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抗菌药物滥用的严厉整治,医药产业特别是抗菌药生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抗菌药生产企业产量、销售和利润均出现大幅度下降,样本医院抗感染用药的占比出现负增长.本文就上述问题建议抗菌药生产企业在改善产品结构、开拓终端市场等方面尝试创新,以适应政策和市场的走势.  相似文献   

2.
许寅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12,33(3):12-17
目的:着重20国基本药物目录中抗菌药比较,以全面理解我国基本药物的重要价值和用药水准.方法:检索WHO官方网站、各国卫生部和药物监管部门官方网站,收集各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通过自制数据表格,比较20国经济水平、健康投入和产出情况以及目录的时效性,着重比较抗菌药品种的种类、数量和具体药物.结果:人均GDP、人均卫生费用和卫生费用占GDP比例均以澳大利亚最高(46 710 I$,4 242 I$,11.0%).而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位列最低,人均GDP为330 I$,人均卫生费用63 I$和卫生费用占GDP的2.4%.WHO目录含抗菌药29个,中国含21个,20国的中位数为29个.目录中含最少抗菌药的国家是马来西亚(11个),最多的是叙利亚,涵盖最多的是青霉素类品种(14个)、头孢菌素类品种(第一代至四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品种(7个)和氨基糖苷类品种(6个).结论:由于各国经济、细菌耐药情况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同,各国收录的抗菌药品种数量差异较大,但具体品种差异较小.我们可借鉴澳大利亚、印度、加纳等国的经验,优化基本药物的遴选机制和标准治疗指南,使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临床抗菌药使用现状,加强用药管理。方法:查阅某医院260例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按照设定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率65.00%(≥2种56.80%);联用率47.93%;注射剂使用率85.80%;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率100.00%;无指征用药29.58%;菌检及药敏率仅为4.75%。使用频率高的多为价格昂贵的新型抗菌药。结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应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处方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雷  杨运 《中国处方药》2014,(1):9-11,17
为了探讨基于对省、县、乡、村药品使用目录分级管理的带量采购模式对基本药物价格和使用的影响,采用非概率分层抽样调查法,统计河南省基本药物网上采购金额、数量和采购比例,部分样本县区的网上采购情况和对相关县区进行问卷调查,评析基于目录分级管理的带量采购对基本药物价格和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模式对基本药物价格具有明显控制效果,能够有效解决基本药物在各级医疗机构使用的衔接问题,同时,应不断完善该模式,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合理使用和管理集中带量采购(下称“集采”)抗菌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苏北13家公立医院官网,收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13家医院备案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对目录中抗菌药品调整和目录间差异进行描述性汇总分析。结果:实施集采政策以来13家医院更新分级管理目录共22次。截至2022年9月,三甲、三乙、二甲、二乙医院分级管理目录中抗菌药品品规数的中位数分别为74.00、69.50、42.00和22.50。集采抗菌药品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品规数居多,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无集采药品。13家医院分级管理目录中有5种抗菌药品出现跨级管理,其中3种为集采药品。调整次数最多的20种抗菌药品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有6种集采药品调入目录。结论:实施集采有利于优化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确保分级管理目录合理是科学化管理集采抗菌药品的重要前提条件。在集采政策推动下,苏北地区医院分级管理目录更新及时,有效规范目录结构,保证药品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临床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本院2000年-2003年各类抗菌药临床应用数量、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及排序。结果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每年用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青霉素类、抗结核类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统计数字表明,本院抗菌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验室体外试验数据及抗菌作用机制两方面探讨当今人们对杀菌性和抑菌性抗菌药的新理解,以及两大类抗菌药各自的临床应用特点。着重介绍某些实验室定义的杀菌性抗菌药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报告,有助于对杀菌性抗菌药与抑菌性抗菌药的本质区别做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8.
