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对胃癌MGC-803 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株THP-1,加入佛波酯(PMA)和IL-4 后,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IL-10 的水平。取对数生长期MGC-803 细胞和M2 型TAM,根据培养方式不同分为单独细胞培养组、非接触共培养组和接触共培养组,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MGC-803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用Annexin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MGC-803 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用qPCR、Western blotting 分别检测MGC-803 细胞中MMP-9、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MA组相比,PMA+IL-4 组细胞上清液中IL-12 水平显著降低、IL-10 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成功将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M2型TAM。与单独细胞培养组相比,非接触共培养组、接触共培养组(: 1)MGC-803细胞的增殖率显著升高(均P<0.05);(2)细胞的迁移、侵袭数量升高(均P<0.05);(3)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均P<0.05);(4)S、G2 期细胞的数量升高、G1 期数量降低(均P<0.05);(5)细胞中MMP-9、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TAM可促进胃癌MGC-803 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解除细胞G1期阻滞,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胃癌细胞MMP-9、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bcl-2反义核酸提高γ线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bcl-2反义核酸能否增加^60Coγ线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1~8Gyγ线和10~40μmol/L bcl-2基因反义核酸均能抑制B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亚G1期细胞增多,bcl-2蛋白表达降低,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抑制作用显著。结论bcl-2反义核酸能够增加^60Coγ线对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NA-126-3p(miR-126-3p)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26-3p在THP-1细胞和从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集的4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过表达miR-126-3p载体, 转染THP-1细胞(过表达miR-126-3p组), 以转染空载体的THP-1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应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26-3p靶基因为RGS3,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过表达miR-126-3p组THP-1细胞RG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 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相比, THP-1细胞miR-126-3p表达水平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 过表达miR-126-3p组THP-1细胞在培养48 h和72 h后增殖能力均低(均P<0.05), 且细胞G1期阻滞[G1期细胞比例:(58.2±2.8)%比(4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x、bax在霍奇金病R-S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x、bax基因在霍奇金病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bcl-2与上述基因是否在同一R-S细胞内共表达。结果85.4%、70.8%的霍奇金病例R-S细胞及霍奇金细胞bcl-x、bax阳性;bcl-2与bcl-x、bcl-2与bax可以共存于同一R-S细胞胞质。结论bcl-x、bcl-2、bax基因可能共同参与部分霍奇金病R-S细胞及霍奇金细胞的凋亡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NA-618(miR-618)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618在THP-1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过表达miR-618质粒载体,以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将二者分别转染THP-1细胞,设定为miR-618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THP-1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618靶基因,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其进行验证。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618过表达组或阴性对照组的THP-1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预测的miR-618靶基因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相比,THP-1细胞中miR-618表达量低(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618过表达组THP-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转染0、24、48、72 h细胞吸光度值:0.20±0.03比0.20±0.03、0.28±0.02比0.35±0.03、0.34±0.03比0.43±0.04、0.39±0.02比0.53±0.05,均P<0.05),细胞晚期凋亡率升高[(27.1±0.1)%比(14.9±0.1)%,t=2.13,P=0.03]。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618靶基因为ARPP1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转染野生型ARPP19基因质粒+miR-618基因质粒组的THP-1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转染野生型ARPP19基因质粒+miR-618空载质粒组(0.170±0.003比0.100±0.004、0.100±0.001,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miR-618过表达组THP-1细胞ARPP1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而两组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RPP19蛋白表达水平相近。结论miR-618可能通过抑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ARPP19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let-7c-5p/c-myc信号轴在白血病细胞定向单核/巨噬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PMA+LPS+IFN-γ诱导THP-1白血病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定向分化,PBS作为对照组。