Th1细胞以及INF-γ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提示Th1细胞通过分泌INF-γ和TNF-α导致造血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HLA-DR15表达频率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并分析HLA-DR15与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检测HLA-DR15的表达,免疫散色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AA组、MDS组和正常对照组HLA-DR15表达频率分别为78.6%、63.2%和24.6%,AA组、M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别(p0.01),AA组和MDS组的OR值分别为11.262、4.710;正常对照组和血液恶性肿瘤组HLA-DR15表达频率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AA组、MDS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在HLA-DR15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A、MDS患者HLA-DR15表达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及血液恶性肿瘤患者,AA、MDS组OR值均1,说明疾病与HLA-DR15呈正相关,HLA-DR15可能是AA、MDS的易感基因;AA和MDS常见免疫球蛋白水平和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但与HLA-DR15的表达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elper,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Th1细胞所承担的肿瘤负荷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MDS患者、18例正常对照和 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胞浆内表达IFN γ的CD4 细胞 (Th1细胞 )和表达IL 4的CD4 细胞 (Th2细胞 )的数量和比例 ;分析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 /Th2细胞分别为 (0 .4 8± 0 .10 ) %、(0 .2 4± 0 .19) %、2 .31± 0 .76 ;而MDS患者分别为 :(0 .36± 0 .11) %、(0 .76± 0 .35 ) %、0 .5 1± 0 .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 ,Th1细胞 /Th2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P <0 .0 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三者指标分别为 (4.75±0 4 9) %、(0 .4 0± 0 .2 8) %、2 6 .5± 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Th1细胞明显增多、Th1细胞 /Th2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P <0 0 1) ;随着MDS及MDS转为的AML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 ,白血病转化倾向细胞 ,即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 (r =- 0 .5 6 3,P <0 .0 1)。结论  1.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 ,Th1细胞 /Th2细胞失衡 ,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数目减少 ,功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造血干细胞或恶性克隆细胞获得生长优势而异常增殖,正常造血克隆受到抑制或过度凋亡,最终导致了外周血细胞减少,进而向白血病转化。细胞免疫紊乱在MDS的发病中尤为重要,正确深入地了解MDS的免疫调节机制对其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针对MDS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比例及免疫功能失调等现象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及其与病情和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选取26例伴有非随机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以骨髓异常染色体核型细胞数量占总分裂相细胞的百分比作为MDS患者核型异常细胞负荷。MDS患者骨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与病情轻重作相关分析,病情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髓系分化指数、集丛/集落比值、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数量以及输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将MDS患者骨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与细胞免疫功能作相关分析,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包括CD4+细胞数量、CD8+细胞数量、血清IL-2和TNF水平。根据骨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将患者分为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以50%为分界点)。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结果MDS患者骨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为(67.4±36.2)%。骨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83,P<0.05);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445,P<0.05)。高负荷组和低负荷组骨髓原始细胞分别为0.0778±0.0551和0.0345±0.0334,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82±0.48)×1012/L和(2.32±0.66)×1012/L,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56.06±14.28)g/L和(76.40±24.4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外周血CD4+细胞绝对数为(274.18±71.85)×106/L,正常对照组为(454.82±205.88)×106/L(P<0.05)。两组CD8+细胞绝对数分别为(240.45±150.01)×106/L和(305.27±145.14)×106/L(P>0.05)。伴有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外周血IL-2水平为(6.29±3.58)μg/L,正常对照组为(3.11±1.40)μg/L(P<0.01)。两组TNF水平分别为(2.42±1.79)μg/L和(1.68±0.69)μg/L(P>0.05)。高负荷组CD4+/CD8+细胞比值为1.90±0.52,低负荷组CD4+/CD8+细胞比值为0.97±0.44(P<0.05)。结论骨髓染色体核型异常细胞负荷是影响MDS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且与T细胞免疫功能相对不足有关,对于疾病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T辅助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数量和比例改变及异常核型细胞与Th1细胞的比例,评价MDS与Th1细胞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MDS患者、18名正常对照和13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骨髓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检测18例MDS患者和15名正常人染色体核型,分析MDS患者肿瘤细胞负荷与Th1细胞的比例关系及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Th1细胞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骨髓Th1细胞、Th2细胞、Th1/Th2比值分别为(0.48±0.10)%、(0.24±0.19)%和2.31±0.76;而MDS患者三指标分别为(0.36±0.11)%、(0.76±0.35)%和0.51±0.13。MDS患者骨髓Th1细胞减少,Th1/Th2比例明显降低(P<0.01)。SAA患者三指标分别为(4.75±0.49)%、(0.40±0.28)%和26.5±8.7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h1细胞明显增多、Th1/Th2比例明显升高(P<0.01)。MDS患者异常核型细胞占中期细胞的(50.00±0.10)%,而正常对照为0。随着MDS疾病进展及MDS转为AML的患者骨髓Th1细胞数量逐渐下降,原始细胞数量逐渐增多,二者呈负相关(r=-0.563,P<0.01)。