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技术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对存活者早期干预[2],病残率逐渐降低,现将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早产极低体重儿28例,胎龄28~32周,平均30周,男18例,女10例,出生体重1000~1499g,平均1245g,住院时间2~46天(包括放弃治疗),平均23.5天,合并NRDS 6例,NEC 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4例。2护理2.1维持适宜中性温度及环境湿度由于早产极低体重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等原因,其体温易随外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产极低体重儿出院后体重不增因素,以求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我院新生儿ICU病房共收治42例早产极低体重儿(VLBM),剔除因败血症、肺透明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死亡及放弃治疗共5例外,余下37例在体重增加至1800~2000g后顺利出院.出院时由专职医护人员对哺养人进行了培训,告知1周定时随访1次,共4次.根据随访情况针对性制定了个体方案,同时了解家庭背景(父母文化、经济条件、母乳+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接受培训次数、父母固定工作).结果 一周定时随访有15例,共随访4次(A组);两周随访12例,共随访2次(B组);四周随访10例,共1次(C组).A组体重增加(950±150)g,两周随访2次B组体重增加(560±140)g,4周1次C组体重增加(360±140)g.A组与B组和C组比较体重增加(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背景好坏与体重增加成正比.结论 定时随访和家庭背景是早产极低体重儿(VLBW)出院后体重增加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瑞 《实用全科医学》2005,3(6):568-568
目的 通过护理管理,探讨降低早产极低体重患儿死亡率的方法。方法 对82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加强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全身营养支持等重点护理管理。结果 82例极低体重儿存活52例(63.4%),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管理对早产极低体重儿可提高存活率,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早产极低体重儿是儿科高危儿 ,其并发症发生率高 ,死亡率高 ,护理质量对存活率影响较大。现将我科成功诊治 1名 90 0g患儿情况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刘毛毛 ,孕 2 8W ,体重 90 0g ,于生后 30分钟以 :①早产极低体重儿 ;②新生儿重度窒息转入我院新生儿病房。查体 :T33℃ ,HR1 1 8次 /分 ,R5 4次 /分 ,患儿呈早产儿貌 ,反应差 ,呼吸表浅 ,节律不齐 ,外阴发育不良。通过保暖 ,给O2 ,输液 ,抗炎 ,兴奋呼吸中枢 ,镇静 ,止血 ,输血浆 ,肠外静脉营养等一系列对症及支持治疗后好转。经过我科人员的精心诊治和护理 ,于 2 7天后痊愈出院 ,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极低体重儿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孕周平均为 2 9周的 82例极低体重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孕周与感染、出生体重与感染 ,是否使用机械通气与感染、营养方式与感染均有其相关性 (P <0 .0 1)。感染的临床表现中喂养困难占首位 ,其次是呼吸暂停及青紫 ,细菌培养 :第一位为表皮葡萄球菌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菌、克雷白菌属。结论 :①出生体重和孕周都是极低体重儿感染的重要因素 ;②机械通气治疗是极低体重儿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③极低体重儿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应注意喂养困难及呼吸暂停 ;④综合营养以预防极低体重儿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治疗作用。方法将VLBW分为对照组、IVIG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IVIG组在此基础上于生后7d内2次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IVIG组在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LBW使用IVIG无明显疗效,常规预防使用并不可取,建议临床严格掌握IVIG在VLBW使用中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6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呼吸管理体会进行阐述,并为提高早产极低体重儿存活率总结经验。方法选取26例早产极低体重儿,2011年1月~2012年6月1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4年10月11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呼吸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呼吸管理后2组患儿呼吸疾病发生率以及呼吸疾病主要表现以及患儿的死亡率情况。结果通过数据整理可得,观察组患儿需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较少,其所占比例远低于对照组(P<0.01);2组呼吸疾病发生率、死亡率比较明显看出观察组整体更佳(P<0.01)。结论对于早产极低体重儿实施呼吸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呼吸疾病发生率,提高其存活率,是保证早产儿顺利成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素玲  钱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798-1799
目的:探讨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极低体重儿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未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出生早期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发生、住院日、死亡情况。结果: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医院感染发生率、住院日、死亡率与未用者无明显区别。结论:极低体重儿预防性使用静注丙种球蛋白对预防医院感染无明显疗效,建议静注丙种球蛋白在极低体重儿使用应严格掌握指征,避免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早产极低体重几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Fr规格PICC包,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PICC置管术。结果:23例PICC置管均无计划外拔管,拔管后培养导管无菌生长。结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能最大限度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小,留置时间长,减轻护理工作量及避免组织坏死的发生,方便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极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体重<1500 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呼吸暂停发作后,予以弹足底、托背等触觉刺激,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选择合适方式氧疗后仍反复发作者,加用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枸橼酸咖啡因,对照组予以氨茶碱。对比两组在治疗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呼吸暂停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喂养不耐受、尿量过多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氧疗时间及C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呼吸暂停比氨茶碱更有优势,可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呼吸暂停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1.