诱导48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CD11b与CD14分化抗原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白血病细胞分化前后miR-let-7c-5p和c-myc的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结合实验检测miR-let-7c-5p与c-myc的3′UTR靶向结合和活性调控关系;转染miR-let-7c-5p mimic观察c-myc表达变化后细胞的增殖分化水平变化;过表达c-myc拯救实验观察miR-let-7c-5p对PMA+LPS+IFN-γ诱导的THP-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THP-1细胞转染miR-let-7c-5p inhibitor,观察c-myc表达变化对THP-1定向分化为M1样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 与PBS对照组相比,PMA+LPS+IFN-γ诱导48 h后,THP-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0.64±0.01 vs 0.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髓系白血病细胞株NB4、K562、THP-1增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TanⅡA与NB4、K562、THP-1细胞共培养24、48、72 h,以柔红霉素为阳性对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TanⅡA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TanⅡA作用24、48、72 h对NB4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4.11、9.60、7.28 μmol/L,对K562细胞IC50值分别为31.75、11.88、6.81 μmol/L,对THP-1细胞IC50值分别为111.10、32.82、11.82 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anⅡA与各白血病细胞株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G1期细胞数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TanⅡA对白血病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与促凋亡作用,其作用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NB4、K562、THP-1细胞.其抗癌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于G1期,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外泌体(Exos)对miR-21的调控作用及对前列腺癌(PC)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取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D68、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86)、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CD206)阳性表达,以鉴定巨噬细胞浸润及表型变化;取人巨噬细胞株THP-1诱导建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差速离心法提取Exos,与前列腺癌细胞PC-3共培养,设置为:PC-3组、PC-3+Exos组、PC-3+多西紫杉醇(DTX)组、PC-3+Exos+DTX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法检测Exos及细胞中miR-2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耐药蛋白(P-gp、Txr1)水平。敲低Exos中miR-21表达或阻断巨噬细胞Exos分泌后,与PC-3共培养,并植入裸鼠皮下,给予DTX干预治疗,测量瘤体体积及瘤体重量,以验证Exos对miR-21调控及PC-3耐药性的影响。结果:PC癌组织中主要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M2型Exos直径约为100 nm,呈杯状粒子形状,可被PC-3细胞摄取,其高表达miR-2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对人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Raji分为对照组、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Raji细胞培养12 h、24 h、48 h、72 h时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培养48 h时各组细胞CyclinD1、CyclinD3、CDK4、PAK2、p-PI3K、p-Akt蛋白水平。结果: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Raji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相同时间点时,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Raji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而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G0/G1期、S期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G0/G1期、S期细胞均低于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CyclinD1、CyclinD3、CDK4、PAK2、p-PI3K、p-Akt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花蛇舌草+LY294002组CyclinD1、CyclinD3、CDK4、PAK2、p-PI3K、p-Akt蛋白水平均低于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P<0.05),白花蛇舌草组、LY294002组各种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对Raji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设空白对照组,LP低、中、高剂量组(5、10、20μg/mL)和顺铂(40μg/mL)组;给药干预48h,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率,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bcl-2 mRNA表达并计算Bax/bcl-2值,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人骨肉瘤MG-63细胞呈贴壁生长,增殖迅速,而LP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数明显减少,呈现回缩、脱落现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发现经LP干预48h能够显著提高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延长细胞周期G0/G1期并缩短S期、G2/M期,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index,AI),上调Bax mRNA表达并下调bcl-2 mRNA表达,显著提高Bax/bcl-2比值,显著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LP具有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影响凋亡调控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除莠霉素A对Karpas299和L428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莠霉素A(HA)对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株Karpas299和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Karpas299和L428细胞ALK的表达,MTT法检测HA对两株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A处理后两株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的变化,HE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改变.