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CML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IFNα-2b)和小剂量阿糖胞苷(LD Ara-C)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寻找治疗CML的新途径。方法:采用IFNα-2b(300万U/d)和Ara-C(20mg/m^-2.d^-2),每月用10d)联合治疗CML慢性期患者17例,检测治疗后血液学缓解和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情况,并与IFNα-2b治疗组和羟基脲(Hu)治疗组作对照。结果:IFNα-2bLD Ara-C治疗组治疗6个月,CHR率和总CHR率分别为76.47%和88.24%,47.06%的患者治疗7-32个月(中位数14个月),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至38%-90%,仅1例(5.88%)在34个月发生急变,治疗6个月CHR率,总CHR率和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下降病例百分数均显著高于IFNα-2b治疗组(P=0.0095,P<0.005和P=0.043)和Hu治疗组(P=0.014,P<0.005和P<0.005),CML急变发生率较低(P=0.03和P<0.05),而且发生急变的时间较晚,结论:对CML慢性期患者采用IFNα-2b和LD Ara-C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CML患者的CHR率,减少Ph染色体阳性细胞,提高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解率,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α 干扰素 (IFN 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10例CML慢性期患者 ,Ph染色体阳性率均为 10 0 %。应用小牛血清体系培养CML来源的DCs,以重组干细胞因子 (rhSCF)、重组FIt 3配体 (rhFlt 3L)作为扩增体系的细胞因子 ,以rhGM CSF、rhTNF α、rhIL 4诱导DCs的生成 ,加或不加IFN α ,即分为A组 (0U/ml)、B组 (30 0U/ml) ,培养 2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的免疫表型 ,G显带法显示Ph染色体 ,MTT法检测CML DCs刺激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B组较A组培养细胞的总数减少 ,但DCs比例增加。Ph染色体两组比例分别为 10 0 %、81.75 %。B组较A组CD86、CD83、CD4 0、MHC Ⅰ类分子的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1)。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 ,B组较A组A值亦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IFN α可以加速CML DCs的成熟 ,增强CML DCs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格列卫 (STI 5 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 ,探讨STI 5 71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 (HHT)和阿糖胞苷 (Ara C)治疗时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的耐受性。方法 选自 2 0 0 1- 0 2 2 0 0 3- 0 8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住院37例成年人患者的骨髓细胞Ph染色体阳性或FISH双标双融合bcr/abl基因异位探针 (FISH bcr/abl)阳性率均 >90 %。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 (CML CP) 14例 ,加速期 (CML AP) 5例 ,急变期 (CML BP) 18例 ,全部接受STI5 7每天 0 3~ 0 6g ,早晨空腹顿服 ,4例CML AP和全部CML BP患者联合HHT每天 12mg和Ara C每天 30 5 0mg静脉滴注 (VD) ,714d为 1疗程 ,疗程中位数 1 5个 ,STI 5 71治疗时间的中位数 2 5个月 ,治疗满 3个月者全部复查染色体和FISH bcr/abl。结果 CML CP和AP患者的HCR 10 0 % ,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84 3% ;18例CML BP患者的HCR 38 8% ,HPR 2 7 7% ,总有效率 6 6 5 % ,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10 5 % ,骨髓抑制 90 %。CML CP、AP患者的HCR和细胞遗传学主要反应率明显高于CML BP患者 ,P <0 0 1。结论 STI5 71治疗CML显示较高的HCR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CML CP早期效果最好 ,CML BP患者疗效最差 ,与HA联合的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bcr/ab1融合基因作为观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疗效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8例经干扰素(IFN)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的CML患者bcr/ab1 mRNA水平。结果:骨髓Ph染色体数与bcr/ab1融合基因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1.74,P<0.01)。IFN联合Ara-c治疗CML 6个月后完全持续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为67.85%。结论: bcr/ab1融合基因可能是治疗CML疗效观察和微小残留病灶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隐匿型变异易位的重要作用。方法:骨髓细胞短期培养,常规显带用G显带技术,FISH检测以染色体全长涂抹探针进行。结果:485例CML患者中4例经常规G显带技术未见典型Ph染色体,FISH检出具有隐匿型Ph染色体(0.9%)。结论:FISH技术较传统显带技术准确、快速、特异、敏感,能准确辨认变异易位的类型,给予准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在CML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IFN)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穿孔素表达情况,探讨其对IFN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35例CHB患者IFNα-2b治疗前、后PBMC中穿孔索的表达。结果IFNα~2b治疗前、后PBMC穿孔素的表达分别为7.9%±4.6%和15.3%±6.4%,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6.