极低出生体重儿抗感染问题的探讨郑旭(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海口570311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存活率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医院NICU的建立,VLBW的存活率已越来越高。由于生存时间延长,晚期合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指出生体重1 000~1 499 g的早产儿)成活率逐渐提高[1],随之VLBW出现的并发症,如颅内出血、脑发育不良、院内感染等成为影响VLBW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院内感染,是引起VLBW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加强对VLBW院内感染的防治成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反映新生儿科诊治水平的指标之一。笔者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86例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8例的一般情况、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因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7例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对其临床表现、病原菌、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1.52%(57/495)。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72.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及机械通气是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1.299、1.347、1.268。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长时间应用静脉营养、留置PICC及机械通气为高危因素。可通过缩短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减少有创操作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细菌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陶丽荣 《当代医学》2012,18(19):136-137
目的研究经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的88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这些患儿均收住重症监护室(NICU)。均符合实施PICC置管术的条件,且均得到了患儿家长的赞同并且签署了治疗同意书。结果 88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均成功置管,其中,83例患儿是一次穿刺成功,其余5例患儿是二到三次穿刺成功。患儿中有5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6例出现导管阻塞。79例完全治愈出院,4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自动放弃治疗,2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2.94%。结论 PICC可以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至最小程度,减轻护理工作量的同时避免患儿发生组织坏死。此项技术提供可靠的静脉通道和营养供给,对患儿的刺激十分小,患儿能够灵活活动,因此护理十分容易,可以应用于长期需静脉输液早产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极低体重儿因胎龄小、体重低以及由于过早娩出而尚未获得足够的IgG抗体,极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则是早产极低体重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探求缩短极低体重儿感染的病程及降低病死率的方法,我们应用静滴丙种球蛋白来辅助治疗极低体重儿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的发生率,并探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2013年108例进行静脉营养支持14d以上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按是否发生PNAC分成PNAC组及非PNAC组,观察两组有伴窒息、败血症、肺透明膜病(HM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开放(PDA)等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 PNAC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PN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脂肪乳累计用量、氨基酸最大用量、肠道外营养(PN)热卡摄入量大于非PN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喂养日龄、体重恢复迟于非PNAC组,且合并症发生机率增大。结论 PNAC发生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开奶时间迟、大剂量使用氨基酸和脂肪乳、PN热卡高、胃肠外营养时间长,有无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20例早产极低体重儿喂养成功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配合静脉营养,维持早产极低体重儿机体需要量,有效保证了患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产科促卵技术的应用、试管婴儿、人工受精技术的提高,多胎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大多数为珍贵儿,成为目前新生儿急救常见病种,对我们临床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管理(环境温度管理、呼吸管理、喂养管理)及常见症状的治疗进展进行讨论总结,引进新观点,目的 是提高此类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未成熟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救治的经验教训,提高早产儿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自2003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204例,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孕周28W~34^+4W,体重1100~1500g之间,入院后给予保暖、监护、抗感染、改善呼吸、静脉营养、改善循环、营养脑心肌、维持血压血糖正常等治疗。结果:治愈2例,住院天数17~43天;好转5例,住院天数4~5天,放弃2例,住院1天;死亡4例,住院为1~2天,主要死因分别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结论:本资料VLBWI死亡率较高,医护人员需提高诊治认识,应加强对VLBWI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产科促卵技术的应用、试管婴儿、人工受精技术的提高,多胎早产极低体重儿的比例不断上升,且大多数为珍贵儿,成为目前新生儿急救常见病种,对我们临床治疗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管理(环境温度管理、呼吸管理、喂养管理)及常见症状的治疗进展进行讨论总结,引进新观点,目的 是提高此类患儿的成活率,使这些未成熟儿得以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