结果:Karpas299细胞表达ALK,L428细胞则不表达;HA对两株细胞的增殖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HA对Karpas299细胞的作用比L428更为显著,P<0.05;用HA处理24 h,G1期细胞和凋亡率均高于时照组,P<0.05;Karpas299细胞高于L428细胞,P<0.05;两株细胞均出现凋亡形态改变.结论:HA明显抑制两株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以Karpas299细胞作用更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该细胞表达酪氨酸激酶受体ALK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对口腔表皮样癌细胞系KB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拔除的阻生第三磨牙和正畸减数牙,采用酶消化法分离PDLSCs。应用Transwell培养小室将PDLSCs和KB细胞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培养,建立共培养体系。48h后,应用MTT法观察KB细胞增殖情况。在部分实验的培养体系中加入抗IL-6抗体,同法观察KB细胞增殖。收集共培养48h的KB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其Caspase-3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β-catenin表达情况。收集PDLSCs,采用RT-PCR法检测其IL-6的表达。结果 PDLSCs与KB细胞共培养48h,PDLSCs∶KB细胞数量比为1∶1时,吸光度值为1.33±0.18,与单独KB细胞组的2.65±0.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PDLSCs∶KB细胞数量比为5∶1时,吸光度值为1.06±0.18,与单独KB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PDLSCs能够显著抑制KB细胞的增殖。PDLSCs∶KB细胞数量比为1∶1时,KB细胞的凋亡率为(39±5)%,与单独KB细胞组的(15±4)%相比,P=0.022;PDLSCs∶KB细胞数量比为5∶1时,KB细胞的凋亡率为(51±7)%,与单独KB细胞组相比,P=0.001。在PDLSCs与KB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加入抗IL-6抗体后,PDLSCs抑制KB细胞的增殖作用显著减轻。RT-PCR实验发现,共培养48h后的PDLSCs的IL-6表达升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发现,培养48h后的KB细胞β-caten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PDLSCs能抑制口腔表皮样癌KB细胞的增殖和促进KB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CNA-1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及其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NDGA对胰腺癌细胞株PCNA-1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DGA处理的胰腺癌细胞株PCNA-1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NDGA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CNA-1的增殖活性,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细胞经100μmol/L的NDGA处理后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多(P<0.05),G2/M期细胞无明显变化;细胞经100μmol/L的NDGA处理48h后bcl-2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下调(P<0.01)、bax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P<0.01).结论:NDGA对胰腺癌细胞株PCNA-1有抑制增殖、诱导其凋亡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对人非霍奇金淋巴瘤Raji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0、10、50、100、250、500 nmol/L雷帕霉素分别作用Raji细胞24、48、72 h,采用CCK-8法测定Raji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Raji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采用Caspase-3、Caspase-9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Raji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的酶活性;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aji细胞中bcl-2、p53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作用24 h后,随着雷帕霉素浓度由0 nmol/L逐渐增加至500 nmol/L,Raji细胞增殖抑制率由(23.7±4.2)%升高至(51.7±3.7)%(P<0.01);细胞凋亡率由(4.9±1.9)%升高至(20.5±1.5)%(P<0.01);G0/G1期细胞比例由(40.8±1.4)%增加至(63.6±1.7)%(P<0.01);Caspase-3酶活性由0.16±0.05增加至1.08±0.04(P<0.01);Caspase-9酶活性由0.19±0.04增加至1.34±0.06(P<0.01);bcl-2 mRNA表达量由0.90±0.03减少至0.46±0.03,p53 mRNA表达量由2.51±0.41增加至5.85±0.21,并且bcl-2蛋白表达降低,p53蛋白表达增高.Raji细胞48 h和72 h实验结果与24 h实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Caspase-3、Caspase-9、bcl-2、p53途径抑制Raji细胞增殖,并诱导Raji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脂质体转染bcl-2反义寡核苷酸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冬梅  张洹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2):664-666
目的:通过脂质体分别转染bcl-2两个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1、ASODN2)及G3139,观察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淋巴瘤细胞株Raji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的半数抑制率(IC50);免疫荧光标记观察细胞bcl-2蛋白水平;用姬姆萨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结果:MTT测定显示:ASODN1、ASODN2组IC50值分别与G3139组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μmol/L ASODN1、ASODN2作用于Raji细胞72h后,姬姆萨染色均可见凋亡细胞.5μmol/L ASODN1、ASODN2和C3139作用于Raji细胞后,bcl-2蛋白阳性率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但ASODN1、ASODN2组分别与G3139组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5μmol/L无义寡核苷酸对Raji细胞的生长活性、bcl-2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针对bcl-2两个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能特异性促进Raji细胞的凋亡,并且与G3139具有近似的反义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cl-2短发夹样RNA (short hairpin,shRNA)对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 MTX)诱导的人Burkit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的增强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构建有Bcl-2 