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99例患者(51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对影响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结果:术后共1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9.19%。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结石复发与年龄、黄疸、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胆管、胰腺炎症以及手术类型等因素有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2.692,P=0.011)、胆总管直径(OR=2.249,P=0.022)、结石数量(OR=2.647,P=0.017)、结石最大直径(OR=2.348,P=0.009)、合并炎症(OR=2.801,P=0.013)、手术类型(OR=2.421,P=0.018)是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内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结石复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措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前瞻性研究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式对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6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按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和并发症情况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病人不同术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内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叶/段切除术)下术后结石残留和二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初次手术选择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或肝叶/段切除术,其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初次手术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者(P<0.05);肝叶/段切除术的术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较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有降低趋势;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行肝叶/段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其残石率与无胆总管结石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切除术或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及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3 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LC联合LCHTD治疗。根据是否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结石复发组(24例)和结石未复发组(69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随访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分析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93例患者LC联合LCHTD治疗手术成功90 例,中转开腹3 例。手术时间(109.4±10.6)min,术中出血量(80.2±19.1)mL,总住院时间(9.2±1.2)d,住院费用(1.9±0.4)万元。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18个月,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4例(25.81%),平均复发时间为(10.3±2.1)个月。结石未复发组剔除中转开腹3 例,单因素分析表明,结石复发组和结石未复发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结石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结石类型、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碎石术、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炎症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碎石术、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炎症是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LC联合LCHTD疗效显著,术后结石复发受多种因素影响,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均行LC联合LCHTD治疗。对可能影响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 247例患者中,术后1年累积复发率为2.43%,3年累积复发率为8.10%,5年累积复发率为14.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结石数量、胆总管直径、是否行碎石术、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炎症与术后结石复发有关(P0.05);性别、病程、胆总管结石类型、结石直径与术后复发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cm、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炎症是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结石数量、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与术后结石复发无关(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联合LCHTD治疗后结石复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认真评估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沭阳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7例,均行ERCP联合LC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者经验、胆道情况、结石情况。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87例患者术后随访3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未复发组66例,复发组21例,中位复发时间15.0(95% CI=12.5~20.0)个月,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8.0%、23.0%、24.1%,复发主要集中于术后2年内。单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感染、胆道狭窄、胆总管夹角、结石数量、结石大小、乳头旁憩室情况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复发(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夹角(OR=0.196,95% CI=0.044~0.877)、胆道感染(OR=6.894,95% CI=1.698~27.984)、乳头旁憩室(OR=10.554,95% CI=2.134~52.197)、胆道口括约肌切开(OR=17.803,95% CI=3.342~94.845)是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合并胆总管夹角过小、胆道感染、乳头旁憩室及术中括约肌切开的患者,ERCP联合LC术后结石更容易复发,对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多数患者因不能自行排解而需手术清除结石,解除梗阻症状,并且控制其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引流术、LC+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 +经内镜拟行留置鼻胆管(ENBD),其中以ERCP+LC与LCBDE+LC应用最广泛。外科医师应熟知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条件、结石大小和数量、胆总管的解剖因素、经济条件,理性地选择治疗方式,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CHTD)后结石复发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LC联合LCHTD治疗的89例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术后结石复发率、1~3年累计复发率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和95%可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18例患者出现结石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0.22%,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年2.25%(2/89),2年5.62%(5/89),3年12.36%(1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碎石术、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与联合术后结石复发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cm、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症是联合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LCHTD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部分因素会合并出现,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保胆取石术后维吾尔族与汉族胆囊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新疆军区总医院行微创保胆术治疗的5 126例维吾尔族、汉族患者进行出院后结石复发随访,每年一次,连续随访满3年,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1月。对胆囊结石复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报流行病学量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胆囊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未复发的维吾尔族、汉族保胆术后患者各随机抽取100 例作为对照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随访满3年患者共4 654例,共有320例患者胆囊结石复发(复发率6.9%),其中3 066例汉族患者中胆囊结石复发171例(5.6%),1 588例维吾尔族患者中胆囊结石复发149例(9.%),维吾尔族患者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高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P<0.01)。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88份(9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胆石症家族史、术后胆囊排空功能是汉族和维吾尔族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共同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牛羊肉饮食是维吾尔族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的特有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新疆地区保胆取石术后维吾尔族胆囊结石复发率高于汉族患者,复发率高的原因可能与肥胖、牛羊肉饮食有关。胆结石家族史、术后胆囊排空功能是胆囊结石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26 老年人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术后再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从1993年1月—2005年1月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43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8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型管引流患者中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11.1%(9/81),41例胆总管空肠吻合中有4例复发,〖JP3〗复发率为9.8%(4/41);两者均显者高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者(4.8%,1/21)(P<0.05)。