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用药3年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用药频度(DDDs)的相应关系。方法:对我院22种抗菌药连续3年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同期对部分致病菌进行年度耐药率统计,并进行相关结果比较。结果:细菌产生高度耐药的抗菌药品种,正是历年来DDDs值高且排序列前的品种。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多个品种DDDs排序列前。细菌对各品种产生了严重的交叉耐药,耐药率增高。铜绿假单胞菌(PA)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的耐药现状最为严重。万古霉素的DDDs度排序变幅很小,耐药变异也小,对MRSA、MRCNS仍保持高敏性。结论: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即抗菌药应用的选择性压力,是影响细菌耐药性变异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使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至今仍是临床各科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最有力武器。但近年来对抗菌药的过分依赖,几乎不加控制的大量使用,使抗菌药的药敏效率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由于其广泛而不合理应用,即使新上市不久的药物亦很快出现耐药性。如此下去,将会形成新的抗菌药不断推出,新的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的不良循环局面,确已成为人们亟需认真对待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流行的年代”,由此可见,如果不能高度重视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曾给人类带来福音并救患者于病魔之中的抗生素,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各级临床医生都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的合理应用,规范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延缓或避免耐药细菌产生的速度,避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缓(控)释制剂是指具有比普通制剂药效维持时间较长的制剂,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剂型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缓释、控释制剂的区别在于它们的释药过程,缓释制剂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一级动力学),而控制释制剂则要求缓慢地恒速成或接近恒速释放(0级动力学)[1].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廖赟  袁波  黄芳 《中国药房》2013,(17):1545-1547
目的: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药事管理工作成效。方法: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内容,对临床信息系统(CIS)中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整合,设计由基础数据库建设、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监控等5个模块构成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整体用药情况进行电子监控。以我院骨外科为例,分别对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初步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干预前使用强度为66.94DDDs/100人/天,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62.18%,干预后使用强度下降了13DDDs/100人/天(仅为53.22DDDs/100人/天),使用率下降7%(仅为55.7%)。结论:抗菌药物的信息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使之日趋合理,有效提高药事工作效率与管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抗菌药临床用药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抗菌药应用现状,为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宏观控制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同济医院2000~2003年各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数量及销售金额,应用频度。结果:β-内酰胺类药、喹诺酮类药近年来用量急剧增长。临床用量明显增长的主要品种有: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及其他抗菌药的用量则有所下降。结论:本院近年来抗菌药使用情况基本符合抗菌药发展规律,与国内其他医院情况基本类似:临床应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提倡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3.
我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临床药师广泛参与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各个环节,抗菌药物处方及病历点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细菌耐药率及血药浓度监测等,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较干预前用量明显减少,细菌耐药率有所下降,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趋于合理.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控制抗菌药物金额比例提供参考。方法:从降低药品价格、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降低药品不良反应风险、加强处方权限管理、改造信息系统和制定《阳光用药制度实施细则》等方面精细化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并统计精细化分级管理前、后6个月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和不同价格区间抗菌药物金额比例。结果:我院实行精细化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后,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平均值由26.31%下降至16.30%;价格≥0元且<30元和价格≥100元的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平均值均上升,价格≥30元且<100元的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平均值下降。结论:精细化分级管理抗菌药物能有效地降低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增加低价非限制使用药品,减少高价非限制使用药品和限制使用药品,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金额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指导基层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医院的医师、药师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在3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为97.6%。社区医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仍较为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社区医院进行干预,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周树荫 《中国药房》2014,(38):3580-3582
目的:考察妇产科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的成效。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收集我院规范化管理前后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各65份与妇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各60份,对其进行总结与对比分析。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术前0.52 h用药者比例显著提高,术前>2 h或术后用药者比例显著降低;用药疗程未超过48 h者比例显著提高,整体用药天数显著缩短;甲硝唑的使用频次显著下降,头孢唑林使用频次显著提高;药物联用比例显著降低;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开展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对提升本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水平的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陈永凯  陈玉文 《中国药房》2011,(44):4133-4136
目的: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随机抽样统计2008-2010年我国不同地区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我国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1.70%、76.19%。结论:我国二、三级医疗机构存在严重的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情况,各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上报的抗菌药401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1例ADR报告中共涉及33种抗菌药,其中喹诺酮类药引起的ADR最多(25.94%),其次为头孢菌素类(24.69%);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常见(78.05%);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49.27%)。结论:应加强抗茵药ADR监测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文献,对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概念、意义、药效学基础、对抗菌药物的要求及选用、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结果:序贯疗法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方便患者用药.符合药物经济学要求,在国内外临床都有广泛应用。结论: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疗效确切.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杜晓依   《医药导报》2004,23(11):0869-0870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抗微生物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2003年1~6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病房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200例应用抗微生物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200例中,抗微生物药物使用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涉及55种抗微生物药物。平均每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3.6±2.0)种。在限定日剂量(DDDs)排序中前3位抗微生物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天药费消耗针剂大于片剂。结论:该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亦存在同类药物联合应用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应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