shRNA的质粒转染Raji细胞,然后加入MTX,采用RT-PCR法检测作用48 h时细胞 Bcl-2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经处理24、48和72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Giemsa染色及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将Bcl-2 shRNA质粒转入Raji细胞后,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转染Bcl-2 shRNA联用MTX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与MTX组、阴性shRNA联用MTX组、Bcl-2 shRNA组及空质粒+MTX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 shRNA可增强MTX对Raji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加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葛根总黄酮(PR)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562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PR对K562细胞、NB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NA PI染色法分析细胞周期及亚二倍体峰。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B4细胞JNK、PARP、bcl-2、Caspase3,K562细胞bcr-abl、p53、bcl-2、Fas/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2.5~200 μg/ml PR均能抑制K562、NB4细胞增殖。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Annexin V+/PI-细胞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DNA PI染色法发现细胞亚二倍体比例增加,G1期比例下降、S期比例增加。PR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NB4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不同浓度PR干预后K562细胞bcr-abl蛋白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调(F=18.74,P<0.05),而bcl-2则无明显变化;p53 表达呈浓度依赖性上调;Fas/FasL 表达无明显变化。NB4细胞JNK、PARP及Caspase 3蛋白表达与PR浓度呈正相关,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则呈负相关(F=42.32,P<0.05)。结论 PR能有效抑制K562、NB4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但分子机制不同。提示一定浓度PR具有较广谱的抗白血病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杜敏  陈炯  李庆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9):1644-1647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CNA-1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及其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NDGA对胰腺癌细胞株PCNA-1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DGA处理的胰腺癌细胞株PCNA-1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NDGA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CNA-1的增殖活性,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细胞经100μmol/L的NDGA处理后G0/G1期细胞减少(P〈0.05)、S期细胞增多(P〈0.05),G2/M期细胞无明显变化;细胞经100μmol/L的NDGA处理48h后bcl-2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下调(P〈0.01)、bax蛋白与对照组相比表达上调(P〈0.01)。结论:NDGA对胰腺癌细胞株PCNA-1有抑制增殖、诱导其凋亡作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VA)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eckpoint kinase 1,Chk1)基因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采用不同浓度(3.25 μmol/L、6.25 μmol/L、12.5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SVA处理细胞,以0 μmol/L SVA为空白组(Con组)。采用MTT法检测SV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筛选SVA最适浓度(SVA组)用于后续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2、4、6、8 Gy剂量X射线照射细胞。将Chk1阴性对照质粒、Chk1 siRNA分别转染至Hela细胞,分别命名为si-NC、si-Chk1组;重组pcDNA 3.1/Chk1基因过表达质粒及空载体对照质粒分转染至SVA组细胞中,分别命名为SVA+pcDNA-Chk1组、SVA+pcDNA组。采用q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h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疗敏感性。结果:随着SVA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SVA浓度为12.5 μmol/L时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约为50%,以此用作后续实验研究。SVA组Hela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on组,且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Hela细胞存活分数明显降低(P<0.05);SVA处理Hela细胞后可显著降低Ch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si-Chk1组Hela细胞中Chk1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分数均显著低于si-NC组(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SVA+pcDNA-Chk1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SVA+pcDNA组(P<0.05),细胞存活分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SVA可通过下调Chk1基因表达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使细胞凋亡,同时能够增强宫颈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bcl-2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对恶性淋巴瘤细胞系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DNA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10-40μmol/l bcl-2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和0.5-2.0μmol/L三氧化二砷均能抑制恶性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Raji细胞,发现亚G1期细胞明显增多,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两者联合应用比单独应用抑制作用显著。结论:bcl-2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与三氧化二砷联合应用,明显抑制恶性B淋巴瘤细胞系生长,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