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2例晚期癌痛患者持续静脉泵入超大剂量吗啡镇痛的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及管理措施。方法对2例癌痛患者的疼痛性质、原因、缓解或加重因素、生活质量、PS及疼痛NRS评分进行综合评估。临床药师通过监护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对吗啡使用剂量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同时给予辅助止痛用药合理化建议。结果持续静脉泵入超大剂量吗啡可降低患者的NRS评分,有效缓解重度顽固性癌痛。吗啡最大日剂量达1 000 mg与4 000 mg。除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外,2例患者均未观察到昏迷、呼吸抑制等吗啡中毒症状。结论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病房全程参与了超大剂量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管理及使用工作,不仅保障了吗啡使用的可及性与安全性,还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癌痛患者中的个体化药学服务,为该类患者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参与1例晚期胃癌伴难治性癌痛患者出现阿片类药物耐受后的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对其镇痛方案分析,综合疼痛评估,及时优化给药方案,将吗啡转换为氢吗啡酮,快速有效地控制疼痛。结果 患者疼痛缓解,未出现爆发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对难治性癌痛患者开展目标性药学服务,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疼痛治疗团队中发挥了重要的协作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癌痛管理工作的模式。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该院1例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滴定方案的制定与调整、不良反应的监护及患者用药教育,寻找临床药师在癌痛管理工作中切入点。结果1例癌痛患者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其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不良反应有效缓解,依从性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从个体化用药角度出发,在癌痛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9):1191-1193
目的:为促进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数字化病历管理系统调取数据,抽取我院2014年6-12月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150份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150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患者中,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为1~3、4~6、7~10分的患者分别有17例(11.3%)、63例(42.0%)、5例(3.3%),其余患者未进行疼痛强度评分;88例为阿片类药物耐受患者,62例为阿片类药物未耐受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能口服或不能承受口服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肝肾功能不全等,有25例患者选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无明确原因;联合用药方面,22例患者合用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爆发痛,12例患者合用盐酸布桂嗪注射液治疗爆发痛,8例患者合用硫酸吗啡片治疗爆发痛,10例患者合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长效阿片类药物,8例患者合用氨酚羟考酮片,3例患者合用卡马西平片。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我院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使用较为广泛,但在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如使用前未进行疼痛强度评分,无使用透皮贴剂的用药指征,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为此医师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师的沟通配合,注重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以保证其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予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镇痛疗效的药学监护,为优化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癌痛患者予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的全过程,评估患者的镇痛疗效,提出用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确保癌痛患者予大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安全性、有效性,使癌痛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临床药师为患者制订癌痛用药方案和用药监护,提高了患者癌痛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治疗老年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9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痛,NRS评分≥4分。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55例,患者以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以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RS评分(3.1±0.7)分,对照组NRS评分(3.6±1.1)分,两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阿片类药物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吗啡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均具备良好临床疗效,但前者用药不良反应小,更适宜老年患者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主要在镇痛药物选择、阿片类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方面,讨论癌痛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患者癌痛控制良好,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癌痛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徐象威  李如雅 《中国药师》2017,(7):1236-1240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三种大剂量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73例重度癌痛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服用的强阿片类药物分类分为A组(吗啡缓释片,25例)、B组(羟考酮缓释片,36例)、C组(芬太尼透皮贴剂,12例)等3组。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4周后的24h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RS)、爆发痛次数、强阿片类药物平均使用剂量、生活质量,统计其他镇痛药物和辅助药物使用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后NRS评分较前明显降低(P<0.01),B组NRS评分最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爆发痛次数也较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周后各组阿片类药物剂量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B组剂量低于另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其他镇痛药物及辅助用药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化使用三种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均能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癌痛患者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其中羟考酮缓释片效果最好,芬太尼透皮贴不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用药宣教和指导,对癌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化分析等方法协助临床医生进行癌痛管理。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癌痛临床药师通过药学服务,纠正了镇痛药物的常见误区,提高了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晚期癌痛患者止痛治疗的作用。方法:结合1例晚期癌痛患者具体病例,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从癌痛的全面评估方法、阿片类药物快速滴定的选药原则、维持治疗原则、药品不良反应防范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次药学监护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晚期癌痛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在药物选择、防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等多个方面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体现临床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性肝损伤实施因果分析和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及其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RUCAM评估量表对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排查可能引起急性肝损伤的药物,协同医生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建立详细用药清单,在护肝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监护。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数据和药物作用特点等情况提出建议,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病情得到控制。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联用,减少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对1例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监护其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通过药师在整个过程中细致的药学监护及医嘱干预,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结论:开展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师优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对1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用药进行分析,为重症溃疡型结肠炎患者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药学服务和技术支持。方法: 在1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各项检查及诊疗经过,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并对医师和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通过向医师提供合理化建议,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监护和用药教育,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用药。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参与患者治疗的必要性。结论:通过病例分析,可培养临床药师的临床思维,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发挥药物治疗的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肝损伤药学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探索疾病治疗药学服务模式的新思路。方法: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1例混合型肝损伤患者的药学实践,在不良反应分析、病因机制探讨、治疗药物选择以及危险因素预防等方面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与医师紧密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在药品的选择、剂量的确定、疗效的评估、指标的监测等方面进行用药分析,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患者肝功能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药学实践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是加强药师自身学习、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宋向明  张威 《中国药师》2017,(12):2213-2220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静脉血栓栓塞病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对沙利度胺、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联合化疗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与医师合作,发挥自身专业特点,提出治疗建议,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可以从药物角度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乳腺癌靶向治疗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对一名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全程用药监护,重点分析单抗类抗肿瘤药物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曲妥珠单抗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用药互有影响,造成用药风险的增加及药物疗效的降低,临床药师对其进行用药监护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实现个体化监护。结论:对于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药师需重点实施药学服务,评估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药师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脊柱炎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基因检测和INR监测结果,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针对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抗凝影响,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以达到理想目标值,同时提供患者有效的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 医师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合理化建议,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监护,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药师在1例艾滋病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多种机会性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学监护,探讨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查阅诊疗资料,指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监测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患者胆红素变化,识别药物性肝损伤,协助医师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关注依非韦仑和利福平的药物相互作用,与医师探讨是否调整依非韦仑的剂量;研读Epstein-Barr病毒感染治疗的研究资料,评估更昔洛韦的疗效。结果 通过药学监护,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论 临床药师应切实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骨关节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与思路。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会诊,从针对病情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关注抗结核药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对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发挥了一定作用,明显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能帮助临床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ICU危重症患者抢救的药学实践切入点。方法: 通过参与1例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的药物治疗,结合患者既往用药史,协助医师快速诊断药源性疾病并制定用药方案,针对患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开展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全程药学监护保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临床指标显著好转,顺利转出ICU。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使用药学思维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药物方案,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