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α-2b治疗后完全应答者有12例、部分应答者14例、无应答者9例。IFN治疗后完全应答组穿孔索的表达为19.2%±5.2%,部分应答组为14.2%±5.5%,无应答组为11.7%±6.7%,完全应答组与部分应答组比较,t=2.33,P<0.05;完全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t=2.8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IFN治疗可以使PBMC中穿孔素的表达升高,PBMC中穿孔素的表达可能与IFN抗病毒疗效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Wu W  Li JY  Shen YF  Cao XS  Qiu HR  Xu W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386-388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中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的发生率及预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8例CML-急变期(BC)患者,以BCR-ABL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FISH技术检测到的间期细胞中只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则观察其中期细胞,以明确是否为der(9)缺失。对于der(9)缺失患者,以相同方法检测其初诊时的染色体标本,以明确der(9)缺失是否和Ph易位同时发生。患者慢性期以羟基脲治疗。结果48例CML-BC患者中有8例(16.7%)der(9)缺失,其初诊时的染色体标本der(9)也缺失。der(9)缺失组慢性期及总生存期分别平均为20.9和36.4个月,明显短于未缺失组(55.1和70.3个月)(P〈0.05)。CML-BC急淋变与急非淋变患者中der(9)缺失概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der(9)缺失与Ph易位同时发生。具有der(9)缺失的CML疾病进展较快,预后较差。羟基脲不具有逆转CML中der(9)缺失的不良预后的作用。der(9)缺失不导致cML向某一特定类型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干扰素α 2a(IFNα 2a ,罗荛愫 ,罗氏 )为对照 ,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a(FEG IFNα 2a ,派罗欣 ,罗氏 )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 ,将 2 0 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PEG IFNα 2a组 (10 6例 )和IFNα 2a组 (10 2例 ) ,两组治疗前HCVRNA、基因型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以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应答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PEG IFNα 2a组持续性病毒应答率 (SVR)显著高于IFNα 2a组 (分别是 4 1.5 1%和 16 .6 7% ,P <0 .0 0 0 1)。PEG IFNα 2a治疗HCV基因 1型和非基因 1型的SVR显著高于IFNα 2a组 (P =0 .0 0 3) ,PEG IFNα 2a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丙型肝炎的SVR明显高于IFNα 2a组 (P =0 .0 0 0 3) ,但是低病毒载量的SVR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9)。PEG IFNα 2a与IFNα 2a有相似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间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患者均无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PEG IFNα 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干扰素IFNα 2a ,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人群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化疗24小时体内细胞凋亡预测化疗疗效29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体内细胞凋亡和急性白血病化疗的关系 ,为白血病个体化治疗提供早期预测疗效的指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 (AnnexinV)法检测 2 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及化疗 2 4h体内细胞凋亡 ,并观察其与患者化疗一疗程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和化疗 2 4h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 .74± 2 .4 7) %和 (9.77± 3.5 4 ) % ,化疗后凋亡细胞显著增加 (P <0 .0 1)。将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患者归为有效组 ,未缓解患者归为无效组。有效组化疗 2 4h的细胞凋亡率为 (11.4 5± 3.0 9) % ,细胞凋亡增加 (5 .91±3.4 8) % ;无效组化疗 2 4h的细胞凋亡率为 (8.15± 3.6 6 ) % ,细胞凋亡增加 (2 .2 8± 3.5 8) %。有效组化疗后凋亡增加明显高于无效组 (P <0 .0 5 )。其特异性为 83.3% ,敏感性为 84 .6 %。结论 :AnnexinV法检测白血病细胞体内凋亡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预测化疗疗效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患者衍生9号染色体[derivative chromo-some 9,der(9)]部分序列缺失情况,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der(9)部分缺失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5年12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150例CML患者采用不加任何刺激剂的骨髓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应用bcr-abl双色双融合DNA探针对骨髓间期细胞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果 124例CML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3例分析失败,121例患者中典型Ph染色体易位97例,变异易位24例,同时伴附加染色体异常19例.150例CML患者均进行了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其中27例患者der(9)部分缺失,发生率为18.00%.9例为典型Ph染色体易位,占典型Ph染色体易位患者的9.27%;12例为变异易位,占变异易位患者的50.00%.