结论①MDS患者T细胞免疫异常,Th1细胞与Th2细胞比例失衡,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Th1细胞减少;②随着骨髓Th1细胞数量下降,MDS逐渐向白血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T细胞亚型和CD3zeta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介导的骨髓抑制和(或)造血异常被认为是导致MDS患者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zeta的表达,以进一步评价MDS患者的免疫状态,探讨MDS患者血细胞减少可能的原因。对11例诊断明确的MDS患者,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表达IFNγ^ CD4^ 细胞(Th1)、IL4^ CD4^ 细胞(Th2)、IFNγ^ CD8^ 细胞(Tc1)及IL4^ CD8^ 细胞(Tc2),同时分析CD3zeta在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结果显示:CD8^ 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Th1/Th2、Tc1/Tc2比值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T细胞活化信号传导通路上的功能蛋白CD3zeta在CD8^ 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MD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以CD8^ 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CD3zeta在CD8^ 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在CD4^ 细胞中变化不大,提示MDS患者细胞免疫的过度活化主要与CD8^ 细胞有关;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度活化是MDS患者外周血细胞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比较来源于正常志愿者和骨髓增生异常增生综合症一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制作用的区别。培养12例正常志愿者和12例MDS患者的骨髓MSC,比较两组MSC的形态、细胞表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T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细胞周期检测、T细胞凋亡检测等比较两组M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区别。结果表明:两组MSC的形态、表型基本相同;MDS患者来源的MSC对PHA和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T细胞的抑制作用均低于正常志愿者来源的MSC;加入正常志愿者的MSC后有更多的T细胞阻滞在G0/G1期,但MDS来源的MSC的这种作用较弱;MDS来源的MSC抑制T细胞活化的能力也下降,但是抑制T细胞凋亡的能力增强。另外,MDS来源的MSC表达转化生长因子(TGF—β1,3)、FasL较正常志愿者MSC表达的明显减弱,而TGF—B2的表达却增加。结论:虽然MDS来源的MSC在形态、增殖和细胞表型上基本正常,但其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其异常是否与MDS的发病机制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FISH)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亚群端粒长度测定中的可行性.7例初治低危MDS患者为实验组,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营养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组.收集肝素抗凝骨髓,以Molt-4细胞株为内对照细胞,以CD34-Alexa Fluor(R)647标记细胞表面抗原,高温变性DNA后与FITC标记端粒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DNA复染后,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RTL).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髓有核细胞经变性、杂交后,可进行细胞亚群的端粒长度检测.检测结果显示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RTL显著短于骨髓有核细胞(P =0.001);与对照组相比,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RTL及CD34+细胞RTL均显著缩短(P分别为0.020和0.002).结论:通过耐热荧光抗体对特定细胞进行标记,Flow-FISH技术可用于细胞亚群RTL检测,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检测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acquired pure red cell aplastic anemia,A—PRCA)患者γδT细胞亚群数量和功能变化,探讨16T细胞在A—PRC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11例经骨髓涂片和活检确诊的A—PRCA患者,给予环胞菌素A和雷公藤多甙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和γδT细胞水平;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并置于舍有10%FCS,PHA10μg/ml,rIL-250U/ml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2周,然后用TCRγδ磁珠分选出γδT细胞,在体外与正常人骨髓共同培养,观察对红系、粒系集落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前组外周血CD3^+/CD8^+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升高,CD4^+/CD8^+比例倒置(P〈0.05);治疗前组患者γδT细胞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有效组CD3^+/CD8^+细胞数下降(P〈0.05),CD4^+/CD8^+比值上升(P〈0.01);γδ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从患者外周血分离的γδT细胞体外能抑制正常骨髓红系CFU—E和BFU—E生长,并随浓度的增长抑制作用越明显,而在不同的浓度梯度下对粒系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A-PRCA患者γδT细胞亚群增高,其在PRCA的发病机制中起了一定作用;体外分离培养的患者γδT细胞可抑制正常红系集落生长,对粒系集落生长影响不明显;环胞素A治疗A—PRCA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147例初发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WT1基因表达,根据其表达水平分为WT1+和WT1-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147例MDS患者WT1+率为82.3%。WT1+和WT1-两组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异常染色体核型、WHO 2016分型及IPSS-R危险分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S亚型恶性程度及IPSS-R危险分层越高,WT1表达水平越高。WT1+和WT1-两组患者中位OS、进展为白血病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未移植患者中,WT1+患者中位OS较WT1-患者显著缩短(P=0.049)。WT1+移植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去甲基化治疗患者(P=0.002),且死亡率低(P=0.005)。结论:WT1基因表达水平可用于评估MDS患者病情,与MD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和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评估M 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FC 500流式细胞仪对35例M DS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M DS组的辅助性细胞T细胞(T h),辅助性细胞T细胞/抑制性T细胞(T h/T s)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 s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M DS疾病的进展,抑制性T细胞(T s)的表达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只有RA/RA S组与RAEB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7);M DS患者各组间T h,T h/T s比值和NK细胞的表达均无差异性。结论:T h,T s和NK细胞参与人体重要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则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 h,T s和T h/T s比值成为监测人体免疫功能、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