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胆总管直径平均值(16.2±3.5) mm显著大于无复发性胆总管结石者(10.9±2.7) mm( P<0.05)。提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老年人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可降低术后结石的再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合并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合并纤维胆道镜取石术、肝叶(段)切除术等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48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分别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和肝叶(段)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年内结石复发率6.3%(1/16)、再次手术率6.3%(1/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3/16),均明显低于其他2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有效降低结石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胆总管结石患者385例,从一般情况、胆道情况、结石情况、治疗情况4个方面对胆总管结石的复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85例中胆总管结石复发组58例,未复发组327例,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15.1%。年龄60岁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率明显升高,(P=0.009),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 mm、胆总管下段狭窄为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P=0.002,P=0.006,P=0.01),而合并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无相关性(P=0.167),多发结石(≥2)患者的复发率为18.05%,而单发结石患者复发率为6.78%,前者的复发率明显升高(P=0.004);结石直径≥10 mm的患者复发率为21.65%,而结石直径10 mm的患者复发率为12.85%,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EST相较于开放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更容易出现结石复发(P0.001),术后给予中药治疗相较于为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结论:高龄、有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10mm、多发结石和行EST治疗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给予中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医院硬件设施的完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已经成为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且具创伤小、恢复快的临床优势.但是,临床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率为4%~24%,因此,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是外...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保胆取石术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浙江省荣军医院2009年10月年至2014年8月期间完成的203例保胆取石患者,依据其结石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分成三组,A组:胆囊游离结石3枚以下,不伴有泥沙样结石及壁间结石;B组:游离结石3枚以上,伴或不伴有泥沙样结石;C组:有胆囊壁间结石存在。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随机抽取同时期施行LC的患者12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63例,保胆取石术后1例胆囊结石复发;B组88例,术中1例因结石逃入胆总管改行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余87例保胆取石术后12例胆囊结石复发;C组52例,2例手术中因胆囊壁损伤严重改行LC术,余50例中保胆取石术后9例胆囊结石复发;三组术后均未出现消化道并发症及胆总管结石,无胆漏发生。LC组128例,2例因术中出血改行开腹手术,1例发生胆管损伤,术后出现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8例,反流性胃炎2例(均经胃镜确诊),单纯慢性腹泻3例,胆总管结石2例。四组比较,A组术后复发率最低,B组、C组患者结石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B组、C组手术不良情 况与LC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保胆取石手术符合微创外科的发展趋势,其手术并发症并不高,通过控制手术指征可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的11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98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LCBDE组与OCHTD组在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数、术后切口感染、肠梗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胆瘘、腹腔脓肿、一次性结石清除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是安全、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可逐渐取代大部分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手术(ERCP)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行ERCP手术取石的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结石复发者73例(复发组),未复发者127例(未复发组)。采用χ2和t检验初步筛选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χ2和t检验结果显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患者年龄、病程、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直径、胆道狭窄、结石数量≥2枚,结石直径≥10 mm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523,95%CI=1.945~7.868,P=0.021),有胆道手术史(OR=3.565,95%CI=1.662~7.523,P=0.036),乳头旁憩室(OR=3.873,95%CI=1.759~7.426,P=0.039),结石数量≥2枚(OR=3.925,95%CI=1.905~7.063,P=0.035),胆总管直径(OR=3.431,95%CI=1.656~7.534,P=0.029),是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合并乳头旁憩室、结石数量≥2枚、胆总管直径是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CBDS)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患者术后CBDS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33例CBDS取石并胆囊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可能影响CBDS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明确CBDS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33例患者中297例获得确切随访资料(失访率11%),31例患者CBDS复发,复发率10.4%。伴有壶腹周围憩室(PA D)、多发CBDS、胆总管直径≥15 mm与胆总管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术后CBDS复发相关。结论:胆总管取石合并胆囊切除术后CBDS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伴PA D,多发CBDS(结石数量≥2),胆总管直径≥15 mm。对于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积极干预,并在术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除了非手术治疗诸如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及体外震波碎石术外。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已普遍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但仍有6.4%~18%复发率。不少外科医师选择自己喜爱的手术方法。胆总管结石有源自胆管(原发)或自胆囊落入(继发)的,因此手术方法有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为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4例术后复发,复发率18.75%。经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扩张、胆管炎、总胆红素异常、胰腺炎、结石残留、术后合并症、黄疸、结石直径及手术类型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相关。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知,胆总管直径、胆囊管扩张、胆总管扩张、结石数量、胆管炎、结石残留、术后合并症及手术类型是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总结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随访结果,分析可能导致取石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月我院96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显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及内镜下取石。通过随访术后疗效.对可能影响EST取石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第1次EST未取出或未取净结石15例,第1次EST结石清除率84.4%(81/96)。第1次取石失败后5例再次行EST取净结石,3例自发排石,2例服中药或其他药物后排石,术后B超或ERCP检查证实结石已经排出,总结石清除率为94.8%(91/96)。术后近期并发症10例,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明显出血3例、急性胆囊炎和(或)急性胆管炎2例。5例因并发症或结石未取净行开腹手术。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胆总管结石〉1.5cm和既往有胆总管探查手术史是取石失败的危险因素。85例随访10—59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3例、急性胆管炎1例;19例单纯胆总管结石在EST取净结石后没有切除胆囊,随访未见异常。结论EST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结石〉1.5cm和既往有胆总管探查手术史时,应警惕EST有取石失败的可能。对于单纯性胆总管结石,在EST清除胆总管结石后不必预防性切除胆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胆管内超声(IDUS)用于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取石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对取石后胆总管造影显示结石完全清除者行IDUS,观察有无胆总管残石;对存在较大残石(≥3 mm)者重复行ERCP联合EST取石。术后随访,观察胆总管结石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48例经ERCP联合EST取石后,胆总管造影均确认胆总管结石完全清除。IDUS发现其中61例仍存在残石,且21例残石≥3 mm;对该21例重复取石,直至结石完全清除。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术后随访3~24个月,IDUS显示108例结石完全清除者与40例存在残石者结石复发率分别为8.33%(9/108)、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个月累积无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40%、14.40%,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DUS所示胆总管残石、胆总管直径及角度均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IDUS能发现胆总管造影难以显示的胆总管残石、尤其细小结石(3 mm),用于辅助ERCP联合EST取石有助于减少术后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