变异易位患者中的der(9)缺失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易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CML患者中der(9)部分缺失的发生率约为18.00%,应用双色双融合FISH技术能够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出CML患者der(9)缺失.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增龄性改变的形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增龄性改变的程度及性质。方法应用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结构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随增龄出现细胞皱缩,CA3区神经元数密度在老年组较青年组显著减少(P<0.05),CA1区神经元数密度各月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A3区神经元胞体内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比表面及嵴膜密度随增龄而减少,线粒体平均体积及平均截面积随增龄而增大。结论海马神经元及其线粒体形态结构随增龄发生显著性改变,这些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大鼠海马老化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胆碱能纤维的分布及增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和体视学测量技术,研究胆碱能纤维在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的分布及增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AChE阳性纤维呈不同的板层样分布,老年小鼠(24月龄)额-顶皮质第Ⅲ、Ⅴ层和海马CA1、CA3区分子层及齿状回分子层AChE阳性纤维密度明显低于成年小鼠(13月龄)和青年小鼠(3月龄)(P<0.01),后两组间除成年小鼠海马CA3区分子层纤维密度稍低外,其他各区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胆碱能纤维在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内的分布具有年龄相关性和区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应用潘生丁(双嘧达莫)试验(DP-T)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内外通用的DP-T方法对100例选择性开胸手术前的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于入院后1周内完成。结果100例中有68例出现DP-T的变化,这些患者术中出现心脏并发症57例(83.8%);DP-T无变化32例,出现心脏并发症11例(34.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前DP-T能发现潜在性心肌缺血病变,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拉西地平和卡托普利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51例患者参加为期14周随机服用拉西地平或卡托普利开放性对照试验。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明显降压(P<0.001),拉西地平具有平稳降压效应,谷峰值比率达76.9%。不良反应发生率,拉西地组为26.9%(7/26),卡托普利组为28.0%(7/2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拉西地平是一种有效、安全且易耐受的降压药,每天1次(4~6mg)能维持24小时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6例健康老年人、28例单纯肥胖者、38例高血压及42例高血压合并肥胖者的血糖、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4组中各有20例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均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各组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均正常。高血压组二尖瓣舒张早、晚期峰值比(E/A)明显下降,等容舒张时间明显延长,以合并肥胖者尤为明显(均为P<0005)。E/A值与空腹血糖相关(r=067,P<0005),与血清胰岛素及左室重量无关。结论肥胖及糖耐量异常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19.
抗纤方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研究肝硬变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辨证施治的关系以及抗纤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乙肝肝硬变患者37例血清PcⅢ,以自拟抗纤方辨证加减治疗,观察血清PcⅢ变化.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PcⅢ值显著高于正常人,PcⅢ值在肝郁脾虚型(13084μg/L±3822μg/L)、气滞血瘀型(16457μg/L±4649μg/L)、热郁血瘀型(21552μg/L±4776μg/L)均显著升高(P<001),三证型间差异显著(P<001)且呈顺序递增趋势,PcⅢ值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ALT,ZnTT及球蛋白无相关.经抗纤方加减治疗后,各型血清PcⅢ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清PcⅢ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与中医证型关系密切,可作为辨证分型,判断病情的客观指标,抗纤方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76例老年大面积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及B组(25例)每天静脉点滴25%硫酸镁10-15ml和极化液,12-14天,A组同时利多卡因72小时(首剂50-100mg静脉注射后按2-3min静脉点滴);C组(21例)静脉 点滴极化液12-14天,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加用利多卡因(用法同A组)。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